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磁图仪
搜索文档
京津冀医疗协同再提速 副中心与北三县架起连“心”桥
北京青年报· 2025-10-20 09:16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运营成效 - 通州院区启用一年来门急诊服务总量突破53万人次,其中津冀等异地患者占比达45.69% [1] - 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诊疗压力,并与北三县开展医疗合作,共同打造北京东部、北部医疗共享圈 [1] 北京安贞医院与大厂县医院合作成果 - 2024年至今派遣专家36人次,累计完成门诊386人次、远程会诊38人次,高效完成手术600余例 [3] - 合作设计“急性期上转——康复期下转”双向转诊模型,过去一年双向转诊量达18人次 [4][5] - 大厂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已能独立完成约40台冠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当地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极大提高 [6] 医疗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 - 北京安贞医院提供一年期进修、短期学习及技术培训,2024年大厂县医院已派出5名骨干参与门诊学习和手术观摩,另有4名医生分批次进行系统性进修 [7] - 合作模式以“手把手”带教为核心,推动大厂县医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电生理介入手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进步 [8] - 大厂县医院引入国内领先的心磁图仪,能在90秒内精准判断稳定型冠心病,推动区域心血管疾病诊断水平超前发展 [9] 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布局 - 北京安贞医院与廊坊市及北三县卫健部门签署心血管医疗联合体“四方”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北三县10家医院签订“心血管疾病专科联盟协议” [10] - 友谊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安贞医院等三甲医院相继落地通州院区,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北三县延伸 [11] - 潞河医院香河医康医院开诊不到一年接待近17.8万人次门急诊患者,提供3785人住院治疗,成功开展1319台手术 [11] - 通州妇幼保健院全面托管大厂妇幼,计划2025年底开诊,通州区还将新增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廊坊基层机构签约合作,累计形成22个“手拉手”结对关系 [12][13]
报名!医疗器械创新入院闭门交流会
思宇MedTech· 2025-08-28 14:35
会议活动信息 - 将于2025年9月5日在北京海淀医院举办一场面向北京以外地区医疗器械企业高管的限额闭门交流会 [2][4] - 活动议程包括参观未磁心磁图仪和手术机器人视频的应用场景、政策介绍以及小范围深度对话 [2] - 会议为定向邀请制,仅限企业CEO或核心高管参与 [2] 行业技术前沿与创新趋势 - 心血管领域创新趋势包括心血管介入、心脏消融、心脏节律管理和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 [5] - 骨科领域关注内固定器械、人工关节、脊柱固定系统和康复设备 [5] - 眼科技术发展涵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青光眼引流设备和眼底激光 [5] - 神经系统方向涉及神经介入和神经刺激技术 [5] - 内分泌系统创新包括胰岛素泵、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和混合闭环系统 [5] 行业动态与资本活动 - 行业动态涵盖企业融资与战略收购事件,包括国内外融资和收购案例 [5] - 关注人事变动与业务调整,包括高层变动及业务管线布局 [5] - 跟踪国内外企业IPO境况,分析行业上市趋势 [5] 行业会议与交流平台 - 即将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5] -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包括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和医美科技大会等 [5] - 提供行业研究、企业榜单和月报速览等分析内容 [5]
海淀样板:政策搭台 场景牵引 解码医疗科技企业成长的“海淀方程式”
思宇MedTech· 2025-07-25 12:47
行业会议与政策支持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举办 [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成功举办,汇聚500余位专家、企业家、学者和投资人 [3][17] - 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等专家领导出席并致辞 [3] - 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科长任志军介绍注册审评创新举措及惠企政策 [3] -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市药监局第二分局、海淀区卫健委组织企业参观海淀医院并举行闭门座谈会 [3] 应用场景与创新模式 - 海淀区设计搭建智慧医疗科技应用场景,通过购买服务模式对创新技术产品进行前置补贴 [4] - 为科技型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和验证平台,促进首次应用 [4] - 医院在项目期内可使用最新技术成果,避免产品升级换代后的二次采购 [4] - 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2023年6月获批上市,2024年2月适应症拓展至妇科 [5] - 术锐首台设备在海淀医院部署完成,计划3年项目期内累计完成不少于700例微创治疗 [5] - 海淀医院获批北京市卫健委第一个非一次性购买设备形式的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配置证 [5] 标杆案例与经验复制 -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海淀医院部署近三年,累计完成手术超1500例 [8] - 天智航与航天中心医院(303例)、中关村医院(979例)合作,形成"试点成功-经验复制-生态扩展"良性循环 [8] - 小蝇科技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在4家区属医院和3家社区医院部署,检测量突破1亿例 [13] - 鹰瞳眼底AI诊疗平台连接海淀医院及29家社区医院,累计筛查超4万人次,检出高危患者4416人次 [14] 政策赋能与生态建设 - 海淀区建立涵盖准入、运行、迭代、容错退出的全流程管理机制 [6] - 北京市药监局印发《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分级评定标准》,简化检查形式为企业减负 [11] - 海淀区推进区域"一中心多平台"建设,如区域影像平台,节约企业部署及运维成本 [11] - 海淀区支持从助力单个企业落地升级为锻造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12] - 海淀区出台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及若干措施 [16] 技术创新与商业突破 -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催生2项配套工具临床专利 [8] - 小蝇科技AI系统2-10分钟出具报告,重大疾病检测准确率超95%,效率提升2-5倍 [13] - 海淀场景建设帮助企业跑通商业模式,如天智航成功应用和术锐创新租赁模式 [15] - 海淀区发力基因和细胞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制造等前沿赛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