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缓释胶囊
搜索文档
步长制药的初心与担当 :十八载公益长跑,三十载责任笃行
搜狐网· 2025-11-07 15:35
10月29日,步长制药(603858.SH)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69亿元,同比下降 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加177.54%;基本每股收益0.8208元。业绩逆势 增长的背后,是公司在产品创新、国际化布局、技术升级等业务领域的持续突破。 从秦岭脚下的创业初心到遍布全国的产业布局,从单一产品的突破到多领域的协同发展,步长制药三十 余年的成长轨迹中,始终镌刻着"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的价值印记。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这家 医药企业以持续的公益投入、稳定的分红回报、厚重的纳税贡献,诠释着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 当。 业务突破显实力:前三季度核心动态盘点 步长制药在"以中药为基础,向生物药、疫苗领域扩张"战略指导下,前三季度在产品管线、国际市场、 技术创新与管理体系四大领域密集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核心产品再添新证,民生用药布局深化:10月13日,步长制药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收到国家药监局 核准签发的布洛芬缓释胶囊《药品注册证书》。作为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该产品的获批进一步丰 富了步长制药在解热镇痛领域的产品线,可更好满足基层医疗与 ...
毛利率上台阶!梓橦宫产能扩张点燃业绩增长新引擎
全景网· 2025-10-29 18:13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达77.36% 较中报有所提升 [1]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强势回升至79.03% 同比环比均实现改善 [1]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达到1561.0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6565.56% [1] 产品与销售 - 新产品塞来昔布胶囊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品种快速上量 [1] - 胞磷胆碱钠片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等处方药在东北地区销售实现突破 [1] 研发管线 - 一类创新药马甲子胶囊临床试验稳健推进 [1] -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冲刺上市 [1] - 制药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进入中试 [1] 产能扩张 - 公司自今年3月启动内江GMP扩能生产车间二期项目 [1] - 生产车间二期预计2026年全面完工 2025年底将实现部分生产线投产 [1]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凝胶制剂 软胶囊等七大产品线 可承接在研新品 [1]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看好公司研发项目潜力与中医药产业链布局 [2] - 预计公司2026年ROE可达11.7% 维持买入评级 [2]
医保买药外卖服务覆盖率再提升,淘宝闪购超40城支持7×24小时送药上门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37
业务模式与市场覆盖 - 淘宝闪购医保买药服务已覆盖超40个城市、近300个区县,连接近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和5万多个医保品[1] - 服务累计用户已超过800万人次[1] - 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服务覆盖率超过80%,其中上海和深圳超过98%[3] 服务优势与消费者体验 - 提供最快19分钟送药上门的即时服务,解决患者用药的燃眉之急[3] - 服务免去用户身体不适需出门找药的不便,尤其受有老人或小孩家庭的认可[3] - 已提供常态化的24小时全天候送药上门服务,减少深夜或恶劣天气出门的不便[5] - 使用医保支付可大大降低市民买药的个人现金支出,很多常用药到手仅需自付包装费和物流费[5] 合作伙伴与药品品类 - 合作连锁药房包括海王星辰、益丰大药房、国大、叮当快药、老百姓等,数量仍在快速增加[3] - 感冒灵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抗病毒口服液等感冒发烧常用药品在医保购药订单中排名前列[5] 政策背景与未来方向 - 2021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8] - 公司将持续探索AI在找药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与互联网医院合作支持处方药购买[8] - 各地区开展差异化探索,如浙江支持电子处方流转、上海支持异地医保支付[8]
步长制药(603858.SH):布洛芬缓释胶囊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格隆汇APP· 2025-10-13 18:54
公司事件 - 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布洛芬缓释胶囊的《药品注册证书》 [1] 产品信息 - 布洛芬缓释胶囊适应症为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1] - 该药品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1]
步长制药:获得布洛芬缓释胶囊药品注册证书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8:31
公司产品管线进展 - 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布洛芬缓释胶囊《药品注册证书》[1] - 新获批布洛芬缓释胶囊适应症为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1] - 新获批药品亦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1]
步长制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7:58
公司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布利芬缓释胶囊《药品注册证书》[1] - 该布利芬缓释胶囊产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及发热等症状[1]
药品集采新规解读与优化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9-24 21:24
集采新规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规则是对过往十轮实践经验的优化,旨在解决唯低价竞争、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为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 [1] - 新规通过调整品种遴选、报量规则、供应保障等机制,推动规则向更理性、公平、稳定的方向迈进,更契合医药产业、医保基金与临床用药的实际平衡需求 [2][10] 规则优化具体举措 - 品种遴选涵盖55个品种,覆盖抗感染、心血管、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入选标准包括“参比制剂或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企业数量达七家及以上”以及“年度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金额超1亿元” [2] - 报量规则要求医疗机构报送年需求量一般不低于2023~2024年平均使用量的80%,并引入“厂牌报量”机制,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以体现品牌认可度 [3] - 供应保障层面明确中选企业为第一责任人,无正当理由未履行供货承诺将被列入违规名单,取消中选资格且6个月至5年内不得参与集采,并针对儿童药小规格剂型优化比价规则 [3]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以“入围均价的50%”为锚点,避免异常低价扰乱市场秩序 [6]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新规大幅加大靠极低报价抢标企业的压力,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倒逼企业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效率 [6] - 实力雄厚、技术与管理水平高的大规模生产商和品牌药企迎来利好,更能保障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稳定,品牌报量机制使其可能获得更高报量份额 [7] - 依赖低价策略的小药企,尤其是委托生产的B证企业发展空间收窄,规则要求最低价企业作出不低于成本的报价承诺,推动报价更理性 [7] - 规则优化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整体技术与质量水平提高 [8] 对临床用药与医保基金的影响 - 新规通过明确供应责任和加大失信处罚,直接降低“断供”事件发生概率,更利于保障临床用药稳定 [6] - 鼓励品牌报量、强调质量标准等举措有助于平衡价格与质量波动,减少患者因药品频繁切换或质量不稳定承担的风险 [7] - 过往集采药品平均降幅50%~60%让患者享受实惠,新规则在持续降价的同时更重视临床适配性与患者体验 [4][7]
“线上8元,线下32元” ,实测10家药店
新浪财经· 2025-09-07 19:26
线上线下药品价差现象 - 同一款药品在同一家药店线上线下存在显著价差 最大差价超过三倍 例如老百姓大药房(中山北路店)的"仁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线上价格8.68元 线下价格32元 差价23.32元[1][4][6] - 实测十家实体药店包括复美、雷允上、华氏、好药师、老百姓、益丰、汇丰等均存在价差现象 涉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万通筋骨贴、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多款药品[1][4][6] - 部分药品价差比例较高 例如汇丰大药房(陕西南路店)的"辰欣"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线上价格9.9元 线下价格23.8元 价差比例58.4% 华氏大药房(南京西路店)的"仁和"同款药品价差比例60%[4][6] 价差原因分析 - 平台补贴和促销活动导致线上价格较低 美团、饿了么、叮当快药等平台客服表示线上价格因活动策略调整 线下实行实价出售[7][8] - 线下成本结构包含租金、人力和即时服务等要素 线上渠道因成本较低可提供更优惠价格[11] - 药企和经销商对片区药品有控价要求 设定价格浮动区间 最高和最低售价受管控[9] 行业监管政策 - 国家医保局2024年下发专项行动函件 要求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比对各渠道药价 发现异常高价督促企业调整[10] - 地方出台具体价差限制 陕西省要求同一定点药店线下销售价格不高于网络展示价格的20% 浙江省要求线上价格不高于挂网价的1.3倍[10] - 药品价格管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实行市场调节价 要求价格与社会平均成本、供求和承受能力匹配[11]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权益 - 线上平台价格竞争激烈 但药店经营者认为对收入影响有限 因线下销售保持一定利润且经销商控价维持市场平衡[9] - 价差不直接构成价格欺诈 需结合经营者是否如实告知原因和成本支撑判断 若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11][12] - 消费者维权步骤包括固定证据、沟通协商、投诉热线和民事诉讼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权益[12]
药店老板们睡不着觉了
虎嗅· 2025-08-19 20:24
自助售药机成本优势与行业影响 - 自助售药机占地仅20-30平方米 可提供上千个药品品规 显著降低空间需求[5][6] - 机器无需配备执业药师 单店每月节省人力成本近2万元 普通药师月薪5000元 执业药师月薪8000-10000元[20] - 相比实体店年均租金15-40万元 自助机仅需支付数千元场地费用 租金成本差距巨大[23] - 设备购置成本约2-5万元 但夜间单机收入仅300元 月流水不足1万元 盈利难度较高[29][30] 处方药监管与安全争议 - 国家药监局明确规定自助售药机不得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13] - A市征求意见稿首次允许通过自助机领取处方药 引发行业对审方环节缺失的担忧[9][14] - 处方药发放需执业药师二次核对并告知用药须知 机器取药可能导致监管漏洞[14][15] - 北京市将自助机严格限定于乙类非处方药销售 处方药取机需设置在医疗机构并通过医保结算[7][10] 渠道增长趋势对比 - 零售渠道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下降0.3% 其中实体药房下降0.4% 电商B2C增长0.1%[3] - 医疗渠道持续增长:2024年预计增长5.3% 其中基层医疗增速达10.8% 等级医院增长4.5%[4] - 电商B2C增速显著:2023年同比增长18.8% 虽2024年放缓至6.1% 仍远高于其他渠道[4] 实体药店竞争困境 - 头部连锁企业门店规模庞大:老百姓门店15591家 益丰门店15050家 一心堂门店11516家[25] - 并购成本高企:健之佳20亿元收购唐人医药 漱玉平民高溢价收购天士力资产 增值率超6800%[24] - 线上流量竞争加剧:电商平台兼具流量分配、自营药房和前置仓优势 实体店难以抗衡[27] - OTC药品渠道分布集中:感冒药药房渠道占比96% 发热药占比86% 肠胃药占比81%[10] 行业生态与政策定位 - 自助机核心价值在于填补服务盲区 满足夜间及偏远区域急用药需求[18] - 应定位为"便捷获取"工具而非"替代审方"渠道 需与实体药店形成互补[18][35] - 北京市试点旨在解决购药"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升药品可及性[7] - 单一实体店最多可设置20台自助机 快速铺设能力引发传统经营者担忧[24]
亨迪药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2.92%
贝壳财经· 2025-08-05 19: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下降2.93% 净利润1854.7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2.92%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32.75% 净利润9154.74万元同比下降48.02% 扣非净利润7295.50万元同比下降57.14%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07.32万元同比下降29.91% [3] 布洛芬业务状况 - 原料药板块贡献公司总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80%左右 布洛芬为最主要品类 [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布洛芬销量减少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低位运行 [3] - 终止年产5000吨布洛芬原料药项目 因国际市场供需饱和且价格处于相对低位 [6] 研发投入变化 - 2024年研发费用3293.71万元同比下降37.59%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587.62万元同比下降17.72% [4] - 研发投入下降系新增制剂一致性评价项目较上期减少所致 [4] 战略调整举措 - 调整年产1200吨原料药项目为年产700吨原料药项目 募集资金投入从2.92亿元减至1.82亿元 [5] - 新增高端医药制剂国际化项目 拟投入金额合计3.32亿元 [5][6] - 原5000吨布洛芬项目剩余募集资金3.01亿元将部分用于研发项目和安全环保技改 [6] 业务结构特征 - 原料药与制剂业务协同表现在自产原料药保障制剂生产 涵盖解热镇痛类、心血管类等制剂 [7] - 核心制剂产品包括布洛芬颗粒、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产品结构单一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