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协作机器人

搜索文档
山东18条措施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07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1][3] - 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3] - 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 [3] 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 - 推出18条措施形成全维度、全周期支持体系 [2] - 实施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要素支撑5大任务 [3] - 推动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并加速成果转化 [3] -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链主"企业形成梯度生态 [4] 区域发展重点 - 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4] - 青岛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 [4] - 各市制定差异化"任务清单"推动资源要素集聚 [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成果 - 珞石机器人协作臂提升电子信息企业生产效率40%以上 [5] - 威高集团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 [5] - 卫邦配药机器人提升药品调配精度10倍并降低污染95% [5] - 乐聚发布国内首款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5] - 优宝特人形机器人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开发陪跑场景 [5] 市场推广与创新实践 - 机器人产品列入首台套装备和首版次软件支持方向 [5] - 危险岗位替代、智能巡检、医疗康养等领域加速场景渗透 [6] - 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增加机器人元素普及 [6]
核心技术加速突破,细分场景持续渗透,人工智能深化融合 工业机器人,迈向“全能选手”(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⑤)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36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工业机器人已在千行百业深度应用 从单机作业到集群协同 从执行终端到决策中枢 从简单拼装到全面国产化 从中低端突围到高端市场规模替代 [1] - 工业机器人正从传统机械臂升级为集群协同、智能决策、全链自主、多域赋能的"全能选手" 通过技术创新、场景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实现转型 [1]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 同比增长14.2% 2023年中国新安装27.6万台工业机器人 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 [6] 核心技术突破 - 美的蓝橙实验室突破重载RV减速器、重载伺服电机、全新架构控制器等核心功能部件关键技术 开发出抗干扰运动刚度模型 [2] - 库卡自主研发的500公斤级工业机器人整机精度刚度较传统机型提升3倍 [2] - 埃夫特形成系列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RV减速机产品 自主化率超过96% 部分实现100%自主可控 [5] 国产化进程 - 2017年收购库卡后 美的已实现减速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控制三大核心部件国产化 [2]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从核心部件进口转入部分国产自制阶段 正朝着完全国产自制加速迈进 [3] - 埃斯顿、埃夫特、汇川技术、广州数控等企业推出220-700公斤级重载机器人 实现批量销售 [3] 高端应用替代 - 埃斯顿点焊机器人在广汽领程重型卡车制造基地实现±0.08毫米焊点重复精度 合格率100% [4] - 埃夫特ARC系列弧焊机器人在比亚迪工厂实现±0.03毫米焊接重复定位精度 累计部署近千台 [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主智能弧焊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目将焊接机器人精度提升至0.5毫米 [6] 人工智能融合 - 珞石机器人融合力控搜索与视觉伺服技术 实现微米级精密装配 [7] - 极智嘉实现单系统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 建成10余个"千台级"机器人智能仓库示范项目 [8] - 工业机器人与AI深度融合实现自适应环境感知、持续自学习优化和类人决策能力 [8] 市场拓展 - 新能源、卫浴陶瓷、金属加工、家具家电等通用工业领域成为工业机器人新增市场主力 [6] - 极智嘉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5% 在智能仓储领域连续6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8] - 库卡预测负载300公斤及以上六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15-2025年增长10倍 [2]
瑞鹄模具系列五: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8%,规模效应有望持续兑现【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3 13:58
核心观点 - 瑞鹄模具2025Q1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8%,营收增速超越行业33.5pct [2][6]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3pct至25.00%,净利率12.99%,费用率全面优化,规模效应持续兑现 [2][10] - 设立独立机器人公司并投资1.78亿元构建年产3000台智能机器人产能,加速布局智能制造 [3][18]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手订单持续增加 [4][20] - 装备业务受益自主品牌出海战略,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及一带一路市场开拓 [4][17]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7.47亿元(+48%),归母净利润0.97亿元(+28%),增速显著高于汽车行业14.5%的产量增速 [2][6] - 毛利率25.00%(+1.27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1.11/0.86/1.65pct,财务费用率0.00%(+0.40pct) [10] - 2024年轻量化零部件收入7.3亿元(+154%),其中铝合金压铸件供货76.69万件(+125.49%),冲焊件供货5888.01万件(+210.25%) [20] 业务进展 装备业务 - 冲压模具供货大众、福特、通用、奇瑞等车企,焊装自动化产线拓展AGV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业务 [17] - 陪同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受益自主品牌从出口转向海外建厂模式 [4][17] - 启动AI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提升开发效率并缩短周期 [10] 轻量化零部件 - 产品覆盖高强度板冲焊件、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及精密铸造动总件 [16][20] - 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已为4款车型量产,精密铸造动总件为3款机型量产 [20] - 新获多款新能源车型定点,预计2025年起陆续量产 [4][20] 机器人业务 - 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注册资本2000万元 [3] - 投资1.78亿元建设年产3000台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产能 [18] - 开发激光SLAM导航复合机器人及新能源制造专用移动机器人 [18] 行业数据 - 2025Q1中国汽车产量756万辆(+14.5%),奇瑞销量62万辆(+17%) [2][6] - 2025年奇瑞集团销量预计135万辆(+16.3%),比亚迪60万辆(+42.9%),长城58万辆(+28.9%) [18] - 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车身智能制造项目投资4.21亿元,轻量化车身项目投资2446万元 [20]
瑞鹄模具(002997):一季度业绩强劲增长 机器人业务布局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4-26 18: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5Q1业绩强劲符合预期,深入布局机器人产业,是安徽/奇瑞机器人产业潜在受益标的,持续推荐 [1][5] 25Q1业绩情况 收入端 - 收入7.5亿元,同/环比+47.8%/+7.0%,装备业务收入4.9亿,同比+23.6%;零部件业务收入2.4亿,同比+155%,主要客户奇瑞Q1销量62万辆,同比+17.1% [1] 利润端 - 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环比+28.5%/-0.3%,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环比+31.4%/-2.0%,利润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受政府补助减少和信用减值增加影响 [1] 毛利率 - 毛利率25.0%,同/环比+1.3pct/-1.8pct,与去年全年持平,装备业务毛利率约30%,维持高位且同比提升,零部件毛利率约10%,年降影响2 - 3个点,将随Q2产销规模增长而改善 [1] 费用率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0.7%/3.8%/3.9%/-0.05%,分别同比-1.0pct/-0.9pct/-1.7pct/+0.3pct,合计8.4%,同/环比-3.3pct/-1.5pct [2] 订单 - Q1末在手订单已超42亿,维持强劲增长,24年末为38.6亿 [3] 机器人产业布局 - 汽车制造领域深化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启动开发智能协作机器人,推进工业机器人全场景应用,加快无人化“黑灯工厂”方案落地,推进自动化产线和智能物流AGV移动机器人制造能力和产能规模;1月13日成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事工业和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 [4] 投资建议 - 公司是奇瑞供应链核心标的,主业持续高增,中期看好机器人“期权”价值释放,预计2025 - 27E归母净利润为4.50亿/5.45亿/6.77亿元,同比+29%/+21%/+24%,对应17.8x/14.7x/11.9x 2025 - 27E 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