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牙

搜索文档
完善研发体系加快产品迭代 !沪鸽口腔三大核心突破“藏”不住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20:39
见面会现场,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鸽")董事、副总经理张永静介绍了企业的众多突破性成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邹慧 9月4日,日照市新闻办联合日照市科学技术局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日照)好品牌"——日照市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来自医疗器械、数 字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分享企业品牌建设与创新实践,充分展现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 群、稳步壮大的新局面。 沪鸽的突破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突破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像牙科诊所里天天要用到的树脂水门汀、复合树脂、粘接剂这些关键生物材 料,过去几十年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垄断,而沪鸽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地位。按沪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在中国排名第 一,实现了"中国智造"在口腔临床端的规模化应用。第二,构建全链条技术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沪鸽依托三大研发中心(日照、苏州、上海)和省级重点 科研平台(如山东省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覆盖口腔临床、技工、数字化的研发体系。不仅加速了产品迭代,更带动了国内口腔产业链从"单一产 品"向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升级,提升了行业 ...
沪鸽口腔港股招股书失效 家族控股84% 被指突击分红掏空现金流
犀牛财经· 2025-08-20 15:09
公司资本化历程 - 沪鸽口腔自2015年以来第四次资本冲刺遇阻 从新三板起步 经历创业板 科创板多次折戟 最终转战港股招股书失效[2] - 公司资本化尝试始于2015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 两年后主动摘牌 此后8年进行多次IPO尝试 包括2017年冲击创业板 2019年转战科创板 同年重返创业板 2022年撤回材料 2023年第五次备案辅导并更换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2]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口腔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业务 2023年弹性体印模材料以17.9%国内市占率位居第一 合成树脂牙以22.2%份额领跑市场[2] - 两大支柱产品口腔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合计贡献约60%收入[2] 财务表现特征 - 公司业绩呈现高毛利低增速特征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从2.8亿元增至3.04亿元[2] - 2022-2024年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分别为54.9% 57.0% 57.2%[6] - 核心产品单价多年停滞 合成树脂牙保持0.9元/颗定价 隐形正畸产品单价从2022年3564元/例降至2024年3212元/例[6] 经营风险因素 - 隐形正畸产品被纳入多个省份带量采购 价格下行压力显著[7] - 销售环节存在大量第三方付款现象 2024年前三季度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客户达3443名 涉及金额1570万元[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股权高度集中且家族化特征显著 创始人宋欣通过离岸公司持股52.56% 其母秦立娟直接持股13.81%并通过其他实体控制9.35%股份 合计掌控超75%投票权[7] - 总经理刘钦持股3.65% 形成典型家族控制架构[7] 分红政策与现金流状况 - 公司曾出现突击分红操作 2025年1月一次性派息1.45亿元 接近2022-2023年净利润总和1.52亿元[7] - 按持股比例计算 宋欣家族获得约1.01亿元 2022-2024年前三季度已通过山东沪鸽实体分红7999.8万元 累计分红达2.25亿元[7] - 大手笔分红导致现金流承压 截至2025年1月末现金及等价物仅为1.45亿元 短期借款飙升至1.52亿元 首次出现现金无法覆盖即期债务的缺口[8]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959万元 同比下滑47.7% 资金链紧张状态凸显[8]
沪鸽口腔招股书解读:营收两年增长39.4%,利润增长44.3%背后的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29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口腔临床类产品及技工类产品市场约70%的垄断格局 [1] - 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子类超越进口品牌 2024年销售收入排名第一 [1] - 国内依托广泛经销商及技工所网络 海外获60多国认证覆盖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2] 营业收入及变化 - 2022-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2.8亿元→2023年3.58亿元(+27.7%)→2024年3.99亿元(+11.7%)[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亿元 较2024年同期2.05亿元出现下滑 [4] - 收入下滑主因美国关税政策及主要客户策略性退出业务分部 [4][15] 净利润及变化 - 除税前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0.77亿元→2023年1.06亿元(+37.8%)→2024年1.11亿元(+4.7%)[5][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数据未披露 [6] 毛利率及变化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47.6%→2023年49.4%→2024年49.7% [7][8] - 不同产品毛利率存在差异 弹性体印模材料毛利率较高 [8] 净利率及变化 - 净利率变化:2022年27.4%→2023年29.6%→2024年27.7% [9][10] - 2024年净利率下降或与成本控制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相关 [10] 营业收入构成 - 四大核心产品收入贡献超5%:弹性体印模材料占近40% 合成树脂牙及临时冠桥树脂块合计占30% [11] - 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器收入占比波动:2022年8.5%→2023年7.3%→2024年5.6% [12] 同业竞争地位 - 2024年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16] - 国内品牌在全球弹性体印模材料市场位列榜首 [16] - 口腔材料市场高度分散 整体竞争激烈 [1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美国客户订单减少对2025年上半年营收产生显著影响 [18] - 需拓展国内外客户以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19] 未披露信息要点 - 关联交易细节未明确披露 [13] - 主要供应商及集中度信息未提及 [20] - 实控人及股权结构未详细说明 [21] - 核心管理层履历及薪酬激励机制未披露 [22][23]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 2025-08-19 07:02
公司业务概况 - 沪鸽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3]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3]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 [3] - 2024年沪鸽在中国口腔材料市场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 [3]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3] 销售网络与品牌 - 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4] - 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 [4] - 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4] - 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2.8亿元,2023年度3.58亿元,2024年度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1.97亿元 [4] - 2022年度利润6403.3万元,2023年度8835.4万元,2024年度7656.9万元,2025年上半年2610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4.9%提升至2024年的58.6%,2025年上半年为58.6%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7.4%,2025年上半年为7.7% [6] - 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3年的19.0%,2024年为18.0%,2025年上半年为20.1% [6]
新股消息 |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6: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4]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4]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该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公司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4] - 公司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4]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4]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亦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4] 销售网络与品牌建设 - 公司构建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5] - 在海外市场,公司的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5] - 通过大量的市场开发,公司的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5] - 公司凭借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非常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致力于开发并制造达到国际公认性能标准的产品,同时持续探索海外市场的机遇 [5]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99亿元、1.97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656.9万元、2610万元人民币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280,072千元、357,613千元、399,440千元及196,888千元人民币 [6] - 同期,毛利分别为153,736千元(毛利率54.9%)、203,696千元(毛利率57.0%)、234,214千元(毛利率58.6%)及115,429千元(毛利率58.6%) [6] - 同期,税前利润分别为76,798千元(占收入27.4%)、105,805千元(占收入29.6%)、110,794千元(占收入27.7%)及31,270千元(占收入15.9%)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千元(净利率22.9%)、88,354千元(净利率24.7%)、76,569千元及26,100千元(净利率13.3%) [6]
日照高新区1家企业获省通报表彰
齐鲁晚报网· 2025-08-12 23:08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名单 [1][3]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专注于口腔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 [5] - 产品涵盖口腔临床类、技工类及数智类三大领域 [5] - 形成完整口腔医疗产业链 [5] 市场地位与技术突破 - 弹性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5] - 临床生物材料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局面 [5] - 实现多项口腔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5] 销售网络与合作伙伴 - 拥有超过1500家经销商合作伙伴 [5] - 销售渠道遍布全国 [5] - 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 [5] 区域与企业集群 - 获奖企业包括威高集团、日照钢铁、信发集团等山东省重点民营企业 [3] - 覆盖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等多地市 [3]
六闯资本市场市场,一颗“银牙”的供应商“疑云”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21:04
核心观点 - 口腔医疗行业因兼具刚需与消费属性被视为优质赛道,但近年受集采和市场格局分散影响,行业投资价值被重新审视 [1] - 沪鸽口腔作为行业上游耗材企业,面临业绩增速放缓、正畸业务受挫、海外市场不顺等多重挑战 [2][4][5] - 公司存在"清仓式"分红行为,现金储备薄弱,引发市场对其经营可持续性和上市动机的质疑 [6] - 供应商关系存在多处不合理,包括参保人数异常、关联关系未披露等问题,可能影响公司IPO进程 [7][8][9][10] 公司概况 - 沪鸽口腔主营合成树脂牙和弹性体印模材料,前者成本2-3毛终端售价达70元,毛利率高达63% [1][2] - 公司自2017年起六次尝试上市,先后与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合作未果,2024年转战港股 [1] - 三项主营业务(印模材料、正畸、技工产品)占总收入超60%,但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显著放缓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2023年同比增37.98%,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6.58%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88亿元、0.78亿元,2023年同比增27.69%,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13.66% [4]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等价物仅1.16亿元,却在上市前分红1.61亿元,形成"清仓式"分红 [6] 业务发展 - 合成树脂牙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仅增长0.56%,受集采影响低价优势减弱 [2] - 弹性体印模材料同期增长14.71%,增速较往年明显放缓 [2] - 正畸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下滑3%,面临隐适美、时代天使等品牌激烈竞争 [2] - 海外收入从2019年1.06亿元下滑后未恢复峰值水平,2021年境外收入占比降至22.49% [4][5] 供应商问题 - 第五大供应商可扬硅胶2023年参保人数仅2人,却创造452.5万元销售额 [8][9] - 该公司2018年成立即成为供应商,但此前招股书未披露此异常情况 [7][8] - 实控人刘金花与公司历史影子股东刘金兰姓名高度相似,存在潜在关联关系 [10]
换了四任保荐机构!五次备案!现在中金出马,沪鸽IPO这回能成功吗?
IPO日报· 2025-02-25 19:15
公司上市历程 - 沪鸽五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最终转战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DBS为联席保荐人[1][4] - 2015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6月摘牌[5] - 2017年至2023年期间,沪鸽频繁更换四任保荐券商(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国金证券),进行了五次上市辅导备案,均未成功[6][7][8][9][1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沪鸽是中国领先的口腔材料公司之一,产品涵盖口腔临床类、技工类及数字化产品,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12]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7.9%,也是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13][16] - 合成树脂牙按销售收入计在2023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占比22.2%[1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770.8万元[13] - 2023年相比2020年收入增长54.31%,年均复合增长率15.56%,净利润增长117.47%[13] - 报告期内毛利率逐年增长,分别为54.9%、57%、59.2%[14] 产品结构与收入贡献 - 弹性体印模材料是收入贡献最高的产品,占公司收入近四成,2022年和2023年收入均破亿[16] - 合成树脂牙是第二大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6727.3万元、8384.8万元及6381.3万元,占总收入的24%、23.4%及21%[16] - 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器收入占比约7%-8.5%,2022年、2023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但毛利率远低于同行时代天使[19][20] 研发与市场拓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研发团队共有93名员工,超过30%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21]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0.20亿元、0.24亿元及0.21亿元,占同期收入的7.0%、6.7%及6.9%[21] - 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分别为2.48亿元、2.08亿元,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1.09亿元、0.95亿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