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仿生腿
icon
搜索文档
斥资3000万美元入股强脑科技,道氏技术盘中涨超15%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03 14:33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并获得少数股东权益 [1] - 强脑科技以超13亿美元估值推进融资且IPO进程备受期待 [3] 战略布局 - 公司拟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经验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能力 [2] - 推进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进程 [2] - 与芯培森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并计划年底前建成 未来拟在多地建设原子智算中心 [3] - 与苏州能斯达、芯培森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材料领域合作 重点推进碳材料在电子肌肉、皮肤、关节等部件应用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增长6.25%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 [3] - 利润增长主因金属铜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且阴极铜产能同比提高带动产销量增长 [3] 标的公司 - 强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专注于非侵入式技术研发 [2]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 在脑机接口领域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2] - 被列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2] 市场反应 - 公告后次日公司股价一度涨超15% 市值突破180亿元 [2]
道氏技术,拟投资“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7:06
投资交易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少数股东权益 [1][3] - 交易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后完成交割 [3] - 强脑科技正洽谈以超过13亿美元估值筹集资金 后续可能进行IPO [3] 强脑科技业务 - 强脑科技主要从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 拥有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等产品 [3][4] - 公司为"杭州六小龙"和"灵巧手四小龙"之一 在脑机接口领域具备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3][4] - 其技术可实现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写字 失语者重新"发声" 智能仿生手实现全球首款五指独立意念控制 [4][5] 战略协同 - 道氏技术通过投资强脑科技 拟借助其在医疗康复 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经验 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 [5] - 投资将推进公司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进程 [5] - 公司积极打造"AI+材料"平台型企业 携手相关领域标杆企业完善整体布局 [5] AI战略布局 - 道氏技术已合资成立广东图灵道森技术有限公司 投资入股芯培森 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 [5][6] - 参股公司芯培森第二代APU产品研发按计划推进 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流片 产品已应用于锂电池 半导体等领域 [5] - 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是"AI+材料"战略核心算力支撑平台 采用芯培森赫曦架构服务器实现DFT和MD高速计算 [6] - 智算中心计划2024年底前建成 目前正进行政府备案审批 工程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等工作 [6]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在深耕原有业务基础上 将积极打造固态电池材料与AI算力两大核心战略业务 [6] - 原有业务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多元格局 [4]
300409 拟投资“杭州六小龙”之一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7:03
投资交易 - 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获得少数股东权益 [3][4] - 强脑科技据传正以超过13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并可能推进IPO [5] - 交易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后完成交割 [3] 强脑科技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杭州六小龙"及"灵巧手四小龙"之一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 [3][6] - 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 其中智能仿生手实现全球首款五指独立意念控制 [3][6]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帮助高位截瘫患者意念写字及失语者重新发声 [6] 道氏技术战略布局 - 公司明确"AI+材料"战略方向 业务涵盖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及战略资源 [6][10] - 投资强脑科技旨在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能力 推进碳材料在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应用 [6] - 已通过合资成立广东图灵道森、入股芯培森及设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8] 算力与研发进展 - 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作为核心算力平台 采用芯培森赫曦架构服务器实现DFT和MD高速计算 [8] - 芯培森第二代APU产品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流片 已应用于锂电池、半导体等领域 [8] - 赫曦智算中心计划2024年底前建成 正进行政府备案审批及基础设施搭建 [9] 未来业务重点 - 公司将在深耕原有业务基础上 重点发展固态电池材料与AI算力两大核心战略业务 [10]
道氏技术子公司拟3000万美元 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证券时报· 2025-09-03 02:08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少数股东权益[2] - 交易旨在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 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 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2] - 强脑科技为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专注于非侵入式技术研发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2] 标的企业优势 - 强脑科技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佛 MIT等顶尖院校[2] - 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 核心产品通过FDA CE等国际认证[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 教育科技 消费健康 人机交互和泛娱乐等多个领域[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碳材料 锂电材料 陶瓷材料三大板块[3]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 碳纳米管导电剂 三元前驱体 钴盐 铜产品 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下降11.64%[3] -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108.16%[3] -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量增长[3] - 钴金属市场价格上涨推动钴产品毛利率提升[3] -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高于上年同期 坏账准备转回产生收益[3]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AI+材料"协同研发体系建设[3] - 7月宣布拟投资设立智算中心 加码"AI+材料"研发赋能[3] - 与关联方芯培森共同投资设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 打造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平台[3]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拟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布局脑机接口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0:44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少数股东权益[1] - 交易目的为借助强脑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经验 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1] - 强脑科技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 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并通过FDA、CE认证[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下降11.64%[2] -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108.16%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2] - 业绩增长主因海外业务拓展、阴极铜产能提升、钴产品毛利率提高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转回[2]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AI+材料协同研发体系建设 7月拟投资设立智算中心加码研发赋能[2] - 智算中心旨在结合材料模拟与AI算法 推动材料研发从经验试错向数据智能转型[3] - 公司与苏州能斯达、芯培森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碳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肌肉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2]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三元前驱体、钴盐、铜产品、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2]
技术突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类脑智能加速落地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8-07 00:06
具体来看,类脑智能有望在医疗健康领域先行商业化落地。民营医疗龙头创新医疗(002173)管理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医疗")参股的杭州博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涉足类脑智能领域,创新医疗相关 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博灵脑机B端产品已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开展多中 心临床试验;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陆续上市销售。 与此同时,智慧教育也将成为类脑智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今年6月份,熵基科技(301330)股份有限公 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面向青少年推出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脑电产品。该 产品依托头皮电极与柔性传感器实时采集脑电信号,并利用BioCV TinyML算法模型深度提取专注度等 核心特征,有助于针对性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 近年来,随着各方携手并进,我国类脑智能产业的基础架构建设稳步推进。软硬件方面,我国类脑领域 的各类算法模型正逐渐由实验室走向市场。举例来看,宁波时识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类脑智能底层技术 研发,聚焦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现已形成了涵盖类脑感知、类脑感算、类脑计算等领域在内的完整产品 矩阵。 从产品侧来看,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人机交互产品日益 ...
灵巧手赛道进入“战国时代”,谁将脱颖而出?
机器人圈· 2025-07-10 18:14
具身智能灵巧手技术发展态势 - 灵巧手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复杂环境交互的核心媒介,正迎来关键突破与激烈竞逐[1] - 国内灵巧手技术已形成创新沃土,20余家企业各展所长,技术快速迭代与场景拓展预示行业进入深水区竞争[63] 代表性企业及产品技术亮点 北京因时机器人 - 专注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产品包括6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采用直线驱动设计和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可模拟弹琴等复杂动作[1][2] - 创始人蔡颖鹏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团队拥有十年机器人技术积累[5] 上海傲意科技 - 推出640克轻量化灵巧手ROH-AP001,搭载高密度点阵触觉传感器,实现工业级仿生结构[5] - 创始人倪华良曾任高通加拿大主任工程师,具备19年电子科技行业经验[8] 帕西尼感知科技 - DexH13灵巧手配置1140颗触觉传感单元,构建高密度触觉感知系统覆盖手指各部位[9] - 创始人师从日本机器人权威菅野重树教授,专注触觉传感器研发8年[11] 浙江强脑科技 - 智能仿生灵巧手可结合脑机接口实现五指独立直觉控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12] - 创始人韩璧丞哈佛博士期间研发全球首个非侵入式脑控义肢[12] 戴盟机器人 - DM-Hand1灵巧手采用全球首款毫米级视触觉传感器,实现自适应抓握力控制[14] - 创始团队含中科院博士和IEEE技术委员会前主席[16] 灵心巧手科技 - Linker Hand科研版达42自由度,单指9自由度,最大负载5kg超越人类手指能力[17] - 创始人周永为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团队来自达闼等知名企业[19] 速腾聚创科技 - 第二代Papert2.0灵巧手具有20自由度,配备14个力传感器实现手眼协同[49] - 创始团队来自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49] 腾讯Robotics X - TRHand灵巧手集成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激光雷达和接近传感器,实现精准状态感知[62] - 实验室负责人张正友为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交叉领域先驱[6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模块化设计成为趋势,如蓝胖子DoraHand支持手指热插拔,降低维护难度[59] - 传感器集成度持续提升,典型产品传感器数量达23-42个[20][59] - 轻量化设计突破显著,最轻产品仅640克[5],850克低成本方案解决价格瓶颈[51] - 自由度创新记录不断刷新,最高达42个[17],拟人化设计涵盖16-25自由度[44][28]
国外价格近百万的“科技腿”,浙江让它免费走进100个家庭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5:42
科技助残项目 - 零跑汽车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第三期科技助残项目,免费为100名下肢残疾人士安装智能仿生腿,招募对象从浙江省扩大到全国,名额在4小时内被抢光[1] - 项目使用的智能仿生产品由强脑科技生产,零跑汽车捐助500万元支持浙江科创公益生态圈建设,成为继阿里巴巴后第二家参与的爱心企业[1] - 该项目已成为肢残人士中的"明星项目",经过两年探索实践[1] 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 强脑科技将智能仿生产品价格降至国外同类产品的1/7到1/5,打破"奢侈品"标签[6] - 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技术,将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等30万元级配置下放至15万元级车型[6] - 两家公司共同特点是"以技术创新破解'用不起'难题",让创新惠及普通人[5][6] 企业技术实力 - 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以全球55.62%的专利数领跑,强脑科技与Neuralink分别代表非侵入式和侵入式领域最先进水平[3] - 零跑汽车拥有5000人工程师团队,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10] - 零跑首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四叶草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多个先河[10]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零跑汽车2025年3-5月连续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销量分别为3.7万辆、4.1万辆、4.5万辆[16] - 同期出口销量也位居中国新势力第一[15] - 创始人朱江明年薪仅8万,公司成立至今总薪酬不到200万,坚持成本定价策略[15] 企业愿景 - 强脑科技目标未来5-10年内帮助100万肢体残疾人重获运动能力,协助1000万脑相关疾病患者康复[16] - 零跑汽车定位为高品质、高配置新能源汽车的普惠者[15] - 两家企业共同特点是科技普惠的企业价值观、前瞻技术布局和全球化视野[8]
“杭州六小龙”的背后是一个懂企业需求的政府和一群执着创新的“极客” “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
广州日报· 2025-05-27 03:32
杭州民营经济与科创生态 - 杭州形成以"六小龙"为代表的科技新锐集群,重构民营经济版图,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高精尖领域[1] - 余杭人工智能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创新聚落构成城市产业图谱,推动数字经济发展[1] - 2025年杭州将实施"三个15%"科技投入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超15%,集中培育新质生产力[17] 脑机接口行业突破 - 强脑科技实现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10万台量产,与Neuralink并列全球融资超3亿美元的两大脑机接口企业[2][3] - 公司攻克脑电信号采集难题(仅50微伏),开发自适应AI解码算法,使系统响应延迟低于300毫秒[6] - 产品线覆盖智能仿生手/腿,用户可实现钢琴演奏(《大鱼》演奏流畅度达专业级)和极限运动[2] 机器人技术商业化 - 云深处科技"绝影"机器狗实现95%国产化,落地29城400+项目,防护等级达IP67(-20℃至55℃工况)[7][9] - 技术突破包括:深度强化学习多专家体系(Science Robotics封面)、自适应步态算法、电力系统海外首单[8] - 2023年推出人形机器人DR01,八年累计融资超B+轮,浙大系员工占比初期达50%[10][11] 3D视觉感知技术 - 蓝芯科技开发全球首批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拥有156项专利(41项发明),服务30国1000+客户[13][15] - 技术迭代使生产线物流效率提升3倍(光伏花篮搬运案例),SMT上下料延误率保持0%[12] - 2019年订单达1500万元,现筹备IPO冲刺"3D视觉机器人第一股",研发人员占比超50%[14][16] 政府支持体系 - "春晖计划"2024年减负450亿元,发放2.5亿元/年算力券,政策兑付最快8分钟到账[18][19] - 产业基金集群规模2442亿元(民营项目占90%),专精特新贷担保费率低至0.24%[18] - 人才政策覆盖A-E五类人才,应届生补贴标准: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10万,2024年已发放23万人次[21][22] 产学研协同机制 - 浙大系形成"斯坦福-硅谷"模式,"六小龙"中50%与浙大深度关联,教师创业政策支持成果转化[27] - 良渚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提供脑机接口研发支撑,政府协助对接电网/湿地等测试场景[6][10] - 企业需求驱动政策创新,如余杭区打造"六小龙"联合展区降低接待压力,实现"无事不扰"[29]
新闻8点见丨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自制药酒为何会变“毒酒”?
新京报· 2025-05-08 19:52
北京科博会 -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展期4天,共有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加,600余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 [3] - 大会以"科技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集中展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9] - 人形机器人天工2.0和N2、Walker S1等亮相科博会,天工2.0在国内率先实现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 [9][11] - "杭州六小龙"强脑科技首次来京展出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等产品,智能仿生手是国内首家且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脑机接口产品 [11] 人形机器人技术 - 天工Ultra在人形机器人半马夺冠后进入后续研发,重点突破上下肢协同、全身动作等技术 [11] - 天工2.0即将发布,具备面对泛化地形的高通过性,可在平地、台阶、斜坡等复杂地形实时调整步态 [11] - 天工人形机器人计划参加8月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具体参赛项目和机型待定 [11] 金融政策 - 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推出政策聚焦房地产和消费内需,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增设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13] - 专家建议财政政策发力,如加大提振消费和盘活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力度,增加居民收支,减税降费仍有空间 [14]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推动调降申购费、服务费 [14][15][17] 公募基金改革 - 《行动方案》推动市场发展,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信息披露,鼓励基金公司治理优化和专业能力提升 [15] - 改革措施包括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调降申购费和服务费、监管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公募和私募产品的利益冲突 [17] 居家医疗护理 - 郎至尊从护士岗位裸辞后开办护理站,服务5000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居家医疗护理 [21][23] - 护理服务覆盖全城,从高档别墅区到胡同平房,满足失能老人多样化需求 [21] - 郎至尊注重老人心理安抚,总结衰老规律,关注家属辛劳和焦虑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