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机器狗
搜索文档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和机器人产业作为新“新三样”正加速出海,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智能方案”输出,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行业融资活跃,资本积极赋能企业全球化布局,赴港上市成为重要融资渠道 [3][13][14]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投行+商行”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出海搭建高效资本桥梁 [11][13][15]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3][13]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8] - 2017年至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8] - 企业海外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例如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比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6] - 行业从简单产品出口升级为提供整体“智能方案”输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6][7] 公司业务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7] - 上海氦豚机器人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6]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8] - 越疆科技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扩展国内外销售网络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机器人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可负载150斤货物,应用于工厂巡检、搬运等新场景 [6] - 上海氦豚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7]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等多类产品 [7] 资本市场与融资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3][14]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为新“新三样”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支持 [11][13] - 广发证券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一批标杆科技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16] - 港股为特专科技公司开辟绿色通道,成为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14][16] 出海策略与模式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或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8] - 通过赴港上市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提升全球品牌认可度,助力国际化发展 [3][16]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要求更高 [8]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54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行业正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11]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7],2017年至2024年间,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2% [7] - 已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12] 企业业务表现与战略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其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并持续快速增长 [4]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5],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扩张是重点工作重点 [12]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4]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7] - 企业出海路径多元化,包括通过收购获取核心技术、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等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能力达150斤,应用场景扩展至工厂巡检、搬运货物 [4]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的咖啡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和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5]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5]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4] 资本市场与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13]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模式支持企业,例如作为滴普科技的联席保荐人助力其赴港上市 [9][11]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为科技企业打造“融资+融智”“境内+境外”的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登陆港股 [13][14]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再次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市场扩展 [12]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资本加速赋能全球化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8:11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推动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今年前5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3] - 2017年至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3] 企业业务表现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2]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3]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可达150斤,进入工厂巡检、搬运货物等新场景 [2] - 上海氦豚的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3]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3]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2] 出海策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商用机器人渗透率低,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场景需求 [2] - 企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清洁机器人附加巡检货架、获取数据、自动补货等功能 [2]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机器人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有更高要求 [4]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收购库卡)或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4] 资本与融资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8]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香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 [8] - 港股上市潮持续升温,已成为中国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8] 金融机构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9] - 交银集团在广交会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 [5] - 交银国际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金融服务,参与企业C轮融资并助力赴港上市,例如滴普科技 [7][8]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阵地,为科技企业打造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企业登陆港股 [10]
这届东博会“不基础”!记者体验坐机器狗“巡馆”:稳稳的很安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2:47
行业趋势 - 中国机器人产品正成为出海新拳头产品 涵盖太极 街舞 架子鼓表演及巡防安检等多样化功能 [1]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馆 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并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 [1] - 人工智能馆成为展会最受瞩目展区 聚集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近200家AI头部企业及初创团队 [1] 产品技术 - 企业展示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全球首个机器人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及全国首创协作焊接机器人系统 [2] - 工业级机器狗具备120公斤最大承重能力 表现步伐稳健与动作灵活性 成为展会焦点产品 [2] - 技术展示涵盖灭火救援真烟真火训练评价系统及隧道救援专家大模型等工业级解决方案 [2] 市场拓展 - AI驱动机器人成为国内外买家眼中最潮流"国货"之一 技术 产品与场景整合形成生态化输出模式 [1] - 展会首发中国和东盟国家硬核AI产品 并发布面向东盟的AI独角兽企业榜单 [1] - 机器人通过参展实现"走出去"第一步 预计将加速渗透东盟国家生产生活场景 [2]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机器狗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5-02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2021年以来中国机器狗行业投融资活跃度提升,处于成长阶段,投资集中在浙江、广东等地,热点产品从工业级过渡到消费级再回到工业级,投资主体以投资类企业为主,产业投资基金较少,兼并重组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1][2][5][11]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建设工业(002265.SZ)、晶品特装(688084.SH)、中坚科技(002779.SZ)、申昊科技(300853.SZ)、光格科技(688450.SH)、汉王科技(002362.SZ)、景业智能(688290.SH)等 [1] 机器狗行业融资活跃度 - 2021年以来行业投融资活跃度提升,2021年融资金额36.9亿元为近年来峰值,2024年发生投融资事件12起,融资金额约29.5亿元,同比均增长 [1] 机器狗行业投融资阶段 - 目前行业投融资轮次处于成长阶段,2017 - 2025年2月主要集中B轮及以前,C轮后融资较少 [2] 机器狗行业融资区域 - 2017 - 2025年2月浙江融资企业最多达17起,其次广东11起,重庆、江苏等地投资热度也较高 [5] 机器狗行业投融资热点产品 - 2021 - 2024年投资热点从2021年工业级机器狗过渡到2023年消费级机器狗,2024年又回到工业级机器狗 [11] 机器狗行业投资主体 - 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如红杉资本、顺为资本、经纬创投等;实业类有美团、阿里巴巴、智能佳、小米科技等 [12] 机器狗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 行业产业投资基金较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仅查到三家,马鞍山哲方智能机器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规模最大为20 - 50亿元 [15] 机器狗行业兼并重组 - 近年来行业兼并重组事件较少,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如九阳股份、景业智能、金大智能控股的收购事件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