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体印模材料

搜索文档
完善研发体系加快产品迭代 !沪鸽口腔三大核心突破“藏”不住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20:39
见面会现场,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鸽")董事、副总经理张永静介绍了企业的众多突破性成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邹慧 9月4日,日照市新闻办联合日照市科学技术局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日照)好品牌"——日照市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来自医疗器械、数 字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分享企业品牌建设与创新实践,充分展现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 群、稳步壮大的新局面。 沪鸽的突破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突破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像牙科诊所里天天要用到的树脂水门汀、复合树脂、粘接剂这些关键生物材 料,过去几十年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垄断,而沪鸽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地位。按沪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在中国排名第 一,实现了"中国智造"在口腔临床端的规模化应用。第二,构建全链条技术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沪鸽依托三大研发中心(日照、苏州、上海)和省级重点 科研平台(如山东省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覆盖口腔临床、技工、数字化的研发体系。不仅加速了产品迭代,更带动了国内口腔产业链从"单一产 品"向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升级,提升了行业 ...
沪鸽口腔:国产替代浪潮下的黄金赛道破局者
格隆汇· 2025-09-05 08:58
在中国口腔医疗市场,临床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正在被一家中国本土企业改写。 近日,沪鸽口腔递表港交所,其不仅在进口企业长期垄断的市场环境中成功突围,稳居行业头部位置,更实现盈利, 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这背后支撑其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 以创新为核,全链条竞争力奠定竞争底气 答案或许就藏在"创新"二字之中。 从研发投入来看,每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稳定在7%左右,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正是这种对研 发的重视,使得沪鸽口腔构建起贯穿研发、产品到全球布局的完整创新生态,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奠定基础。 强大的创新研发实力转化为了丰富的资质储备和全面的产品矩阵。 广度上,公司拥有36项国内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居中国口腔材料企业之首,且产品兼具临床创新性和市 场竞争力,足以体现出其产品合规性和安全性。 深度上,公司产品矩阵广泛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口腔医院及诊所)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能够有效满足修复科、 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等多个科室客户的多样化临床需求,使得沪鸽口腔在市场中拥有广泛的客户基 础和强大的市场渗透力。 产品力+数字力双核驱动,中国制造口腔品牌从替代到跻身全 ...
沪鸽口腔招股书解读:营收两年增长39.4%,利润增长44.3%背后的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29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口腔临床类产品及技工类产品市场约70%的垄断格局 [1] - 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子类超越进口品牌 2024年销售收入排名第一 [1] - 国内依托广泛经销商及技工所网络 海外获60多国认证覆盖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2] 营业收入及变化 - 2022-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2.8亿元→2023年3.58亿元(+27.7%)→2024年3.99亿元(+11.7%)[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亿元 较2024年同期2.05亿元出现下滑 [4] - 收入下滑主因美国关税政策及主要客户策略性退出业务分部 [4][15] 净利润及变化 - 除税前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0.77亿元→2023年1.06亿元(+37.8%)→2024年1.11亿元(+4.7%)[5][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数据未披露 [6] 毛利率及变化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47.6%→2023年49.4%→2024年49.7% [7][8] - 不同产品毛利率存在差异 弹性体印模材料毛利率较高 [8] 净利率及变化 - 净利率变化:2022年27.4%→2023年29.6%→2024年27.7% [9][10] - 2024年净利率下降或与成本控制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相关 [10] 营业收入构成 - 四大核心产品收入贡献超5%:弹性体印模材料占近40% 合成树脂牙及临时冠桥树脂块合计占30% [11] - 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器收入占比波动:2022年8.5%→2023年7.3%→2024年5.6% [12] 同业竞争地位 - 2024年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16] - 国内品牌在全球弹性体印模材料市场位列榜首 [16] - 口腔材料市场高度分散 整体竞争激烈 [1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美国客户订单减少对2025年上半年营收产生显著影响 [18] - 需拓展国内外客户以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19] 未披露信息要点 - 关联交易细节未明确披露 [13] - 主要供应商及集中度信息未提及 [20] - 实控人及股权结构未详细说明 [21] - 核心管理层履历及薪酬激励机制未披露 [22][23]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 2025-08-19 07:02
公司业务概况 - 沪鸽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3]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3]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 [3] - 2024年沪鸽在中国口腔材料市场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 [3]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3] 销售网络与品牌 - 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4] - 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 [4] - 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4] - 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2.8亿元,2023年度3.58亿元,2024年度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1.97亿元 [4] - 2022年度利润6403.3万元,2023年度8835.4万元,2024年度7656.9万元,2025年上半年2610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4.9%提升至2024年的58.6%,2025年上半年为58.6%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7.4%,2025年上半年为7.7% [6] - 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3年的19.0%,2024年为18.0%,2025年上半年为20.1% [6]
新股消息 |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6: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4]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4]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该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公司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4] - 公司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4]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4]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亦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4] 销售网络与品牌建设 - 公司构建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5] - 在海外市场,公司的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5] - 通过大量的市场开发,公司的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5] - 公司凭借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非常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致力于开发并制造达到国际公认性能标准的产品,同时持续探索海外市场的机遇 [5]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99亿元、1.97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656.9万元、2610万元人民币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280,072千元、357,613千元、399,440千元及196,888千元人民币 [6] - 同期,毛利分别为153,736千元(毛利率54.9%)、203,696千元(毛利率57.0%)、234,214千元(毛利率58.6%)及115,429千元(毛利率58.6%) [6] - 同期,税前利润分别为76,798千元(占收入27.4%)、105,805千元(占收入29.6%)、110,794千元(占收入27.7%)及31,270千元(占收入15.9%)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千元(净利率22.9%)、88,354千元(净利率24.7%)、76,569千元及26,100千元(净利率13.3%) [6]
六闯资本市场市场,一颗“银牙”的供应商“疑云”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21:04
核心观点 - 口腔医疗行业因兼具刚需与消费属性被视为优质赛道,但近年受集采和市场格局分散影响,行业投资价值被重新审视 [1] - 沪鸽口腔作为行业上游耗材企业,面临业绩增速放缓、正畸业务受挫、海外市场不顺等多重挑战 [2][4][5] - 公司存在"清仓式"分红行为,现金储备薄弱,引发市场对其经营可持续性和上市动机的质疑 [6] - 供应商关系存在多处不合理,包括参保人数异常、关联关系未披露等问题,可能影响公司IPO进程 [7][8][9][10] 公司概况 - 沪鸽口腔主营合成树脂牙和弹性体印模材料,前者成本2-3毛终端售价达70元,毛利率高达63% [1][2] - 公司自2017年起六次尝试上市,先后与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合作未果,2024年转战港股 [1] - 三项主营业务(印模材料、正畸、技工产品)占总收入超60%,但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显著放缓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2023年同比增37.98%,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6.58%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88亿元、0.78亿元,2023年同比增27.69%,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13.66% [4]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等价物仅1.16亿元,却在上市前分红1.61亿元,形成"清仓式"分红 [6] 业务发展 - 合成树脂牙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仅增长0.56%,受集采影响低价优势减弱 [2] - 弹性体印模材料同期增长14.71%,增速较往年明显放缓 [2] - 正畸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下滑3%,面临隐适美、时代天使等品牌激烈竞争 [2] - 海外收入从2019年1.06亿元下滑后未恢复峰值水平,2021年境外收入占比降至22.49% [4][5] 供应商问题 - 第五大供应商可扬硅胶2023年参保人数仅2人,却创造452.5万元销售额 [8][9] - 该公司2018年成立即成为供应商,但此前招股书未披露此异常情况 [7][8] - 实控人刘金花与公司历史影子股东刘金兰姓名高度相似,存在潜在关联关系 [10]
换了四任保荐机构!五次备案!现在中金出马,沪鸽IPO这回能成功吗?
IPO日报· 2025-02-25 19:15
公司上市历程 - 沪鸽五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最终转战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DBS为联席保荐人[1][4] - 2015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6月摘牌[5] - 2017年至2023年期间,沪鸽频繁更换四任保荐券商(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国金证券),进行了五次上市辅导备案,均未成功[6][7][8][9][1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沪鸽是中国领先的口腔材料公司之一,产品涵盖口腔临床类、技工类及数字化产品,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12]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7.9%,也是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13][16] - 合成树脂牙按销售收入计在2023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占比22.2%[1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770.8万元[13] - 2023年相比2020年收入增长54.31%,年均复合增长率15.56%,净利润增长117.47%[13] - 报告期内毛利率逐年增长,分别为54.9%、57%、59.2%[14] 产品结构与收入贡献 - 弹性体印模材料是收入贡献最高的产品,占公司收入近四成,2022年和2023年收入均破亿[16] - 合成树脂牙是第二大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6727.3万元、8384.8万元及6381.3万元,占总收入的24%、23.4%及21%[16] - 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器收入占比约7%-8.5%,2022年、2023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但毛利率远低于同行时代天使[19][20] 研发与市场拓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研发团队共有93名员工,超过30%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21]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0.20亿元、0.24亿元及0.21亿元,占同期收入的7.0%、6.7%及6.9%[21] - 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分别为2.48亿元、2.08亿元,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1.09亿元、0.95亿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