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2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逐梦大世界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5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2024年营收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2] - 北京拥有机器人骨干企业400余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7家,居全国首位 [2] - 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均居全国首位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数十家医院临床应用,累计完成1000余例手术 [2] - "天工"机器人在砂草丘石雪地等多种复杂环境下具备抗干扰快速通行能力,并在全球首个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夺冠 [2]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是全球唯一可实现连续空翻的机器人,千寻智能墨子机器人是全球"唯二"能够实现柔顺物体泛化折叠的产品 [2] 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形成海淀区、昌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足鼎立"格局,分别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全产业链综合集聚 [3] - 北京市集聚清华、北大等顶尖科研院校和机构,组建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 [3] - 市财政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红杉资本、高瓴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密集布局,形成全链条投资格局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8月落地亦庄机器人产业园,加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联动 [4] - 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全球领先 [4]
在北京,机器人“闯”出大世界
科技日报· 2025-06-18 07:39
机器人技术进展 - 中国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已能完成复杂足球动作如"圆月弯刀"式任意球 相比去年仅能踢起15厘米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1] - 北京亦庄"机器人大世界"展示近10年代表性机器人产品 包括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母平台"天工"等创新成果 [1] - 机器人应用场景快速拓展 已覆盖工厂 药房 仓库 球场等多种生产生活场景 [1] 企业商业化突破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订单量突破1000台 3个月内实现批量化生产能力 [2] - 企业入驻昌平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 受益于区域产业配套政策与培育体系 [2] 产业支持政策 - 北京市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 形成覆盖研发 生产 应用的全链条投资格局 [2] - 组建医疗机器人 中关村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三大创新中心 打造公共服务体系 [2] - 2023年推动199种创新产品在134种场景落地 覆盖11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 医疗等 [2] 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已在特种危险作业 物流分拣 无人零售等场景实现批量应用 [2] - 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推动应用边界不断扩展 [1][2]
「机器人+」从0订单到亿元合同!一场半马比赛带火“小顽童”:松延动力创始人详解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华夏时报· 2025-06-06 21:08
公司动态 -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透露下半年重点工作是保障机器人生产和交付,N2机器人订单激增,总合同额超过1亿元[3] - N2机器人综合毛利为正,尽管价格仅为同行1/5(3.99万元起),但通过产品定价和定制开发服务实现盈利[6] - 公司近期搬入昌平区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并在昌平、常州、东莞布局生产基地以应对交付压力[4][5] - 公司展示两款仿生人形机器人,面部仿真度高,并透露正在开发更大尺寸的人形机器人[6] 产品与技术 - N2机器人高118cm,重30kg,全身18个自由度,相比竞品宇树科技G1(130cm/35kg/43自由度)存在差距[6] - "小顽童"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获得亚军,能完成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4]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商业和文旅展厅场景,其中教育和商业需求最大[7] 行业趋势 - 2023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多家企业公布量产计划:智元机器人已下线1000台,魔法原子计划年产400台,优必选2025年规划产能1000台[7] - 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包括婚庆献花、企业开业、娱乐空间增强等[8][9] - 特种行业(救急抢险、辐射污染环境)和24小时药店等低容错率场景可能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10] 市场表现 - 松延动力在比赛后一个月内获得1000台以上订单,目前总订单突破2000台[4] - 宇树科技产品春节后租赁市场火热,但未公布具体订单量[7] - 行业面临商业化压力,部分公司进度落后可能面临市场淘汰[7][11]
人形机器人比赛蔚然成风 规模上量和摆脱“大玩具”属性是关键
中国经营报· 2025-05-31 10:01
人形机器人赛事热潮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通过比赛"出圈",包括半程马拉松、机甲格斗擂台赛、国际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密集举办[1] - 北京亦庄4月举办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宇树科技5月25日举办G1机器人格斗赛,8月北京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 - 赛事目的包括展示产品领先性和实现量产能力,2025年被行业视为关键突破年[1] 赛事商业价值 - 比赛成为人形机器人企业获取B端订单的重要渠道,替代传统销售模式[2] - "天工Ultra"夺冠后半马赛后一天收获数十台订单,松延动力N2机器人赛后订单突破1000台[2] - 赛事形成"以赛促产"模式,通过竞技赛项推动技术迭代和场景落地[3] 量产进程加速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有望2025年实现千台级出货,行业正突破千台量级门槛[4] - 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优必选等十余家企业计划2025年实现商业化或规模化出货[4] - 行业普遍认为1万台是生死线,10万台是爆发点,当前主流企业聚焦千台规模突破[4] 技术突破方向 - G1机器人展示拟人化格斗动作,具备倒地快速起身和动态平衡调整能力[6] - 比赛场景作为极端环境测试,验证腿部力量、电池能耗、零部件稳定性等关键指标[6] - 当前主要采用遥控操作,未来需提升自然语言交互能力以应对嘈杂环境[6] 技术发展路径 - 遥控操作背后依赖AI模型算法支撑,与普通玩具有本质区别[7] - 具身智能面临数据不足挑战,需通过真实采集和虚拟仿真双路径积累训练数据[7] - 行业分化出公共表演类(C端)和生产力型(工业制造)两条发展路线[7] 赛事技术验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田径、足球、物料搬运等技能竞技项目[3]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平台被多支足球队采用,清华大学团队3月获德国公开赛冠军[3] - 运动会旨在集中展示机器人最新成果,促进多学科技术交叉进步[3]
谁在为人形机器人买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9 23:20
行业现状与订单增长 - 乐聚机器人去年交付量100台,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增长200%,预计全年总交付量达千台级别 [1] - 宇树今年截至目前中标25个公开采购项目,接近2024年全年32次中标总量 [2]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小孩哥"大定数量超1000台,一季度订单量上涨200% [4] - 步科股份单一人形机器人客户去年电机订单需求百台到千台,今年订单过万 [6] - 傲意科技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2倍,部分客户提前锁定产能 [6] - 科大讯飞机器人交互相关需求激增 [6] 客户结构与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厂商订单需求集中在科研院所/实验室、商业服务及工业应用三大场景 [7] - 宇树20余个中标项目中仅同济大学为高校,其余为电力、通信领域大型国央企 [7] - 同济大学采购10个单价70万元的H1-2通用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825.66万元 [7] - 某头部企业预计今年落地400台全尺寸大人型产品,200台用于工业生产,200台用于商超导购 [9] - 客户以上市公司为主的KA客户为主,涉及主机厂、半导体设备厂、智能制造企业等领域 [9] 供应链与交付挑战 - 松延动力已在北京、常州、东莞布局生产基地保障产品交付 [9] - 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对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优先级有所提升 [9] - 供应链管理是带动交付节奏的关键,订单量突然暴增可能导致交期冲突 [9] - 爆单带来的挑战体现在供应链上,考验主机厂产品一致性及上游供应链管控能力 [11] - 运维成本和机器人使用周转率是后续更大挑战 [11] 行业前景与争议 - 有人士认为爆单意味着商业化落地突破,行业进入从1-10的阶段 [14] - VC投资人认为爆单是热钱叠加政策带来的泡沫,明年下半年可能看到赛道衰退迹象 [14] - 某机构联合创始人称今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但批量交付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阶段性波动 [14] - 批量交付取决于大小脑、解决方案合作商及实际场景的准备情况 [16] - 未来具身智能领域全球格局可能是中国成为具身机器人基础版本最大供应商 [16] 技术发展与未来展望 - GPT3.5出现是人形机器人曙光初显的关键时刻 [17] - 行业需在技术和商业落地上实现下一个GPT3.5时刻 [17] - 人形机器人行业能否穿越周期实现真正产业化发展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 [17]
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按下快进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04:36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热点不断,行业发展迈入快车道[1] - 2024年以来各地产业基金加速落地,市场参与主体从初创型企业扩展到汽车整车厂及各领域龙头公司,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3] - 人形机器人是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3] 公司投资与合作 - 宏昌科技拟通过增资1500万元的方式投资广东良质关节科技有限公司,并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宏昌科技出资700万元、良质关节出资300万元)[2] - 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机器人材料联合实验室[3] - 侨银股份与国地中心举行人形机器人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推进城市服务场景与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合作[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仿生机器人小诺,具有多模态具身交互、超高自由度、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N2机器人大定已突破1000台[3] - 步科股份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平台部件,与国内部分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建立合作并形成批量订单,第四代无框力矩电机正在研发中[4][5] - 埃夫特推出人形机器人第一代样机Yobot W1/R1,聚焦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形成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5] 市场与订单情况 - 宇树科技等企业订单爆满,发展处于良好状态[2] - 良质关节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公司和外骨骼公司签署或正在签署相关业务合作协议[2] 行业挑战与研发方向 - 人形机器人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以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技术路线尚未收敛[5] - 英思特给人形机器人电机的客户送样,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4] - 步科股份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在从实验室迈向现实应用的关键突破期,需要产业链公司共同努力[4]
北京科博会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
新京报· 2025-05-11 22:05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0%,汇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出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1] - 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1] - 与京洽会同期举办,促进科技展示与投资洽谈结合,达成沙特shaker集团与美的合作等8个项目签约 [10] 前沿科技展示 - 航天领域展出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火箭模型,以及预计2026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 [4] - 中科网威展示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 [4] - 蘑菇车联推出通感算一体化AI数字道路基站和AI大模型MogoMind,整合多模态交通数据实现实时决策 [5]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天工2.0"人形机器人展示复杂地形行走和双电池快速换电技术,其"慧思开物"平台兼容多构型机器人本体 [3] - WalkerS1人形机器人已在全球最多工厂"入职",展现场景化搬运能力 [2] - 奥克福爬墙机器人利用负压原理实现垂直墙面作业,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3] 医疗科技应用 - 长木谷医疗ROPA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增加感知能力,辅助医生实现精准高效手术,智能三维软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4] - 可穿戴智能人工喉服务中风和渐冻症患者,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帮助功能重建 [8] - 24小时视频医务室实现几分钟轻量体检 [8] 智慧城市与绿色技术 - 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动态调整辅料投放,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7] - 京港澳高速部署AI浇水机器人和智慧巡查车,自动驾驶巴士展示智慧出行方案 [7] - 反诈数智人守护财产安全,大空间VR电影和AI智能课桌革新文教体验 [7] 区域与国际合作 - 湖北十堰展出军工品质硬派越野车,杭州企业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组团参展 [9] - 拉萨首次设立独立展馆,展示30家企业130项京拉合作成果 [9] - 新加坡、捷克、韩国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品寻求合作 [9] - 沙特机构聚焦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组织考察三一重工、京东方等企业 [10]
AI赋能 人形机器人领衔展演
中国证券报· 2025-05-10 05:35
机器人成为科博会焦点 -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机器人成为各展台备受关注的焦点,包括天工机器人、松延动力机器人、宇树科技机器人等 [1][2] - 展览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较上一届扩大一倍多,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600余项首发、首创展品亮相 [3] -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如传感器公司、仿真训练平台公司参展交流最新技术成果 [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松延动力展出N2机器人"小顽童",高1.2米,重30公斤,具备大步行走、双脚跳跃、连续空翻等能力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出天工Lite,具备开源开放性和兼容扩展性,天工2.0即将发布,成为国内首个针对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 [2] - 北京优必选展出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宇树科技展出人形机器人G1 [2] 机器人场景应用加速 - AI技术加速机器人应用,赋能医疗、工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如机器人"骨科医生"、"环卫工"、"风电维修员"已预备上岗 [1][3] - 有鹿机器人AI130商业巡扫机器人搭载Master2000通用具身大脑,内置AI大模型,可精准识别垃圾和障碍物,每台价格约20万元,可减轻3至5人工作量 [4] - 慧兮科技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可适应风电塔筒曲率变化,完成清洁、除锈、涂漆、焊缝检测等工作,去年10月已投放市场 [4][5] 医疗机器人技术进展 - 长禾谷医疗展出全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支持髋、膝、脊柱等多部位手术,实现"三维重建—智能规划—精准执行—数智评估"全流程一体化 [6] - 罗森博特骨科手术机器人可实现微创手术,切口仅1.5-2厘米,闭合复位成功率接近100%,已在全国31家医院完成430多例手术 [7] - 凌波澄科技理疗机器人融合中医经络大数据模型,可识别人体经络并自行规划理疗路线 [7] 国际交流与合作 - 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同期举办,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设立中沙制造业专场 [7]
订单激增、资本热捧:松延动力半马“出圈”后,加速打通商业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21:09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亚军,引发社交媒体刷屏热议,订单激增,仅22日上午就有几十台定金订单[1] - N2机器人因1.2m身高却展现全尺寸机器人奔跑速度,体现公司在算法控制、步态优化和硬件极限挑战能力[1] -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超700台,2025年销量目标1000台,但暂不调整目标以匹配现实产能[2] - 半马赛后数十位投资人接触老股东询问估值,第六轮融资正在交割中[2] - 长三角某地级市政府投资基金寻求财务投资并希望引进公司扩产建厂[2] 产品与技术 - N2机器人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售价3.99万起,具备行走、奔跑、跳跃、舞蹈及空翻能力[6] - 产品通过低价策略打开市场,规模化后有望提升毛利和现金流[7] - 空翻动作体现结构稳定性、算法成熟度、爆发力和电池放电能力等核心技术指标[7] 融资与资本动态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SEE Fund、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等[1] - 2024年完成两轮融资,首程资本投资后公司发展速度超预期[4] - 金沙江创投2024年3月天使投资后于2025年1月退出,但公司2025年3月仍完成两轮过亿元新融资[4][5] 商业化落地 - 产品已应用于科研教育、展览展示、文旅导览场景,正拓展至养老陪伴、工业巡检、城市安防[7] - 教育、文旅场景被验证为可行商业化路径,家庭场景尚不成熟[7] - 行业预计2025年全球数家企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突破千台,集中在科研、导览、工厂试用等场景[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半马赛事首次实现多品牌机器人同场竞技,20支战队完赛率仅30%,暴露行业技术成熟度不足[8] - 投资人分歧明显,部分机构退出同时仍有资本坚定看好行业非共识阶段的超额收益机会[5] - 行业面临上肢操作技术路线未收敛挑战,需算法、硬件、数据等多要素耦合进步[9]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 - 创始人姜哲源为清华电子工程系学霸,博士期间辍学创业,团队来自清华、浙大等名校[3] - 创始团队被首程资本评价为"最年轻团队",兼具冲劲、拼搏精神和理想主义[4] - 英诺天使基金因创始人决心、行业判断和技术积累,1小时即决定投资[4]
快讯|马拉松亚军机器人被拍卖;宇树科技将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联想TechWorld将发布智能体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2 16:28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 天工 松延动力等企业智能机器人参赛 松延动力小顽童队N2获得亚军 [2] - N2机器人身高1.18米 体重30公斤 具备跑马拉松 单双脚跳跃 舞蹈等运动能力 奔跑速度最快达每秒3.5米 [2] - N2机器人以1元起拍价上线京东拍卖平台 最终以56806元成交 拍卖过程吸引近4万人围观 [2] 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 - 宇树科技筹备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 预计5月至6月举行 将通过央视相关平台全网直播 [3][5] - 宇树科技技术团队近一个月专注于参赛机器人的技术研发调试与算法训练 [5] - 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视频 预告近期将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 [5] 联想智能体机器人 - 联想将于5月7日在上海举办创新科技大会 发布升级版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6][8] - 天禧智能体具备全终端 多模态 主动感知 自然交互四大能力 有望实现Level 3级别智能突破 [8] - 结合天禧智能体的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大会亮点 该智能体可连接AI PC AI手机 智能家居等设备 [8] 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 - 比利时研究团队提出"自组织神经系统"(SoNS)架构 实现机器人群体动态多级系统自主构建 [9][11] - SoNS架构通过局部集中信息处理协调感知 行动和决策协同优化 支持完全去中心化条件 [11] - 系统已成功协调17个异构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混合群体 仿真环境扩展至250个机器人 [11] 农业机器人应用 - 日本大阪都立大学研发激光雷达草莓采摘机器人 正在美国农场试点使用 [12][14] - 机器人采用多层激光雷达实时生成三维点云图 可精准导航高架种植床 识别成熟果实 [14] - 具备"目标行走"和"沿床跟随"两种导航模式 采摘速度达每秒约1颗 减少人工依赖 [14]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等15家 [16][20]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九号机器人等7家 [16][20]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 [16][20]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21家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