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新诺威(300765)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81.17%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28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共有18家机构投资者持有新诺威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11.4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高达81.42%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到81.17%,但相较于上一季度,该比例合计下跌了0.47个百分点 [1]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构成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以及多只知名公募基金产品,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10个,持股增加占比为0.60%,主要涉及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等产品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3个,持股减少占比为0.37%,包括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易方达创业板ETF等 [2] - 本期有400个公募基金未再披露持股情况,主要包括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南方中证500ETF等产品 [2] 外资持仓变动 - 本期外资持股出现减少,仅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家外资基金持股减少,减少占比为0.23% [2]
【投资】这3个潜力赛道 千万别错过
中国建设银行· 2025-10-16 14:51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上涨30.4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8.02% [2] - 两大指数于2025年9月18日盘中分别触及27058点和6461点,创下自2021年7月和2021年11月以来的新高 [2] 市场驱动因素:宏观与流动性 - 美联储重启降息,释放全球流动性,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有望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4][5] - 截至2025年9月23日,港股市场市盈率为16.10,低于全球其他主要股指 [6][7] - 2025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超1.1万亿港元,创历史年度新高 [9][10] 市场驱动因素:政策与科技 - 中国香港最新《施政报告》提出提振港股市场措施,包括成立“AI效能提升组”、推出“科企专线”助力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股票结算T+1以及推动中概股回归 [11][12][13][16] - 2025年9月以来,头部互联网公司在AI领域取得进展,包括启用自研芯片训练新一代大模型以及密集推出在运行速度和成本效率上提升的新模型 [17][18] 重点投资赛道与产品 - 建信电子行业股票A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59.0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23.44%,在同类34只TMT与信息技术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6 [19][20] - 建信新材料精选股票A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35.27%,关注科技创新和国产替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的新材料机会 [21][22] - 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40.34%,近三年收益率为32.15%,重点配置具备创新特质的医药品种以把握产业发展机会 [22]
泽璟制药股价涨5.01%,建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86万股浮盈赚取164.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30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6日泽璟制药股价上涨5.01%至101.78元/股,成交额1.68亿元,换手率0.64%,总市值269.4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8日,于2020年1月23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新药及生物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药品占比99.97%,医药中间体及原辅料占比0.02%,资产租赁占比0.00% [1] 基金持仓情况 - 建信基金旗下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008923)二季度减持泽璟制药29.42万股,持有股数33.86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4.18%,为第六大重仓股 [2] - 10月16日该基金持仓泽璟制药浮盈约164.54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008923)最新规模6.11亿元,今年以来收益50.69%,同类排名404/4218,近一年收益41.08%,同类排名1255/3864,成立以来收益48.57% [2] - 基金经理马牧青累计任职时间3年29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3.4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44.3%,最差基金回报-2.66% [3]
建信基金2025秋季策略会:以“多资产+风控”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2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国有大行背景的基金管理人,核心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和践行普惠金融 [1] - 公司正通过投研体系重塑、科创主题深耕和投顾服务升级以提升专业能力与投资者获得感 [1] - 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9000亿元,构建了覆盖多资产类型的金字塔型产品体系 [11] - 公司未来将继续秉持持有人利益至上理念,将宏观研判、产业研究与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可交付的解决方案 [11] A股市场观点 - A股正处在基本面定价抬升阶段,市场逻辑正逐步转向基本面驱动 [2] - 短期内资金面与海外政策是扰动市场的核心变量,中期反内卷政策信号有助于改善名义经济增速预期,长期需关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推动的产业变革 [2] - 在配置上,AI产业链与大金融是值得关注的双主线,银行等经历充分调整的板块存在阶段性价值 [2] 科创板与科技投资 - 截至8月底,科创板共有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形成多层次指数工具 [5] - 公司在指数研发中引入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等科技创新评分指标,以提升指数化投资的长期持有体验 [5] - 受益于周期复苏与国产化提速,科创板指数化投资正处于战略配置窗口 [5] 医药产业投资机会 - 中国创新药正处在从国内积累走向全球商业化的拐点 [5] - 特别看好三个方向:肿瘤治疗领域跨国药企对原创分子需求强劲,减肥药领域有望成为下一轮创新药热点,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市场快速放量 [5] - 公司旗下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008923)任职回报65.39%,超越基准87.2个百分点 [5] 港股市场展望 - 港股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消费、硬科技和红利板块呈现多元共振,叠加低估值与政策支持,具备中长期吸引力 [6]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已从2022年的10%升至目前的21%,显示本土资金配置力度持续增强 [6] - 海外资金当前仍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未来在经济预期改善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支撑下,增配空间仍大 [6] - 公司旗下建信港股通精选混合A(011969)年内回报达37.3%,超越基准18.19个百分点 [6] 多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 - 黄金在弱美元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仍具相对优势,央行购金已连续三年超千吨,中国央行的持续增持为金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8] - 未来数个季度,黄金或仍是组合中重要的对冲工具和流动性储备 [8] - 固定收益方面,地产与出口存在下行风险,消费领域的恢复力度需观察补贴政策的持续性 [8] - 在宽货币环境下,中短久期信用债有望通过票息和骑乘收益提升投资体验,但需警惕久期风险 [8] 投资策略与工具 - 在低利率与高波动并存的环境中,投资者更需关注收益/波动比,提出进攻与防守的双轮驱动思路 [9] - 进攻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拓宽收益来源,并利用宏观因子模型形成动态权重调整 [9] - 防守端通过期权领口策略对权益类风险资产进行过程管理,以降低最大回撤、改善组合的风报比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