Workflow
宠物寄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瑞鹏创始人彭永鹤悄然“出走” 宠物医疗告别连锁红利期?
深圳商报· 2025-10-27 13:44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2025年8月公司联席董事长李良在年中会议上强调要坚决摒弃低质量扩张模式 创始人彭永鹤缺席会议[1] - 10月中旬公司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 彭永鹤不再担任法人 由魏山巍取代 魏山巍为瓴域投资董事及华菁证券总经理[1] - 公司经营权已交由高瓴资本代表负责 彭永鹤转战深圳市晓闻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投身宠物AI医疗与供应链领域创业[1] 公司发展历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前身瑞鹏宠物医院由彭永鹤于1998年在深圳创立 2016年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宠物医疗第一股 2018年摘牌并引入高瓴资本投资 整合组建新瑞鹏集团[2] - 合并后高瓴资本与创始人团队各自持股约40% 后续同步稀释至30%左右 公司内部不存在一方绝对控股局面[2] - 2021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47.84亿元增长至57.4亿元 但同期净亏损高达13.11亿元与14.17亿元[2] 公司运营模式与服务定价 - 公司门店实现清晰功能分区 设有宠物寄养区、手术室、诊疗室与美容室 配置1名院长、2名执业兽医及2名服务人员 提供医疗+服务+零售一站式业态[3] - 基础美容定价150-400元 核心疫苗单针120-150元 绝育手术价格区间800-2500元 腹部B超检查单次费用约300-500元[3] - 双十一等大促期间门店推出折扣可观的洗澡、绝育等套餐券 成为重要获客与回流手段[3] 公司成本压力与战略调整 - 开设宠物医院需高昂设备投入 普通超声设备10万至20万元 高端CT或核磁共振设备单台成本达80万元以上[4] - 公司人工成本占总收入比例从2015年的22%飙升至2022年的52% 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4] - 2024年公司主动撤回赴美IPO申请 启动战略收缩 体系门店数量从高点减少约300家 降至1600家左右 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4] 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 宠物医疗行业自2012-2013年步入连锁化红利期 2022年后门店密度饱和 行业进入规范化、标准化阶段[6] - 行业面临突出矛盾 消费者反映看病贵而企业深陷盈利难 背后是进口药品设备成本高企及运营费用持续上涨[6] - 以乖宝宠物和中宠股份为例 2025年第三季度乖宝宠物营收增21.85%但净利润下滑16.65% 中宠股份营收增15.86%但净利润降6.64%[6] 行业竞争与转型方向 - 行业白热化竞争下营销投入激增 乖宝宠物和中宠股份2025年三季度营销投入增幅分别高达约52%和38.62% 远超营收增速[6] - 公司已建成猫科、眼科、心脏科等15大宠物专科 提升医疗服务深度与精度[7] - 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路径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系统实现全国约1500家连锁医院诊疗记录实时同步 探索1家中心医院+专科医院+社区诊所的网络布局[7] - 2025年8月彭永鹤个人出资1400万元成为晓闻医疗第一大股东 原持股100%的公司变为持股20% 晓闻医疗主打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7]
宠物寄养假期爆满,宠物经济赛道“拥挤”暗藏隐忧
齐鲁晚报网· 2025-10-10 14:19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很多人都踏上了回家的旅途,而留守在家的猫猫狗狗们怎么安心度过八天的假日,成了不少宠物家长们 头疼的事。提前给毛孩子准备好餐食,再选择上门喂养或是寄养,有的家长甚至送毛孩子们住起了宠物酒店,或者直接送去 宠物学校"上几天学"。 宠物已经被当作家人同等珍视,当养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日渐丰富的宠物消费形式也逐渐构建起了一片宠物经济的蓝海。 上门宠托师供不应求 非平台渠道乱象频现 "优米胆子太小了,宠物店猫狗又太多,一旦应激生了病就更麻烦,所以和去年一样,我从猫巷(微信小程序)上找了上门喂 养师。"在济南上班的牧牧有一只五岁的美短猫,每年国庆和春节都要回河北老家的她,如何安顿好毛孩子,成了节前要考虑 的"头等大事"。 "三年宠托师经验,历史服务180+次,近90天100%订单确认率。"在牧牧的介绍下,记者通过微信查看猫巷小程序,浏览宠托 师的相关信息后发现,济南本地目前认证可上门的宠托师只有十几人。"在平台上找上门喂养的宠托师更有保障,但目前平台 上注册宠托师太少,所以有时我也会在小红书App发帖寻找宠托师,价格比平台便宜些,每次40元左右,但是不如从平台找放 心。" 然而,宠物消费市场的一片蓝海下 ...
46亿,孙正义投资的“代遛狗”破产了
虎嗅APP· 2025-07-31 17:50
公司概况 - Wag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是最早将"宠物遛狗"服务平台化的公司之一[2] - 公司借鉴共享经济理念,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连接狗主人与遛狗员,并抽取佣金[2] - 2022年通过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曾高达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2] - 获得软银和Battery Ventures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其中软银投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2][12] 业务发展 - 2016年在洛杉矶积累超过一万名用户,2017年拓展至全美25个主要城市[6] - 2018年新增宠物寄养和上门遛狗服务,2019年业务覆盖美国50个州[6] - 2021年平台注册宠物数量超过500万只,宠物主人数量达到35万[7] - 2022年注册宠物主人数量突破45万,并收购宠物药品平台Furmacy[7] - 2023年收购美国宠物食品企业DogFoodAdvisor,进军宠物食品和零食市场[7] 财务状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520万美元,同比下降34.5%[7] - 业务构成:服务收入490万美元(占比32.2%)、健康业务收入920万美元(占比60.5%)、宠物食品及零食收入110万美元(占比7.3%)[7] - 第一季度净亏损4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420万美元亏损增加16.7%[8]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6950万美元[3] 破产原因 - 疫情后居家办公常态化降低宠物主人对外部照护服务的需求[10] - 扩张策略过于激进,在主营业务未稳固情况下进军多个新兴领域[10] - 违反融资协议流动性条款,主要债权人停止贷款支持[10] - 竞争对手Rover Group迅速崛起,2024年被黑石集团以23亿美元估值私有化[13] 行业分析 - 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279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将达3613亿元人民币[16] - 宠物经济延伸出训练、代遛代喂、高端酒店、游乐场、摄影、婚礼、殡葬、保险等多种服务[17] - 新瑞鹏宠物估值约300亿元人民币,曾计划2023年赴美上市[17] - KKR投资乖宝宠物和瑞辰宠物医院集团,并收购新西兰宠物食品公司K9母公司[18]
研判2025!中国宠物寄养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犬猫寄养占比超8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8 10:10
概述 - 宠物寄养是指宠物主人因短期外出等原因将宠物委托给专业机构或个人进行照护的服务模式 包括饮食、清洁、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 [1] - 按寄养场所可分为家庭式寄养、宠物店寄养、宠物酒店寄养、宠物医院寄养、宠物专业寄养机构寄养等类型 [1] 寄养类型与特点 - **家庭式寄养**:适合性格敏感需温馨环境的宠物 优点为互动频繁 缺点为标准化程度低 [2] - **宠物店寄养**:适合短期寄养 优点为流程规范可附加美容服务 缺点为空间有限可能引发宠物焦虑 [2] - **宠物酒店寄养**:高端服务 优点为设施完善提供社交活动 缺点为价格较高 [2] - **宠物医院寄养**:适合需医疗护理的宠物 优点为医疗资源充足 缺点为环境医疗化缺乏情感互动 [2] - **专业寄养机构**:提供标准化空间及增值服务如训练课程 优点为专业度高 缺点为费用较高 [2] 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起步 早期以家庭作坊式为主 服务内容简单 [3] - 21世纪后服务扩展至美容、健康护理等 设施水平提升 [3] - 当前服务更趋个性化 出现心理咨询等新业态 行业监管加强推动规范化发展 [3] 产业链 - 上游:宠物食品、用品、药品及医疗 [5] - 中游:寄养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照料及增值服务 [5] - 下游:宠物主人需求直接影响行业发展 [5] 市场规模 - 2024年宠物寄养市场规模达28.1亿元 同比增长24.91% 犬猫寄养占比超80% [9] - 2024年宠物猫数量7153万只(+2.48%) 宠物犬5258万只(+1.60%) 养宠规模扩大推动行业增长 [7] 竞争格局 - 节假日需求旺盛 资本加速进入 宠物店和宠物医院占主导(超60%) [11] - **代表企业**: - 北京派多格科技:拥有1500家连锁店 覆盖寄养、用品销售、教育培训等多元化业务 [14] - 沈阳千寻宠物:以公益救助为核心 延伸至寄养、医疗等一站式服务 收益反哺救助事业 [16] 发展趋势 - 行业标准趋严 服务水平提升 [18] - 个性化服务(定制饮食、专属活动)及增值服务(医疗护理、行为训练)将成为主流 [18]
经济不好,有些行业反而火了
商业洞察· 2025-05-18 14:31
经济周期下的行业重塑 - 经济周期潮起潮落,企业无法摆脱周期影响,但需求形态会被重塑 [1][3] - 经济下行时部分行业逆势崛起,呈现"经济越冷,行业越热"现象 [4][5] 性价比经济 - 经济遇冷时消费需求转向理性,"省钱"成为全民共识,催生轻资产商业模式 [7][8] - 闲鱼无货源模式让中间商赚取差价,部分从业者月入过万 [9][10] - 低端消费业态爆发,如摆摊卖茉莉手串单晚售上百串,烤肠摊位单日净利超千元 [11] - 二手经济快速增长,年轻人追求极致性价比,闲鱼等平台广告投放激增 [12][13] 情绪经济 - 宠物消费成为情绪慰藉出口,上海宠物寄养单日收费200元仍供不应求,宠物美容利润比人理发高两倍 [15][16][17] - 玄学消费兴起,雍和宫香灰琉璃手串、灵隐寺十八籽等单价数百元供不应求,命理咨询单次收费达数千元 [18] - 玄学渗透商业领域,写字楼风水布局咨询费涨至10万元,年轻人热衷五行穿搭等微仪式 [19][20] 焦虑经济 - 失业焦虑推动自我投资,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培训课程报名激增 [22] - 灵活就业成为新常态,设计师转行摆摊、白领兼职宠物寄养等多元职业路径涌现 [22] - 知识付费市场扩张,职场生存类课程如"裁员生存法则"、"职场怼人技巧"热销 [23][24] 行业创新与重构 - 经济周期通过创造性破坏推动行业创新,逆势行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增长机会 [26] - 周期重构财富分配逻辑,成功者需精准捕捉需求变化并适应人性 [27]
“五一”宠物寄养热 个性化服务受欢迎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4:57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宠物寄养需求旺盛,服务量激增,机构推出个性化服务吸引顾客,高品质、个性化寄养服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带来新机遇 [1][2][4] 分组1:宠物寄养需求情况 - “五一”假期人们外出旅游,为宠物找寻专业寄养服务成不少“铲屎官”首选 [1] - 宁夏银川市多家宠物寄养服务机构寄养服务量激增,房间一“窝”难求,有人提前三个月为宠物预约过节房间 [2] 分组2:宠物寄养安全保障 - 萌宠房标配摄像头、通风口,房间标明入住宠物信息,工作人员定时反馈寄养情况,有视频监控 [2] 分组3:宠物寄养个性化服务 - 宠物寄养服务机构推出营养狗(猫)饭、专业护理、定点训练等个性化服务 [2] - 工作人员为宠物提供特色“下午茶”,由肉类、蔬菜、水果做成的鲜食满足营养需求 [4] - 散放式寄养环境更受欢迎,机构增加宠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做到“一日三遛” [4] 分组4:宠物行业市场规模 -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1.2亿只,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