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嵌入式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软件行业专题报告:国产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工业软件行业快速发展
东莞证券· 2025-10-30 1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评级为“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产化与智能化是驱动工业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双轮动力[1] -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较快,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20%,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增速[10] - 外部扰动倒逼国产化提速,国内政策持续加码助力行业发展[11] - AI与工业软件加速融合,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能,预计2024-2029年中国AI+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将达41.4%[12] - 建议关注国内核心工业软件环节(CAD/CAE/EDA/PLM/MES等)的投资机遇[13]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较快,研发设计类国产化空间广阔 - 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10] - 2019-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从1720亿元增至28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20%[25] -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10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50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8%[25] - 研发设计类软件国产化率仅为10%,与国际巨头存在较大技术差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0] - 生产控制类和经营管理类软件国产化率分别为50%和70%,但国内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35] - 从市场结构看,嵌入式软件占比最大,达57.4%,经营管理类和生控控制类分别占17.1%和17.0%,研发设计类占比最小,为8.5%[21] 2、国产化+智能化,我国工业软件行业迎来发展新动能 2.1 外部扰动倒逼国产化提速,国内政策加码助力行业发展 - 自2018年起,美国对EDA等研发设计类产品频繁实施“断供”等技术封锁,工业软件面临“卡脖子”风险[11] - 2025年10月,美国宣布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紧迫性升级[41] - 国内政策持续加码,2024年9月工信部印发指南,明确到2027年更新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操作系统的目标[43] -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43] - “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工业软件国产化是受益环节之一[42] 2.2 AI与工业软件加速融合,驱动工业智能化不断进阶 - AI加速向工业软件渗透,预计2024-2029年中国AI+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达41.4%,远超核心工业软件19.1%的增速[47] - 到2029年,AI+工业软件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9%提升至22%[47] - 工业智能体具有自主决策、持续适应和人机协同三大特征,能显著增加AI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52] - 2025年,工业企业中应用大模型及智能体的比例从2024年的9.6%显著提升至47.5%[56] - 国内头部厂商如索辰科技、中控技术、汉得信息等积极布局工业智能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57] -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58] 3、国内重点公司列举 3.1 华大九天:国产EDA领军企业,“自研+并购”迅速补全领先产品技术 - 华大九天是国产EDA行业先驱与领军企业,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的本土企业[59] - 2022年,华大九天在国内EDA市场市占率约为7%,位列第四[3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为69.20%,较2021年同期提升13.69个百分点[62] - 通过收购芯达科技和阿卡思微等策略,加速全流程布局和核心技术突破[62] 3.2 中望软件:国产CAD龙头地位稳固,聚焦核心技术研发 - 中望软件是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供应商,坚持“All-in-One CAx一体化”发展路径[63] - 2024年,公司在中国CAD市场和3D C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9.1%和5.0%,位列第四[65] - 2025年推出“ZWCAD 365”一站式CAD设计协同平台,满足协同设计需求[69] - 我国CAD市场国产化率从2022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27%,替代空间广阔[69] 3.3 鼎捷数智:制造业数智化领先企业,AI业务商业化进展显著 - 鼎捷数智业务覆盖研发设计类、数字化管理类、生产控制类及AIoT类工业软件[70] - 公司推出鼎捷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和Indepth AI平台,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7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91%,AI应用效益显著,如AI配方智能生成可降低原材料成本约15%,产品合格率提高8%[72] 4、投资策略 - 国产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叠加政策持续加码,工业软件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76] - 建议关注国内核心工业软件环节(CAD/CAE/EDA/PLM/MES等)投资机遇[76] - 报告列举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中望软件、索辰科技、能科科技、宝信软件、鼎捷数智、赛意信息、汉得信息等10家重点公司,均给予“买入”或“维持”评级[77]
楚天龙上涨6.08%,报28.43元/股
金融界· 2025-08-19 09:53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上涨6.08%至28.43元/股 成交额达7.32亿元 换手率5.78% 总市值131.1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01万户 人均流通股9110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8亿元 同比增长0.51% [2] - 同期归属净利润1837.01万元 同比减少3.63% [2] 业务定位 - 主营数字安全与数字化服务、智能硬件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平台及运营服务 [1] - 服务领域覆盖政务与金融科技行业 以嵌入式软件和安全支付产品为基础 [1] - 深度参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及中国数字人民币体系建设 [1] 公司概况 -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竹尾田易发工业区 [1]
《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二〇二五)》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6-18 11:31
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5)发布 - 2025紫金软件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赛迪研究院苏州分院联合编制发布,南京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 [1] - 软件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指数延续上年度26座样本城市选取数量 [1] 领先城市软件产业发展情况 - 北京2024年软件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人才、技术、政策优势显著 [1] - 深圳实施"开源合伙人"支持计划,开源生态持续完善 [1] - 上海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软件产品矩阵,打造"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1] 南京软件产业表现 - 南京作为全国首座"中国软件名城",集聚重点涉软企业3600余家,覆盖全产业链 [2] - 2024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8600亿元,位列江苏省第一 [2] - 2025年一季度南京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 [2] - 产业实力和生态建设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和第三 [2] 其他重点城市发展特色 - 杭州软件上市公司总数居全国前列 [2] - 广州构建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 [2] - 成都数字政府建设保持高水平 [2] - 苏州形成完备的工业软件产业链 [2] 新兴城市发展亮点 - 无锡、合肥、宁波、温州在物联网、大数据等细分领域各具特色 [2] - 泰州2024年软件业务利润总额增速超250%,综合指数排名提升8个位次 [2] - 扬州、泰州、绍兴、宿迁等城市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2]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稳健开局前景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5-27 07:10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南京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至3254.06亿元,为全市经济回升提供强劲动能 [2] - 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国际物流枢纽能级跃升、文旅消费市场全面升温构成现代服务业体系三大支柱 [2] 软件信息产业 - 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3.8%,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增速达25.7% [3] - 南京拥有85万从业人员和3600余家重点涉软企业,覆盖基础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3] - 软件谷及6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构成产业版图,拥有超500个创新载体 [3] - 3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等六大举措 [4] 交通物流枢纽 - 一季度推进南京北站、龙潭港自动化码头、禄口机场T3航站楼等重大项目 [5] - 全市集聚221家交通规上企业,占全省30%货运代理企业和26%高端航运服务企业 [6] - 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华东一级冷链物流枢纽,将形成长三角冷链配送网络 [6] - 实施7个港口航运项目,推动龙潭等港区深水化,形成7万吨级为龙头的泊位结构 [6] - 优化国际班列布局,1-2月入境过夜游客达7.7万人次同比增长48.7% [7][9] 消费市场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 [8] - 引入80余家品牌首店,京东MALL南京首店提供3万平米商业空间和6大主题体验区 [8] - 1-2月接待游客3590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0% [9] - 拥有3家国家级、5家省级和27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