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持续优化,Robotaxi商业化落地加速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Robotaxi、无人物流 - **公司**:特斯拉、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博特利、耐世特、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中原智信、云内动力、新时达、白犀牛、广汽集团、北汽蓝谷、东风科技、速腾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市场商业化进展**:美国对Robotaxi商业化落地态度开放,2024年12月发布全球首个针对Robotaxi法规框架草案,各州积极推进自动驾驶立法,部分州允许特定级别自动驾驶车辆一定条件下不配置安全员,2023年领先企业取得旧金山全天候商用无人驾驶运营牌照[2] - **国内市场商业化进展**:2025年被定义为Robotaxi商业化元年,政策端高级别自动驾驶法案完善,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端持续研发投入,L2+级别辅助驾驶成本下降,如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降本60% - 70% [1][4] - **特斯拉代表性进展**:拥有庞大车队,通过运营提升无人驾驶功能使用率,加速数据采集和模型优化;创新商业化运营靠软件和服务盈利,改变合作局面控制成本;今年6月将在德州奥斯汀部署10 - 12辆无安全员测试车,目标几个月内测试车辆达1000台,2026年运营车辆达11万辆[5][6] - **百度发展情况**:已在国内11个城市落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开展车内无人示范运营;2025年第一季度提供全球出行服务超1140万次,同比增长约75%;技术渗透至国内36个城市及多种应用场景[7] -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动态**:小马智行进入量产元年,年底计划部署约1000辆车,与Uber合作在中东测试;文远知行车队进入三大洲十座城市,获Uber追加1亿美元投资,在阿布扎比开启纯无人化运营,未来五年计划拓展至15座新城市[8] - **其他企业布局合作**:海外特斯拉与Uber、WeRide探索商业化;国内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推进业务,广汽集团、北汽蓝谷、东风科技有相应布局,如北汽蓝谷与小马智行合作车型预计八九月份量产[9] - **无人物流企业参与情况**:中原智信开发室外重载AGV车辆,云内动力携手开发无人物流产品,新时达是国内最大L4级别无人配送车厂商,白犀牛专注中短途运输和商超配送[10][11] - **相关企业优势及前景**:博特利是线控制动领域龙头,在R4级别自动驾驶有优势;耐世特是线控转向领域重要参与者,将受益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德赛西威和经纬恒润是域控制器市场龙头,将受益于单车SP提升[12][13][14] - **激光雷达重要性**:高级别自动驾驶对激光雷达有需求,速腾光电等制造商放量增长将带动业绩弹性,为汽车板块提供投资机会[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人物流企业通过硬件降本、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推动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布局,实现从技术到落地完整闭环,加速行业发展[11] - 政策推动Robotaxi商业化落地将带来上游环节投资机会,需关注相关企业动态[17]
今年是Robotaxi量产元年 规模化运营能力决定成败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04:28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如今,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已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加速驶入城市繁忙区域,成为城市出行 的参与者。"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过去一年,Robotaxi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解锁了诸多新场景。"Robotaxi量产须具备产品、技术和运营 三大核心能力。经过八年发展,小马智行已具备量产条件,今年会加速推进Robotaxi量产。同时,规模 化运营能力是实现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彭军说。 量产须具备三大前提 随着技术的成熟,Robotaxi的试点和商业化运营范围持续扩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 运营场景日益多元化。 3月中旬,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企业开通了北京南站到亦庄的Robotaxi载客商业运营服务,这是 Robotaxi商业运营范围首次扩展到北京三环内,驶入人流量和车流量更密集的区域。目前,该运营路线 均配备了安全员。 "今年以来,Robotaxi商业化运营稳步推进,政策对于可控的Robotaxi运营场景逐步开放。另外, Robotaxi正在驶入交通更加繁忙的场景,这意味着Robotaxi的技术水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