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芬高速吹风机

搜索文档
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互撕”,公司称:手握证据,视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公开
金投网· 2025-08-18 17:57
评测争议事件 - 自媒体博主发布评测视频显示飞科399元剃须刀优于徕芬699元产品,标题直指"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 [1] - 徕芬创始人叶洪新激烈回应,指控评测博主与徕芬前员工潘坚存在亲属关系,并称潘坚在2022年获得500万元离职后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 [1][2] - 潘坚回应称500万元为叶洪新承诺的股权权益体现,否认虚构50万元合作项目,称该项目为免费合作 [1][2] - 徕芬方面表示股权协议存在生效条件,潘坚离职因"工作成果未达协议条款",500万元为额外补偿 [1][2] 市场困境与竞争格局 - 徕芬曾以599元高速吹风机颠覆行业,现面临"平替"围剿,300元以下价格段线上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达76.8% [2] - 徕芬299元电动牙刷毛利不足40%,被70%毛利对手压制,5月推出的剃须刀被视为投入四年研发的"巅峰之作" [2] - 徕芬与飞科在电动剃须刀、高速吹风机、电动牙刷三大品类形成全面竞争,叶洪新曾与飞科老板达成"国产品牌团结对外"共识 [3] - 潘坚转向服务飞科打破平衡,叶洪新控诉其"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潘坚称选择飞科基于对其技术沉淀的价值认同 [3] 法律与协议争议 - 潘坚与徕芬签署协议约定"合作结束后不得损害徕芬权益与名誉",其承认主导飞科合作内容可能构成违约 [4] - 法律层面关注潘坚行为是否触及离职协议红线,违约责任尚无明确结论 [4] 评测行业公信力 - 评测机构未主动披露与评测对象存在关键人物关联(前员工潘坚参与),构成明显瑕疵 [4] - 错综复杂的隐性商业关系使评测视频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4] - 徕芬强调评测视频存在明显谬误,将通过正式渠道逐一回应澄清 [5]
投入亿元,耗时四年,徕芬盯上最难掏钱的用户|产品观察
36氪· 2025-05-26 09:34
徕芬进军剃须刀市场 - 公司推出两款剃须刀T1 Pro和P3 Pro,售价分别为499元和699元,采用自研直线电机和PID动态补偿算法,配备创新刀头设计 [4][5][6] - 研发投入1亿元,耗时四年,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不锈钢网冲压工艺的企业 [1][4] - 目标切入中高端市场,但预计2024年剃须刀业务将100%亏损,战略定位为长期布局 [6][11] 剃须刀行业现状 - 2024年电动剃须刀线上零售额86.1亿元,同比下滑8.1%,为个护电器中下滑最严重的品类 [7] - 高端市场70%份额被飞利浦、博朗垄断,低端市场陷入价格战,国产主流价格段低于300元 [6][10] - 头部企业飞科电器2023年个护业务营收39.56亿元,同比下滑17.05%,净利润创十年新低 [8][9] 徕芬的竞争策略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复用高速马达技术积累,重构电机架构提升性能 [4][16] - 复制吹风机成功路径:2021-2023年双十一销售额从0.2亿元增至4.4亿元,早期依赖创始人营销和精准用户需求捕捉 [13][15] - 需发挥营销优势突围,当前面临饱和市场的渠道与资金能力全面竞争 [12][16] 产品技术细节 - T1 Pro采用镍网+不锈钢内刀头组合,内刃角度148.48度避免扯须;P3 Pro配备三刀系统覆盖不同胡须类型 [5] - 自研直线电机L1/L2采用金属回旋弹片替代塑料弹片,提升切割力并降低能耗 [4] - PID算法动态感应胡须状态调节动力,实现精准控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