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枕头
icon
搜索文档
从AI到BI:当人工智能遇见大脑 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16
AI与BI的对比 - 人工智能(AI)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心理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发展,是一种强大的赋能技术,其算法与神经网络理论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脑神经科学突破,但逐渐偏离神经科学轨道 [3] - 类脑智能(BI)紧紧围绕人脑进行研究,借鉴大脑工作原理如神经元连接、神经网络功能等,发展出更贴合人类生理与行为特点的智能理论与技术 [3] - 类脑智能相比人工智能展现更人性化优势,包括类脑计算、智能芯片、计算机与机器人等领域,广义还涉及类脑血管相变散热系统、类脑组织工程等 [3] 类脑智能的核心优势 - 类脑智能比人工智能多"心",具备集体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可持续进化并有望成为引领性高科技 [5] - 类脑计算机模拟人脑血管散热模式,研发类脑血管相变散热系统,比传统超算中心节省40%以上电费能耗 [7] - 类脑芯片拥有2亿神经元,采用40纳米制程即可达到GPU7纳米制程传统芯片功能,在能耗和效率上更具优势 [14] 类脑智能的应用场景 - 智能枕头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分析脑波状态,改善睡眠质量甚至梦的情境 [10] - 无创脑机接口神经构建平台可采集脑电信号并施加刺激,帮助快速进入专注或放松状态 [12] - 类脑异构融合超算系统由30台高密度类脑算力服务器组成,规模相当于人脑九分之一,采用BPU+CPU组合在处理脑仿真和非结构化数据时表现更优 [17] 类脑智能的发展前景 - 全球首台100亿神经元类脑异构融合超算系统成功构建,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具备噪音小、体积小、成本低优势 [17] - 中国在类脑智能领域突破显著,从2014年脑-智工程筹划到2024年百亿类脑超算系统建成,跨学科协作推动快速发展 [20] - 类脑智能爆发速度可能超预期,其创新应用进入商业领域的速度将快于以往技术 [20] 智能的本质与BI的使命 - 智能源于大脑复杂结构与运作模式,体现在语言、音乐等创造能力上,智慧是智能在理解和创造中的结果 [22] - 类脑智能突破传统AI局限,帮助人类认识自己而非取代人类,是对智能本质认知的深化 [22]
北京科博会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
新京报· 2025-05-11 22:05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0%,汇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1] - 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与京洽会同期举办,促进科技展示与投资洽谈结合,达成沙特shaker集团与美的合作等8个项目签约 [10] 前沿科技展示 - 航天领域展出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火箭模型,以及预计2026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 [4] - 中科网威展示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 [4] - 蘑菇车联推出通感算一体化AI数字道路基站和AI大模型MogoMind,整合多模态交通数据实现实时决策 [5]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天工2.0"人形机器人展示复杂地形行走和双电池快速换电技术,其"慧思开物"平台兼容多构型机器人本体 [3] - WalkerS1人形机器人已在全球最多工厂"入职",展现场景化搬运能力 [2] - 奥克福爬墙机器人利用负压原理实现垂直墙面作业,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3] 医疗科技应用 - 长木谷医疗ROPA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增加感知能力,辅助医生实现精准高效手术,智能三维软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4] - 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中风和渐冻症患者,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帮助功能重建 [8] - 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几分钟轻量体检 [8] 智慧城市与绿色技术 - 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动态调整辅料投放,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7] - 京港澳高速部署AI浇水机器人和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展示智慧出行方案 [7] - 反诈数智人守护财产安全,大空间VR电影和AI智能课桌革新文教体验 [7] 区域与国际合作 - 湖北十堰展出军工品质硬派越野车,杭州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组团参展 [9] - 拉萨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30家企业130项京拉合作成果 [9] - 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品寻求合作 [9] - 沙特机构聚焦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组织考察三一重工、京东方等企业 [10]
北京科博会展出1200余项技术成果 现场签约额超5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8:19
展览规模与成果 - 本届北京科博会集中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云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600余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包括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等 [1] 前沿科技展示 - 重大科研突破集中呈现: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火箭模型,"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等 [3] - 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可垂直作业,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展示高效搬运能力 [3] - 信息科技领域:国内首台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提升药物筛选效率千倍,蘑菇车联MogoMind大模型优化路况,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AI智算云MaaS平台提供低价大模型服务 [4] 国际合作与区域协作 - 国际企业参与: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医药等领域产品,阿斯利康、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 [6] - 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来自"三城一区"和中关村的400多项成果参展,东城区首发21款新产品,丰台区展示近70项"黑科技",顺义区42家企业携53项成果亮相 [6] - 跨区域合作:湖北十堰硬派越野车、丹江口水库天然弱碱水"武当山水"参展,"杭州六小龙"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亮相,拉萨市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130项展品 [7] 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 举办3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包括北京-沙特先进制造业洽谈会,300余家中外企业对接交流 [8][10] - 京津冀系列活动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工业旅游服务联盟 [10] - 发布《北京贸促商事法律服务年度报告》和《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指引》,揭牌首个企业合规师培训示范基地 [10] 科技应用与民生改善 - 生活品质提升:智能枕头、反诈数智人、大空间VR电影、AI智能课桌等科技成果重塑生活 [11] - 日常便利:AI浇水机器人、高速公路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等项目展示智慧出行变革 [11] - 医疗健康: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患者,"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轻量体检,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助力患者康复 [11]
北京科博会“剧透”未来生活
科技日报· 2025-05-09 09:30
智能枕头行业 - 帝益喜科技推出智能枕头,采用三维点云目标识别技术,可动态调节高度、角度及支撑力度以适应不同睡姿[2] - 产品搭载传感器监测入睡时长、呼吸、心跳等数据,接入睡眠大模型与健康大模型分析用户睡眠质量[2] - 采用多普勒人体生物雷达技术穿透被褥监测胸廓运动与心跳信号,同步追踪心率变化趋势[3] - 内置麦克风阵列和鼾声识别技术,检测到异常呼吸特征时通过微调角度或震动提醒引导用户调整睡姿[3] - 针对失眠人群提供摇动与声音助眠功能,优化头颈部支撑弧度减少夜间翻身次数[3] 反诈数智人行业 - 北京昇腾创新人工智能开发反诈数智人,基于百万条诈骗数据构建12类"数字骗子"模型[4] - 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识别诈骗话术特征模式如紧急求助、恐吓威胁等[5] - 情感分析模块捕捉来电者异常情绪波动,结合实时对话内容快速判断诈骗风险[5] - 知识图谱技术关联12类骗局关键要素形成动态风险评估体系,预警准确率提升[5][6] - 应用场景覆盖电话反诈指导、政务服务热线、银行客服系统和社区反诈平台[6] 大空间VR电影行业 - 北京时之宇科技利用XR技术开发大空间VR电影,观众可行走探索虚拟场景[7] - 动态空间映射误差小于0.1米,用户转向动作连贯性提升65%,眩晕感降低82%[7] - 采用异步时间扭曲技术将画面延迟控制在20毫秒内,确保虚拟场景实时同步更新[7] AI智能课桌行业 - 讯飞幻境AI智能课桌通过1200万像素摄像头与深度传感器实现99.6%的卡牌识别精度[9] - 内置图形处理器支持6人协同操作,画面帧率60帧/秒,延迟降低50%[9] - AI评测系统含2000多条实验规则,评分误差率小于2.8%[9] - 北京某小学使用后学生主动操作实验比例从32%升至70%,降低硬件采购与实验安全隐患[10]
“老鼠人”失眠简史:3亿特困生如何造就千亿睡眠经济?
36氪· 2025-04-22 18:36
凌晨三点的社交平台上,总有一群神秘生物在哀嚎:"鼠鼠我啊,又要睁眼到天亮了。" 他们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想起,工位是鼠洞,外卖是贡品,放假时的微信步数不会突破个位数——没错,2025年互联网顶流人设"低能量老鼠人",正在用 摆烂式作息向全世界宣告:人类早八的闹钟,根本叫不醒一只装死的鼠鼠。 (图源:小红书@准点收工创意酱) 根据特征对号入座,只是路过冲个浪就被正式确诊为"老鼠人"。 在小红书上,"老鼠人vlog"点赞过万,热度比"90岁高能量自律女孩"五点起床做瑜伽还高,还有美团带头玩"鉴鼠大赛",各大官方号开始抽象整活,人们 (图源:小红书@美团) 这群自嘲为"老鼠人"的夜行动物,实则是3亿失眠"特困生"的缩影——他们用黑色幽默消解着"睁眼到天亮"的集体困境,白天被工作榨干,夜晚靠短视频 续命,一边焦虑地搜索"如何快速入睡",一边舍不得放下手机,更扎心的是,超60%的90后表示"睡醒比睡前更累"。 放眼全球,睡眠危机正在改写人类的生活图景。日本人均不足7小时的睡眠时间,造就了地铁里西装革履的"居眠族"(指随时随地都能入睡);美国CDC 将睡眠不足列为公共健康流行病,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长期缺觉;韩国的"四当五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