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朴厨房
搜索文档
福州零售洗牌:永辉超市招牌少了,朴朴超市和小象超市都有新动作
搜狐财经· 2025-10-25 10:31
行业格局变迁 - 福州零售行业格局正在洗牌,门店招牌的变更体现了本土零售品牌的兴衰交替,例如屏山原永辉门店已换成朴朴仓,打铁垱门店则经历了从好又多到永辉再到朴朴的三轮更迭 [1][3] - 当前福州生鲜电商市场中,朴朴以超过50%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永辉约占30%,两家公司合计掌控近八成市场 [4] 朴朴超市的竞争策略与表现 - 朴朴的核心打法是深耕区域,业务已覆盖福州、厦门、泉州、广州等9座城市,布局超过400个前置仓 [5] - 在核心市场福州,朴朴的局部区域渗透率高达70%,直接撼动了永辉的线下霸主地位 [5] - 朴朴近期试水自营外卖业务“朴朴厨房”,在福州总部周边区域进行试点,被业内解读为在存量竞争时代深入争夺核心区域用户和消费场景 [8] 永辉超市的转型与反击 - 面对竞争,永辉选择向胖东来学习管理哲学和“真诚+信任”的文化内核,从商品、空间、服务到员工福利进行多维度升级 [6] - 转型已见成效,调改门店的客流平均增长80%,超过60%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突破过去5年最高值 [6] 新进入者与竞争升级 - 美团旗下小象超市已在福州悄悄选址,其优势在于复用美团超过700万骑手运力及智能调度算法,能将配送时间压缩至30分钟 [7] - 曾退出福州的盒马近期传闻正在筹备回归,新玩家的加入使得本地竞争格局更加复杂 [7]
前置仓变形记
36氪· 2025-10-01 15:5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前置仓行业竞争已从拼速度和补贴的二维游戏,升级为更高维度的竞争 [2] - 美团闪购、淘宝小时达、京东秒送等平台巨头带着流量和庞大生态入场,将“半小时送达”服务从生鲜拓展到几乎所有品类,拉长了战线 [4] - 原生前置仓选手早期的优势被蚕食,面临必须想出全新打法以生存的压力 [4] 盈利模式的结构性重构:餐饮化 - 前置仓企业试水餐饮业务,如小象超市推出果切业务,朴朴超市开设“朴朴厨房”,使前置仓从商品中转站向上游加工、制造环节延伸 [5] - 餐饮化是对盈利模式的结构性重构,旨在通过高毛利率的餐饮业务对冲高昂的履约成本 [5][11] - 朴朴厨房为全自营业务,涵盖快餐、简餐、现制饮品,利用现有供应链和履约能力低成本切入餐饮赛道 [5] - 朴朴厨房的食材直接接入原有生鲜采购网络,无需额外搭建渠道,降低试错成本 [7] - 朴朴自有外卖配送团队在部分城市将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5%左右,为进入外卖市场提供了效率与成本基础 [7] - 餐饮业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频消费带动低频的超市入口,实现内部流量循环,稳固用户基础 [9] - 探索“前置仓+外卖”新模式,利用较低仓储成本及自有履约体系合并配送餐饮和零售订单,以摊薄单笔订单成本 [9] - 餐饮化可提升整体毛利率并增加消费者购物频次,是提升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举措 [9][11] 突破SKU与品类局限的新业态探索 - 行业通过多种路径突破前置仓SKU容量和品类深度的极限,旨在将角色从应急补充升级为日常主战场 [12][14] - 主要路径分为两类:依靠运营在有限空间容纳更多SKU实现无形扩张,以及通过业态和渠道进入更多消费场景实现有形延伸 [14] - 叮咚买菜推出“中心仓+前置仓”协同的大仓计划,中心仓存储长尾商品,小型前置仓存放少量库存,由中心仓实时调拨补货以平衡空间效率与品类覆盖 [16] - 该协同模式面临预测不准导致库存积压或频繁运输风险,以及可能推高运营成本和延长补货时间的挑战 [17] - 另一种思路是调整配送半径,针对高毛利、低时效要求的标品延伸覆盖范围,以在不增加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转化更多高价值订单 [19] - 小象超市布局“明日达”服务抢计划性采购需求,并通过近6000平米的大型线下门店获取家庭大额采购和到店体验客流,实现线上与线下协同 [19] - 大型线下门店模式面临租金、人力和运营成本等长期挑战 [21] - 这些探索的本质是拆解用户需求,扩展可服务半径,在全品类趋势下争取有利位置 [23] 运营效率与模式变重的挑战 - 为提升盈利能力和容纳更多SKU,前置仓运营模式变“重”,仓内增加厨房和加工区,订单类型日趋复杂 [24] - 模式变重直接影响运营效率,“一人跑全场、拣全单”的作业方式在多温层、多功能仓内场景中效率低下,拣货路径复杂性和波次合并难度提升 [24] - 为稳定效率,小象超市和朴朴超市在个别仓内引入“悬挂链”等自动化设备,以解决复杂分拣问题 [24] - 硬件升级导致资本开支增加,建设模式出现分化:功能性强的大仓复制速度慢,扩张快的小仓在功能扩展时需额外投入以应对复杂运营 [26] - 行业竞争逻辑被重构,关键在于能否在更重、更复杂的运营下保持稳定履约时效 [26][28]
13元让打工人吃饱,朴朴想抢外卖生意
36氪· 2025-09-18 19:27
朴朴厨房业务模式 - 即时零售商朴朴超市低调上线外卖业务“朴朴厨房”,目前仅在福州部分区域试点开放 [2][3][4] - 业务主打自营模式,未引入第三方餐饮品牌,并推出自营奶茶品牌“朴朴茶PUPU TEA”和咖啡品牌“朴咖啡 PU COFFEE” [6] - 定价走亲民路线,一份中式米饭套餐价格在13-20元以内,单点主食可低至个位数,如皮蛋瘦肉粥券后3.9元 [5] - 配送履约由原朴朴超市配送团队承担,白天配送时长基本控制在33分钟左右 [6] - 商品页面设有“拼食惠”功能,可邀请好友拼团免配送费,但与主站餐品价格无差异 [6] 行业新进入者动态 - 美团浣熊食堂于2024年7月正式推出品牌,截至当前在北京、杭州、成都三地已有近30家店,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建设1200家 [14] - 京东七鲜小厨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于2024年7月20日在北京开业,据称开业两个月后产能拉满,日订单至少1500单,计划3年内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建设超10000个门店 [8][14] - 朴朴厨房于2024年9月初试运营,目前仅有一家门店,后续计划扩张到其他成熟城市 [8][14] 外卖市场背景与用户需求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477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53.4% [9] - 工作餐是主要外卖消费场景,67%的用户选择午餐点外卖,56%的用户选择晚餐点外卖,超过五成用户为25-35岁的年轻职场人 [9] - 接近七成的一线城市打工人能接受的工作餐价格在30元以下 [5] - 行业新势力均强调解决食品安全痛点,主打“透明厨房”、“现炒现做”、“好原料”等卖点 [10][11][12]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前置仓生鲜电商形成“三国杀”格局,朴朴超市、美团小象超市、叮咚买菜的GMV体量大致在250亿-300亿元左右 [15] - 叮咚买菜2024年全年GMV为255.6亿元,同比增长16.3%,并首次实现全年GAAP标准下盈利;朴朴超市在2024年据称也首度实现年盈利 [15] - 京东、淘宝、抖音、美团等平台加码即时零售,推出如“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业务,竞争白热化 [16] - 朴朴入局外卖被视为“守份额”策略,可与超市业务形成流量互导,守住基本盘,并利用现有供应链与履约资源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