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核苷酸药物

搜索文档
诺泰生物: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序开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1:42
行政处罚及风险警示 -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2021年事项,主要影响2021年年度报告及后续可转债发行文件 [2] - 公司股票将于7月21日停牌1天,7月22日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董事会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采取措施尽快消除影响,并计划在满足条件后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2]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财务结构稳健,未来将聚焦主业,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2] 半年度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32.06%至45.27% [3] - GLP-1靶点药物全球市场热度持续,带动多肽原料药需求高涨,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3] - 新产能完成建设并投产,多肽原料药将继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3] 业务发展及战略合作 - 公司在寡核苷酸药物、XDC技术平台、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 [3] - 6月公司与诺唯赞达成战略合作,以合资公司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进步及项目合作,有望带来新业务突破 [3]
★"第五套上市标准"蓄新能 科创板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实施成果 - 科创板开板6年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 另有3家未盈利创新药企业通过红筹标准登陆 [1] - 第五套标准面向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 2024年证监会提出强化"硬科技"定位并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1] - 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公司中19家自研45款药品获批 全部实现核心产品上市或申请受理 2024年合计营收142.10亿元(+44.17%) 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 [1] 代表性企业商业化进展 - 迪哲医药2024年销售收入3.60亿元(+294.24%) 其高瑞哲成为全球首个PTCL领域JAK1抑制剂 [2] - 艾力斯从上市零收入到营收突破35亿元 核心产品伏美替尼助力2年5个月实现"摘U" [3] - 神州细胞2024年营收25.13亿元 安佳因市占率居同类第一 上市5年获批5个产品并建成完整生产线 [4][5] 资本市场赋能创新生态 - 君实生物通过科创板累计融资80多亿元 推动临床项目开展并与全球机构建立合作 [2][3] - 盟科药业募资10.61亿元投入抗菌药研发 形成"研发-转化-再研发"闭环 [5][6] - 科创板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位 促进产学研结合及国际竞争力提升 [4][6] 制度创新对企业影响 - 第五套标准打破传统盈利限制 为研发阶段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如百济神州等红筹企业受益 [1][2] - 上市后企业银行评级提升 债权融资渠道拓宽 支持生产基地建设等资本开支 [5] - 制度推动企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优先 实现发展逻辑重构 [6]
A股或迎创新药企上市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3:26
科创板改革政策 - 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精准服务优质科技企业 [1] - "6"项措施涵盖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等 [1] - 政策释放对科创企业的重磅支持信号,核心在于扶持优质企业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1]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践 - 科创板设立之初推出五套上市标准,其中第五套针对未盈利但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 [3][4] - 2023年智翔金泰作为唯一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首日破发,导致审核趋严,此后无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 [4] - 2024年超15家生物医药企业终止科创板IPO申请,多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未能上市 [5] 生物医药行业现状 - 生物医药领域存在"双十定律",需超10年时间和10亿美元成本研发新药,商业化周期长 [4] - 2024年A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数量和募资总额同比分别下降77.27%和87.91%,仅5家企业上市募资25.61亿元 [4] - 2025年至今仅有4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标准一"上市 [4] 已上市企业表现 - 20家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19家已自研45款药品获批上市,全部实现核心产品上市或申请获受理 [5] - 2024年这20家企业合计营收143.39亿元,同比激增445%,艾力斯、荣昌生物等4家营收超15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19家企业营收37.8亿元,同比增长29.27%,艾力斯单季营收突破10亿元 [6] 港股与BD交易动态 - 港股"18A"规则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通道,2024年9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募资25.25亿元 [10] - 2025年6月以来7家本土药企递表赴港,包括曾谋划A股IPO未果的长风药业和轩竹生物 [10] - 2020-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升至523亿美元,首付款从6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 [11] - 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11]
翰宇药业一季度业绩爆发 携手华为共探“AI智药”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09: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增长36.82%,亏损幅度显著收窄超60%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3.1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6.29%,归母净利润6986.84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1] -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89.79%达3.25亿元 [1] 业务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围绕药物研发、AI大模型应用、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 - 双方将共同开发多肽与寡核苷酸药物研发大模型,结合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推动分子设计与筛选、原料药工艺开发等核心环节突破 [2] - 合作顺应《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政策导向,推动人工智能与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创新 [2] 研发管线布局 - 短期规划中,特立帕肽注射液、HY3000鼻喷雾剂、西曲瑞克、醋酸格拉替雷等重磅品种蓄势待发 [3] - 中期管线聚焦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阿巴帕肽、地克法林等极具潜力的产品 [3] - 长期布局延伸至多肽偶联药物、抗肿瘤多肽、多肽疫苗等前沿领域 [3]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推进小核酸药物及CDMO/CMO业务发展,寡核苷酸药物具有治疗效率高、药物毒性低、特异性强等优点 [3] - 依托武汉子公司推进寡核苷酸原料药生产车间建设,为后续市场需求做准备 [3] - 深度整合武汉、深圳坪山两大核心基地资源,打造覆盖多肽药物从原料药研发到制剂生产的全产业链开发平台 [4]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围绕"人才、创仿、国际"三大战略方向推动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4] - 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研发增速,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药物研发生产过程 [4] - 战略布局逐步落地与业务版图拓展,巩固多肽领域领军企业市场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