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B柱/C柱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703
国证国际· 2025-07-03 13:58
报告核心观点 贸易协议逐步落地,风险胃纳有望提升;蓝思科技 IPO 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建议融资申购 [2][18] 国证视点 港股表现 - 昨日港股反弹,恒指高开 232 点报 24304 点,收报 24221 点,全日涨 149 点或 0.62%;恒生科指逆市回落,全日跌 0.64%;主板成交超 2402 亿元,较上日减少 0.8%;港股通成交近 1290 亿元,占总成交 26.9% [2] - 港股通交易延续净流入趋势,北水昨日净流入 50.36 亿元,较上日减少 3.5%;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盈富基金、信达生物、美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阿里、腾讯、小米 [2] 板块表现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资讯科技逆市走弱,跌 0.51%,其余 11 个报捷,领涨板块为材料、地产建筑等,涨幅 2.72%-1.13%,恒生综指涨幅 0.57% [3] - 材料大涨,因市场憧憬“反内卷”行动有助改善营运环境,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开展减产工作 [3] 美股表现 - 美股昨晚整体上扬,三大指数中道指略为走软,跌 0.02%,标指及纳指则双双创新高 [3] 美国就业与贸易情况 - 小非农报告显示,美国私营企业职位 6 月意外减少 3.3 万个,市场原本预期增加 9.8 万个,加大了外界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今晚将发布大非农报告,可能成为本月美联储是否提前降息的关键催化剂 [4] - 美国跟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承诺开放市场,让美国享有零关税,美方则向越南货征收两成关税;越南有望成为英国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美国暂缓向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的期限下周三届满,特朗普重申不会延期 [4][5] 公司点评(蓝思科技 6613.HK-IPO 点评) 公司概览 - 蓝思科技成立于 2003 年,2015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及新兴领域 [9] - 按 2024 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领先,市场份额达 13.0%;在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位居前列,市场份额为 20.9% [9] 财务表现 - 2022 - 2024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467.0 亿元、544.9 亿元和 69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25.2 亿元、30.4 亿元和 36.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1.5% [10] - 2024 年经调整净利润达 38.4 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 5.5%;2025Q1 公司未经审核收入同比增长 10.1%至 170.6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43.8%至 4.54 亿元 [10]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4 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663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智能手机构件市场规模达 509 亿美元,AI 眼镜/XR 头显构件市场规模达 17 亿美元,2025 年起复合年增长率 53.4% [11] - 2024 年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规模达 40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达 93 亿美元,2025 - 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 18.2%;2024 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 602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达 1239 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5 年 23 亿美元增至 2029 年 12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54.4% [11] 优势与机遇 - 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是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少有同时具备玻璃和金属先进制程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 优质客户资源与长期合作关系,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 -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在玻璃加工、镀膜技术、抛光技术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12] 弱项与风险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 - 2024 年公司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71.0%、57.8%和 49.5%,虽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13]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精密制造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 [13]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上市交易时间为 7 月 9 日 [14] 基石投资人 - 公司与多家基石投资者签订协议,总金额约为 1.91 亿美元,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 Green Better、世运线路版、UBS AM、Oaktree、LMR 等机构 [15][16] 募集资金及用途 - 假设每股发售价中位数为 17.78 港元,扣除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开支后,预计收取约 45.9 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 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 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 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约 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7] 投资建议 - 招股价为 17.38 - 18.18 港元,对应发行后总市值约 911.6 亿港元至 953.6 亿港元;以最高价 18.18 港元发行,相较于 6 月 30 日 A 股蓝思科技每股 22.3 元人民币有接近 25.6%的折价,折让较为吸引 [18] - 从同业估值对比情况来看处于行业中位水平,综合考虑行业前景以及公司相较于 A 股较大的折让,给予 IPO 专用评分 5.7 分,建议融资申购 [18]
蓝思科技(06613):IPO点评
国证国际· 2025-07-02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为5.7分,建议融资申购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财务表现良好,行业前景广阔,虽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和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但综合考虑行业前景以及相较于A股较大的折让,给予较高评分并建议融资申购 [1][2][3][12] 公司概览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业务覆盖全产业链,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及新兴领域,2024年在相关行业市场份额领先 [1]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2.3%和21.5%,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5.5%,2025Q1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和43.8% [2]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663亿美元,预计2029年智能手机构件市场规模达509亿美元,AI眼镜/XR头显构件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53.4% [3] - 2024年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93亿美元,2025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8.2% [3] - 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602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239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3亿美元增至2029年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4.4% [3] 优势与机遇 - 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是少有同时具备玻璃和金属先进制程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与长期合作关系,与全球领先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 -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在玻璃加工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4] 弱项与风险 - 2022 - 2024年公司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5] - 精密制造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 [5]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上市交易时间为7月9日 [6] 基石投资人 - 公司在此次IPO中与多家基石投资者签订协议,总金额约为1.91亿美元,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Green Better、世运线路版等机构 [7] 募集资金及用途 - 假设每股发售价中位数为17.78港元,扣除开支后预计收取约45.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1] 同业业绩及估值对比 - 报告列出了港股和A股多家同业公司的市值、收入、净利润等业绩数据以及ROE、PEG、P/E等估值指标 [14]
苹果供应链企业蓝思科技7月9日港股上市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1 16:22
蓝思科技H股发行进展 - 公司正推进境外发行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相关工作 [1] - 3月31日已向港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 6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6月20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申请 [2] - 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2.62亿股 发行价格区间17.38-18.18港元 预计2025年7月9日挂牌交易 [2] - 预计募资净额45.90亿港元 其中48%用于产品服务组合扩展 28%用于海外业务布局 14%用于智能制造能力提升 10%用于营运资金 [2] 基石投资者与公司背景 - 引入多位基石投资者包括小米旗下GreenBetter等机构 认购金额共计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3]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2007年通过苹果供应商认证 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 - 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 [3]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消费电子领域提供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穿戴等产品的防护玻璃、金属中框、触控显示模块等结构件和功能模块 [5] - 智能汽车领域研发生产中控屏、仪表盘等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 智能B柱/C柱等产品 [6] - 布局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及智慧零售等新兴领域 提供核心零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服务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6.99亿元、544.91亿元、698.97亿元 [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8亿元、30.21亿元、36.24亿元 [6] - 业绩增长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需求增长 [6]
新股消息 | 蓝思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双赛道市占率领先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10:03
公司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市场份额13.0% 在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行业市场份额20.9% [4] - 消费电子业务覆盖智能手机 电脑 智能穿戴等产品 提供盖板玻璃 金属中框 触控模组 显示模组 散热模组 射频天线 生物识别 无线充电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以及整机组装 [4] - 智能汽车业务围绕智能驾驶舱研发生产中控屏 仪表盘 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 智能B柱/C柱 多功能车窗玻璃等产品 [4] - 新兴智能终端领域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 AI眼镜/XR头显功能模组到整机组装全链条服务 智慧零售终端产品 [4]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配置 - 在国内外拥有九个生产和研发基地 包括东南亚海外生产基地 以及香港 美国 日本 韩国等海外办公驻点 实现国内外市场广泛覆盖 [5] - 通过贴近客户布局优化供应链及物流成本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5]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466.99亿元 544.91亿元 698.97亿元 [5] - 同期年度利润稳步提升 分别为25.2亿元 30.42亿元 36.77亿元 [5] - 毛利率呈现波动 2022年18.3% 2023年15.6% 2024年14.6% [7] - 研发开支保持稳定投入 2022年21.05亿元(占比4.5%) 2023年23.17亿元(占比4.3%) 2024年27.85亿元(占比4.0%) [7] - 净利率小幅波动 2022年5.4% 2023年5.6% 2024年5.3% [7] 收入构成与成本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8% 租赁收入占比0.2% [7] - 销售成本占比持续上升 2022年81.7% 2023年84.4% 2024年85.4% [7] - 行政开支占比逐年下降 2022年6.9% 2023年5.3% 2024年4.8% [7] - 财务成本持续改善 2022年1.3% 2023年0.9% 2024年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