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软件

搜索文档
广东8万亿服务业如何进化?广东人大建议探索实施“沙盒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8:29
同时,任小铁也表示,当前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存在高质量供给不足、行业人才短缺、开放深度广度 还不够等问题。 具体来看,目前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供给的质量和能级不高,部分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 心技术仍面临"卡脖子"问题,数字产业"硬制造"强,"软服务"相对弱,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还不够。高 端生活性服务业能力和品质也有待提升,其中高端护理、智慧养老等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护理服 务人员缺口仍然较大。 对此,广东省人大调研组提出系列建议。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实习生叶方旋 广州报道 8月22日下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举行。 广东省人大环境资源委主任委员任小铁对此前广东省人大开展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的相关成果 作专题汇报。 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14万亿元,占全国10.6%,连续40年居全国第一, 对GDP贡献率达到47.9%,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期广东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6.9万亿 元,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同时,广东省人大 ...
前4月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
新华网· 2025-08-12 13:53
行业整体表现 - 前4月软件业务收入达42582亿元,同比增长10.8%,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1] - 软件业利润总额507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保持两位数 [1] - 软件业务出口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稳定增长 [1] 软件产品细分领域 - 软件产品收入9933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行业收入比重23.3% [1] - 基础软件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8.6% [1] - 工业软件产品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6.3% [1] 信息技术服务细分领域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8415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行业收入66.7% [1]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4658亿元,同比增长11.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6.4% [1] - 集成电路设计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3341亿元,同比增长8.1% [1]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七部门联合发文!划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8-06 12:37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要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升级等八大领域[1][12][14] 关键技术攻关金融支持 - 银行需为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领域优先[1][16] - 突破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可享股票债券融资绿色通道[1][18] - 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三首"产品推广将获更多金融支持[1][18] 科技成果转化资本支持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活动[2][20] - 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 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2][20] - 创业投资可采用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2][20] 传统产业升级融资渠道 - 银行加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信贷支持[3][24] - 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 相关债权可证券化[3][26] - 上市公司可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实现行业整合[3][26] 新兴产业资金支持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企业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4][32] - 政府基金、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产业[4][32] - 推行"创新积分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便利科技企业融资[4][33]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 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订单、仓单融资[5][43] - 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5][43] - 加快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5][41] 绿色金融工具应用 - 银行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技改项目 不搞一刀切[6][36] - 绿色信贷债券向环保节能低碳领域倾斜[6][36] - 建立支持高碳产业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6][35] 数字金融服务创新 -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可获中长期贷款和融资租赁支持[7][39] - 银行建设数字化产业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7][39] - 运用大数据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7][39] 产业区域布局优化 - 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46][48] - 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制度[46][48] - 完善并购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服务匹配转移需求[46]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54] - 有序扩大外资企业再投资免登记试点[54]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满足外贸需求[52]
七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07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1]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1] - 中国人民银行和工信部将推动意见落实,深化产融合作,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 [1]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 [1] -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 [1]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1]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 [1] 长期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2] - 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定制信贷融资、信息资源、财务顾问、管理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2] 科技金融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 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2] - 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 [2] - 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 [2] -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加快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 [2] 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 -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 [3] - 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 [3] - 加强对制造业信贷的重点监测,持续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 [3] - 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不简单将"两高一资"行业融资规模作为评价标准 [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路线图”发布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证券时报· 2025-08-06 02:5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要求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1] - 目标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1] - 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 [1] 多元融资支持 -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供贷款、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目标到2027年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2]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 [2]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增加至8000亿元,需进一步优化工具使用方向 [2] 直接融资与长期资本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3]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探索多样化融资服务模式 [3]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有扶有控授信政策 -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引导银行按有扶有控原则优化授信政策,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进行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4] - 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服务 [4] 跨境金融服务 - 推进贸易结算、资金管理、投融资等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 [5] - 有序扩大外资企业再投资免登记试点范围,完善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 [5] 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 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6] - 建立重大产业融资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协调解决融资问题 [6] - 防止"内卷式"竞争,建立产业和金融风险联合研判和预警机制,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和资金用途监控 [6]
利好来了!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7:1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聚焦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的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1][13][14] - 通过优化金融工具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推动数字与绿色金融等举措,提升服务适配性,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13][14][21] 关键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 - 银行需为重点产业链(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核心技术企业可享上市、发债等"绿色通道" [1][16]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鼓励创投机构以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支持在孵企业 [2][18] - 高层次人才创业可获信贷、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 [2][19]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布局 -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并证券化债权 [3][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基金和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 [4][2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 [4][24] 中小企业融资与数字金融赋能 - 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仓单融资,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 [5][34][35]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加速建设,优化首贷户征信服务 [5][32] - 数字基建(如5G、工业互联网)可获中长期贷款,银行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7][30] 绿色金融与跨境服务 - 绿色信贷、债券向环保节能领域倾斜,建立专门金融标准体系支持高碳行业绿色技改 [6][27]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信贷投放,支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优化QFLP试点 [45][47]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 [47] 金融机构机制优化与政策协同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49] -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保险和理财子公司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资金 [52][54] - 建立"政金企校协"合作机制,加强产业与金融政策标准互嵌 [58][62]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将实施
新华社· 2025-07-28 19:12
工业经济稳增长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1] -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 -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 - 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 - 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1]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1]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2]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2]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 [2] - 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 [2]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 [2] - 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2]
工信部:将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快讯· 2025-07-28 18:29
政策方向 - 工信部将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1] - 将出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1] - 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1] 技术应用 -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 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1] - 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 [1] 试点项目 - 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1] -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1] 人工智能发展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1] - 完善中国开源体系 [1]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1] - 加强人工智能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1]
工信部: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快讯· 2025-07-28 18:27
行业政策方向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 [1] -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1] 技术发展重点 - 完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1]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完善中国开源体系 [1] - 加强人工智能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1] 试点项目推进 - 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1] -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1] - 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培育工业智能体 [1]
工信部: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快讯· 2025-07-11 19: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 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 支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1] - 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 [1] - 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 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 [1] - 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支持工业智能技术研发 制订工业智能技术体系图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