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三号

搜索文档
中国产业叙事:海光信息
新财富· 2025-06-16 19:05
国产芯片突围战略 - 2013年"棱镜门"事件后,国产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光信息以市场化路径突破X86生态封锁,当时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2000亿美元,国产CPU性能落后国际巨头两代以上[1] - 2016年与AMD合作采用"双合资公司"架构,海光集成持股70%专注国产芯片设计,海光微电子持股49%持有核心IP规避美国管制,获得X86架构永久授权及Zen微架构技术支持[3] - 通过"架构微调+工艺升级+功能扩展"渐进式创新积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体系以中科院技术骨干为核心,采用"导师制+项目制"培养数百人全流程队伍[3] 技术迭代与市场突破 - 2018年首代海光一号14nm CPU量产,性能对标2012年Intel E5系列,首年即规模化商用金融、通信等领域[4] - 2020年海光二号性能接近Intel至强铂金系列,2022年海光三号32核64线程性能提升45%,2023年海光四号发布,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5] - 2016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500亿元,2020年党政机关采购国产化率从0%跃升至35%,拉动配套产业增长近100亿元[5] 算力革命与第二战场 - 2018年启动DCU研发,基于ROCm生态兼容国际主流AI框架,2021年深算一号商业化,2023年深算二号FP16性能达50TFLOPS,2025年深算三号流片[8][9] - CPU产品在金融领域市场份额达58%,通信领域超60%,与浪潮、中科曙光等构建从芯片到整机的国产化链条[10] 资本运作与生态建设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108亿元,首日市值1400亿元创半导体领域最大规模IPO,资金投向AI算力与先进制程研发[12] - 光合组织覆盖5000家成员,提供3000余项技术接口使适配周期缩短50%,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17][18] - 2025年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实现"芯片到系统垂直一体化",增强政务、通信等关键领域规模化落地能力[19] 技术范式与行业影响 - C86架构通过微架构优化和CSCA安全计算架构实现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集成11项安全技术达国内最高标准[16] - 公司实践验证"架构兼容性决定生态广度,安全创新性决定产业深度"的发展规律,推动行业从"可用到好用"转型[16][18]
海光信息: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趋势,合同负债大幅增加-20250425
山西证券· 2025-04-25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合同负债大幅增加,下游需求确定性增强,存货充足有望支撑未来高增长,毛利率略降但净利率提升 [4][5] - CPU和AI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公司CPU主力产品海光三号综合性能领先,DCU产品深算三号进展顺利,有望充分受益 [6]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59、2.31、3.13,对应4月23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分别为93.95、64.57、47.64 [8]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23日收盘价149.00元,年内最高/最低为171.90/67.30元 [3] - 流通A股/总股本为8.87/23.24亿股,流通A股市值1320.97亿元,总市值3463.26亿元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22元,每股净资产10.06元,净资产收益率3.05%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12|9162|14640|20267|26805| |YoY(%)|17.3|52.4|59.8|38.4|32.3| |净利润(百万元)|1263|1931|3686|5364|7269| |YoY(%)|57.2|52.9|90.9|45.5|35.5| |毛利率(%)|59.7|63.7|63.9|64.2|64.3| |EPS(摊薄/元)|0.54|0.83|1.59|2.31|3.13| |ROE(%)|8.4|12.0|18.3|21.1|22.3| |P/E(倍)|274.17|179.35|93.95|64.57|47.64| |P/B(倍)|18.5|17.1|14.5|11.9|9.5| |净利率(%)|21.0|21.1|25.2|26.5|27.1|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5432|18207|24709|32226|42824| |现金|10321|8797|12019|17138|24865|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491|2275|2844|3737|4627| |预付账款|2388|1240|2985|3574|4936| |存货|1074|5425|6582|7503|8054| |其他流动资产|157|469|280|274|343| |非流动资产|7470|10353|10047|9741|9454| |长期投资|0|0|0|0|0| |固定资产|347|537|754|993|1319| |无形资产|4912|4383|3863|3333|2747| |其他非流动资产|2211|5432|5430|5416|5388| |资产总计|22903|28559|34756|41967|52278| |流动负债|1395|4388|5707|5777|6372| |短期借款|350|1800|1800|1800|18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322|735|1186|1224|1533| |其他流动负债|723|1853|2721|2753|3039| |非流动负债|1188|1519|1340|1160|980| |长期借款|859|899|719|539|360| |其他非流动负债|329|620|620|620|620| |负债合计|2582|5908|7046|6937|7352| |少数股东权益|1615|2401|3773|5816|8552| |股本|2324|2324|2324|2324|2324| |资本公积|14351|14524|14524|14524|14524| |留存收益|2060|3735|8391|15061|2411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705|20251|23937|29214|36374| |负债和股东权益|22903|28559|34756|41967|52278| [11]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012|9162|14640|20267|26805| |营业成本|2425|3324|5283|7254|9567| |营业税金及附加|64|118|152|210|297| |营业费用|111|176|290|409|544| |管理费用|134|142|211|276|346| |研发费用|1992|2910|3678|4941|6283| |财务费用|-267|-182|-123|-407|-555| |资产减值损失|-31|-106|-119|-168|-25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5|4|3| |投资净收益|0|7|3|1|3| |营业利润|1680|2789|5184|7592|10255| |营业外收入|1|1|1|1|1| |营业外支出|1|5|2|2|2| |利润总额|1680|2784|5184|7592|10254| |所得税|-21|67|126|184|248| |税后利润|1701|2717|5058|7408|10005| |少数股东损益|438|786|1372|2044|27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3|1931|3686|5364|7269| |EBITDA|2287|4150|5792|8185|10813|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814|977|3526|5336|7898| |净利润|1701|2717|5058|7408|10005| |折旧摊销|737|1374|619|667|730| |财务费用|-267|-182|-123|-407|-555| |投资损失|0|-7|-3|-1|-3| |营运资金变动|-1826|-2994|-2020|-2327|-2276| |其他经营现金流|467|69|-5|-4|-3| |投资活动现金流|-1800|-3988|-306|-357|-436| |筹资活动现金流|0|932|140|266| [11]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 |营业收入(%)|17.3|52.4|59.8|38.4|32.3| |营业利润(%)|47.9|66.0|85.9|46.5|35.1|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7.2|52.9|90.9|45.5|35.5|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59.7|63.7|63.9|64.2|64.3| |净利率(%)|21.0|21.1|25.2|26.5|27.1| |ROE(%)|8.4|12.0|18.3|21.1|22.3| |ROIC(%)|7.7|11.4|18.5|22.7|25.0|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11.3|20.7|20.3|16.5|14.1| |流动比率|11.1|4.1|4.3|5.6|6.7| |速动比率|8.5|2.5|2.6|3.6|4.6|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3|0.4|0.5|0.5|0.6| |应收账款周转率|4.4|4.9|5.7|6.2|6.4| |应付账款周转率|7.3|6.3|5.5|6.0|6.9| |每股指标(元)| | | | |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54|0.83|1.59|2.31|3.13|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35|0.42|1.52|2.30|3.40|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8.05|8.71|10.30|12.57|15.65| |估值比率| | | | | | |P/E|274.2|179.4|94.0|64.6|47.6| |P/B|18.5|17.1|14.5|11.9|9.5| |EV/EBITDA|148.3|82.7|58.9|41.3|30.8| [11][12]
海光信息:国产CPU和DCU双领军,信创+AI驱动高速成长-20250326
山西证券· 2025-03-26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1][6][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于 CPU 和 DCU 市场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9.45/42.28/56.47 亿元,同比增长 52.5%/43.6%/33.6%,对应 EPS 为 1.27/1.82/2.43 元,PE 为 111.31/77.54/58.06 倍 [3][6][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信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 - 基于 AMD 技术授权,CPU 和 DCU 持续迭代,公司成立于 2014 年,2016 年获 AMD 技术授权启动 CPU 研发,主营产品为 CPU 和 DCU,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 CPU 和 DCU 领域领导者 [15][16][17] - 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具备中科系及 AMD 等芯片大厂背景,前两大股东为中科曙光和成都国资,核心管理层多有中科系企业任职经历,核心技术骨干有 AMD、英特尔等大厂就职背景,研发人员占比 90.18%,设员工持股平台 [18][19][21] - 核心产品放量推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持续提升,近 6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89.1%,2024 年营收 91.6 亿元,同比增长 52.4%,毛利率从 37.3%提至 63.7%,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长 52.9% [22][24][26] CPU:产品性能和生态优势显著,信创加速推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 国内 CPU 市场达千亿规模,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CPU 分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按应用领域分服务器 CPU 和桌面 CPU,测算 2023 年国内服务器 CPU 市场规模约 539 亿元,英特尔和 AMD 在国内桌面 CPU 市场合计收入约 636 亿元 [30][33][41] - 公司 CPU 性能领跑国内市场,x86 架构生态优势显著,国产 CPU 市场有六大主流厂商,分三大阵营,海光处于第一梯队,与鲲鹏、兆芯相比,海光在产品性能和应用生态上有优势,基于 Zen1 架构研发的海光一号性能领先,后续产品性能持续提升 [42][44][46] - 行业信创将进入第二阶段,CPU 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信创产业由党政向全行业覆盖,2025 年信创有望加速落地,CPU 是信创关键领域,海光有望成核心受益者 [51][53][54] DCU:AI 芯片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充分受益国产 AI 算力产业浪潮 - 互联网及智算中心持续加大 AI 投入,AI 芯片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AI 浪潮下国内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旺盛,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 AI 芯片国产化率提升 [58][59][60] - 从超算到智算,深算三号有望进入国内 AI 芯片第一梯队,国产 AI 芯片厂商分三个梯队,海光处于第一梯队,主力芯片深算一号和二号面向超算领域,深算三号有望实现 AI 性能跃升 [62][67][69] - 平台与架构高度兼容 CUDA 生态,实现生态端无缝切换,AI 芯片技术路线分 ASIC 和 GPGPU 阵营,海光采用 GPGPU 架构,有助于降低 CUDA 迁移难度,DTK 平台高度兼容 CUDA 生态,且利用开源社区降低生态拓展难度 [70][71][77]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将公司业务划分为高端处理器和技术服务两个板块,预计 2025 - 2027 年高端处理器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43.6%、35.5%、32.3%,毛利率分别为 63.9%、64.2%、64.3%;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均为 5.0%,毛利率均为 71.1%;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 131.46、178.04、235.4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3.5%、35.4%、32.3%,毛利率分别为 63.9%、64.2%、64.3% [80][81] - 估值分析,选取龙芯中科、寒武纪和景嘉微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2024 - 2026 年 PS 平均值为 126.0/60.1/43.2 倍,海光信息对应 2024 - 2026 年 PS 为 35.8/24.9/18.4 倍,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82][83] -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9.45/42.28/56.47 亿元,同比增长 52.5%/43.6%/33.6%,对应 EPS 为 1.27/1.82/2.43 元,PE 为 111.31/77.54/58.06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85]
海光信息(688041):国产CPU和DCU双领军,信创+AI驱动高速成长
山西证券· 2025-03-26 2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3][6][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于 CPU 和 DCU 市场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 [3][6][8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9.45/42.28/56.47 亿元,同比增长 52.5%/43.6%/33.6%,对应 EPS 为 1.27/1.82/2.43 元,PE 为 111.31/77.54/58.06 倍 [6][8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信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 - 基于 AMD 技术授权,CPU 和 DCU 持续迭代,公司成立于 2014 年,2016 年获 AMD 技术授权启动 CPU 研发,主营产品为 CPU 和 DCU,已发展成国内双领军 [15][16][17] - 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具备中科系及 AMD 等芯片大厂背景,前两大股东为中科曙光和成都国资,核心管理层多有中科系任职经历,技术骨干有 AMD 等大厂背景,研发人员占比 90.18% [18][19][21] - 核心产品放量推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持续提升,近 6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89.1%,2024 年营收 91.6 亿元,毛利率从 37.3%提至 63.7%,费用率下降,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22][25][27] CPU:产品性能和生态优势显著,信创加速推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 国内 CPU 市场达千亿规模,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CPU 分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应用领域分服务器和桌面 CPU,测算 2023 年服务器 CPU 市场规模约 539 亿元,英特尔和 AMD 桌面 CPU 国内合计收入约 636 亿元 [34][38][42] - 公司 CPU 性能领跑国内市场,x86 架构生态优势显著,国产 CPU 市场有六大主流厂商分三阵营,海光与鲲鹏处于第一梯队,海光产品性能和生态优于鲲鹏和兆芯,基于 Zen1 架构研发的产品性能领先 [43][45][47] - 行业信创将进入第二阶段,CPU 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信创产业由党政向全行业覆盖,2025 年信创有望加速落地,海光有望成本轮信创 CPU 厂商核心受益者 [52][54][55] DCU:AI 芯片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充分受益国产 AI 算力产业浪潮 - 互联网及智算中心持续加大 AI 投入,AI 芯片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国内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旺盛,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 AI 芯片国产化率提升 [59][60][61] - 从超算到智算,深算三号有望进入国内 AI 芯片第一梯队,国产 AI 芯片厂商分三梯队,海光处第一梯队,主力芯片深算一号和二号面向超算领域,深算三号有望提升 AI 性能 [63][68][70] - 平台与架构高度兼容 CUDA 生态,实现生态端无缝切换,AI 芯片技术路线分 ASIC 和 GPGPU 阵营,海光采用 GPGPU 架构,DTK 平台高度兼容 CUDA 生态,利用开源社区降低生态拓展难度 [71][72][78]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将公司业务划分为高端处理器和技术服务板块,预计 2025 - 2027 年高端处理器业务营收增速 43.6%、35.5%、32.3%,毛利率 63.9%、64.2%、64.3%,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速 5.0%、5.0%、5.0%,毛利率 71.1%、71.1%、71.1% [81] - 估值分析,选取龙芯中科、寒武纪和景嘉微为可比公司,海光信息 2024 - 2026 年 PS 为 35.8/24.9/18.4 倍,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83] -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维持“买入 - A”评级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