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肽原料药
icon
搜索文档
圣诺生物的前世今生:文永均掌舵多年深耕多肽业务,2025年三季度营收5.2亿,国泰海通上调目标价至51.3元
新浪财经· 2025-11-01 07: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多肽药物研发生产企业,具备多肽原料药和制剂的全流程研发管线和全产业链平台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多肽创新药CDMO服务、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销售、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及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 [1] - 公司于2021年6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2亿元,在行业110家公司中排名79,低于行业平均数28亿元和中位数8.3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2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46,高于行业平均数2.99亿元和中位数7829.08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多肽原料药业务收入达1.89亿元,同比增长232.38% [5][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CDMO业务收入为0.42亿元,同比增长72.93%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95%,高于去年同期的39.88%,且高于行业平均35.2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6.67%,低于去年同期的58.99%,也低于行业平均57.17% [3] 股东结构与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赛诺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文永均、马兰文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2024年薪酬为96.32万元,较2023年的74.88万元增加了21.4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01万,较上期减少9.53%;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6万,较上期增加10.53% [5] 业务亮点与增长动力 - 公司多肽原料药业务大幅增长,主要系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原料药放量所致 [5] - 公司多肽创新药CDMO业务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为多家企业提供40余个项目服务,多个项目进入不同阶段 [5] - 公司产能建设加码,多个项目投产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新产线陆续投入使用,不再受限于产能瓶颈 [5][6]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国泰海通证券维持“增持”评级,考虑GLP-1多肽原料药需求旺盛及产能爬坡,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为1.14/1.51/1.88元,目标价上调至51.3元 [5] - 信达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1亿元、9.90亿元、12.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2.73亿元、3.49亿元 [6]
收购及增资吉象隆 九芝堂进军多肽原料药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13
交易概述 - 九芝堂以总计人民币3.1亿元(2.1亿元受让股权,1亿元增资)收购吉象隆51.6667%的股权,吉象隆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 此次交易使九芝堂得以迅速切入多肽原料药赛道,旨在丰富公司产品类别并完善产业链布局 [1] 收购标的(吉象隆)核心优势 - 吉象隆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多肽类仿制药原料药、多肽药物制剂与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 [1] - 公司掌握多肽原料药规模化生产的核心技术及工艺流程,拥有10个原料药生产批文、1个制剂批文及1个待批原料药,多肽原料药批文数量居国内第三 [1] - 吉象隆有8个品种进入国家集采,其中阿托西班、缩宫素为国内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1] - 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已在美国FDA备案并取得美国国家药品编码,现已在美药房销售 [1]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6项,其中化合物专利7项,并是国家药审中心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的核心起草单位之一 [1][2] - 核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具备系统性研发、技术转化与产业化优势,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良好 [2] 交易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九芝堂业务涵盖传统中药、现代中药、生物制剂及大健康产品,并持续开展创新药及干细胞药物研发 [2] - 交易整合后,双方将在生产、销售渠道、研发和技术等方面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打造新业务增长点 [2] - 吉象隆可获得九芝堂在管理、平台、资源、资金、品牌及销售渠道上的持续赋能 [2] - 此次深度融合预计将提升九芝堂的抗风险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深化其在医药领域的整体布局 [2]
九芝堂:收购及增资吉象隆 进军多肽原料药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0:18
交易概述 - 公司以2.1亿元受让目标公司部分股权,并以1亿元向其增资,总投资额为3.1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目标公司51.6667%的股权,目标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目标公司业务与技术实力 - 目标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多肽类仿制药原料药、制剂与创新药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 - 目标公司掌握多肽原料药规模化生产的核心技术与工艺流程,多肽原料药批文数量位居国内第三 [1] - 目标公司已获得10个原料药生产批文、1个制剂批文及1个待批原料药,其中8个品种已进入国家集采 [1] - 目标公司的阿托西班和缩宫素为国内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1] - 目标公司的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已在美国FDA完成DMF备案并取得NDC编码,实现在美国药房销售 [1] - 目标公司共拥有16项发明专利,其中化合物专利7项 [1] - 目标公司是国家药审中心《化学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核心起草单位之一 [1] 战略协同与整合效应 - 此次收购将帮助公司快速切入多肽原料药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产业链布局 [1] - 整合后,双方将在生产、销售渠道、研发与技术等方面形成协同,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2] - 目标公司将获得公司在管理、平台、资金、品牌及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加速自身发展 [2] - 深度融合有望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 [2]
四川上市公司首份2025年三季报出炉!多家预增,这只川股净利润更是大增近800%→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41
秦川物联三季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下跌16.2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89.91万元,同比下跌66.72% [1] - 净利润同比减少2797.35万元,主要因上半年境内燃气表业务销量及销售单价下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和产品毛利率下滑 [1] - 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上涨,净利润同比减亏,经营情况较上半年有所好转 [1] - 公司专注于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盛和资源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亿元到8.2亿元,同比增加696.82%到782.96% [2] - 预计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7亿元到8.07亿元,同比增加769.06%到864.76% [2] - 业绩预增因稀土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向好、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优化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加强成本管控 [2] - 公司以稀土业务为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公司出资约9.165亿元收购澳大利亚匹克公司100%股权,获得坦桑尼亚的Ngualla稀土矿项目 [3] 雅化集团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06.97%至132.84% [4] - 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至2.2亿元,环比增长245.58%至320.62%,同比增长251.37%至327.66% [4] - 业绩预增因优质头部客户订单稳定,锂盐产品第三季度销量大幅增长,公司加强各环节管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 公司现有锂产业和民爆两大主业,雅化锂业是全球锂盐产品主要供应商 [4] 西昌电力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495万元增长约150.51% [4] - 业绩变动因供电环节售电量同比增长9.93%,营业收入增长6.5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3.28%,外购电均价同比下降2.63% [5]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发电、供电、电力工程设计安装,发电包括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 [5] 圣诺生物三季报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加100.53%至145.10% [5] - 预计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加111.26%至158.21% [5] - 业绩预增因投建产能不断落地,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并提供多肽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 [6] 行业整体观察 - 三季报是观察企业全年业绩的重要线索,映照出上市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7] - 上市公司表现为观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区域样本 [7]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业绩预告核心数据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419.66万元至13,957.36万元,同比增加100.53%至145.10% [1]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335.46万元至13,854.46万元,同比增加111.26%至158.21%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94.6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365.55万元 [2] 业绩增长主要原因 - 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投建产能不断落地 [3] - 公司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3] - 业绩实现较大增长使得公司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3]
晨光生物等多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倍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20:28
公司业绩预告 - 晨光生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8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至401.55% [1] - 圣诺生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4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长100.53%至145.1% [1] - 三美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24亿元到1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至193.46% [2] - 粤桂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2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长86.87%至109.11% [2] - 西昌电力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495万元增长约150.51% [2] - 天奥电子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68.33万元至762.33万元,同比增长1281.13%至1475.39%,但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96%至0.06% [3] 业绩驱动因素 - 晨光生物主要植提类产品收入和毛利额同比增长,棉籽类业务行情回暖实现扭亏为盈 [1] - 圣诺生物主营业务稳定发展,投建产能陆续落地,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1] - 三美股份受益于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削减及第三代氟制冷剂配额管理,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上涨 [2] - 粤桂股份通过降本增效降低产品成本,同时矿石类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2] - 西昌电力售电量同比增长9.9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3.28%,外购电均价同比下降2.63% [3] - 天奥电子第三季度加强应收款项催收和费用管控,全力保障产品生产交付 [3] 行业与市场动态 - 氟制冷剂行业因生产配额调整,竞争格局持续优化,下游需求增长,市场价格稳步上行 [2]
圣诺生物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1.14亿元至1.4亿元,同比预增100.53%至145.1%
北京商报· 2025-10-13 20:1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1.14亿元至1.4亿元 [1]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加5724.99万元至8262.7万元,同比增长100.53%至145.1% [1] 业绩驱动因素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 [1] - 投建产能不断落地,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1] - 业务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1] 公司竞争力 - 业绩大幅增长使公司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 - 业绩大幅增长使公司保持持续盈利能力 [1]
圣诺生物(688117.SH)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00.53%至145.10%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9:3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4亿元至1.4亿元 [1] - 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加5,724.99万元至8,262.70万元 [1] - 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00.53%至145.10% [1] 业绩驱动因素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 [1] - 公司投建产能不断落地 [1] - 公司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1] - 业务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1] 市场竞争力 - 业绩较大增长使公司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 - 业绩增长使公司保持持续盈利能力 [1]
圣诺生物(688117.SH):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00.53%至145.1%
格隆汇APP· 2025-10-13 19:17
业绩预告摘要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419.66万元至13,957.36万元 [1] - 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加5,724.99万元至8,262.70万元,增幅达100.53%至145.10% [1]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335.46万元至13,854.46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5,969.91万元至8,488.91万元,增幅达111.26%至158.21%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投建产能不断落地 [1] - 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1] - 业绩实现较大增长使公司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1]
圣诺生物: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01%—145%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8:05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4亿元至1.4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00.53%至145.1% [1]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 [1] - 投建产能陆续落地 [1] - 多肽原料药业务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1] 公司前景 - 业务运营带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1] - 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增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