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林人
icon
搜索文档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扩围多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
华福证券· 2025-07-20 15:33
报告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本周专题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类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1] - 新能源汽车座谈会召开,将从加强监督检查、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行业自律四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 本周市场行情 板块涨跌幅 - 2025年7月14 - 18日,汽车板块涨幅3.3%,沪深300指数涨幅1.1%,汽车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2.2个百分点,上周涨跌幅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3位,年初至今位列第10位 [17] - 子板块中,本周乘用车、商用载货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上涨1.8%、9.4%、4.1%、4.5%,商用载客车、摩托车及其他分别下跌1%、1.4% [3] 个股涨跌幅 - 涨跌幅前五名:潍柴重机、上海物贸、福赛科技、浙江荣泰、恒帅股份 [32] - 涨跌幅后五名:ST云动、兴民智通、长春一东、春风动力、美晨科技 [33] 行业重点数据 乘联会周度数据 - 7月1 - 13日,乘用车零售57.1万辆,同比增长7%,较上月同期下降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3.2万辆,同比增长26%,较上月同期下降4% [5] - 7月1 - 13日,乘用车批发55.5万辆,同比增长34%,较上月同期下降7%;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1.6万辆,同比增长37%,较上月同期增长1% [5] 汽车销量数据 - 6月汽车销量290.4万辆,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13.8%;1 - 6月,汽车销量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 [40] - 6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2,环比上升2.9%,同比上升1.4%,库存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同期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环比上升3.9pct,同比下降5.7pct,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40] - 6月汽车出口59.2万辆,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22.2%;1 - 6月,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40] - 6月乘用车销量253.6万辆,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14.5%;1 - 6月,乘用车销量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 [40] - 6月商用车销量36.9万辆,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9.5%;1 - 6月,商用车销量212.2万辆,同比增长2.6% [40]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2.9万辆,同比增长26.7%,当月市场渗透率为45.8%;1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市场渗透率为44.3% [41] 行业要闻 - 鸿蒙智行一日内发两款新车 [72] - 北汽蓝谷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2 - 24.5亿元 [74] - 宝马与Momenta合作落地 [75]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75] - 吉利旗下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正式签署合并协议 [75] - 东风猛士M817开启预售 [76] - 长城汽车上半年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2% [78] 重点新车 - 斯巴鲁森林人于2025年7月18日上市,价格区间为24.98 - 26.58万元 [79]
汽车周报:反内卷需要新卖点,关注智驾强标的影响-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车市处于第三和第四消费时代之间,家庭和悦己并存,中大型SUV和个性化产品扩容,消费潜力大,需优秀供给激发,如Yu7、尊界S800和理想i8/i6等产品 [4] - 维持关注中高端市场和强α企业表现,包括理想、江淮、小米和赛力斯及对应供应链企业,同时关注央国企改革中上汽的尚界 [4] - 基于科技和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给出投资分析意见,推荐比亚迪、吉利、小鹏等主机厂,以及科博达、德赛西威等企业 [4] 本周事件 小鹏G7 - 起售价19.58万元略超预期,定位中型SUV,对标Model Y,续航602/702km的Max版定价19.58/20.58万元,702km续航Ultra版定价22.58万元 [5] - 首发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大幅提升成本不增反降,有效算力2200+TOPS,是其他旗舰的3 - 28倍,将智驾从L2推向L3级别,兼顾安全性 [5] - 开启智驾新时代,明晰Robotaxi商业化路径,后续新P7及增程车型将满足更多需求,机器人和飞行汽车2026年将大规模量产 [6] 比亚迪巴西工厂 - 7月1日首车下线,首款车型为Dolphin Mini(海鸥),从动工到下线仅15个月,总投资约55亿雷亚尔(约合72亿元人民币),首期年产能15万辆,未来扩产至30万辆,有望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8] - 已确认后续投产宋Pro及BYD King等车型,2025年前5个月在巴西市场份额达9.7%,跻身当地零售销量前四,Dolphin Mini性价比和竞争力突出 [9] - 通过本地化生产、建设充电站及开发乙醇混动车型强化新能源生态,有望成为区域枢纽带动南美市场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树立范式 [9]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涨跌幅情况 - 本周汽车行业指数收6947.88点,全周上升0.10%,沪深300指数收报3982.20点,全周上升1.54%,汽车行业指数涨幅低于沪深300指数,周涨幅在申万宏源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5位,较上周下降6位 [11] - 汽车市盈率为25.9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7,处于中等水平 [14] 个股涨跌幅情况 - 本周行业个股上涨123个,下跌159个,涨幅最大的是涛涛车业、湖南天雁、正裕工业,分别上涨29.8%、21.0%、18.3%,跌幅最大的是海泰科、浙江黎明、捷众科技,分别跌幅-13.3%、-8.9%、-8.6% [15] 市场重点指标 - 下周盛帮股份一家公司存在解禁,解禁数量99万股,解禁占总股本比1.93% [19] - 汽车重点标的前十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较低,部分企业如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及部分零部件企业存在一定比例股权质押 [20] 本周重要信息回顾 行业新闻 - 黑芝麻智能与文心大模型开展技术合作,打造车端推理引擎,实现大模型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的高效部署 [24] - 上汽与OPPO在车机互融领域合作,MG与OPPO智行发布最新成果 [25] - 宁德时代称未来20年内全球50%新电池生产将告别矿产开采,带动能源体系转型 [27] - 多款新车上市或预售,如2026款MG Cyberster、新款标致408X、小米YU7、奥迪A5L Sportback等 [28][30][31] 销量、库存、价格信息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增长15%,较上月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 [55] - 6月1 - 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60] - 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行业景气度下降 [64] 原材料成本、海运价格、汇率跟踪 - 最近一周传统原材料价格指数和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数上升,传统车大宗原材料中钢材、铝材等价格有不同变化,电池原材料中镍、钴、碳酸锂价格上升 [66] - 最近一周/最近一个月,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1%/+3.2%,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1.3%/+2.1% [66] - 海运成本本周稍有上涨,截至7月4日,FDI指数收报1003.03点,较6月27日+2.8%,较上月-6.3%,较2024年末+27.5% [76] - 汇率方面,本周美元贬值、欧元升值,月度来看也是如此,截至7月4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13%,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55% [78] 公司信息 公司公告回顾 - 涛涛车业子公司收到387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的31.52% [80] - 合力科技收到2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7.79% [81] - 千里科技拟出售子公司黑芝麻智能全部165万股股票 [82] - 开特股份获得1.62亿元政府补助,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403.80% [83] - 多家公司有减持计划,如隆鑫通用、中马传动、无锡振华等公司股东或高管减持股份 [85][86][87] - 北汽蓝谷本月销量11991辆,同比增加25.3%,本年累计67152辆,同比增加139.7% [89] - 东风股份收到10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4.29% [90] - 英搏尔转让珠海鼎元新能源汽车电气研究院100%股权,作价2.389亿元 [90] - 华安鑫创获国内头部eVTOL主机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项目定点 [91] - 长华集团获国内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9.7亿元 [92] - 威唐工业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70万股 [92] - 金龙汽车持股5%以上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 [94] - 精锻科技提前赎回“精锻转债”,赎回价格100.45元/张 [94] - 中策橡胶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10 - 223亿元,同比增长13.40% - 20.42% [94] - 阿尔特控股股东办理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业务,解除质押数量10259300股 [94]
美国车市迎“涨价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16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25年4月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5月起对进口零部件加征25%关税,覆盖美国年销800万辆进口车,占美国新车总销量的50% [2] - 美国汽车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化,关税导致车企成本激增,许多车企陆续官宣上调部分车型售价 [2] -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持续,原本采取观望态度的车企扛不住成本压力 [2] 车企涨价动态 - 斯巴鲁美国公司宣布对几款车型提价,涨幅在750美元~2055美元之间,涉及森林人、森林人荒野版、2025款BRZ等车型 [3] - 斯巴鲁主力车型森林人SUV涨幅高达1075~1600美元,实际成交价可能突破3万美元 [3] - 福特宣布提高在墨西哥生产并销往美国的3款车型售价,最高涨幅达2000美元 [4] - 福特预估关税政策将给2025年全年带来约15亿美元的损失 [4] - 法拉利宣布自加征关税之日起将部分车型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提高至多10% [4] - 法拉利Purosangue SUV涨价幅度约为4万美元,限量版F80涨价幅度超过30万美元 [5] 车企应对策略 - 斯巴鲁将投资400亿日元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规模 [4] - 福特表示未将关税的全部成本转嫁给客户 [4] - 大众汽车美国公司决定将新车现行售价体系维持到6月 [7] - 丰田北美子公司暂时维持现有价格体系,通过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应对关税影响 [8] - 本田选择暂缓涨价,静观其变 [8] 市场影响 - 今年5月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下降10%,创近5年来最大跌幅 [9] - 美国新车零售价将进一步上涨,直接被加征25%关税的新车价格可能上涨10%~15% [10] - 未受全额关税影响的车辆价格可能上涨5% [10] - 新车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转向二手车,推高二手车价格 [10] - 进口车在美销量可能逐渐下降,每辆在美国国内生产的汽车成本将增加2000~12000美元 [10]
这些车企正重新规划电动化,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3 17:42
電視最新聞報告書 2 . I 在市场竞争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未来选择纯电还是混动,不同的车企依然有不同的选择。 近日,日本车企斯巴鲁正在重新规划自身的电动化战略,其强调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规划,包括考虑采用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混线生产的方 案等。无独有偶,另一家日本车企本田近日也宣布调整其全球电动化战略,减少对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转而强化混合动力汽车布局。 这种新的转向,似乎意味着全球行业发展正在出现多元化的态势。 市场需求即为导向 在海外市场,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选择改变计划或新的发展方向,并不鲜见。 其实,丰田汽车今年2月就已宣布,将2026年纯电车型产量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而将产能转向混动+纯电协同发展,追求单车盈利能力提 升。 福特则已经将电动化投资支出占比从40%降至30%,优先投资混动技术,计划2026年主推F-150混动版,平衡皮卡用户对续航与动力的需求。 奔驰也将50%纯电销售目标推迟至2030年,同步升级内燃机技术,开发兼容碳中和燃料的发动机,应对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过渡期政策。 不难发现,众多跨国车企的动力技术路线:正从"单一"转向"多元适配"。在行业人士看 ...
斯巴鲁发布新款森林人,采用丰田混动技术
日经中文网· 2025-04-04 15:34
斯巴鲁新款森林人发布 - 公司发布新款森林人车型 采用丰田混合动力技术 [1]
县城什么车卖得好
投资界· 2025-02-05 17:36
汽车文化与县域市场观察 - 春节期间汽车成为社交话题焦点,小米SU7车模和问界M9灯光秀引发广泛讨论 [5] - 下沉市场婚庆场景中,比亚迪仰望U8的"坦克掉头"功能被包装为"一步九回头",问界系列因灯光秀显示福字功能受青睐 [5] - 县域消费者购车更看重"坦克掉头"和"灯光秀"等可视化功能,而非冰箱彩电等配置 [5] 县城新能源品牌竞争格局 - 商场展区半年内轮换展示岚图/理想/丰田/零跑/蔚来,但华为门店的问界凭借品牌依赖持续吸引客流 [7] - 华为门店日常看车人数达数十人,远超商场展台的蔚来 [8] - 小米SU7通过手机门店曝光获得年轻用户关注,本地提车视频曝光量达几十万次 [8] - 手机厂商造车优势在于利用现有品牌势能实现精准覆盖和饱和营销 [8] 县域用车场景差异 - 小区地库以燃油豪华车为主,保时捷帕拉梅拉和BBA常见,同时存在长城WEY蓝山等自主高端车型 [10] - 比亚迪和特斯拉因高销量在县域常见,但被当地称为"陆地流氓"和"邪恶大鼠标" [11] - 实际路上新能源车占比仅约8.9%,与官方50%渗透率数据存在差距 [11] - 京A牌照在县域被视为身份象征,催生租牌灰色产业链,短租3年价格4.5万元 [11] 县域消费者用车模式 - 出现"老家+工作地"双车配置趋势,打工人在工作地购买低价新能源车,老家保留燃油车 [11][12] - 部分新能源车厂员工因质量顾虑选择二手燃油车,坦言"自己产的车不敢买" [13] - 消费者购买第二辆车有时仅为占车位或充电桩,反映基础设施不足 [13] 县域市场发展瓶颈 - 充电桩安装受限、换电站缺失导致新能源车使用不便 [14] - 消费者因充电焦虑不敢开新能源车上高速 [14] - 售后服务网点不足影响购买决策,部分品牌在县域仅华为门店覆盖较好 [14] - 县域需求更注重实用功能如省油耐用,而非半幅方向盘等设计 [14] - 特殊用车场景如挪车方式差异暴露现有车型功能不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