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型基金

搜索文档
险资“巨无霸”中国人寿上半年利润同比增6.9%,半年“增仓”1500亿入股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20:32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加速上行 指数震荡向上 市场热度加速回归 [1] - 中国人寿作为险资巨头在股市进行大规模增仓 半年内权益类投资净增约1570亿元人民币 显著影响市场格局 [2][5][7] - 公司投资策略明显转向风险偏好提升 压缩低收益资产配置 重点加仓股票和基金 [8][10][1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392.35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 [2]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 [2] 资产配置变化 - 投资资产总规模达7.13万亿元人民币 [5] - 权益类金融资产从1.269万亿元增加到1.426万亿元 净增1570亿元 占比从19.19%提升至20.00% [5][6] - 固定到期日金融资产占比73.56% 较2024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 [6] - 股票直投从5010.83亿元增至6201.37亿元 净增1190亿元 [9] - 基金投资从3065.51亿元增至3507.04亿元 净增442亿元 [9] - 货币市场基金从20.95亿元压缩至17.18亿元 减少近4亿元 [8] - 其他权益类投资从4614.52亿元降至4548.18亿元 减少66亿元 [10] 投资策略方向 - 固定收益方面灵活调整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 持续稳固配置底仓 [12] - 权益投资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12] - 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重点投资A股、H股高股息蓝筹及新经济板块 [12] - 资金从低收益资产池转向具备弹性和机会的资产类别 [10]
刚刚公布!34.39万亿元!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20:12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2][4][5] - 6月规模环比增长6519.29亿元,增幅1.93%,份额达30.89万亿份,环比增长0.65% [3][6] - 规模连续三个月上涨,主要因权益市场回暖带动各类型基金申购升温 [8] 各类型基金表现分化 - **债券型基金**:份额环比增长6.11%(净申购3536.22亿份),规模增长5078.7亿元至7.29万亿元,申购力度最大 [3][12] - **权益型基金**: - 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4%至3.69万亿元,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 [11] - 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4%至4.73万亿元,连续三个月增长 [11] - **QDII基金**:份额环比增长0.78%至5737.51亿份,规模增长4.51%至6837.73亿元 [13] - **货币基金**:份额缩水1.14%(净赎回1645.56亿份),规模下降1675.72亿元至14.23万亿元 [14] 行业结构与管理机构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包括14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资管机构 [5] - 开放式基金份额增长0.71%(1930.2亿份),封闭式基金份额微增0.21%(73.17亿份) [13]
低利率时代资管机构之美国公募篇:与周期和创新共舞
国盛证券· 2025-07-18 2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美国各类基金在利率下行及低利率时期应对策略,复盘两轮低利率时期,分析共同基金资产配置演变、费率优化与运营创新,总结美国低利率阶段公募机构配置行为特点与启示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低利率时期复盘 - 21世纪以来美国有两次政策利率维持在0 - 0.25%区间的时期,分别是2008年底 - 2015年底和2020年3月 - 2022年3月 [11] - 2008 - 2016年,金融危机后及其后周期,货币政策大幅放松,采取常规降息和量化宽松,利率走势呈“阶梯式下行 + 阶段性震荡”特征 [12][21] - 2020年3月 - 2022年3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经济,政策反应快、力度大,利率周期转折早、低利率时期短 [25][26] 美国共同基金资产配置演变 共同基金的结构演变 - 美国共同基金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四类,股票型占主导,总规模与股指相关性强,固收类产品中债基和货基占比有轮动关系 [31] - 2008 - 2016年,金融危机下“现金为王”,后危机时代股债周期驱动资产轮动,货币型基金先增后减,债券型基金先升后降,权益型基金逐渐恢复 [31][37] - 2020 - 2022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期传统利率传导机制失效,通胀逻辑重塑配置行为,投资者增持通胀挂钩债券 [41] 债券型基金资产配置变化 - 美国债券型基金可细分多种类型,利率快速下行期和低利率初期,低风险类债券型基金占比增加 [42][45] - 2013 - 2016年,低利率时期后期,债券型基金通过信用下沉增厚收益,增配海外债券来增厚收益 [52][54] - 多元配置债基占比在低利率时期有所增长,另类策略债基在第二轮低利率时期占比提升 [56] 货币型基金资产配置变化 - 美国货币型基金分应税和免税两类,应税货基又分政府货基和非政府货基,低利率时期低风险偏好主导下政府货基占比增加 [60] - 货币型基金在低利率时期通过拉长久期来增厚收益 [64] ETF结构变化 - 美国ETF中股票型基金占比大,总规模与股指相关性强,第一次低利率时期,避险需求驱动下债券型和大宗商品ETF占比明显增长 [72] - 金融危机期间主动管理型ETF诞生,从锚定标的看,增配海外资产成为ETF在低利率时期增厚收益的策略 [74][75] 美国共同基金的费率优化与运营创新 - 美国共同基金费率结构由一次性费用和持续性费用构成,过去20余年管理费率呈下降趋势,指数型基金占比持续增长 [77] - 低利率时代促使投资者关注成本,推动免佣份额和零佣金平台普及,咨询费用独立化,拉低行业整体费率水平 [84] 美国基金在低利率时期资产配置的启示 - 利率快速下行时增配低风险债券,低利率时期久后通过信用下沉增厚收益 [87] - 通过增配海外债券平衡国内低利率和不确定性 [88] - 费率降低趋势下,指数型基金占比扩大,压低费率和佣金吸引投资者 [88] - 基于成熟金融市场,灵活运用金融创新抵御周期波动,如多元配置、购买通胀保护债券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