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算不起、算不了、算不完”难题 孝感高新区投资超百亿元打造超算新引擎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孝感市通过建设以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为核心的算力产业园,并发展“2+2+2”产业体系,旨在破解算力行业难题,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1][2][4]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 [1] - 孝感算力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12亿元,包含将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扩建至百台规模的规划 [1][4] 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表现 - 单台整机算力是传统超算中心的100倍以上,能耗仅为传统超算中心的1/150 [1][3] - 采用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一体方案,核心芯片、整机及工业软件均实现国产化突破 [3] - 算效等级和算力性能经测评均达到最高国际领先水平 [3] - 自运营以来已为全球200余个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提供服务,算力订单已超过1亿元 [1][3] - 承接来自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重大计算任务 [3] 孝感高新区产业生态 - 已形成“2+2+2”产业体系,即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军民融合、传感器两大优势领域,光子、算力两大未来赛道 [2] -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6家,单项冠军企业22家,“瞪羚企业”23家 [5] - 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9块国字招牌 [5] 重点企业业绩与规划 - **华工高理**:NTC温度传感器和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PTC加热器年产能1100多万套,占据国内约60%市场份额,2024年该产品销售超过30亿元 [6][7] - **华工高理产品迭代**:PTC加热器功率密度提升30%,体积降低10%,使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从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左右 [6] - **英联科技**: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约6亿元,计划至2027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与算力解决方案标杆 [7]
浙江县域观察:山区产业品质何以突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6:33
中新网丽水10月20日电(傅飞扬)民无产不富,城无产不强,对于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龙泉市来说尤为 如此。 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龙泉坚定实施"工 业强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转型升级,聚焦产业品质全力做强共富支撑。 百亿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含金量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制造业集群星罗棋布,嘉兴服装、温州电气、慈溪小家电等"块状经济"名扬全 国。 着眼龙泉,作为全国汽车空调领域最大的块状产业集群,该市汽车空调零部件(热管理)产业有超过200 家企业,行业总产值逾100亿元,是当地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潜力最好的特色支柱产业。 焊接、预组装、铆接、去应力、校准、检验……走进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传感器装配车间,全自 动生产线有序运行,一个个拇指大小的传感器元件随着机械臂摆动,被源源不断地输送下线。 龙泉一家 汽车空调制造企业的注塑车间。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传统生产线日产2000个,自动化后提高到3000多个,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该公司董事长黄忠毅 说,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今年龙泉市'全省 新能源 ...
东方电热20250905
2025-09-08 00:19
**东方电热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东方电热 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工业装备 电池材料及设备 家电电加热 机器人电子皮肤等[1][18] * 行业覆盖新能源汽车 光伏 储能 固态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机器人等[2][6][9][17] **新能源汽车PTC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PTC板块实现净利润3500万人民币 订单饱和 24小时加班生产 产能不足正积极扩产[4] * 计划拓展座椅通风 按摩 压力感知等产品 若2026年新产品放量 单车价值量有望从500元提升至1500元[2][4] * 该板块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目标是成为汽车热管理集成服务商[4][18] **工业装备板块转型** * 工业装备板块受光伏行业去产能影响 设备需求大幅减少[6] * 公司积极转型熔盐储能和固态电池设备[2][6] * 公司掌握6000伏超高压熔盐储能技术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4][13] * 2025年上半年已签订近1亿元熔盐储能合同 全年目标1.5亿至2亿元 预计2026年合同额可达2亿到3亿元[4][13] **电池材料板块进展** * 每月批量供应南京ROG超过2000吨材料[2][7] * 获得亿纬锂能的消费类电池订单[2][7] * 若品质稳定 2026年或批量供应动力类预动力材料[2][7] * ROG年产量约为2万多吨[16] **硅碳负极设备突破与市场前景** * 硅碳负极CVD设备取得突破 单炉产能达500公斤(市场主流为100公斤) 采用非搅拌形式和新型加热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8] * 已与一家头部企业签订一套供货合同 预计2025年11月中旬交货[8][10] * 该头部企业计划2026年扩产至2万吨 对应设备需求约10-15台 市场份额约1.5亿元[4][10] * 预计2030年硅碳负极需求达50万吨 对应设备市场规模250亿人民币(按每台1000万 共需2500台计算)[9] *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 目标占据30%市场份额 对应75亿人民币市场份额及15亿人民币利润[9] * 设备单台价值量根据配置在1000万到1200万元之间[15] * 预计2026年订单份额可达3至5亿元[10] * 业务板块预计在2026年中旬实现放量[14] **家电板块策略** * 家电板块通过调整产品结构 从传统家用空调转向智能小家电的电加热产品以提高利润率[3] * 销售结构从以内贸为主转向积极拓展外贸客户 三星和ROG已通过审场 预计下半年会有订单放出[3] * 整体稳中向好 公司在家电电加热领域是行业第一[3][20] **机器人电子皮肤业务** * 已向一家主要从事康养方向的头部机器人厂商供应电子皮肤样品 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产线已购置准备批量生产[17] * 2025年下半年该产品将在汽车领域实现批量应用[17] * 在汽车领域 仅传感部分价值约500元 在机器人应用方面 预计未来价值量可超过2000元[19] * 公司未来将聚焦机器人零部件作为百亿级别市场方向之一[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是预动力材料国内唯一供应商 在新能源汽车PTC领域排名国内第二[20] * 公司目标是在选定赛道中占据30%至50%的市场份额 实现行业领先地位[20] * 硅碳负极作为过渡材料 生命周期预计为5至10年[12] * 已签订硅碳负极设备开发合同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交货[2][6]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红色底蕴与新兴产业融合 解码革命老区的振兴路
央视网· 2025-08-06 17:23
历史背景与红色旅游 - 孝感市作为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指挥中枢和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要后勤基地 在抗战期间组织1260多次主要战斗 阻击15万日军进攻 部队从100多人扩大到5万多人[1][5] - 赵钱红色旅游公路2021年建成通车 串联8个乡镇 累计输送游客上千万人次 带动旅游收入超过60亿元[3] - 赵棚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形成"红色教育+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产业链 年均接待游客80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2.6亿元[9] 现代农业发展 - 赵棚镇发展蓝莓种植8000多亩 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种植基地之一 采用无土栽培和数字化大棚管理技术[9] - 孝感市培育稻米 禽蛋 蔬菜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链 2023年建成湖北省最大农产品交易集散地 实现蔬菜从田间到省外客户餐桌最快5小时送达[11] - 抗战时期建设的汪公坝经过两次维修加固 至今仍为500多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7] 传感器与光电子产业 - 孝感成为我国最大多功能传感器生产基地 全球70%家电用温度传感器产自孝感 传感器产业营收2024年突破50亿元[11][13]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达115家 产值突破400亿元 融入湖北省"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11][13] - PTC加热器生产线每3秒下线一套产品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60% 2024年获欧洲车企亿元订单[13] 区域经济发展 - 孝感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58.54亿元 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13] - 装备制造和光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崛起 通过与武汉技术协同攻关 实现研发平台共建和科技人才共用[11][13] - 2021年以来赵棚镇累计投入超1亿元用于民生工程整体提升 包括道路硬化和便民设施建设[9]
经开区跑出绿色产业“加速度”
镇江日报· 2025-05-07 07:52
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 - 2010年5月镇江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同年9月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园 [1] - 2023年新能源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入驻企业超2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9家),成为长三角新能源重要增长极 [1][4] - 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园区、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江苏省省级特色示范园区 [4][5] 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公司为首家入驻企业,2024年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30GW,连续十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前二十 [2][3] - 园区形成光伏组件、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细分领域集群,汇聚22家相关企业(含4家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 [4][5] - 特安锂新能源自主研发预镀镍电池钢产品可替代进口并降低成本20%,硅翔技术江苏公司锂电池模组产品年产值将增至2.5亿元 [4]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中节能数字化车间日产能提升至15000件光伏组件,孚能科技镇江工厂实现物联网覆盖并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智能制造企业 [2][6] - 东方电热科技子公司华智新能源实现日产1000套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恩坦华汽车零部件每分钟下线一件无框玻璃升降器 [7] - 2024年经开区为10家企业争取江苏省制造强省资金超2600万元,新能源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70.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12.6%) [7]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计划通过"溯源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丁住办"服务品牌强化营商环境 [5] -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倾斜资源支持重大龙头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