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水肥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未来
陕西日报· 2025-10-26 08:06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示范区开幕。 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 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着力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应用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提升我国 农业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为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农业现代 化步伐、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积极发挥作用。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杨凌农高会必将更好地担负起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使命,在加快发 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必将为世界 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农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沃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 全面振兴。陕西农业科技实力雄厚,拥有9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在农作 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与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从展示国 内外前沿科技、先进设备到举办特色现代农业展,从举办种业专题展览论坛到组织科技成 ...
明年底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 智慧农场 科技拓展想象(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1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林村伏羲农场采用农业机器人、各类传感器实现远程操控和实时监测,农场"聪明"化程度高[1] - 伏羲农场作为中国科学院智慧农业试点项目,已在内蒙古、重庆、安徽、湖北等地推广,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持续深化[2] - 我国智慧农业加快迈入新阶段,实现生产过程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3] - 农业农村部已成立智慧农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累计立项行业标准122项、发布实施26项,促进规范发展[3] 政策支持与目标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1] -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6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30%以上,2028年底达32%以上[4] 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 河南省内乡县智慧牧场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红外热像仪和智能温度计监测牲畜体温变化[3] - 山东省莱州市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应用智能投喂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构建鱼类行为模型[3] - 江苏省南京汤山翠谷产业园采用100%国产化数字大脑控制番茄种植,节水节肥超30%,产量增加1/3[5][6] - 大疆农业新款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空间点云密度达每秒30万个,可识别细小障碍物[6] 技术研发进展 - 我国已建设34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和分中心、35个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覆盖关键技术领域[7] - 在作物表型解析、土壤测量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7] - 正在研发"机械臂+模组"协同采摘机器人,单次采摘时间有望从10秒提速至4秒[6]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智慧农业面临数据算法模型、作业装备等技术创新难度大的挑战[8]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需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在农业领域更好发挥作用[8] - 智能灌溉闸门等设备造价偏高,智能技术对土壤条件有要求,推广存在成本制约[8] - 建议形成整体解决思路再进行规模化推广,降低落地风险和成本[9] - 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智慧农业课程,培养交叉型人才队伍[9]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生态治理合作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通过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光伏发电和智能水肥一体机,实现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棉花产量提高两倍以上,成本和用水量显著下降 [4][6] - 示范区棉田的籽棉平均亩产量达到307公斤,远高于当地120公斤的平均亩产量,且用水量仅约为当地的70%,滴灌和施肥所需能源主要来自于光伏发电 [6] -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目前面积仅相当于原始面积的10%左右,干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 [4] 技术应用与成果 - 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制定了咸海治理方案,通过联合科考、盐碱地治理、沙漠化治理、节水农业等技术合作,探索咸海生态治理新模式 [7] - 中国科研人员在咸海周边推进光伏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集成、试验与示范项目 [7] - 中国与中亚国家已合作搭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双边农业科技合作 [8]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国同中亚五国发布阿斯塔纳宣言,推动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 [8] - 新疆生地所对参与合作项目的乌方人员进行遥感技术、实验室化验分析技术等科研能力的集中系统培训,并在具体治理项目中及时回应乌方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 [8] - 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 [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生态治理合作已见实效,是改善民生、增强信任的务实体现 [7] - 咸海国际创新中心主任认为中国在沙漠化防治、节水农业等领域积累了先进技术和丰硕成果,希望未来加强合作 [8] -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评价中国治沙模式对解决荒漠化问题的国家而言是"希望的灯塔",提供了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9]
推进绿色创新 共促可持续发展(携手同行: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47
中国—中亚绿色合作 - 中方提出与中亚国家在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旱区农业联合实验室建设、高技术企业及信息技术产业园等领域的合作意向 [1] - 峰会期间达成"中国—中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识,深化绿色发展和气候变化合作 [1] 中信环境在哈萨克斯坦的油田污水处理项目 - 中信环境投资建设卡拉赞巴斯油田采出水处理厂,采用自主研发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 [2] - 工厂日污水处理能力4.25万吨,日产出淡化水1.7万吨,满足油田85%工业用水需求 [3] - 项目减少淡水依赖,提高原油采收率,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3] 中国电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风电项目 - 中国电建承建泽拉夫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21.7兆瓦,全容量并网后可为50万户家庭供电,年减排二氧化碳110万吨 [4] - 项目采用中国直驱永磁机组,配备智能驱鸟设备,兼顾发电效率与生态保护 [4] - 建设期间创造超1000个本地岗位,培养首批乌兹别克斯坦风电技术人才 [5] 咸海生态治理与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咸海治理,实施"光伏+棉花"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6] - 技术使棉田籽棉亩产达307公斤(当地平均120公斤),节水30%,能源全部来自光伏发电 [6] - 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咸海流域扩大科考合作,推动区域生态综合治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