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仿生腿

搜索文档
国外价格近百万的“科技腿”,浙江让它免费走进100个家庭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5:42
6月10日,零跑汽车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布招募公告,正式面向社会启动浙江省科技助残项目第三期报名工作。公告发布短短四个 多小时后,这项计划免费为100名下肢残疾人士安装智能仿生腿产品的公益活动,名额再次被一抢而光。 不同于前两期项目,本次招募最大的亮点是将招募对象由浙江省内扩大到了全国。年初以"卷科技""卷创新"而出圈国内外的浙江,低调地给全 国肢残人士发来了科技福利的大礼包。 事实上,启动于2023年底的浙江科技助残项目,在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实践后,已经成为在广大肢残人士中名气不小的"明星项目"。项目所使 用的智能仿生产品,正是由火爆全球的杭州科创"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所生产的智能仿生腿。而零跑汽车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民营企业, 则以500万元的捐助款买单浙江科创公益生态圈建设,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接棒的爱心企业。 招募报名海报 以技术创新破解"用不起"难题 科技的进步让智能仿生手、感知辅助设备、无障碍交互软件等辅具设备更加智能、便捷,曾经遥不可及的"行走自由"正在成为现实。这是整个 中国创新活力涌动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在脑机接口、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标志。 ...
“杭州六小龙”的背后是一个懂企业需求的政府和一群执着创新的“极客” “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
广州日报· 2025-05-27 03:32
杭州民营经济与科创生态 - 杭州形成以"六小龙"为代表的科技新锐集群,重构民营经济版图,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高精尖领域[1] - 余杭人工智能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创新聚落构成城市产业图谱,推动数字经济发展[1] - 2025年杭州将实施"三个15%"科技投入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超15%,集中培育新质生产力[17] 脑机接口行业突破 - 强脑科技实现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10万台量产,与Neuralink并列全球融资超3亿美元的两大脑机接口企业[2][3] - 公司攻克脑电信号采集难题(仅50微伏),开发自适应AI解码算法,使系统响应延迟低于300毫秒[6] - 产品线覆盖智能仿生手/腿,用户可实现钢琴演奏(《大鱼》演奏流畅度达专业级)和极限运动[2] 机器人技术商业化 - 云深处科技"绝影"机器狗实现95%国产化,落地29城400+项目,防护等级达IP67(-20℃至55℃工况)[7][9] - 技术突破包括:深度强化学习多专家体系(Science Robotics封面)、自适应步态算法、电力系统海外首单[8] - 2023年推出人形机器人DR01,八年累计融资超B+轮,浙大系员工占比初期达50%[10][11] 3D视觉感知技术 - 蓝芯科技开发全球首批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拥有156项专利(41项发明),服务30国1000+客户[13][15] - 技术迭代使生产线物流效率提升3倍(光伏花篮搬运案例),SMT上下料延误率保持0%[12] - 2019年订单达1500万元,现筹备IPO冲刺"3D视觉机器人第一股",研发人员占比超50%[14][16] 政府支持体系 - "春晖计划"2024年减负450亿元,发放2.5亿元/年算力券,政策兑付最快8分钟到账[18][19] - 产业基金集群规模2442亿元(民营项目占90%),专精特新贷担保费率低至0.24%[18] - 人才政策覆盖A-E五类人才,应届生补贴标准: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10万,2024年已发放23万人次[21][22] 产学研协同机制 - 浙大系形成"斯坦福-硅谷"模式,"六小龙"中50%与浙大深度关联,教师创业政策支持成果转化[27] - 良渚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提供脑机接口研发支撑,政府协助对接电网/湿地等测试场景[6][10] - 企业需求驱动政策创新,如余杭区打造"六小龙"联合展区降低接待压力,实现"无事不扰"[29]
新闻8点见丨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自制药酒为何会变“毒酒”?
新京报· 2025-05-08 19:52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今日开幕。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展期4天,共有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 加,600余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 图为观众在北京亦庄展位围观天工机器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机器人现场制作冰激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本届科博会以"科技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大会聚焦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集中展示北 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化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 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有机融通,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阅读全文>>> 大兴区展位,一台机器人做起俯卧撑。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昌平区展位展出的C929大飞机模型。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上个月,在北京亦庄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受到全球瞩目,20支配备先进人工智能与机械技术的 机器人队伍"跑"上了马拉松赛道,最终6支队伍成功完成比赛。本届科博会将集中展示前沿技术集群突 破、跨界融合创新范式、产业应用示范引领,服务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北京机器人马拉松冠亚军"选 手"——天工2.0和N2,"入职"全球最多工厂 ...
北京科博会明天开幕,记者提前探馆亮点抢先看
新京报· 2025-05-07 22:53
北京科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8日至5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 [1] - 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示600余项首发首创展品 [1] - 展区分为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六大专题 [1] 智能制造领域创新 - 奥克福(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采用真空吸附技术可在垂直90度墙壁和凹凸地面作业,重量15公斤,二代产品将减重50% [2] - 该机器人已在北京地铁隧道测试,适用于核电设施、飞机制造、水利大坝等场景,替代人工高空作业并提高效率与精准性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冠亚军"天工2 0"和"N2"亮相,其中"天工2 0"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并配备双电池快速换电系统 [5] 医疗科技突破 - 长木谷医疗发布全球首台搭载AI大模型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实现"三维重建—智能规划—精准执行—数智评估"全流程整合 [3] - 该机器人将术前规划从数周缩短至分钟级,已在全国上百家医院临床使用,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恢复周期 [3] - 产品攻克传统骨科手术规划周期长、精度低等难题,通过AI三维模拟实现个体化手术方案 [3] 杭州科技企业参展 - 强脑科技展出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和深海豚脑机智能安睡仪,其中仿生手是国内唯一获美国FDA认证的脑机接口产品 [6] - 宇树科技展示G1人形机器人,可完成高难度动作如"李小龙式"回旋空踢 [6] - 群核科技推出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海外版"Coohom"及AI空间智能解决方案"群核空间智能平台" [6] 人形机器人进展 - 人形机器人Walker S1被称为"入职全球最多工厂"的机型,将在科博会集中亮相 [1][5] - 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6支队伍完赛,展示AI与机械技术融合成果 [5]
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产业十大创新企业:强脑科技、脑虎科技、脑陆科技、博睿康、诚益通……
前瞻网· 2025-05-05 09:24
文章核心观点 脑机接口技术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通信的技术,集成多领域先进技术,对社会、健康和竞争有颠覆性影响全球积极抢占制高点,中国和美国有企业/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半侵入式表现更佳,中国在该领域领跑全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距大规模产业化有距离 [2][6][55] 行业整体情况 - 全球主流国家积极抢占脑机接口行业制高点,中国和美国有企业/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半侵入式效果更佳 [2]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9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规模将达76.3亿美元 [4] - 2024年七部门发布政策将脑机接口定义为未来产业并提出重点发展任务,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6] - 截至2024年初,55.62%的专利技术源于中国,美国申请专利402项位列第二 [6] - 全球相关企业活跃在40余国家,美国和中国企业数量破百,处于第一梯队,截至2024年底中国存续在业企业300余家 [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累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76项,历年申请量波动上升,主要申请人为高校 [50]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技术研发主要方向是提高系统或设备精度、准确性,近年对反馈速度、实时性、安全可靠性重视度提高 [5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脑机接口相关医疗器械备案注册222项,二类194项,产品研发聚焦非侵入式领域 [53]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有大量初创企业,专利申请、融资等增长,百家企业产品进入临床,但竞争仍处初期,距大规模产业化有距离 [55] 各国头部企业及研究方向 增强、自然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 - 头部企业有强脑科技、品院医疗、博音康,主要研究神经反馈训练与心理健康、脑机接口与智能城市、医疗康复与运动控制 [3] 虚拟现实整合、智能保肤控制 - 头部企业有InteraXon、NeuroWave Technologies,主要研究机器人控制、虚拟现实与脑波交互、脑波监测与疾病预防 [3] 其他地区 - 加拿大头部企业有Corti、g.tec、Neuronet等,主要研究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精神健康应用、BCI在教育中的应用 [3] - 以色列头部企业有Fujitsu、Hitachi、NeuroJapan等,主要研究神经接口与医学应用、增强现实与虚拟互动、神经信号解码 [3] 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十大创新企业 强脑科技 - 2015年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2018年迁至杭州,注册资金2.2亿人民币,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多领域 [10] - 发布多款脑电接口产品,2017年固体凝胶电极量产,2020年完成B轮融资跻身独角兽,2022年智能仿生手获FDA上市批准 [11] - 是全球首个获FDA认证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企业,产品覆盖30多国,截至2025年有核心专利超200项,60%为发明专利 [12] 脑虎科技 - 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192.8952万人民币,依托中科院科研力量,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突破,产品主材料为蚕丝蛋白 [13] - 愿景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立半年入选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 [14] - 2023年发布七项科研成果,2025年与华山医院合作实现实时运动和解码汉语,截至2025年3月28日专利86件 [15][16] 脑陆科技 - 2018年成立,注册资金1110.2016万人民币,专注脑科学等研究,结合多技术落地应用,张钹院士任首席科学家 [18] - 自主研发脑智能开放平台,核心产品多样,被列为全球脑科学Top10,与多家机构合作,产品在睡眠领域上市获多项专利奖项 [20] - 技术集中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截至2025年4月1日专利147件 [20][21] 博睿康 - 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2000万人民币,由清华博士联合创立,核心团队实力强,专注脑机接口技术 [22] - 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研发高性能脑电采集系统,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应用广泛,2024年产品完成临床试验植入手术 [24] - 截至2025年4月专利超100件 [25] 微灵医疗 - 2019年成立,注册资金146.0891万人民币,由专家和企业家创立,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应用 [26] - 开发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优势明显,已开启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参与 [28] - 截至2025年4月专利超50件,涵盖多个关键领域 [28] 柔灵科技 - 2020年成立,注册资金1366.1617万人民币,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及应用,团队人才顶尖 [29] - 产品研发方向包括柔性电极EEG用于脑电监测和基于Metaverse的神经3D交互系统 [31][32] - 截至2024年10月专利161项 [33] 爱朋医疗 - 2001年成立,注册资金12604.8万人民币,是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研发销售 [35] - 投资成立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专注脑疾病数字化诊疗产品研发,有相关技术和专利 [36] - 参与编制行业标准,麻醉深度监测仪是重要应用,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7] 科斗脑机 - 2016年成立,注册资金278.57万人民币,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应用,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 [38] - 核心产品为高通量植入式脑机接口专用电极,采用镍钛合金材料,有多项优点 [40] - 自主研发40余种微电极与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 [41] 三博脑科 - 2003年成立,注册资金20598.7万人民币,由专家创建 [42] - 在脑机接口领域投入大,有超50项专利和超200例临床成功案例,选择非侵入式技术,应用于多种疾病诊治 [43] - 2025年完成全球首例颅骨外植入手术,启动多项合作和平台建设 [43] 诚益通 - 2011年成立,注册资金1亿人民币,是国内唯一实现“经颅磁导航”临床验证的上市公司,有技术积累和探索 [44] - 旗下龙之杰探索相关技术,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产品并开展多中心研究,成立“脑机接口植入式生物实验室” [44][45] - 2024年发布三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样机产品,正在推进注册流程,有303项专利,占国内总量24% [46] 行业技术分析 - 脑机接口是交叉型技术,对团队学术和工程背景要求高,核心环节依赖科研积累,创业团队多从高校或科研机构孵化,企业多集中在一线和沿海城市 [47] - 技术路线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需与医院资源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优势 [50] - 侵入式产业处于初期,教授创业是主流模式,企业城市分布围绕科研高地与产业链配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0]
用脑机接口技术温暖更多人 走进他的科学故事
央视新闻· 2025-05-05 04:58
2025开年至今,位于杭州的六家前沿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强势崛起,被称为杭州"六小龙"。大模型领域Deepseek媲美OpenAI;机器人赛道宇树科技对标波士 顿动力;脑机接口领域强脑科技与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并驾齐驱。这6家高成长性科技新锐背后,是一群80后、90后的创始人与核心团队。 在强脑科技,有一名特殊的员工,他叫周键,12岁时因意外失去手臂。如今,借助公司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他重新拥有了写字、弹琴的能力。 记者:我们第一次见面,如果别人跟你握手的话你会怎么跟人家反应?如果我要是下意识伸出右手。 周键:很自然地想张,想放,随时随意。 记者:那就是你脑子里面想怎么样,它就能怎么样? 周键:对。 韩璧丞:其实每一次动一根手指,弹一个键,背后都有几百次神经计算,比如说弹200个键,那就可能已经有几万次的神经计算,在里面去猜他的动作。 韩璧丞是强脑科技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十年前,他放弃实验室科研,瞄准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这一方向开始创业,但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 ——让人脑与机器在无需开颅的情况下"对话"。智能仿生手是体现这一技术路径的第一款产品,使用者用穿戴的方式就可以通过大脑控制假肢,完成弹琴 ...
比肩马斯克Neuralink,揭秘“杭州六小龙”中最神秘的一家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18:01
梦想照进现实 最近一周,特朗普用所谓的"对等关税"给全球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也导致美元、美债齐跌,其信 用地位岌岌可危,"美国例外论"正在各个领域面临质疑。 而就在同时,著名AI科学家李飞飞领衔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最新一期《2025年人工 智能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中美顶级AI大模型性能已经由2023年的17.5%大幅缩至0.3%,接近抹平。 报告显示,2024年重要大模型中,谷歌、OpenAI入选7个并列第一,阿里入选6个,按照模型贡献度位列 全球第三。在业内顶级专家评选出的32项"2024年AI领域重要发布"中,中国的阿里Qwen2、Qwen2.5及 DeepSeek-V3三大发布上榜。可以说,人工智能关键赛道上,中国目前离美国仅差一个身位。 2025开年至今,中国科技界"六小龙"的崛起,为全球市场注入一股强劲的"东升叙事",他们甚至已成为科 技领域"美国例外论"的终结者。 大模型领域,DeepSeek追赶OpenAI;机器人赛道,宇树科技对标波士顿动力;而在脑机接口领域,也已 经有一家中国公司与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并驾齐驱。 在全球关税战最激烈对垒暂告一段落之际,我们仍然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