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Plus
搜索文档
中国车企的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15:42
中国汽车出口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 [2] -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量为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2] - 行业预计2025年全年汽车出口量有望超过650万辆 [2] 拉美市场新能源汽车概况 - 拉美地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41.25万辆,同比增长73.5% [6] - 巴西市场增速领先,达到88.7%,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增速分别为67%和65% [6] - 拉美地区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中国的58.3%和欧洲九国的约32%,市场潜力巨大 [6] 中国品牌在拉美的市场表现 -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在巴西9月销量达5687辆,市场份额超过70% [4] - 比亚迪海鸥、海豚和元UP包揽巴西9月纯电车型销量前三名 [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巴西进口总量的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5] 本土化制造与产能布局 - 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是其亚洲以外最大工厂,本地员工占比超八成,已创造超1500个就业岗位,满负荷运行后预计将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5][10] - 长城汽车接手了梅赛德斯在巴西的工厂,并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 [5] - 上汽集团名爵计划在墨西哥建立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将其作为拉丁美洲的市场枢纽 [12] 面临的关税与政策环境 - 巴西自2024年1月起恢复征收新能源汽车进口税,预计到2026年7月税率将逐步升至35% [9] - 墨西哥拟将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国家的汽车等产品进口关税税率提升至10%至50% [9] - 为应对关税壁垒,车企正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组装和生产 [9][10] 从产品出口到体系出海 - 行业出海模式正从初期的贸易形式转向体系出海,涵盖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建设、人才培养、金融服务和品牌宣传等 [12] - 寻找本地合作伙伴是关键,当前较稳妥的方式是采用SKD(半散件出口)模式,未来再过渡到CKD(全散件出口)模式进行深度本地化 [13] - 配套供应链协同出海的重要性凸显,以应对本地化率要求和保证核心零部件品质 [14] 基础设施挑战与应对 - 巴西充电基础设施落后,全国共装有14827个充电桩,电动车与充电桩比例为14:1,仅覆盖25%的城市 [13] - 比亚迪通过与本地公司合作,推出了巴西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比亚迪充电”,客户可访问超过450个充电站 [14]
中国车企逐鹿拉美2.0:从整车出口到体系出海 不落地就可能出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10
中国汽车出口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1] - 行业预计2025年全年汽车出口有望超过650万辆 [1] 拉美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动态 - 拉美地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近41.25万辆,同比增长73.5% [3] - 巴西市场增速领先,达88.7%,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增速分别为67%和65% [3] - 该地区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中国的58.3%和欧洲九国的约32%,市场潜力巨大 [3] 中国品牌在拉美的市场份额与表现 -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在巴西9月销量达5687辆,市场份额超过70% [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巴西进口总量的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2] - 比亚迪海鸥、海豚和元UP包揽巴西9月纯电车型销量前三,宋Plus、宋Pro等车型在墨西哥、哥伦比亚也获销量冠军 [2] 本土化制造与产能布局 - 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是其亚洲以外最大工厂,本地员工占比超八成,已创造超1500个就业岗位,满负荷运行后预计将创造2万个岗位 [7] - 长城汽车接手原梅赛德斯工厂并于今年8月投产,奇瑞正与雷诺洽谈在南美合作制造 [2][3] - 上汽集团旗下名爵计划在墨西哥建立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以辐射整个拉美市场 [8] 关税壁垒与政策环境变化 - 巴西自2024年1月起恢复征收新能源汽车进口税,税率将逐步提高,预计到2026年7月升至35% [6] - 墨西哥总统提交修法提案,拟将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国家的汽车等产品进口关税提升至10%至50% [6] - 政策导向旨在提高汽车生产本地化率,以带动当地产业和就业 [7] 出海战略转型与挑战 - 行业出海模式正从初期的贸易出海(产品出口)转向体系出海,涵盖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建设、人才培养、物流、金融和售后服务等 [8] - 为应对关税壁垒,车企采用SKD(半散件出口)方式寻找当地代工,并计划逐步过渡到CKD(全散件出口)进行更深度的本地化生产 [9] - 拉美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落后,巴西仅25%的城市覆盖有充电桩,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比例达14:1 [10] - 比亚迪通过与本地伙伴合作,建立了巴西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截至2025年5月客户可访问超450个充电站 [10] - 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存在挑战,核心组件如电池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商,在拉美难以找到替代厂商 [11]
深蓝S07:现金优惠28000,用性价比去打宋L
车fans· 2025-09-08 08:32
市场表现 - 五线城市门店客流量平日5-6组/日 周末可达20组/日 淡季进店量仍呈上升趋势[2] - 进店客户中30%专门关注深蓝S07车型 但改款前观望情绪浓厚[2] - 现款车型处于清库存阶段 主要销售现车 非冷门配置及颜色基本有现货[3] 产品配置与销售结构 - 215MAX智驾版为最畅销配置 灰外橙内配色占比达50%[3] - 纯电628MAX智驾版因定价过高(优惠后17.29万元)销售困难 该版本电池供应商由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变为中创新航三元锂[5] - 高配纯电版库存稀缺 官网显示提车周期0-5周[5] 价格与金融政策 - 综合优惠包含厂家直降2.5万元 店端额外优惠3000元 置换补贴5000元[7][8][11] - 金融政策调整:取消免息方案 现仅提供银行按揭 最高贷款成数90% 五年期利率13.2%[9] - 以215MAX增程版为例 按揭落地价4.75万元 包含保险5100元 上牌费500元 贷款10万元月供1887元[10] 竞品分析 - 主要竞品为比亚迪宋Plus和零跑C11 但零跑因本地无授权店对比有限[12] - 目标客群为年轻消费者 15万元级混动SUV均构成竞争关系[12] - 客户选择深蓝的核心因素在于性价比优势 尤其是对比比亚迪后仍选择深蓝的客户[12] 用户痛点 - 底盘调校受专业客户指摘 对颠簸路面滤震表现不足[27] - 全系取消实体按键 空调及后视镜调节需依赖触屏操作[28] - 用户担忧车机系统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卡顿[28] 新增权益与调整 - 8月1日起新增现/退役军人3000元专属补贴[7] - 7月1日起全系取消免费充电桩权益 需支付999元选装原厂充电桩[7]
李斌亮剑,乐道冲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4 17:31
乐道L90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乐道L90于7月31日正式发布,纯电中大型SUV起售价为26.58万元,较此前预售价格下调1.4万元,与特斯拉Model Y处于同一价格水准 [2] - 在电池租用模式下,入门价格进一步下探至17.98万元,使其能完整覆盖20万-30万元价格段,并向下与比亚迪宋Plus等车型竞争 [2] - 产品提供六座、七座选项,在同价格段产品中形成差异化优势,发布会后多地门店出现排队现象,销售系统一度被挤爆 [2] 公司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 - 公司吸取了过往在生产、销售层面的教训,为L90提前进行产能储备,在全国400多家门店准备了600辆试驾车,并提前生产备货,准备了大量现车以实现快速交付 [3] - 公司将提高运营效率作为年度核心目标,强调“行胜于言”,旨在通过一个季度的实际表现向投资者展示执行力的提升 [17] - 公司改变了产品上市策略,采用“上市即交付”模式,并将展车、试驾车尽早到位,这将是其爬产速度最快的一款车 [7] 财务目标与市场信心 - 公司对实现第四季度盈利充满信心,L90被视为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战略性产品 [5] - L90的市场积极反响重燃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其港股股价在发布会次日飙升8.6% [4] - 在公司2025年的销量规划中,44万辆的总销量目标有一半将由乐道品牌承担 [4] 技术创新与长期主义 - 公司坚持纯电路线,认为这是汽车产业的最终发展方向,并基于其在2023年对2025-2026年技术发展的判断进行长期布局 [14] - 通过900伏平台规模化、电池包通用等体系化能力,公司实现了成本控制,使L90具备有竞争力的定价和合理利润 [6][18] - 公司在AI领域布局了Nomiintellegence、SkyOS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9031以及蔚来世界模型,技术架构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1] 产品定义与市场定位 - L90的产品定义基于广泛用户调研,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了两千组用户,以解决大三排SUV收纳空间不足等核心痛点 [16] - 公司认为L90标志着增程向纯电业态切换的临界点已经到来,纯电架构在空间、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及智能化方面优势日益显著 [20] - 乐道品牌定位更接地气,通过聚焦家庭用户的情感需求,回归品牌基本原则,并采用更好的执行方法 [11] 未来产品规划与研发效率 - 继L90之后,公司下半年计划推出蔚来新ES8、ES9、乐道L80等多款产品,但对20万以上市场不会大幅增加车型线,重点仍放在主销车型上 [18] - 公司通过高度复用的数字架构和统一的智能系统提升研发效率,蔚来品牌车型将保持一定数量以体现个性化,而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则追求更少车型、更大销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