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

搜索文档
联邦制药(03933.HK):UBT251海外授权彰显研发成果 创新管线打开成长天花板
格隆汇· 2025-08-02 02:55
创新药管线进展 - UBT251为国内首个以较高对价授权MNC的三靶点减重药物,国内已开启四项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取得关键进展,2026年上半年完成国内二期临床,2028年国内获批上市 [2] - 竞争格局方面,UBT251国内三靶临床进展第二,临床数据显示在低剂量用药时较礼来Retatrutide减重效果更强且起效更快 [2] - UBT251的Ib期数据显示,最高剂量组第12周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15.1%,对标安慰剂调整后达16.6%,安全性特征与其他肠促胰岛素类产品相似 [2] - UBT37034临床前数据显示具备联用多靶减重药显著提升减重效果的潜力 [2] 市场潜力与销售预测 - 2024年全球GLP-1类药物销售额约达518亿美元,市场持续增长 [2] - UBT251在减重适应症上保守预计国内销售峰值77亿元、海外销售峰值60亿美元,风险调整后分别为38亿元和30亿美元 [2] 抗生素及胰岛素业务 - 公司为全球青霉素上游龙头厂商,供给格局稳定,需求端青霉素制剂为刚性需求,兽用抗生素业务成为增长极 [3] - 胰岛素业务在第二轮集采续约后全线产品以A类中选,采购基础量同比增加52.5%,展现出良好恢复趋势 [4] - 公司在降糖及减重领域实现全品类布局,包括四代胰岛素、双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GLP-1复方及GLP-1受体激动剂 [4]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0.89%、-3.65%、7.25%,净利润分别为28.60、23.21、24.75亿元 [4] - 给予公司13倍PE,对应6个月目标价20.71港元 [4]
通化东宝阵痛调整后迎双位数增长,创新与国际化构筑长期价值
财富在线· 2025-05-06 14:47
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受胰岛素集采价格调整、研发项目终止及诉讼赔偿三方面影响,其中可溶性双胰岛素注射液研发终止减少净利润约2.15亿元,商标纠纷赔偿约6131万元 [2] - 胰岛素市占率持续攀升至43.7%,稳居国内第一,甘精胰岛素市占率突破10%,门冬系列快速放量 [2] 2025年一季度复苏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10.17%,环比增长15.97%,基本恢复至2023年同期水平 [3] - 胰岛素集采续标签约量达4500万支,较首次集采增长约73%,甘精及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新增准入医院近10,000家 [3] - 胰岛素类似物销量激增123%,门冬系列产品同比增长260%,胰岛素类似物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近40% [3] - 海外收入达0.58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收入的50% [4] 研发与产品管线 - 2024年研发总投入4.50亿元,同比增长7.1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2.42% [5] - 4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3款创新药推进至II期 [5] - 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获得Ib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减重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5] - 痛风双靶点抑制剂IIa期试验达到主要临床终点,URAT1抑制剂IIa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主要终点目标 [5] 全球化布局 -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在发展中国家注册资料准备及申请工作有序开展 [6] - 通过原料药出口、技术转移、制剂出口等模式加快海外市场开发 [7] 未来展望 - 胰岛素集采签约量落地与医院准入扩大将支撑短期业绩提升 [8] - 创新药管线逐步兑现与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8] - 公司战略清晰,聚焦胰岛素基本盘、代谢领域创新药及全球化布局 [8]
通化东宝:短期扰动因素逐步消除 创新管线研发打开成长新空间
中证网· 2025-04-30 17: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 1亿元 同比减少34 66% 归母净利润亏损0 4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 09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7 4亿元 下半年营收12 7亿元 环比增长71 55%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 17% 业绩恢复势头延续 [1] 集采影响与市场拓展 - 新一轮胰岛素集采中公司全系列产品以A/A1类中选 总签约量约4500万支 较第一次集采大幅增长 [2] - 甘精胰岛素新增准入1400家医院 门冬胰岛素新增准入3000家医院 预混型门冬胰岛素新增准入5000家医院 [1] - 门冬系列胰岛素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20%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260% 单季销量超2024年全年一半 [1] - 集采标期长达3年半(2024年5月-2027年12月) 利于国产厂商业绩稳健增长 [2] 研发进展与创新转型 - 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THDBH120) Ib期临床数据优异 显示创新产品竞争力 [3] - 痛风双靶点XO/URAT1抑制剂(THDBH151片)完成IIa期临床并达到主要终点 [3] -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II期临床完成首例给药 处于国内研发第一梯队 [3] - 依托考昔片获上市许可 业务从糖尿病拓宽至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领域 [3] - 多款重磅产品(赖脯25R胰岛素、超速效胰岛素等)进入III期临床 预计2025-2027年迎商业化爆发期 [3]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22 42% 持续增长 [4] - 治疗领域从糖尿病拓展至痛风/高尿酸血症 并布局降糖、减重、NASH等多适应症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