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用医疗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可孚医疗(301087.SZ)递表港交所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9.8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30 05:09
据港交所8月29日披露,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087.SZ)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BNP PARIBAS为联席保荐人。 | [編纂]項卜的[編纂]數目 | .. | 「編纂】股H股(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 [編纂]數目 | . . | [編纂]股H股(可予車新分配) | | [編纂]數目 | . . | 「編纂]股H股(可予重新分配及視乎「編 | | 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最高[編纂] : | | 每股H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 | | 佣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 | | | | 0.00015%會財局交易徵費及 | | | | 0.0056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須於申 | | | | 請時以港元繳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 | 面值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 | | | [編纂] : [編纂] | | | | 聯席保薦人、[編纂]·[編纂]· | | | | [編纂]及[編纂] | | | | 人 华泰国际 DND DADIDAC | | | 招股书显示,自2007年成立以来,可孚 ...
股票行情快报:可孚医疗(301087)8月2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148.1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20:20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40.71元,单日下跌1.19%,成交额1.62亿元,换手率2.05% [1] - 近5个交易日股价持续下跌,累计跌幅约4.5%,从8月18日42.61元跌至8月22日40.71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48.19万元,占成交额13.25%,而散户资金净流入1375.71万元,占成交额8.48% [1][2] 资金流向趋势 - 近5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累计净流出2118.12万元,其中8月22日净流出2148.19万元为单日最高 [2] - 游资资金表现不稳定,8月22日净流入772.49万元,但前两日均为净流出,8月18日净流出达4590.74万元 [2] - 散户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6975.17万元,8月18日净流入3215.06万元为单日最高 [2] 公司财务指标 - 总市值85.12亿元,低于行业均值122.43亿元,在行业内排名48/123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38亿元,同比下降8.59%,归母净利润9142.51万元,同比下降9.68% [3] - 毛利率52.17%略高于行业均值51.31%,净利率12.41%高于行业均值10.85% [3] - 市盈率23.28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77.99倍,市净率1.83倍低于行业均值4.01倍 [3] 公司基本面 - 净资产49.09亿元高于行业均值38.93亿元,行业排名27/123 [3] - 负债率23.52%,财务费用-160.6万元显示财务结构稳健 [3] - ROE指标1.89%略高于行业均值1.65%,行业排名53/123 [3] - 主营业务为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3] 机构关注度 - 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增持评级,目标均价45.0元 [4]
股票行情快报:鱼跃医疗(002223)8月2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369.8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55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8月21日收盘,鱼跃医疗(002223)报收于36.69元,上涨1.35%,换手率 1.68%,成交量15.83万手,成交额5.82亿元。 8月2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369.83万元,占总成交额4.07%,游资资金净流出 4322.6万元,占总成交额7.43%,散户资金净流入1952.78万元,占总成交额3.36%。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 指标 | 鱼跃医疗 | 医疗器械行业均值 | 行业排名 | | --- | --- | --- | --- | | 总市值 | 367.81亿元 | 122.44亿元 | 5 123 | | 净资产 | 132.27亿元 | 38.91亿元 | 6 123 | | 净利润 | 6.25亿元 | 9013.97万元 | 2 123 | | 市盈率(动) | 14.72 | 72.23 | 1 123 | | 市净率 | 2.89 | 4.04 | 60 123 | | 毛利率 | 50.3% | 51.32% | 66 123 | | 净利率 | 25.58% | 10.85% | 26 123 | | ROE | 4 ...
股票行情快报:可孚医疗(301087)8月12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93.2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21
股价及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为38.16元,上涨0.29%,换手率1.15%,成交量2.23万手,成交额8535.99万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93.28万元,占总成交额6.95%,游资资金净流出260.2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33.05万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情况:8月12日593.28万,8月11日-453.92万,8月8日-916.41万,8月7日-515.43万,8月6日-1637.92万 [2] 财务指标 - 总市值79.79亿元,低于行业均值120.28亿元,行业排名47/123 [3] - 净资产49.09亿元,高于行业均值38.99亿元,行业排名28/123 [3] - 净利润9142.51万元,高于行业均值7927.36万元,行业排名27/123 [3] - 动态市盈率21.82,显著低于行业均值69.5,行业排名12/123 [3] - 毛利率52.17%,略高于行业均值51.34%,净利率12.41%,高于行业均值10.86% [3] 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38亿元,同比下降8.59% [3] - 归母净利润9142.51万元,同比下降9.68%,扣非净利润6852.25万元,同比下降25.34% [3] - 负债率23.52%,财务费用-160.6万元,投资收益1032.71万元 [3]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4] - 机构目标均价为45.0元 [4]
医疗器械行业框架+AI医疗行业分析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AI医疗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疗器械行业内需潜力 - 观点: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需潜力强劲 - 论据:底层技术进步,配套产业链日趋成熟,形成珠三角电子产业集群和长三角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诞生许多知名高质耗材公司[2]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影响 - 观点:推动诊疗需求增长 - 论据:全球平均药械比约为1:4,中国目前约为2.9,有提升空间;医保和商保发展提高患者支付能力,临床成熟产品价格下降,可及性提升[1][3] 医疗器械进口替代 - 观点:是关键逻辑 - 论据:历史上部分产品依赖进口价格高,高等级医院卫生材料费占比高,不同经济发展情况影响手术接受程度和器械使用渗透率,基层下沉是内需重要组成部分[1][4] 集采政策对医疗器械板块估值的影响 - 观点:压制板块估值 - 论据:降低远期市场空间,增加短期业绩不确定性;集采后价格降低带来市场天花板,总市场空间减少;经销商承担较大降幅压力,部分中低值耗材可能改变销售模式[1][5] 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观点: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基层下沉,实现进口替代 - 论据:集采关注质量;医保和商保发展提高患者支付能力;国产企业发展推动行业成长[1][6] 集采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具体影响 - 价格:导致产品终端价格降低,可能击穿出厂价,头部企业降价压力相对较小,质量是重要维度[7] - 销售量:产品降价后可及性提升,市场规模可能快速扩容,总手术量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7] - 市场份额:企业能否获更多份额取决于国产化率、原有市占率等,创新或临床效果优的产品有望受益[7] - 行业估值与预期:头部公司受益于集采政策优化,前期估值受压制企业预期有望修复[7] 集采政策对医疗设备采购的影响 - 观点:不同细分赛道和厂商受影响不同,创新或临床效果优的产品受益,不确定性逐步出清,有助于修复前期估值受压制企业预期[8]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 - 观点:大型设备配置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 论据:未来关注高端和超高端设备配置,基层医疗必要性设备配置有显著增量;国家政策推动医疗设备院内采购,2024 - 2027年投资规模年化增速约7%,部分招标数据同比增速转正[9] 医疗器械行业主要分类及商业模式 - 医疗设备:涉及资本开支,通过诊疗费用盈利[11] - 体外诊断(IVD):结合设备和耗材,通过试剂放量实现业务增长[11] - 医用耗材:高值耗材与诊疗量相关,低值耗材注重成本优势,家用医疗器械通过多种渠道销售盈利[11] 国产替代在科研仪器领域的机会 - 观点:有很大提升空间 - 论据:能降低成本,提高自主研发能力[12] 医疗器械公司扩展业务版图的方式 - 观点:依靠内生增长和收并购 - 论据:海外大型企业如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通过大量收并购发展,小而美公司需建设渠道品牌或研发能力协同拓展品类[13] 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激烈的原因 - 设计专利相对较弱,可规避专利保护;高精尖产品核心零部件或加工工艺壁垒有限;热门赛道竞争易激烈;医生使用习惯影响产品评估[15] 难以判断医疗器械同类最佳的原因 - 观点:与药品不同,难以判断 - 论据:医疗器械不仅依赖产品设计,还受医生使用经验影响[16] 医疗器械公司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 - 观点:医生教育与培训重要 - 论据:波士顿科学通过建立医生培训中心推动产品使用[17][18] 医疗器械行业相较于药品行业的独特特点 - 创新模式:医疗器械需长期迭代式创新,前期爬坡长,增长更稳定[19] - 渠道与品牌建设:依赖强大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20] - 产品升级:根据医生反馈持续改进产品[20] - 长期教育与推广:需长时间获临床认可,创新多为迭代式[20] 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有潜力的细分领域或技术 - 电生理技术:脉冲电场消融方式有优势,多款产品上市[22] - 瓣膜介入治疗:可及性提升,二尖瓣及三尖瓣介入治疗市场潜力大[22] - 基因测序技术:提升精准医疗水平,助力药物开发和疾病监测[22] -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22][23] 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观点:快速发展,前景广阔 - 论据:达芬奇第五代引入力反馈系统,提升计算能力,海外探索手术自动化[24] 医疗器械国际化现状及欧美市场重要性 - 观点:欧美是核心市场 - 论据:一些公司通过高性价比或创新制造打开海外市场,美国占全球市场约40%,欧洲约30%,美国市场准入和销售门槛高,但通过认证可向发展中国家突破[25] AI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及对医疗行业的价值 - 观点:赋能医疗板块 - 论据:复制医生智能降低医疗价格,在降本增效和突破认知限制方面有作用,如新药开发和医学影像诊疗[1][26] AI与传统产品结合的商业模式 - 提高设备性能定价:带有AI功能设备性能更优[28] - 服务模式收费:医院采购软件和硬件为服务付费[28] AI医疗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商业模式 - 观点:按服务收费 - 论据:前期医院可先安装软件使用,按次单独收费,医学影像AI读片已有类似模式[29] AI医疗软件分类及监管 - 辅助决策类: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开展临床试验[30] - 数据处理类:按二类医疗器械管理[30] 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医学影像诊断:应用于扫描、重建、病灶检出等环节,部分病种病灶检出准确率达98%[32] - 基因检测:加速处理基因数据,如华大基因推出GBI2大模型[33] - 病理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多家公司推出大模型增强问答逻辑性[34] 当前市场关注及未来发展趋势 - 观点:关注效率提升和诊疗认知突破,AI能力重要 - 论据:具备强大AI能力的公司可能脱颖而出,未来关注商业模式和业绩估值测算,想象空间大[3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集采后部分中低值耗材可能从经销商制度改为配送商制度[5] - 截至2024年底,多数核心品类已完成国家或省际联盟集采,预计到2025年底,高值耗材一半销售额纳入器材范畴,体外诊断接近四分之一[7] -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在基层医疗领域,县域集中采购以中低端设备为主,价格相对较低[10] - 医疗器械不同品牌切换壁垒高,集采中难以独家中标[21] - 头部大型公司如迈瑞等通过多业务板块布局实现稳定增长,具备高分红率,业务拓展可带来估值提升[21] - 国家对医学影像收费有规定,医生读片时AI一般不建议收费,标准化检查和检验场景中AI可付费[29] - 目前大部分AI医疗软件集中在医学影像计算和手术计划领域,二类证较少,三类证标注AI或智能化[31]
“背背佳”母公司可孚医疗赴港上市:营收净利双降 存货周转能力趋弱
新浪财经· 2025-07-11 19:52
公司动态 - 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1] 公司经营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产品涵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等多个领域 [2] -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巨头如鱼跃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和互联网营销抢占市场份额 [2] - 公司产品线丰富但部分产品竞争力不足,健康监测类产品面临三诺生物、欧姆龙等品牌的激烈竞争,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长4.53%,增速明显放缓 [4] - 2024年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2.6%,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费用优化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减少8.59%,净利润9143万元,同比减少9.68% [4]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51.86%,但销售费用率高达27.3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4.85亿元,较年初增长11.52%,存货余额6.83亿元,同比增长10.16% [6]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的3.57次下降至2024年的2.22次 [7] 高管团队 - 高管团队在医疗器械行业经验丰富,董事长张敏对行业有敏锐洞察力 [8] - 高管团队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8] - 赴港上市对高管团队的国际化视野和资本运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8] 赴港上市 - 香港上市将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有助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产业并购 [9] - 上市将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 [9] - 香港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要求严格,公司需提高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质量 [9] - 香港市场投资者更关注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公司需展现足够吸引力 [9]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县域样本
新华日报· 2025-07-03 07:56
江苏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 - 江苏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近"半壁江山",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1] - 形成"南强、中升、北进"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集聚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超7000家,苏中3000余家,苏北突破2000家 [2] - 昆山、江阴、张家港作为全国百强县前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持续领跑,昆山新质生产力企业数量唯一破千 [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蝶变"实现升级,常熟推动AI大数据与纺织服装融合,建设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 [3] - 战新产业实现"链式突破",丹阳鱼跃集团十年蝉联"双11"家用医疗器械销量冠军 [3] - 未来产业"前沿卡位",太仓深度融入国产大飞机C919研发制造链条 [3]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 产学研市场化运营成效显著,溧阳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合作孵化"中科系"明星企业 [4] - 昆山科技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0%,"昆科贷"累计发放近250亿元,惠及2000家科技企业 [4] - 昆山打造招才引智"金品牌",常熟推行土地预算制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5] 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 推动县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承接城市非核心功能溢出 [6][7] - 引导县域差异化发展,支持经济强县打造现代化示范样板,农业县发展智慧农业 [7] - 优化要素配置机制,创新人地挂钩、效益挂钩等流动机制 [7] 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体系 [8] - 鼓励县域建设"科创飞地"链接高端资源,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8] - 支持金融业态向县域延伸,研发特色融资产品,推动县域企业上市 [9] 特色产业发展 - 阜宁创建全国唯一环保滤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 [5] - 邳州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吸引苏北首家"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落户 [2] - 如皋被联合国授予"氢经济示范城市"称号 [2]
短期技术性调整,把握结构性机会
英大证券· 2025-06-11 15:01
报告核心观点 - 沪指3400点反复拉锯是消化历史套牢盘和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前的蓄势阶段,投资者无需因短期波动过度悲观,可在技术性调整中把握结构性机会,操作上避免盲目追涨杀跌,高抛低吸,减持前期涨幅大的个股,逢低关注券商、高股息、消费、成长主线及并购重组等方向 [3][11][12] 总量研究 A股大势研判 周二市场综述 - 周二早盘沪指收复3400点,午后三大指数跳水,尾盘略有回升但仍绿盘报收,创业板指跌幅超1%,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低迷,两市成交额14154亿元,上证指数报3384.82点,跌幅0.44%,深证成指报10162.18点,跌幅0.86%,创业板指报2037.27点,跌幅1.17%,科创50指报982.90点,跌幅1.47% [5][6] - 行业方面,航运港口、美容护理等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航天航空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转基因、重组蛋白等概念股涨幅居前,EDR、国资云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 周二盘面点评 - 航运港口板块大涨,因中国6月初输往美国货柜海运活动增加,投资者期待提前备货潮,但提醒逢低关注,不追高 [7] - 医药股逆势走强,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11款新药上市批件,科创板创新药企新药占5席,创新药商业化环境向好,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关注创新药、中药OTC等方向 [8] - 稀土永磁概念股逆势上涨,6月7日商务部表示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且各国对中重稀土民用需求持续增长 [9] 后市大势研判 - 沪指3400点得而复失或因技术面需放量消化套牢盘、海外压力犹存、国内经济修复不强、处于政策会议空窗期等隐忧,但3400点反复拉锯是必经过程和蓄势阶段,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可把握结构性机会 [11] - 操作上避免追涨杀跌,减持前期涨幅大的个股,逢低关注券商、高股息、消费、成长主线及并购重组等方向 [12] 晨早参考短信 - 沪指3400点得而复失原因与后市大势研判类似,投资者可在技术性调整中把握结构性机会,逢低关注券商、医药板块,成长主线也可择机关注 [13]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429
银河证券· 2025-04-29 13:21
核心观点 - 国常会核准10台机组,核电进入积极有序发展新阶段,看好核电长期成长性 [2][3] - 2025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东盟推动中越、中马、中柬合作,深化中国与东盟在多元领域合作 [8][10] - 关税缓和黄金回落,但中期金价仍有上涨空间,高股息、低估值的铜铝等工业金属龙头个股有望反弹 [13][15] - 禾丰股份24年业绩显著好转,猪产业盈利能力提升 [18] - 鱼跃医疗战略投资加速国际化,看好CGM引领增长 [24] - 三维通信互联网营销业绩承压,卫通+网优护航成长 [31] - 西部矿业矿产铜量价齐增、Q1业绩环比大幅修复 [35] - 伟明环保环保运营稳健增长,新材料投产在即 [40] - 格力电器受渠道改革影响经历去库存、补库存,估值水平偏低,分红收益率高 [47][50] - 永新光学显微镜业务复苏,25Q1业绩持续向好 [53] 环保公用(核电) - 2022 - 2025年我国连续4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10台,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10台机组,装机容量1234.6万千瓦 [2] - 我国核电进入积极有序发展新阶段,核准在建装机容量为在运装机的107%,四家核电运营商对应弹性不同 [3] - 核电优先消纳且上网电价相对稳定,利用小时数维持高位且稳定,市场化电价波动对核电企业整体影响有限,装机容量增长对业绩影响更突出 [4] - 看好核电机组核准、投产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拉动 [6] CGS - NDI研究(东盟经济) - 2025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东盟推动中越、中马、中柬互动交流,深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 [8] - 中越加强铁路合作,中马推动中国 - 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速,中柬签署多领域双边合作文本 [9] - 中国与东盟合作应强化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发挥互补优势构建创新合作范式、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 [9] - 双方在高端制造、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农业消费等多元领域深化合作 [10] 有色 - 本周有色金属行业部分指数和金属价格有变动,黄金价格高位回调 [13][14] - 中期看美国加征关税加大经济衰退概率,中美贸易战反复,全球黄金ETF基金和全球央行有望持续净购入黄金,建议逢低配置A股黄金板块 [15] - 中美贸易战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积极宏观政策下高股息、低估值的铜铝等工业金属龙头个股有望反弹 [15][16] 禾丰股份 - 24年公司营收325.45亿元,同比 - 9.52%,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18] - 24年收入略有下滑因饲料量价同比下跌,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及降本增效,业绩同比扭亏为盈,25年计划饲料销量增幅超10% [19] - 24年肉禽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5年计划暂停商品代肉鸡扩张,提高外采市场鸡屠宰比例,计划屠宰量9.6亿羽 [20][21] - 24年生猪业务盈利显著提升,25年计划生猪出栏量180 - 200万头,同比+28.6%至+42.9% [21] - 公司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饲料业务稳定贡献现金流及利润,肉禽和生猪业务提供业绩弹性空间 [22] 鱼跃医疗 - 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等同比下滑,2025Q1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同比下降 [24] - 2024年受高基数和需求波动影响,常规业务有不同表现,2025Q1因高基数和费用增加利润下降 [25][26] - 公司战略聚焦血糖管理业务,CGM技术迭代加速国产替代,新品有望快速放量 [27] - 2025Q1战略入股Inogen加速欧美市场拓展,2024年高分红比例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8] - 公司是家用医疗器械龙头,聚焦核心赛道,产品结构和品牌优势不断增强 [29] 三维通信 - 2024年和2025Q1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因互联网营销业务竞争加剧,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 [31][32] - 除互联网营销外,通信设施运营、卫星通信等业务有增长,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8.8% [32] - 网优覆盖盈利能力相对坚挺,通信板块研发投入维持高强度 [33] - 与大客户深度合作,互联网营销有望困境反转,全球VSAT渗透率抬升、无线网络优化技术领先护航中长期成长 [34] 西部矿业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增长 [35] - 25Q1矿山端矿产铜等产量同比、环比有变动,价格同比上涨,冶炼端产量同比、环比增长,整体影响可控 [36] - 25Q1毛利环比提升67%,期间费用环比减少,资产减值冲回,投资净收益等环比减少 [37] -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玉龙三期增量可期,主力矿山扩建后矿产铜有望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长 [37][38] 伟明环保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微增,ROE同比减少 [40] - 财务整体稳中向好,盈利能力提升,负债率降低,现金流状况改善 [41] - 2025年一季度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稳健增长,公司探索供热、碳资产、算力中心等新业绩增长点 [41][42] - 2024年装备等业务收入增长,新增订单多,推出新产品,新材料项目进入投运期 [43] - 公司环保运营业务稳健,新材料业务进入投运期,看好持续成长性 [44] 格力电器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 - 7.3%,归母净利润同比+10.9%,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7] - 受渠道改革影响,公司经历去库存、补库存,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减少,2025Q1处于补库存周期 [48] - 市场性价比需求增多,公司消费电器收入和毛利率受影响,通过渠道扁平化提升净利润率,行业空调出货计划积极 [49] - 公司内销市场零售端丢失部分份额,但利润率提升,海外市场受美国出口影响小,2024年分红率有吸引力 [49] - 公司估值水平偏低,未来具备较高的分红收益率水平 [50] 永新光学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1.37%,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 - 2024年营收创新高,2025Q1业绩向好趋势延续,2024年下半年显微镜业务需求复苏,高端产品全年增长 [53][54] - 2024年光学元组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56%,条码扫描、激光雷达等各项业务发展良好 [54] - 公司专注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高端显微镜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前景好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