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普勒K2“大黄蜂”
icon
搜索文档
张江纪录|开普勒K2“大黄蜂”:20公斤负载创料箱搬运赛项纪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赛事与纪录 - 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在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中创造20公斤负载纪录,展现工业应用领域突破 [1] - 大赛为全球首个技能链条完整、技术全面、行业前沿的国际赛事,代表具身智能领域最高水平 [2] - 赛事阶段性成果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构建技术与应用交汇平台 [2] 技术突破 - K2"大黄蜂"实现充电1小时、续航8小时,远超行业1-3小时平均水平,采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提升能效 [3] - 行星滚柱丝杠技术使承载能力提高数倍,定位精度达微米级,单臂负载15公斤,双臂协同负载30公斤 [3] - 精旋动力旋转执行器支持毫米级精细操作,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可替代1.5名工人作业量 [3] 工业应用 - 料箱搬运场景与物流仓储、汽车制造、3C装配等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已在上汽通用完成车缝检测、冲压件上料等实训 [5] - 头部物流企业采用K2进行货物搬运分拣,客户认可其稳定性、避障能力及人机交互安全性 [5] - 团队专注工业场景商业化落地,因需求刚性且任务挑战性强,30公斤承载能力可扩展复杂任务 [5] 产业生态 - 张江机器人谷汇聚完整产业链,涵盖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资本支持 [7] - 园区集聚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等领军企业,构建一体化孵化链条 [7] 公司发展 - 开普勒获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Pre-A到Pre-A+轮融资,将加大本体结构、双足步态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 [9] - 计划在物流搬运、工业产线上下料场景扩大试点,目标3-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领先落地蓝领机器人 [9]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开普勒K2“大黄蜂”落地上汽通用,加速工业场景落地!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7 16:39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曾获央视财经频道重点报道,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商业化"尖子生"【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 】 (以下简 称"开普勒机器人")商业化再迎重大突破。 近日,[开普勒机器人]旗下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先行者 K2"大黄蜂" (以下简称: 开普勒K2"大黄蜂")与上汽 通用汽车在真实工业环境下完成多轮实景实训,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汽车制造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在质检、冲压件上料、大件搬运等多个关键工序中的实地测试,开普勒K2"大黄蜂"展示出领先行业的载荷能 力、操作精度与续航表现,为智能制造加速按下"快进键"。 开普勒 K2"大黄蜂"身高175cm,体重75kg,全身配备52个自由度,并搭载高达100TOPS的整机算力,具备强大 的实时感知与决策能力;其核心执行器为开普勒K2"大黄蜂"自主研发的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和精旋动力旋转执行 ...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开普勒K2“大黄蜂”落地上汽通用,率先实现工业级落地突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5 11:38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人口结构变化与成本上升带来的转型压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人形 机器人被赋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并 被视为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产业革新的前沿赛道及 经济增长的新兴动能,其潜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行业观察显示,尽管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资本投入持续增长,技术迭代不断加速,但外界质疑声始终 伴随。 有观点指出,该领域长期存在 "实验室技术转化难"与"工业场景落地慢"的割裂现象,引发关于技 术应用边界的争议 : 人形机器人究竟能创造何种实际价值?其替代人工的可行性及时间表是否明确?甚 至有人直言,部分产品仍未突破技术演示阶段,距离产生实质性经济效益尚需时日。 在此背景下,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引发行业 关 注 。 通过在实 际汽车制造场景中开展多轮实测,双方联合验证了 开普勒 K2"大黄蜂" 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作业能力。 相关 数据显示, 开普勒 K2"大黄蜂" 量采基础版仅需3万美元,可在 8小时工作制下替代1.5名工人的 效能, 在长三角制造业的测算中, 其 投资回报周期可控制在 1.5至1.8年间 , 后期运营成本显著降 低。此次实践不仅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