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胰岛素
icon
搜索文档
健友股份20251024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医药行业,具体包括原料药、制剂、CDMO、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 [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健友股份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25%至30.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9%至4.3亿元 [2][3]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略有增加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1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7.5亿元 [3] * 全年收入预期在42亿至44亿元人民币之间,利润在6亿至7亿左右 [4][15] 费用与投入分析 * 销售费用增加约9,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费用增加约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源于美国市场大分子和创新药布局,总计增加约1.4亿人民币,其中85%发生在美国市场 [4] * 研发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4,500万元人民币,并新立项五个多肽类大分子项目,预计研发投入将继续增加 [6] * 公司人力与费用投入重心向大分子和创新领域倾斜,预计小分子人力占比将降至1/3,大分子占比将升至2/3 [25][26]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原料药板块 * 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7%至3.5亿元,净毛利同比下降40%至约1亿元 [2][10] * 预计未来因高质量原料需求增加,价格将恢复上涨约15% [2][10] * 规范市场量同比减少一半,非规范市场稳定,全年净毛利为1.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1/3 [19] CDMO业务 * 收入同比减少60%,但剔除代购代销影响后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净毛利预计达5,000多万元 [2][11] * 未来订单增长预期保持25%-30% [2][11] 国内制剂业务 * 发货量同比下降13%至3,800万只,毛利同比下降20%以上,主要受阿奇续标降价影响 [2][12] * 第三季度渠道库存减少400万到500万支,医院纯销数据优于去年同期 [12][13] * 全年销售支数预计下降约10%,毛利预计下降15%至18%,约为5,000万到6,000万人民币 [13] 国外制剂业务 * 销量同比增长21%至1.18亿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成本也增加32%,毛利有个位数增长 [14] * 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从5.125亿人民币增长至7亿人民币左右,净毛利增长约17% [14] * 美国市场贡献80%份额,大分子产品毛利占比超15% [2][14] 重点产品进展与预期 三大主力大分子品种 * 三个产品(白紫、藜芦、阿达木)市场份额稳定,约四分之一,但白紫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2][8] * 全年预期收入修正为6,500万至6,600万美元,净毛利约3,000万美元 [2][9][16] * 阿达木高密度产品预计明年第二季度推出 [2][16] * 预计2026年三个产品总收入可达9,000万至1.3亿美元,净毛利在4,000万至7,500万美元之间 [16] 胰岛素合作产品 * 与东宝合作的三款胰岛素产品预计明年第二至第四季度获批 [2][17] * 目标在4-6个季度内实现15%-20%的市场占有率 [2][17] 创新药项目 * M22二期临床完成,正与FDA讨论三期方案 [2][7] * 注射用磷霉素已获批,计划12月出货;莱发摩林也已获批,预计明年上市 [2][7] * 公司有四条完整的创新管线在运行,规划了如孤儿药等纯创新产品,预计2028年获批 [18][23] 市场环境与战略布局 市场竞争与政策影响 * FDA简化生物类似物审批流程,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但也为高效能企业提供机会 [6][21] * 关税政策使中国医药企业在议价时处于劣势,但部分订单仍可讨论涨价 [4][20] * 公司认为需通过数量堆积实现生物类似药的规模效益,目标开发15-35个高质量产品 [27] 国际市场拓展 * 未来重点拓展美国和欧洲市场,预计三年内欧洲板块收入将超过中国 [24][28] * 在欧洲已选定约40个小分子产品及3个大分子产品同步申报,预计2026年下半年起逐步上市 [24] * 到2030年,公司目标大分子药物收入占比超60% [23][26][28] 产能规划 * 制剂生产线产能可满足需求至2027年,无需大规模土建扩展 [29] * 大分子原液生产在扩张中,包括成都和南京的扩线设计 [29]
外资持续加码投资中国、深化全产业链布局 对中国经济韧性与市场机遇投下信任票
央视网· 2025-10-22 11:11
中国宏观投资环境 - 2025年以来中国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兴领域投资扩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1] - 2025年前三季度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成效显著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关键力量 [7] - 外资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对中国经济韧性与市场机遇投下信任票 [1] 汽车行业 - 中国汽车工业向智能化和电动化加速转型吸引海外零部件供应商加大创新投入 [3] - 法雷奥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在上海竣工投产新制造基地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生产智能驾驶摄像头、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产品 [3]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潮流引领者在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走在前列 [5] - 法雷奥集团目标成为中国在汽车行业转型期的首选合作伙伴 [5] 电梯设备行业 - 中国电扶梯保有量全球第一在用电梯超过1100万部其中服役超过15年的电扶梯超过90万台形成庞大更新改造市场 [9] - 奥的斯参与的中国住宅电梯更新项目覆盖34个城市深度融入当地民生工程建设 [9] - 全球人口老龄化、建筑适老化趋势不断加深在中国市场尤为显著 [11] - 中国是奥的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也有最大的数字化服务网络 [11] 医药行业 - 中国在医疗等领域推出扩大开放政策为跨国企业创造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13] - 法国医药企业赛诺菲宣布总投资达10亿欧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的北京生产基地正式启动这是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 [13] - 赛诺菲计划在北京新建一座胰岛素生产基地强化本土药品供应链韧性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15] - 中国已成为赛诺菲的关键战略市场2025年恰逢其布局本土化生产30周年 [15]
多家外企看好中国经济韧性 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21 22:57
中国吸引外资投资概况 - 中国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兴领域投资扩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1] - 外资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对中国经济韧性与市场建设投下信任票 [1] 汽车零部件行业 - 中国汽车工业向智能化和电动化加速转型,吸引海外零部件供应商加大创新投入 [3] - 法雷奥集团第三季度在上海竣工投产新制造基地,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生产智能驾驶摄像头、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产品 [3]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已成为汽车行业在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潮流引领者 [5] - 法雷奥集团目标是成为中国在汽车行业转型期的首选合作伙伴 [5] 电梯设备行业 - 前三季度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关键力量 [7] - 中国电扶梯保有量全球第一,在用电梯超过1100万部,其中服役超过15年的电扶梯超过90万台,形成庞大更新改造市场 [7] - 奥的斯参与的中国住宅电梯更新项目覆盖34个城市,深度融入当地民生工程建设 [7] - 中国是奥的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电梯市场,拥有最大的数字化服务网络 [9] 医药制造行业 - 中国在医疗等领域推出的扩大开放政策,为跨国企业创造了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11] - 赛诺菲总投资达10亿欧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的北京生产基地正式启动,是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 [11] - 中国是赛诺菲的关键战略市场,公司计划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强化本土药品供应链韧性 [13]
国际内分泌学界权威指南发布!糖尿病女性孕产管理十大黄金准则 ENDO2025一览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1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内分泌学领域ENDO2025峰会发布《糖尿病合并妊娠临床管理国际指南》 该指南由美欧两大权威学会联合制定 采用"十大情境对应十大方案"架构 为糖尿病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全新标准[4] - 指南针对孕前糖尿病(PDM)患者 涵盖从孕前准备到分娩管理的全周期环节 提供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阶梯式建议 每个推荐意见均标注证据等级[4] - 这是近五年来国际内分泌学界针对该领域首次发布的跨大洲联合指南 权威性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4] 孕前糖尿病(PDM)合并妊娠管理指南 - 孕前糖尿病(PDM)指女性在怀孕前已确诊的糖尿病 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 过去20年PDM患病率增长了一倍[6] - PDM孕妇面临更高的妊娠风险 如胎儿异常生长(巨大儿或低体重儿)、早产、死胎 以及新生儿并发症(低血糖、呼吸窘迫、黄疸等)[6] - PDM患者的全程管理从备孕到产后都至关重要[6] 最新血糖管理指南十大核心建议(上篇) - 所有育龄期糖尿病患者在就诊时均应被询问备孕计划 该建议适用于所有PDM患者(1型及2型)[8][10] - 有生育能力的糖尿病患者若无怀孕计划应采取避孕措施 避孕咨询应尊重患者意愿 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11][12] - 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备孕前停用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 而非怀孕后才停药 突然停用可能导致血糖飙升、体重反弹 增加胎儿畸形和流产风险[15][16] - 不推荐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孕妇常规联合使用二甲双胍 目前证据不足以支持其在妊娠期与胰岛素联用的安全性及必要性[18][19] - 每日碳水化合物既可限制(<175克)也可保持常规摄入(>175克)需个体化调整 碳水摄入既不可过量也不宜过少 建议通过专业营养评估确定安全范围[20][22] 最新血糖管理指南十大核心建议(下篇) - 动态血糖仪(CGM)和指尖血监测(SMBG)两种监测方式均可选择 普通2型糖尿病孕妇无需强制使用CGM[24][26] - CGM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采用妊娠期标准 空腹<5.3mmol/L 餐后1h<7.8mmol/L 餐后2h<6.7mmol/L 目标范围3.5-7.8mmol/L T1DM达标率需>70%[25][26] - 1型糖尿病(T1DM)孕妇胰岛素方案优先选择智能闭环泵 智能闭环泵优于传统胰岛素泵和每日多次注射 建议妊娠前开始适应使用[28][29] - 分娩时机建议风险评估后提前分娩 即使血糖控制良好 38周后继续妊娠风险可能大于获益[29][30] - 产后必须进行专业糖尿病管理 包括妊娠终止或流产患者同样适用 管理重点包括血糖控制水平、用药方案调整、并发症筛查等[30][33]
胰岛素深度:集采出清拐点已现,凝聚创新、出海新共识
长江证券· 2025-10-19 1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10] 报告核心观点 - 胰岛素集采影响已出清,行业拐点显现,企业现金流趋于稳定 [3][7] - 国内企业聚焦创新优势领域,研发管线稳步推进,形成糖尿病治疗闭环生态,创新管线估值有望重塑 [3][9] - 胰岛素出海进展顺利,欧美及亚非拉市场空间广阔,有望为企业贡献显著新增量 [3][8] 国内胰岛素集采分析 - 2024年中国胰岛素市场规模为223亿元,同比下滑14.23% [20] - 经历两轮全国集采后市场趋于稳定:第一轮集采温和,近50%市场份额未纳入报量,头部企业凭借产品品质发力集采外渠道 [7];第二轮集采续约周期至2027年底,部分企业如甘李药业所有产品及礼来部分产品续约报价相比首轮提升,体现医保局纠偏态度 [7][30] - 集采后呈现三代胰岛素取代二代、国产产品取代进口趋势:二代胰岛素报量7370万支(同比-18%),三代报量1.68亿支(同比+36%);进口产品报量增速15-25%,国产产品报量增速15-151% [38][40] 胰岛素出海进展 - 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价值量大:美国胰岛素市场空间71亿美元,销量2.06亿支,三代胰岛素占比87%,礼来占据41%市场份额 [41];欧洲市场空间61亿美元,三代胰岛素占比91%,诺和诺德占据57%市场份额 [56] -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在43-65亿美元,竞争格局良好 [65] - 国内企业出海进展:甘李药业进度最快,其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已在欧美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 [68];通化东宝紧随其后,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申请获欧盟受理 [68] 创新药管线发展与估值重塑 - 企业研发管线聚焦糖尿病、内分泌及代谢领域:甘李药业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博凡格鲁肽注射液、GZR4等GLP-1相关产品 [71];通化东宝管线涵盖长效、速效胰岛素、GLP-1RA及双靶点创新药 [76];联邦制药在研人用药新产品43项,其中22项为1类新药 [77] - GLP-1赛道处于高景气度,胰岛素企业凭借终端销售、工艺研发及产能优势,有望在该领域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9]
赛诺菲胰岛素原料药项目启动 预计于2032年投产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9:47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公司宣布启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胰岛素原料药项目 总投资额高达10亿欧元[1] - 新基地为国内首个由跨国企业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预计于2032年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1] - 基地将采用符合国际顶尖标准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 全面融入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 并运用AI优化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1] - 基地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行绿色生产措施 包括先进的能源管理 减碳工艺 废水处理及排放管控[1] 战略意义与市场定位 - 此项投资突显了中国作为公司关键战略市场的基石地位 体现了公司对中国经济及医疗体系长期前景的信心[2] - 公司正在北京建设其全球最先进 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以期为中国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祉[2] - 该项目将强化公司的制造网络和供应链韧性 彰显公司以敏捷高效行动满足中国医疗需求的承诺[2] - 新基地将与已有的北京 深圳与杭州三地的生产基地形成协同 打造覆盖从原料药到制剂的高质量生产网络[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糖尿病是中国和全球重大慢性疾病 全球约有8.28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 -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疗法 需求极为庞大 保障其稳定 可持续供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社会长期医疗支出至关重要[1] - 公司将继续携手政府 产业与学术界伙伴 共同推动糖尿病防控与管理 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愿景[2]
体重为啥总减不下来?中疾控提示2个关键“隐形推手”
人民网· 2025-10-17 15:09
文章核心观点 - 体重管理不能仅归因于饮食和运动,睡眠不足和慢性压力是导致体重失控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稳定性可有效恢复代谢平衡 [1][8] 睡眠不足对体重的影响 - 睡眠不足打破食欲激素平衡,连续两天睡眠少于5小时使饥饿素水平升高28%,瘦素水平下降18%,主观饥饿感提升24% [2] - 睡眠不足显著改变食物偏好,对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食物的食欲飙升33%-45%,而对低热量蔬果的食欲仅增加5%-8% [2] - 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身体需分泌更多胰岛素,过量胰岛素激活脂肪合成酶,尤其促进腹部内脏脂肪堆积 [2] 慢性压力对体重的影响 - 长期慢性压力导致皮质醇持续升高超过2周,会加速肝糖原分解引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使多余葡萄糖更易转化为腹部脂肪 [3] - 皮质醇会刺激饥饿素分泌并抑制瘦素释放,从而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破坏代谢稳态使减肥难度显著增加 [3]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 推荐22:00-23:00入睡,6:00-7:00起床,成年人需保证7-8小时睡眠,其中22:00-次日2:00是深睡眠黄金时段 [4][5] -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40%-60%,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 [5] - 睡前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或简单瑜伽,用40℃左右温水泡脚或洗温水浴,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6] 情绪压力管理与饮食建议 -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20分钟力量训练,可释放内啡肽缓解压力,并提升夜间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 [7] - 晚餐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杂粮饭和清蒸鱼,若需熬夜应准备低热量高营养零食替代高热量外卖 [8]
解决胰岛素百年困境!David Baker团队从头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AI胰岛素”,开启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生物世界· 2025-10-15 12:3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自一个世纪前, 班廷 发现 胰岛素 ( Insulin ) 以来,它一直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然而,基于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治疗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例如,需要复杂的 生产过程、严格的储存条件,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对部分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无效。 胰岛素 ( Insulin ) 通过激活细胞表面的 胰岛素受体 ( Insulin Receptor, IR) 发挥作用。该受体如同一个复杂的"锁",胰岛素则是开启它的"钥匙"。胰岛素 激活胰岛素受体后,会启动两条主要信号通路:一条调控代谢 (AKT 通路) ,负责降低血糖;另一条调控细胞生长 (MAPK 通路) ,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因 此,胰岛素受体的信号转导失调会导致 糖尿病 和 癌症 等疾病。 而通过基于 AI 的蛋白质从头设计,生成一种超稳定的、易于生产的蛋白质,作为 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发挥胰岛素功能,有望解决当前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局 限性。 2025 年 10 月 13 日,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中心 David Baker 教授、 Wang Xinru 博士,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白晓晨 研究员等,在 Cell ...
这种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 出现这几个信号要警惕
央视新闻· 2025-10-14 06:22
胰腺的功能 - 胰腺是身体内的“多功能工厂”,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4][5] - 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是尽职的“血糖管理员” [6] 胰腺癌的概况 -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被称为“癌王”,5年生存率不足10% [8] -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极大 [9] 胰腺癌的风险因素 - 不可控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55岁发病率显著增加,以及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5倍 [10][11] - 可控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长期大量饮酒、肥胖(BMI超过30风险显著增加)、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5倍) [14][27] 胰腺癌的早期警示信号 - 典型警示信号包括持续上腹痛或背痛(平躺加重、弯腰缓解)、无痛性黄疸、不明原因体重骤降(半年内下降超过10%)以及消化异常 [13] 胰腺癌的预防与筛查 - 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酗酒、肥胖、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 [15] -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腹部超声,作为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16] - 预防措施包括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至普通水平)、限酒(每日超过30克酒精风险显著)、控制体重(BMI 18.5-24)、健康饮食(低脂高纤维)及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17][18][19][20] - 慢性病患者需管理病情,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慢性胰腺炎患者控制炎症并定期检查 [21][22] 关于胰腺癌的误区 - 误区一:无家族史且健康者无需检查,事实是定期体检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23] - 误区二:胰腺癌无法治愈,事实是早期诊断治疗在多学科协作下有可能治愈 [24] - 误区三:保健品可预防癌症,事实是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根本预防措施 [25]
速递|诺和诺德阻止司美格鲁肽医保价格谈判的请求遭驳回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0 19:15
法律裁决与行业影响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诺和诺德对联邦医保药价谈判计划的挑战,维持下级法院裁决 [2] - 法院认为药企不享有以高于医保谈判价向政府出售药品的宪法权利,计划是《通胀削减法案》的一部分且明确禁止法院审查谈判名单药品 [6] - 此项裁决巩固了联邦政府通过医保系统议价的权力,Medicare覆盖约6600万美国民众 [5] 制药企业诉讼动态 - 包括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和诺华在内的多家制药公司对该计划提起诉讼,但几乎全部败诉 [6] - 诺和诺德正评估上诉的可能性 [3] - 首轮药价谈判仍在推进,预计将于明年开始生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