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机械臂

搜索文档
博世携手北大教授,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了
36氪· 2025-06-19 20:30
博世与银河通用合资公司成立 - 博世与银河通用成立合资公司"澄迈博银合创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工业制造领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包括灵巧机械手、单臂机器人等高精度解决方案 [1][2] - 合资公司聚焦高复杂制造、复杂零部件处理、精密装配、柔性质检等工业场景 [2] - 合作方银河通用是2023年成立的具身智能头部企业,核心团队来自清华、斯坦福、北航等知名院校,拥有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等领域背景 [4] 银河通用的技术与融资 - 银河通用采用"仿真数据驱动+大小脑模型分离"技术架构,实现任务规划与运动控制的解耦设计 [8] - 公司开发了GraspVLA(全球首个端到端抓取大模型)和TrackVLA(纯视觉导航模型),具备七大泛化能力 [9] - 技术底层依托千万级仿真数据工厂,降低对真实数据的依赖并加速迭代 [11] - 成立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共12亿元,天使轮7亿元创当年纪录,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北汽产投、经纬创投等 [6][7] 博世的战略布局 - 博世选择银河通用因其"仿真训练+合成数据"技术路线与中国本地研发响应速度,双方技术互补性强 [11] - 合资公司成立后立即与联合汽车电子(博世在华合资企业)签署协议,共建机器人实验室"RoboFab",聚焦汽车制造环节的智能感知与操作控制 [13] 车圈与具身智能的融合趋势 - 车圈企业通过合资、投资或自研切入具身智能赛道,例如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成立"普智未来",比亚迪投资智元机器人(持股2.32%) [14][17] - 其他案例包括小米投资斯坦德机器人(持股9.29%)、吉利参与宇树科技C轮融资 [19] - 车企自研代表有特斯拉擎天柱、小鹏Iron、广汽GoMate、小米CyberOne等 [20] - 行业趋势显示车圈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将汽车产业链能力迁移至机器人领域,抢占万亿市场机会 [22]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在深圳成功举办
机器人圈· 2025-04-29 17:05
会议概况 -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学研融合及创新应用,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技术开发者 [2] - 会议共设置六场专题报告,涵盖从教育创新到具身智能的多个热点领域 [3] 专题报告内容 教育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泰国清迈大学Dr Peerapong Pornwongthong强调高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可持续动力 [5] - 优必选科技通过开放核心算法平台与高校联合实验室,孵化出基于人形机器人的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业协作场景解决方案 [9]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团队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优化,使机器人能在复杂动态场景中实现精准定位与自主避障,未来有望在医疗、助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7] - 集智联机器人通过大规模仿真训练提升PNP机器人抓取效率,并开发面向工业4.0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系统 [11] - 越疆科技研发的柔性机械臂成功应用于精密电子装配线,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13] 行业生态与发展路径 - 逐际动力提出开源工具链与模块化设计将大幅降低技术门槛,生态共建是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15] - 会议总结指出技术突破需要开放协同,生态繁荣源于多方共建,期待更多创新者加入智能革命 [15]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来袭,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9]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机遇 [19]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