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宝片

搜索文档
特一药业(002728) - 002728特一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5:22
公司目标与现状 - 公司计划未来 3 - 5 年销售 1 亿盒止咳宝片,该业绩预测不构成承诺 [1] - 2024 年止咳宝片销量 2.3 亿片,2025 年一季度达 2.17 亿片,销售恢复明显 [2] 止咳宝片优势 疗效优势 - 止咳宝片有百年历史,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曾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 - 对各类型慢性咳嗽显著效果,临控+显效率 73%,总有效率 93% [1] - 毒副作用低,疗程短、见效快、服药方便 [1] - 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及 95% [1] 市场优势 - 原以地级市及省会城市为区域代理销售,存在市场覆盖率低区域,营销变革后可开拓空白区域 [2] - 呼吸系统疾病是中老年人主要疾病之一,咳嗽患者居多,我国治疗咳嗽以中成药为主 [2] - 2024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 3.1 亿人,占全国人口 22%,比 2023 年净增 1300 万,止咳化痰类产品消费人群将扩大 [2] 产能优势 - 止咳宝片有专门生产车间,当前产能 18 亿片,后期可增至 24 亿片 [2] 营销改革情况 改革内容 - 销售模式从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 + 推广服务商混合模式 [3] - 组织架构完善,新组建自营销售部等多个部门 [3] - 渠道完成从公司到配送商到药店供应链渠道,新增线上销售 [3] - 品牌推广从传统电视广告调整为电视广告 + 地面媒体 + 新媒体混合模式 [3] 改革成效 - 自营团队初步搭建完成,职能细化明确 [4] - 止咳宝片分渠道销售管理初步具备条件 [11] - 线上营销表现突出,初具雏形,如 2025 年一季度美团平台排名第 7 ,B2C 环比同比增幅大,抖音 3 月销售排名第二 [11] - 品牌建设力度加大,增加多渠道推广宣传 [4] 后续计划 - 招聘人才和开展培训,增强营销队伍实力 [5] - 健全渠道管理,加强与连锁药店合作,覆盖基层市场,加强线上线下协同 [5] - 加强产品组合策略,通过止咳宝片推动特一品牌宣传,带动产品组合销售增长 [5] 2025 年预期 - 持续深化营销改革,扩大营销团队规模,强化自营销售团队及线上运营力量 [6] - 维护现有市场,开拓潜力市场,加速渗透全国 KA 连锁药店,深化与 O2O、B2C 平台合作 [6] - 围绕止咳宝片投放广告,深化特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 - 止咳宝片销售未达 2023 年同期水平,但保持恢复势头,公司有信心做好核心产品 [6][7] 产品结构情况 - 止咳宝片是中成药最大单品,销售收入占比最高时在 2023 年达 41.96%,但其他产品合计营业收入占比历年超 50% [7][8] - 加大对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等潜力品种市场推广力度,利用止咳宝片销售渠道优势,扩大市场覆盖率 [9] - 通过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获得临床数据,增强产品市场推广宣传 [10] - 丸剂车间产能利用率充分,“现代中药产品线扩建及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建成后产能将提高 [10] 自营渠道建设 建设成果 - 自营团队初步搭建,职能细化明确,2024 年末营销中心自营团队净增 70 人 [10] - 止咳宝片分渠道销售管理基础条件具备,渠道库存基本消化 [11] - 线上销售团队从 2 人扩充到 10 人,核心产品线上销售表现突出 [11] -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增加多渠道推广宣传 [12] 未来规划 - 加强与连锁药店合作,覆盖基层市场,加大宣传和消费者教育 [12] - 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构建全域营销生态,根据线上数据调整线下铺货策略 [12]
特一药业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16 09:44
营销组织变革与业绩影响 - 2024年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将药店销售模式由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推广服务商混合模式,导致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发货减少,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 - 营销模式调整期间公司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销售费用占比提高,导致2024年业绩显著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55%至6.8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91.90%至2049.5万元[10] - 改革已初见成效:自营团队初步搭建完成,止咳宝片分渠道销售管理,线上营销初具雏形,品牌建设通过高铁站广告、电梯媒体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推广[1] 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发展策略 - 止咳宝片具有百年历史,临床疗效显著:对慢性咳嗽临控+显效率73%,总有效率93%,尤其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治疗效果达100%和95%[3] - 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当前产能18亿片,可扩至24亿片,目标3-5年内实现1亿盒销量,并通过止咳宝片带动皮肤病血毒丸等梯队产品形成产品集群[1] - 针对3.1亿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22%)的呼吸系统疾病需求,止咳宝片消费群体持续扩大[3] 研发与产品管线布局 - 研发投入双向并举:中成药方面重点开展止咳宝片等特色产品的二次开发,化学药方面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创新研究[3] - 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青春痘临床研究显示显著疗效,计划通过增加适应症拓展健康消费领域[8] - 全资子公司已立项研究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长寿药,目前处于工艺研究初期阶段[19] 财务与审计事项 - 应收账款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5%,高于实际发生坏账比例(小于2%),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政策一致[2][17] - 5年以上其他应收款500万元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若核销不会对当期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17] - 在建工程包括综合制剂楼等募集资金项目,因工程量大导致建设周期长于一般项目[4] 战略发展与投资者关系 - 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并重,在中医药主业基础上寻求合适并购标的提升综合竞争力[14][26] - 通过"1+N"模式培育产品梯队,以止咳宝片为核心带动皮肤病血毒丸等潜力品种发展[12] - 加强投资者沟通,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通过提升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回报投资者[5][16]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药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2024年医药行业整体保持增长[18][33] - 公司竞争优势在于止咳宝片等特色中成药品种的疗效优势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3][12] - 营销渠道改革完成后,止咳宝片空白区域市场开拓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空间[3]
特一药业(002728) - 002728特一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9:46
公司核心产品与业务布局 - 公司将止咳宝片销售增长作为未来经营重点目标,因其疗效显著、有市场空间、消费群体大且产能充足,临控+显效率为 73%,总有效率为 93%,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总有效率分别是 100%及 95%,当前产能 18 亿片,后期可达 24 亿片 [1][2] - 公司紧跟国家趋势重点发展中成药,已推出多种产品且市场反馈良好,还将加大潜力中成药市场开发力度 [3] - 公司在药品研发上中成药和化学药双向并举,中成药二次开发特色品种、开发创新药,化学药开展“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创新研究 [3][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对 NMN 进行立项和工艺研究,处于研究初期 [4] - 公司以现有中药产品为契机开发医美上游品种,研发适合医美需求的植物提取物材料,暂无减肥药布局 [5] 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和模式调整,减少止咳宝片发货、加大品牌宣传,导致业绩下降,营业收入 68,778.52 万元,同比下降 35.55%;净利润 2,049.50 万元,同比下降 91.90% [6] - 公司通过制定采购计划、改进工艺、签订长期协议、调整价格等控制成本,与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产品成本稳定 [4]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合理谨慎,1 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 5%,与同行业基本一致 [14][15][20] - 公司期末账面两千万在产品为各车间未完工产品,2024 年末在建工程为募投项目,未达可使用状态 [16] - 公司主要通过票据贴现融资补充流动资金,短期借款增加同时货币资金充足 [17] - 公司营销推广费占销售费用 80%,2024 年推广方式多样,研发团队 207 人,委外研发为仿制药项目及一致性评价工作,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 [18][19] - 公司营业外支出对外捐赠包括药品和现金,审计机构变更符合规定 [19][20]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营销改革,健全营销组织,开拓药店合作,探索数字营销,提升核心产品和品牌知名度 [7] - 加大潜力中成药市场培育,通过“1 + N”模式,以梯队产品渗透终端,增强集群效应 [7] - 夯实“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优势,推动化学药品高质量发展 [8] - 深化产业链布局,加大研发创新,为梯队产品储备,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8][9] 公司其他相关问题解答 - 公司对商誉价值认定公允,审计机构检查账目期限合理 [13][14] - 公司 5 年以上其他应收款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若无法追索将按规定核销 [15] - 公司预付账款账龄超 1 年因原料质量问题,现供应商已解决 [2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公司参与北京童康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 轮增资 [23] - 公司研发项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但不直接变现 [24] - 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业务和规定进行,签字注册会计师安排保证审计衔接 [24] - 公司推广方式多样,电视广告在中央 7、11、12 套播出,新媒体以抖音等为主,地面媒体以电梯和高铁站广告为主 [26][27] - 审计报告附注用代称指代客户是为保护商业利益 [27][28] - 止咳宝片 2025 年一季度销售呈恢复态势,但未达 2023 年同期水平,二季度情况待公告 [28] - 皮肤病血毒丸治疗痤疮临床研究疗效显著,公司希望增加适应症 [28] - 适合医美需求的植物提取物材料项目处于研究阶段 [29] - 公司暂无医美产品,暂无开发新医美产品线计划 [29][33] - 公司有市值管理计划,通过做好经营、加强沟通体现公司价值 [30] - 公司将紧跟趋势发展中成药,做好内生式发展,不排除外延式并购 [30][31][32] - 邱淦清、中和珍贝为公司前十大股东,与公司无业务往来和影响 [30]
最高近百万!这类企业人均薪酬差距超10倍
第一财经· 2025-05-08 22:14
医药生物板块2024年人均薪酬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2024年人均薪酬最高的十家企业以创新药企居多,百济神州以90.48万元问鼎第一 [1][2] - 人均薪酬最低的十家企业以中药企业和线下药店居多,最低的益盛药业仅7.05万元 [1][7][9] - 整个板块498家企业中,人均薪酬30万元以上的49家,20-30万元的144家,10-20万元的271家,低于10万元的34家 [8] 高薪酬创新药企分析 - 百济神州研发人员占比35%,平均薪酬95.6万元,境外研发人员达158.6万元 [2] - 迪哲医药研发人员占比31.34%,平均薪酬76.53万元 [3] - 亚虹医药研发人员占比45.01%,平均薪酬55.21万元 [4] - 益方生物研发人员占比高达91.35%,平均薪酬64.37万元 [5] - 天智航作为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研发人员占比40.07%,平均薪酬51.95万元 [6] 薪酬增长与业绩表现 - 十家高薪酬企业中八家薪酬同比上涨,艾力斯涨幅最高达13.62% [6] - 艾力斯因核心产品纳入医保,2024年营收35.58亿元(+76.29%),净利润14.3亿元(+121.97%) [6] 低薪酬企业分析 - 中药企业特一药业净利润同比下滑91.9%,人均薪酬下降10.1% [10][11] - 三家药店企业一心堂、漱玉平民、健之佳净利润下滑均超69%,漱玉平民亏损1.89亿元 [11][12] - 行业受医保政策调整和竞争加剧影响,线下药店面临业绩阵痛 [11]
年报盘点|A股药企人均薪酬差距超10倍:最高可达90.5万元,最低只有7.05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5-08 15:33
医药生物板块人均薪酬情况 - 2024年医药生物板块人均薪酬前十的企业以创新药企为主,百济神州以90.48万元位居第一,迪哲医药、亚虹医药、益方生物等紧随其后,人均薪酬在48.06万元至68.67万元之间 [1][2][3][4] - 人均薪酬最低的十家企业以中药企业和线下药店为主,益盛药业以7.05万元垫底,特一药业、吉林敖东等中药企业人均薪酬在7.46万元至8.64万元之间 [5][6] - 医药生物板块498家企业中,人均薪酬30万元以上的有49家,20-30万元的有144家,10-20万元的有271家,低于10万元的有34家 [5] 创新药企薪酬特点 - 创新药企研发人员占比普遍较高,百济神州研发人员占比35%,平均薪酬95.6万元(境外158.6万元,境内59.2万元) [2] - 迪哲医药研发人员占比31.34%,平均薪酬76.53万元;亚虹医药研发人员占比45.01%,平均薪酬55.21万元;益方生物研发人员占比高达91.35%,平均薪酬64.37万元 [2][3][4] - 盟科药业、诺诚健华、君实生物等创新药企研发人员占比均超20%,平均薪酬不低于54万元 [4] 薪酬变动与业绩关联 - 人均薪酬前十的企业中,8家2024年薪酬同比上升,艾力斯增幅最高达13.62%,其营业收入增长76.29%,净利润增长121.97% [4] - 中药企业特一药业人均薪酬同比下降10.1%,净利润同比下滑91.9%;一心堂、漱玉平民、健之佳等药店企业净利润下滑超69% [6][7] - 漱玉平民2024年净利润亏损1.89亿元,反映药店行业面临客流量下降、竞争加剧等挑战 [7][8] 细分行业薪酬差异 - 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天智航研发人员占比40.07%,平均薪酬51.95万元,是前十中唯一非药企 [4] - 中药企业和线下药店在低薪酬企业中占比最高,分别有4家和3家 [6] - 药店行业受医保政策调整影响,面临业绩阵痛期 [7]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20
主要财务数据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3][6]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但未披露具体原因 [3] -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3] 营销与品牌建设 - 2024年以来公司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和品牌营销建设 本季度初显成效 [4] - 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达2.17亿片 品牌建设投入达1.06亿元 [4] - 营销改革持续深化 "特一"品牌仍处于成长期 需持续进行品牌拓展和强化 [4] 经营表现 - 在营收恢复的情况下 营业利润得到较好改善 [4] - 公司强调将优化财务策略 加强管理以保持良好运营 [4] 股东信息 - 未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具体情况 [4] - 公司未涉及优先股股东及转融通业务相关情况 [4] 财务报表 - 公司披露了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但未展示具体数据 [5][6] - 2025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不适用调整 [6]
【特一药业(002728.SZ)】深入推进营销变革,止咳宝片将逐步恢复发货——跟踪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4 17:36
公司业绩与营销变革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000-2500万元,同比下降92 10%-90 13%,扣非归母净利润1670-2170万元,同比下降93 29%-91 29% [2] - 公司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成立以自营为主架构,减少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发货,导致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3] - 2024年止咳宝片销量2 3亿片(2023年突破10亿片),其中第四季度销量1 21亿片,渠道库存已基本消化 [3] - 销售费用率因品牌宣传(尤其是新媒体投入)增加而较高 [3] 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发展前景 - 止咳宝片疗效显著,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寒性咳嗽、痰湿咳嗽治疗,未来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4] - 公司目标3-5年内止咳宝片销售达1亿盒,并形成产品集群 [4] - 2025年1月药店销售数据已现恢复迹象,但未达2023年同期水平,预计25-26年发货量逐步恢复 [4]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7000-12000万元回购股份(价格≤12 96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回购支付总额约9394万元,彰显发展信心 [5]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05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4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 今日聚焦多行业公司动态,包括钢铁、海外TMT、物业、电子、生物、食品、医药等领域,各公司有不同发展情况与潜在机会 [4][5] 各公司及行业要点 钢铁行业 - 进口铁矿石现货周均价格回落近4%,建议关注估值低、盈利稳健的金属国央企 [4] - 2025年2月8日工信部修订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实施两级评价,需关注行业供给端政策影响 [4] - 韩越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对我国中厚板、热卷直接出口或造成压力 [4] 海外TMT行业(优必选) - 优必选通过群体智能架构创新与实训2.0场景验证,实现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到多机协同跨越 [5] - 未来有望依托多机协同数据与模型优化提升产品技术升级效率,推动跨场景跨任务规模化应用 [5] 世茂服务 - 2月24日世茂服务关联方世茂集团境外债重组计划获2053名(占出席人数98.75%)、持有约110亿美元(占债权总额95.39%)计划债权人投票赞成 [6] - 关联方境外债重组落地,世茂服务地产关联业务影响减小 [6] 香农芯创 - 公司具备数据存储器、主控芯片、模组等电子元器件产品提供能力,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7] 华熙生物 - 公司已完成原料生产破局任务,有望在未来2年完成从原料到护肤,再到医美产品三类证申报的三步走 [8] 盐津铺子 - 公司多次把握新渠道和热门单品机遇,搭建多元渠道结构,品类品牌建设有成效 [9] - 2025年随着低费率渠道结构占比提升和高费率渠道投入缩减,预计销售费用率降低 [9] 特一药业 - 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2000 - 25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70 - 2170万元,均大幅下滑 [10] - 公司推进营销变革,止咳宝片将逐步恢复发货,股份回购用于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