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灵颗粒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公司目前没有生产感冒灵颗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6:43
公司产品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生产感冒灵颗粒 [2] - 公司下属子公司生产多种感冒类颗粒产品,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感冒咳嗽颗粒、感冒止咳颗粒、桑菊感冒颗粒和小儿感冒颗粒 [2] 流感相关药品组合 - 公司拥有丰富的用于流感预防及治疗的药品组合,共列举19种具体产品 [2] - 产品线涵盖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及注射液等多种剂型,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复方板蓝根颗粒、布洛芬缓释片等 [2]
太极集团(600129.SH):目前没有生产感冒灵颗粒
格隆汇APP· 2025-11-18 16:36
公司产品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生产感冒灵颗粒 [1] - 公司下属子公司生产多种感冒相关颗粒产品,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感冒咳嗽颗粒、感冒止咳颗粒、桑菊感冒颗粒、小儿感冒颗粒 [1] 流感防治产品线 - 公司用于流感预防及治疗的药品组合丰富,涵盖口服液、颗粒、片剂、胶囊、注射液等多种剂型 [1] - 具体产品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羚羊感冒颗粒/片、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板蓝根颗粒、精制银翘解毒片、维C银翘片等 [1] - 产品线亦包含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氨咖黄敏片、布洛芬缓释片、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针对感冒症状的药品 [1] - 公司拥有专门的小儿用药,如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匹林咖啡因片 [1]
医保买药外卖服务覆盖率再提升,淘宝闪购超40城支持7×24小时送药上门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37
业务模式与市场覆盖 - 淘宝闪购医保买药服务已覆盖超40个城市、近300个区县,连接近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和5万多个医保品[1] - 服务累计用户已超过800万人次[1] - 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服务覆盖率超过80%,其中上海和深圳超过98%[3] 服务优势与消费者体验 - 提供最快19分钟送药上门的即时服务,解决患者用药的燃眉之急[3] - 服务免去用户身体不适需出门找药的不便,尤其受有老人或小孩家庭的认可[3] - 已提供常态化的24小时全天候送药上门服务,减少深夜或恶劣天气出门的不便[5] - 使用医保支付可大大降低市民买药的个人现金支出,很多常用药到手仅需自付包装费和物流费[5] 合作伙伴与药品品类 - 合作连锁药房包括海王星辰、益丰大药房、国大、叮当快药、老百姓等,数量仍在快速增加[3] - 感冒灵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抗病毒口服液等感冒发烧常用药品在医保购药订单中排名前列[5] 政策背景与未来方向 - 2021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8] - 公司将持续探索AI在找药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与互联网医院合作支持处方药购买[8] - 各地区开展差异化探索,如浙江支持电子处方流转、上海支持异地医保支付[8]
特一药业前三季净利增近10倍 营销变革大单品剑指1亿盒目标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6.92亿元,同比增长51.86%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21.71万元,同比激增985.18% [1][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6280.97万元,同比增幅高达2508.06% [1][3] -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35.55%,归母净利润2049.5万元同比下降91.90% [2] 核心产品复苏 - 核心大单品止咳宝片销量快速回升,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3.31亿片,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1.29% [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止咳宝片累计销量攀升至4.35亿片,为2023年同期销量的64% [4] - 公司设定长期目标,计划在3-5年内实现止咳宝片年销量1亿盒(约36亿片),并将药店渠道覆盖率提升至40%左右 [4] 营销改革成效 - 公司2024年初启动营销组织变革,从传统经销商模式向“自营+经销商”混合模式转型 [2][4] - 营销组织架构全面升级,新组建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等多个部门,新架构已初步成型并有效运转 [5] - 自变革以来,一线销售人员已净增加超100人,公司将持续引进销售人才打造年轻化团队 [5] 费用与投入 - 为配合营销改革与品牌推广,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2.36亿元,同比增长149.72% [6] - 公司预计全年销售费用率保持在35%左右,未来随着销售规模扩大,该费用率有望稳步下降 [6]
特一药业前三季度净利增长985% 营销组织架构完成全面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2:26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51.8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521.71万元,同比增长985.1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41.49%,净利润2720.94万元,同比增长719.47% [1] - 业绩增长主要系本年度中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1] 核心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从事中成药品、化学制剂药品、化学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止咳宝片、感冒灵颗粒、血塞通分散片、银杏叶分散片、益心舒颗粒等 [1] - 2025年上半年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达3.31亿片,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1.29% [2] - 公司计划在止咳宝片建立的品牌及渠道优势基础上,将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及独活寄生颗粒等主要梯队产品覆盖到全国市场 [2] 营销组织变革与成效 - 公司已完成营销组织架构全面升级,在原有营销中心基础上新组建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第三终端销售部、品牌市场部及市场督导部等多个部门 [2] - 新架构已初步成型并有效运转,自变革以来一线销售人员已净增加超过100人 [2] - 公司持续推进的营销组织变革与品牌建设已逐步显现成效,销售情况稳步回升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核心产品销量回升与市场结构优化,并根据市场开发进度持续引进销售人才 [2]
云南白药跌近1%!资金不改“高切低”,中药ETF(560080)回调再蓄势,近5日“吸金”超9200万元!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显现积极变化
新浪财经· 2025-09-18 18:18
市场表现 - 中药ETF(560080)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9月18日收跌0.91%,全天成交额超1.2亿元,较前日环比增长68% [1] - 近10个交易日内中药ETF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超1.5亿元,最新规模超24亿元,融资余额逼近8000万元 [1][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中药板块总营收1729亿元,同比下降4.95%,扣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9.31% [4] - 毛利率42.05%,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1.04%,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4] -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同比增长30.77%,应收账款占总营收比重48.8%,存货占总资产比重12.3% [4][6] 行业趋势 - 中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4%,在医药子板块中表现突出,第二季度呈现明显改善趋势 [3] - 中药材价格自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预计下半年成本端压力将缓解,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 [4] - 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6] 竞争格局 - OTC头部品种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华润三九感冒灵颗粒市场份额从2024年22.79%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24.34% [7] - 江中药业健胃消食片市场份额从2024年8.35%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9.62%,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7] - 具备品牌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持续受益政策支持,看好OTC龙头和创新药龙头企业 [3][7]
A股震荡,云南白药、华润三九跌超1%,中药ETF(560080)缩量回调,溢价大幅走阔!资金逢跌涌入!机构:静待需求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21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沪指早盘跌超1% 科创50跌超5% 市场震荡环境下资金关注业绩稳健且估值性价比高的品种 [1] - 中药ETF(560080)小幅回调0.54% 成交额超4400万元 场内溢价坚挺 反映资金逢跌布局意图 [1] - 中药ETF连续3日获净流入超3000万元 尽管此前连跌2日 资金布局意图明显 [1] 板块估值水平 - 中药板块动态市盈率处2021年以来低位 截至2025年9月3日中证中药指数市盈率TTM为25.75x [3] 成分股表现 - 中药ETF标的指数热门成分股多数下跌 云南白药跌1.11% 华润三九跌1.15% 片仔癀跌0.83% 同仁堂跌0.57% 东阿阿胶跌0.75% [5] - 权重股片仔癀估算权重10.99% 云南白药权重10.66% 同仁堂权重5.71% 东阿阿胶权重5.30% 华润三九权重4.77% [6] 行业业绩表现 - 64家中药企业2025H1总营收1729亿元同比降4.95% 扣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降9.31%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同比增30.77% [7] - 收入和利润降幅较2024年收窄 行业景气度逐步修复 毛利率42.05%同比降1.01pp 扣非净利率11.04%同比降0.56pp [7] - 中药材价格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 预计2025H2成本端压力缓解 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 [7]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H1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 较同期升1.5pp 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 较同期降0.1pp 费用端基本稳定 [9]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收入为48.8% 存货/总资产为12.3% 应收账款占比同比提升 [9] - 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指标2025H1同比小幅改善 显示企业回款加强 [9] OTC市场格局 - 零售药店出清倒推上游OTC集中度提升 华润三九感冒灵颗粒市场份额从2024年22.79%提升至2025Q1的24.34% [10] - 江中药业健胃消食片市场份额从2024年8.35%提升至2025Q1的9.62% 头部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10] 机构投资观点 - 中泰证券建议关注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及主业底部向上、创新管线前瞻布局的中药创新药龙头 [10] - 湘财证券指出2025H1中药行业营收1786.02亿元同比降5.33% 净利润234.25亿元同比升0.58% 归母净利润223.37亿元同比降0.06% [10] - Q2营收同比降2.13% 净利润同比升8.32% 归母净利润同比升6.4% 利润端表现好于收入端 [10] 行业三大主线 - 价格治理主线: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推动降价 具备竞争优势企业有望以价换量 [11] - 消费复苏主线:宏观经济回暖带动消费类中药销量恢复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构成长期驱动力 [11] - 国企改革主线:中药行业国资控股占比较高 国企改革深化带来提质增效的业绩增量机会 [11]
中泰证券:中药板块毛利率有望2025H2修复 看好品牌OTC龙头与创新管线
智通财经· 2025-09-03 07:44
行业业绩表现 - 2025H1中药企业总营收1729亿元同比减少4.95% 扣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减少9.31% [2] - 行业收入和利润降幅较2024年有所收窄 景气度逐渐修复 [2] -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同比增长30.77% 回款能力加强 [2][3]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H1板块毛利率42.05%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11.04%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2] - 中药材价格自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 预计2025H2成本压力缓解 毛利率将向上修复 [2] - 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分析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收入达48.8% 存货/总资产为12.3% 应收账款占比同比提升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指标自2023年回落后 2025H1出现小幅改善 [3] OTC细分市场 - OTC企业2025Q2营收中位增速-7.6% 扣非净利润中位增速-19.7% 降幅环比扩大 [4] - 2025H1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2961亿元同比下降2.2% 印证OTC需求偏弱 [4] - 华润三九感冒灵颗粒市场份额从2024年22.79%提升至2025Q1的24.34% 江中药业健胃消食片从8.35%提升至9.62% [4] 行业发展趋势 - 品牌OTC市占率提升逻辑强化 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被看好 [1][4] - 零售药店渠道变革倒推上游OTC集中度加速提升 [4] - 部分中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管线有望得到重估 [1]
中药板块2025H1总结:业绩短期承压,静待需求回暖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1
行业投资评级 - 中药Ⅱ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中药板块2025H1业绩短期承压但环比小幅改善 行业景气度正逐渐修复[7][10] - 预计2025H2成本端压力缓解 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7][13] - OTC需求偏弱但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零售药店渠道变革倒推行业整合[7][30] - 看好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及创新管线前瞻布局的中药创新药企业[7] 行业基本状况 - 行业上市公司数量69家 总市值9,665.10亿元 流通市值9,399.20亿元[2] - 重点覆盖公司包括华润三九(买入)、东阿阿胶(买入)、康缘药业(未覆盖)、以岭药业(未覆盖)[4] 2025H1财务表现 - 总营收1,729亿元 同比下降4.95%[7][10][11] - 扣非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下降9.31%[7][10][11] -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 同比上升30.77%[7][10][11] - 毛利率42.05% 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7][10][11] - 扣非净利率11.04% 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7][10][11] - 单二季度扣非净利润80.77亿元 同比下降13.9% 环比下降31.0%[11] 成本与毛利率分析 - 中药材价格2024年中以来持平震荡 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7][13] - 板块毛利率中位数53.7% 较2024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13] - 预计高价药材消化完毕后 2025H2成本压力将缓解[7][13] 费用端表现 - 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部分企业通过营销新模式实现费用控制[15] 运营效率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收入比率48.8%[7][17] - 存货/总资产比率12.3%[7][17] - 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指标2025H1同比小幅改善[7][17] - 合同负债+收入增速自2024年转负 25H1降幅扩大反映终端需求偏弱[17]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率中位数约3% 2023年以来保持平稳[24][25] - 头部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 包括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等[24][25] OTC细分领域表现 - 22家OTC企业25Q2营收中位数增速-7.6% 扣非净利润中位数增速-19.7%[7][26] - 2025H1实体药店零售规模2,961亿元 同比下降2.2%[7][27] - 呼吸系统中成药降幅显著:感冒用药(-12.7%)、清热解毒用药(-24.6%)、止咳祛痰平喘用药(-31.4%)[29] - 消化系统用药(-1.4%)和心血管疾病用药(-4.9%)需求相对稳定[29] 市场竞争格局 - 呼吸系统中成药占零售端28.44%份额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占14.32%[30] - 头部OTC品牌集中度提升:感冒灵颗粒份额从22.79%(2024)升至24.34%(2025Q1)[7][30][31] - 健胃消食片份额从8.35%(2024)升至9.62%(2025Q1)[7][30][32] 投资建议方向 - 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7] - 主业底部向上且创新管线布局的企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7]
华润三九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58
奖项荣誉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ESG新标杆企业奖"及"ESG投资价值榜"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业务覆盖药品研发 智能制造 专业营销及健康服务 旗下感冒灵颗粒等核心产品家喻户晓 [4] - 公司依托"品牌+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深耕中药全产业链 [4] 环境表现(E) - 公司构建严谨环保管理体系 超40%下属企业通过ISO 14001认证 [4]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显著下降19.65% [4] - 创新打造"药光互补"零碳示范项目 年提供绿电超2.2亿度 减少碳排放逾123万吨 光伏总装机容量突破20 MWp [4] - 稳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至6.33% [4] 社会责任(S) - 建立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2024年药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100% 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5] - 客户投诉解决率及满意度均达100% 数据安全"零事故" [5] - 员工EHS应急演练深入有效 隐患整改率99.9% 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100% 年人均培训学时超30小时 [5] - 教育帮扶累计捐建8所小学 健康帮扶惠及数百万患者 培训基层医疗管理者近千人 [5] - 2024年消费帮扶采购农产品超百万元 [5] 公司治理(G)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合规运营 全年组织14次"第一议题"学习 [5] - 依据COSO框架构建"三道防线"管理体系 [5] - 董事会多元化建设中女性董事占比达18.18% [5] 未来规划 - 2025年将持续强化质量管理 加码自主研发与智能制造 深化绿色低碳转型 [6] - 拓展ESG实践广度与深度 赋能乡村振兴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