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星6
icon
搜索文档
关闭最后一家门店,极星高端梦难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6 09:32
极星汽车(Polestar),这个曾被冠以"车圈顶级富二代"之名的品牌,三年前背靠吉利和沃尔沃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如今却在中国节节败退。 近日,有消息传出,极星已关闭了其在中国仅剩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该店位于上海前滩L+Plaza。对此,极星中国方面回应道,极星正在战略性地 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今年上半年,极星陆续关闭了其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的直营门店。 ■巨额亏损,资不抵债 "虽然暂时关闭了上海的门店,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均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极星中国方面强调。此外,极星的 线上销售暂时不受影响。 极星官方客服也表示,"目前极星汽车主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线下仅保留少量"服务中心",提供试驾预约、车辆交付与售后维修等服务。极星用户 可登录官方APP或小程序,完成车型配置、价格查询、订单支付等操作。 另外,极星于2022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价为12.98美元/股,上市当日市值高达270亿美元。不过,之后极星股价一路走低,市值蒸发9成以 上。2024年极星曾因股价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1美元/股,一度遭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最新数据显示 ...
极星中国最后一家门店关闭!8个月销售不足百辆,多名管理层离职
国际金融报· 2025-10-13 19:49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关闭的同时,极星汽车中国区的管理层也经历了大规模的离职潮,包括极星中国区 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层人员均已离职。 极星汽车(下称"极星")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家直营店"倒下"了。 门店快速关闭根本原因在于销量恶化。 10月13日,极星已关闭了其国内仅剩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该店位于上海前滩L+Plaza。 对此,极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 的消费需求。"虽然暂时关闭了上海的门店,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均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不会 受到任何影响"。 极星汽车官方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主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但《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 注意到,在线购车系统已悄然关闭,消费者若想试驾,需通过电话预约,随着最后一家直营店的关闭, 极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似乎也开始停滞。 事实上,2024年极星对于门店的扩张还持有较大期待,如今门店的渠道现状与此前规划显然背道而驰。 2023年年底前,极星在中国拥有的门店数量已达到55家,至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计划将翻倍至约120 家,在2025年将超180家,将覆盖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计划将按功能不同 ...
前7月在华销量不过百,极星退“市”传言再起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9:30
核心观点 -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低迷 2024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不足百辆 退市传言愈演愈烈 而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51% [2][3][8][9] 中国市场表现 - 7月在中国市场仅售出5辆 其中极星4售出4辆 极星2售出1辆 [4] - 2024年上半年销量仅69辆 6月销量仅为6辆 [5] - 2021年至2023年销量持续下滑 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 [5] - 在线购车系统已关闭 消费者需通过电话预约试驾 [7][9] - 线下门店大幅收缩 仅剩上海前滩一家直营门店 其他城市展厅处于撤店或半停业状态 [9] - 中国区管理层经历大规模离职潮 包括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人员离职 [9] 产品与定位问题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过于广泛 极星1定价145万元 极星2起售价29.98万元 极星3起售价近70万元 极星4价格回落至30万元级别 [5] - 极星5和极星6分别对标保时捷Panamera与911 极星6概念车预售价高达168万元 [5] -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 导航默认谷歌地图 语音识别听不懂中文指令 直到2023年才接入本土应用 [6] - 推新策略飘忽不定 未在高端市场建立溢价优势 与极氪等品牌形成内部竞争 [6] 战略调整与合作 - 2023年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 试图通过魅族FlymeAuto系统与线下渠道资源解决本土化问题 [6] - 2025年4月宣布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 合资公司需清偿债务并转让部分资产 合作仅维持一年半便终结 [6] - 加速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极星3在美国投产 极星4迁至韩国工厂 极星7计划在欧洲斯洛伐克生产 [9] 全球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累计售出3万辆 同比增长51% [9] - 欧洲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在欧洲15国纯电豪华品牌中稳居前五 极星4在英国、德国、挪威市场表现突出 [9] - 通过"极星能源"服务构建生态壁垒 在欧洲12国推出充电套餐和电池订阅服务 [9] 外部环境挑战 -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8.8%反倾销关税 极星汽车适用于该税率 [10] - 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100%额外关税 并计划从2027年起全面禁售所有由中国和俄罗斯控股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型 [10] - 即便极星汽车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投产 仍将因企业背景被纳入禁售范围 [10]
2亿美元融资之后,极星汽车驶向何方?
36氪· 2025-06-17 20:3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极星汽车获得吉利关联方PSD Investment 2亿美元股权投资,通过PIPE方式以每股1.05美元出售约1.905亿股新发行A类美国存托股 [1] - 交易完成后李书福通过PSD和吉利瑞典子公司持股比例达66%,沃尔沃持股从18%降至16% [3] - PSD Investment计划将2000万股B类ADS转为A类ADS以保持总投票权低于50% [3]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极星定位为"Design-driven"的高端电动品牌,强调性能与设计差异化 [3] - 面临特斯拉Model 3/Y的直接竞争,后者凭借成本优势和智能化占据市场主导 [5] - 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奥迪)电动化转型对极星构成威胁 [5] - 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需应对蔚来/小鹏等本土新势力的快速迭代 [6] 财务状况与运营挑战 - 2024年全球销量44,458辆同比下降18%,前三季度营收14.57亿美元同比下降21% [8] - 净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5.16亿美元扩大至8.63亿美元 [8] - 现金消耗速度快,2亿美元融资仅能短期支撑运营 [8] - 毛利率承压,受平台分摊成本及市场价格战影响 [9] 产品战略与技术能力 - 产品线覆盖极星2/3/4及规划中的5/6车型,形成完整矩阵 [12] - 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领域尚未建立显著技术优势 [12] - 过度依赖极星2单款车型,中国市场表现乏力 [12] 行业环境与宏观风险 - 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补贴退坡转向产品力驱动 [13] - 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高端定位面临定价两难 [13] - 欧盟反补贴调查等贸易政策增加全球化不确定性 [15] - 资本市场对新造车企业融资热情降温 [15] 战略窗口期与未来展望 - 融资为极星3/4上市提供关键窗口期,需实现稳定量产改善现金流 [9] - 需平衡品牌独特性与集团资源协同,避免"沃尔沃电动版"认知 [6] - 当前处于微妙的竞争平衡点,需突破产品交付与盈利模式瓶颈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