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关节执行器
搜索文档
翻倍牛股,大幅上调回购价上限!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18:42
三花智控与大洋电机回购方案调整 - 两家公司于10月17日晚间公告,拟大幅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并延长回购实施期限 [1] - 三花智控将回购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调整为60元/股,增幅接近68%,期限延长2个月至2026年2月28日 [1][3] - 大洋电机将回购价格上限从6.77元/股调整为15元/股,上调幅度达121%,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6年5月10日 [1][8] 三花智控回购详情与市场背景 - 调整前,三花智控已回购150.68万股,成交金额3597.15万元;按新上限测算,预计仍需回购约440万股至940万股 [4] - 回购资金总额维持不变,仍为3亿元至6亿元 [4] - 公司股价近期因市场传闻大幅波动,10月15日市场传闻特斯拉下达价值6.85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订单,导致A股涨停、港股大涨12.92%,公司当日澄清传言不属实 [6][7] - 公司是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独家供应商,市场对其机器人领域潜力抱有期待 [7] 大洋电机基本面与战略布局 - 调整前,大洋电机已累计回购1117.1万股(占总股本0.46%),成交金额6832.83万元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2.41亿元,同比增长7.66%;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34.41% [9] - 公司全球化深入推进,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29.7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7.67% [10]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旨在打造"A+H"双资本平台,增强国际化竞争力 [10]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10月17日收盘,三花智控股价报43.32元/股,A股总市值1823亿元;大洋电机股价报10.14元/股,A股总市值248亿元 [1] - 两家公司股价均在年内实现翻倍,成为市场热门股 [1]
翻倍牛股,大幅上调回购价上限!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18: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三花智控和大洋电机两家公司拟大幅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并延长回购实施期限 此举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发展前景的信心 同时亦因近期股价持续上涨并已超出原回购价格上限 [2][5][10] - 两家公司均为近期市场热门股 股价在年内均实现翻倍 市场对其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业务潜力抱有期待 [2][8] 三花智控回购方案调整 - 公司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大幅提升至60元/股 增幅接近68% 同时将回购实施期限延长两个月至2026年2月28日 [2][5] - 调整前公司已回购150.68万股 成交金额为3597.15万元 按新价格上限测算 预计仍需回购约440万股至940万股 回购资金总额维持3亿元至6亿元不变 [5][6] - 此次调整直接原因是公司近期股价持续高于原回购价格上限 公司近期股价波动与市场传闻相关 尽管公司澄清特斯拉下达价值约50亿元人民币订单的传言不属实 但其作为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独家供应商的地位仍受市场关注 [5][8] 大洋电机回购方案调整 - 公司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6.77元/股调整为15元/股 上调幅度达121% 同时将回购实施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6年5月10日 [2][10] - 调整前公司已累计回购1117.1万股 占总股本的0.46% 成交金额为6832.83万元 原定回购资金总额为1.2亿元至2亿元 [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41亿元 同比增长7.66%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 同比增长34.41% 海外业务收入达29.75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7.67% [11]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旨在打造"A+H"双资本平台 以增强海外业务本地化能力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2]
1800亿巨头深夜突发公告,下午追涨停的游资懵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06:41
公司公告与市场传闻 - 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否认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并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1] - 公司声明10月15日未接受任何媒体采访[1] - 市场传闻称公司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在50亿元以上[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受市场传闻影响,公司A股午后快速拉升并以涨停报收,报44.18元/股,总市值达1821亿元[1] - 公司H股报收于39.5港元/股,上涨12.92%,总市值为1994亿港元[1] - 根据龙虎榜数据,当日游资净买入6.82亿元,机构席位卖出较多[1] 公司与特斯拉机器人业务关联 - 公司是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独家供应商[1]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2025年试产5000台,2026年目标为10万台[1] - 该计划曾推动公司股价在两个月内几近翻倍[1] 近期股价波动 - 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延迟量产的消息传出,公司股价于10月10日盘中几近跌停[1] - 公司股价在10月14日也遭遇重挫[1]
1800亿巨头,深夜公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3:41
公司声明与市场传闻 - 公司发布澄清公告,明确表示关于其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网络传言不属实 [2] - 公司声明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且当日未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2] - 市场传闻称公司已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受市场传闻影响,公司A股午后快速拉升并以涨停报收,报44.18元/股,总市值达1821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H股报收39.5港元/股,上涨12.92%,总市值为1994亿港元 [6] - 根据龙虎榜数据,当日游资净买入公司股票6.82亿元人民币 [7] 行业背景与公司角色 - 公司被市场认为是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独家供应商 [10]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5年试产5000台,2026年目标产量为10万台,此消息曾推动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 [10] - 近期关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延迟量产的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在10月10日盘中几近跌停,并于10月14日再次遭遇重挫 [10]
1800亿巨头,深夜公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3:34
公司澄清公告 - 公司发布澄清公告,明确网络媒体关于其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2] - 公司声明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2] - 公司在10月15日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3] 市场传闻与股价影响 - 市场传闻称公司已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在50亿元以上[4] - 受传闻影响,公司A股午后快速拉升并以涨停报收,报44.18元/股,总市值达1821亿元[5] - 公司H股报收于39.5港元/股,上涨12.92%,总市值达1994亿港元[7] - 根据龙虎榜数据,当日游资净买入公司股票6.82亿元[9] - 龙虎榜买入前五营业部合计净买入8.28亿元,卖出前五营业部合计净卖出3.25亿元[10] 公司与特斯拉机器人的业务关联 - 公司是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独家供应商[11]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2025年试产5000台,2026年目标为10万台[11] - 受特斯拉机器人延迟量产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10月10日盘中几近跌停,10月14日也遭重挫[11]
拓普集团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车+机器人+AI”协同【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9 23:39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29.3亿元,同比增长5.8% [2] - 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11.1%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10.4% [2]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分析 - Q2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4.3% [3] - Q2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下降10.1%,环比增长28.9% [3]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下降3.6%,环比增长38.7% [3] - 业绩环比提升主要因TIER0.5模式提升单车配套产品数量及金额、跨界发展新产品线、全球化产能布局 [3] - Q2毛利率19.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 Q2销售费用率0.9%(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2.6%(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5.1%(同比+0.8pct)、财务费用率-0.2%(同比-0.7pct) [3] 平台型Tier0.5战略 - 与特斯拉、造车新势力及传统整车厂建立稳定合作,包括RIVIAN、小鹏、理想、比亚迪、赛力斯等 [4] - Tier0.5模式提供全产品线同步研发及供货,单车配套价值达3万元 [4] - 拥有八大产品线,包括空气悬架、智能座舱、IBS、EPS、电驱系统等 [3][4]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墨西哥一期已投产,波兰二期筹划中,泰国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3] - 泰国生产基地拟投资不超过3亿美元 [5] 机器人及AI业务拓展 - 机器人关节执行器及灵巧手电机已多次送样,项目推进迅速 [5] - 热管理产品拓展至液冷服务器、储能、机器人领域,获首批订单15亿元 [5] - 与华为、A客户、NVIDIA、META等企业客户及数据中心对接推广液冷产品 [5] - 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300亩建设机器人电驱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7.98亿元、378.77亿元、448.7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7亿元、41.01亿元、49.49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1元、2.36元、2.85元 [5] - 对应2025年8月29日股价62.6元/股,PE分别为33倍、27倍、22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