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车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新质生产力培育见效 资本市场向新提质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7
政府政策与战略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置于核心地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重点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1] - 上市公司被定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市场主体 [1] 行业规模与增长表现 - 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和8.9%,高于工业整体增速1.9和3.1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延续强劲增长势头 [2] - 2020-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年增长率达10.65%,累计增长50.51% [2] - 新质生产力板块总营收从2022年24.9万亿元增至2024年26.6万亿元,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中位数分别为2.99%和3.16% [2] 资本市场表现 - 万得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2023年以来累计涨幅超37%,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2025年创历史新高 [3] - 板块总市值超48万亿元,涌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万亿市值企业及中芯国际、迈瑞医疗等千亿市值企业 [3] 财务质量指标 - 2024年新质生产力板块加权ROE达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超3万亿元 [4] - 板块资产负债率连续多年低于53%,2024年分红金额和比例创历史新高 [4] - 工银国际指数成份股2024年ROE中位数12.88%,资产负债率中位数连续三年低于48% [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全国R&D经费投入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投入强度达2.68% [6] - 新质生产力板块研发支出连续10年增长,2024年达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占营收比4.87% [6] - 比亚迪发布"e平台3.0 Evo"和"整车智能"战略,中国电信连续三年获国资委改革考核A级 [6] 重点赛道领先优势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均超1280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 -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52%,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国占63%份额 [7] - 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引用量、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生成式AI专利占比61.5% [8] - 生物科技:原研创新药数量超美国,FIC药品数量全球第二 [8] - 量子科技:量子通信论文全球第一,其他三大领域全球第二 [9] - 6G技术:中国拥有6001项专利全球第一,超美国3909项 [9]
6大突破,造就史上最强比亚迪|深度
24潮· 2025-03-31 07:02
市场突破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2] - 公司2024年产销分别为430.41万辆(同比增长125.52%)和427.22万辆(同比增长41.265%),市场占有率超33% [2] - 2020-2024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分别增长26.21倍和2.25倍 [2] - 2024年乘用车销量达425.04万辆,商用车销量2.18万辆 [4][19] 全球突破力 - 2025年全球销量目标从427万辆增长至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 [7]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8] - 公司海外销量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32.48% [8] - 海外收入从0到100亿元用22年,100亿到千亿用6年,千亿到2000亿仅用1年 [8] 投资与产能突破力 - 2008-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6676.06亿元,2022-2024年三年投资合计4271.58亿元 [13] - 国内五大园区投资预算合计1120亿元 [16] - 乘用车年产能从2020年60万辆增至2024年428万辆,增长6.13倍 [17] - 海外工厂布局包括泰国(15万辆)、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匈牙利(15万辆)等 [13] 一体化与盈利突破力 - 2024年归母净利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连续三年刷新记录 [20] - 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22.31%(同比上涨1.29%),高于特斯拉(14.64%)、蔚来(13.07%) [23][24] - 锂矿自供率超70%,IGBT芯片自供率超80%,动力电池自供占比超90% [24] - 乘用车销售均价12.38万元/辆(同比下降8.31%),为2020年以来最低 [20] 研发突破力 - 2008-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806.52亿元,2017-2024年研发投入是同期净利润的1.53倍 [24] - 2024年末研发人员12.16万人,较十年前增长4.69倍 [27] - 推出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30] - 发布"整车智能"战略,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BOM成本最低4000元 [31] 资本凝聚与突破力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4.64%(同比下降3.22%),资金储备1432.50亿元(同比增长20.73%) [32]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2440.27亿元(同比增长22.95%),周转天数125.38天 [35][36] - 特斯拉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896.68亿元(同比下降12.27%),周转天数60.36天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