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铜箔

搜索文档
德福科技(301511):锂电PCB铜箔双龙头 高端化勇攀高峰
新浪财经· 2025-07-08 14:35
核心观点 - 德福科技是铜箔行业龙头,深耕铜箔领域四十年,以电子电路铜箔起家,逐步拓展锂电铜箔领域 [1]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01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营趋势持续向上 [1] - 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和固态电池新产品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1] 电子电路铜箔业务 - PCB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铜板,覆铜板在PCB的成本占比达27.30%,铜箔在覆铜板的成本占比达42.10% [1] - RTF(反转铜箔)与HVLP(极低轮廓铜箔)是高频高速覆铜板使用的主流产品,目前以日本和中国台湾供应商为主 [1] - 公司HVLP1-2已经小批量供货,主要应用于英伟达项目及400G/800G光模块领域 [1] - HVLP3已经在日系覆铜板认证通过,主要用于国内算力板项目,预计2025年放量 [1] - 公司计划收购卢森堡铜箔(全球高端IT铜箔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加速高端电子电路铜箔突破 [1] 锂电铜箔业务 - 23-25年行业有效产能分别为118、145、152万吨,对应全球需求分别为61、83、110万吨 [2] - 23-25年供需敞口分别为93%、75%、38%,敞口逐年收窄,2025年新增产能较少,行业整体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2] - 公司积极布局雾化铜箔、微孔铜箔、镀镍铜箔等固态电池新产品,均已实现批量供货 [2]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2/3.12/4.52亿元,同比增速为145.8%/177.9%/44.8% [2] - 给予公司26年归母净利润50x PE,对应合理价值24.77元/股 [2]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火爆,多家公司紧急回应市场关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0:23
固态电池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指数(886032 TI)6月25日上涨1 32%,6月累计涨幅达15 56%,持续跑赢大盘 [1] - 泰和科技(300801 SZ)、天际股份(002759 SZ)、龙蟠科技(603906 SH)、沧州明珠(002108 SZ)等多只个股涨停 [1]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东方电热(300217 SZ)现有设备经小幅技改后可生产固态电池集流体材料,为全国唯一量产动力类预镀镍材料供应商 [4] - 德福科技(301511 SZ)为半/全固态电池提供雾化铜箔、微孔铜箔、镀镍铜箔等负极集流体解决方案,已实现批量供货 [4] - 海亮股份(002203 SZ)子公司甘肃海亮布局固态电池用铜箔,镀镍铜箔等新产品与头部企业联合研发,2025年有望量产 [4] 上市公司澄清公告 - 诺德股份(600110 SH)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收入占比不足1%,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4] - 湘潭电化(002125 SZ)控股子公司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研发锰酸锂应用,仍处小批量送样阶段,未产生收入 [4] - 龙蟠科技(603906 SH)子公司开发固态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部分产品通过客户测试但未对外销售 [4]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2025年3月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2026年7月实施 [4] - 开源证券预测:2025-2026年为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关键期,2027年半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拐点 [4] - 当前固态电池生产成本较高,材料端降本为产业化先行步骤,布局完善且验证进展快的企业将受益 [4]
拐点确认!嘉元科技一季报扭亏为盈
金投网· 2025-04-10 13:24
公司业绩 - 嘉元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00万元到3,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00万元到1,350万元 [1] -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销售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导致毛利率上升 [3] 行业背景 -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基础材料,需求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发展持续增长 [2] - 行业面临产能快速扩张、竞争加剧与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挑战,企业需适应更薄厚度、更高强度等性能要求 [2] - 2024年行业经历低谷洗牌后,电池厂商更重视供应链安全,具备产能弹性和品质保障的龙头企业将受益 [4] 公司竞争优势 - 嘉元科技在4.5μm极薄高端锂电铜箔市场份额居行业前列,并在复合铜箔等新型特种铜箔研发取得突破 [2] - 已实现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供货,持续推进高硅负极电池等新型产品研发 [2] - 国内建成六个生产基地,产能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具备规模化成本控制和战略客户合作能力 [3] 客户与市场 - 持续供货宁德时代等国内头部新能源企业,并导入海外知名厂商合作 [3] - 行业拐点信号显现,下半年可能存在涨价预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在量价齐升下持续提升 [4] 研发与技术 - 深耕铜箔行业二十余年,在工艺技术、产能规模、客户资源等方面建立领先优势 [2] - 研发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并降低生产成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