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光CPU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产业叙事:海光信息
新财富· 2025-06-16 19:05
国产芯片突围战略 - 2013年"棱镜门"事件后,国产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光信息以市场化路径突破X86生态封锁,当时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2000亿美元,国产CPU性能落后国际巨头两代以上[1] - 2016年与AMD合作采用"双合资公司"架构,海光集成持股70%专注国产芯片设计,海光微电子持股49%持有核心IP规避美国管制,获得X86架构永久授权及Zen微架构技术支持[3] - 通过"架构微调+工艺升级+功能扩展"渐进式创新积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体系以中科院技术骨干为核心,采用"导师制+项目制"培养数百人全流程队伍[3] 技术迭代与市场突破 - 2018年首代海光一号14nm CPU量产,性能对标2012年Intel E5系列,首年即规模化商用金融、通信等领域[4] - 2020年海光二号性能接近Intel至强铂金系列,2022年海光三号32核64线程性能提升45%,2023年海光四号发布,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5] - 2016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500亿元,2020年党政机关采购国产化率从0%跃升至35%,拉动配套产业增长近100亿元[5] 算力革命与第二战场 - 2018年启动DCU研发,基于ROCm生态兼容国际主流AI框架,2021年深算一号商业化,2023年深算二号FP16性能达50TFLOPS,2025年深算三号流片[8][9] - CPU产品在金融领域市场份额达58%,通信领域超60%,与浪潮、中科曙光等构建从芯片到整机的国产化链条[10] 资本运作与生态建设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108亿元,首日市值1400亿元创半导体领域最大规模IPO,资金投向AI算力与先进制程研发[12] - 光合组织覆盖5000家成员,提供3000余项技术接口使适配周期缩短50%,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17][18] - 2025年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实现"芯片到系统垂直一体化",增强政务、通信等关键领域规模化落地能力[19] 技术范式与行业影响 - C86架构通过微架构优化和CSCA安全计算架构实现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集成11项安全技术达国内最高标准[16] - 公司实践验证"架构兼容性决定生态广度,安全创新性决定产业深度"的发展规律,推动行业从"可用到好用"转型[16][18]
信创引领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大时代
天风证券· 2025-06-11 1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信创产业引领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趋势,在政策和资金推动下市场加速增长,带动相关公司业绩提升,中证信创指数具备投资价值,华夏信创ETF是跟踪该指数的优质产品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创引领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重大趋势 - 信创产业是基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涵盖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四大类别,国际环境变化推动其发展 [10] - 信创产业发展历经萌芽、起步、试点实践、规模化推广和深化落地阶段,目前已形成中科院系、中国电子系和华为系等主要派系 [13][20] - 2023年以来信创替换按“2+8+N”节奏推进,2024年特别国债有望提供需求支撑,信创市场增速有望再提速,2023年市场规模约15388亿元 [2][26][30] - 海光信息和达梦数据在信创推动下业绩高速增长,海光信息2020 - 2024年营收CAGR达73.04%,达梦数据同期营收CAGR达23.42% [2][42][45] 中证信创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 中证信创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信创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反映信创产业整体表现 [50] - 截至2025年6月5日,指数成份股市值分布较广,流动性良好,行业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和电子行业 [53][56][58]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权重集中度适中,平均总市值921.18亿元,盈利水平良好 [60] - 指数2024 - 2027年预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具备发展潜力 [61] -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5日为样本期,指数总收益34.61%,年化收益率4.22%,业绩优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 [65] 基金产品 - 华夏信创ETF于2024年4月30日上市,跟踪中证信创指数,是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产品,有2只联接基金 [4][70]
海光信息:海光曙光复牌,打造算力“航母”-20250610
华创证券· 2025-06-10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首单+产业航母,此交易为修订发布后的首单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案例,体现国家支持,有望为产业链整合提供范本;合并后实体覆盖全产业链,提升竞争能力,总市值规模或超 4000 亿元,有望成国产算力领域“航母级”企业 [8] - 重大资产重组有望打造国产算力第一梯队玩家,海光信息 2025 年 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深算系列 DCU 出货量增长,合同负债激增至 32.37 亿元;中科曙光同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依托液冷技术构建生态链;双方重组将整合产业链,强化全栈能力 [8] - 生态闭环实现全栈国产化纵深突破,公司通过“光合组织”串联近 5000 家合作伙伴,打造自主生态闭环,国内龙头企业开展生态建设和适配,建立完善国产软硬件生态链 [8] - 投资建议方面,合并后有望受益于生态协同效应释放和 AI 算力需求爆发,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37.4/195.0/263.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9.0/42.2/57.2 亿元;采用 PS 估值,给予 2025 年 30x PS,对应目标价约为 177 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2025 年 6 月 9 日晚,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发布换股吸收合并预案,换股比例为 1:0.5525,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 A 股募资;合并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发行股份数量合计为 808,371,470 股,交易完成后预计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双方股票于 6 月 10 日复牌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9,162|13,738|19,503|26,327| |同比增速(%)|52.4%|49.9%|42.0%|35.0%| |归母净利润(百万)|1,931|2,902|4,219|5,724| |同比增速(%)|52.9%|50.3%|45.4%|35.7%| |每股盈利(元)|0.83|1.25|1.82|2.46| |市盈率(倍)|164|109|75|55| |市净率(倍)|15.6|13.9|12.0|10.1|[4] 公司基本数据 |指标|数值| |----|----| |总股本(万股)|232,433.81| |已上市流通股(万股)|88,655.72| |总市值(亿元)|3,164.12| |流通市值(亿元)|1,206.87| |资产负债率(%)|24.56| |每股净资产(元)|8.94|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69.99/68.92|[5]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营业总收入、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项目在 2024A - 2027E 的数据及相关财务比率 [9]
海光信息(688041):海光曙光复牌,打造算力“航母”
华创证券· 2025-06-10 17: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换股吸收合并,换股比例为 1:0.5525,拟募资,合并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资产等,交易完成后预计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双方股票 6 月 10 日复牌 [2] - 此为政策赋能首单重组案例,体现国家支持,为产业链整合提供范本;合并后实体覆盖全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总市值或超 4000 亿元,成国产算力“航母级”企业 [8] - 海光信息 2025 年 Q1 营收、利润增长,DCU 出货量增,合同负债激增;中科曙光同期营收、利润增长,有液冷技术优势,双方重组整合产业链,强化全栈能力 [8] - 公司通过“光合组织”打造自主生态闭环,国内龙头企业开展生态建设和适配,建立国产软硬件生态链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37.4/195.0/263.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9.0/42.2/57.2 亿元,给予 2025 年 30x PS,对应目标价约 177 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91.62 亿、137.38 亿、195.03 亿、263.2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2.4%、49.9%、42.0%、35.0%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31 亿、29.02 亿、42.19 亿、57.2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2.9%、50.3%、45.4%、35.7%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83、1.25、1.82、2.46 元,市盈率分别为 164、109、75、55 倍,市净率分别为 15.6、13.9、12.0、10.1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32433.81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88655.72 万股,总市值 3164.12 亿元,流通市值 1206.87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24.56%,每股净资产 8.9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69.99/68.92 元 [5]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了 2024 - 2027 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成本等 [9]
计算机行业点评: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关注中科系上市公司隐含价值和协同价值
德邦证券· 2025-05-26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国产算力航母启航,科技型国有资产相互协同、做大做强是必然趋势,中科系上市公司具备隐含价值和稀缺性,且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存在协同效应,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公司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情况 - 海光信息5月25日公告与中科曙光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5月2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 [4] 科技型国有资产协同趋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与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5] 中科系上市公司情况 - 海光信息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是高端处理器国家队领军,中科曙光持股27.96%,DCU有生态兼容优势,CPU供应向好迈向三千亿x86商用市场 [5] - 中科曙光是AI算力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龙头,中科算源持股14.68%,形成从芯片到终端的服务器全产业链国产化布局 [5] - 曙光数创牵头编制首个液冷国家标准,IDC液冷市占率第一,中科曙光持股62.07%,2023年度液冷基础设施市场份额达61.3%,连续3年行业榜首 [6] - 中科星图是中科院空天信息产业龙头,中科曙光持股15.7%,总经理履历丰富,基于数字地球系统产业化应用,构建十圈层数据能力,为多产业提供数据基座 [6] - 星图测控是航天测控管理“小巨人”,核心团队能承担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中科星图持股33.52%,掌握卫星测控领域核心技术 [6] 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协同效应 - 对于中科星图,海光、曙光是重要算力支撑,其所处空天信息产业需超算算力,星图云平台依赖超算 [6] - 对于海光、曙光,下游中科星图应用爆发有望带来上游算力大规模调用,中科星图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将带动算力需求 [7] - 中科系公司跨学科有机结合,在新交叉领域协同,有望打开业务和市值天花板,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各公司可获不同市场份额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公司 [7]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关注中科系上市公司隐含价值和协同价值
德邦证券· 2025-05-26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国产算力航母启航,科技型国有资产相互协同、做大做强是必然趋势,中科系上市公司具备隐含价值和稀缺性,且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存在协同效应,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情况 - 海光信息5月25日公告与中科曙光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5月2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 [4] 科技型国有资产协同趋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加强与各类企业协同发展,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 [5] 中科系上市公司情况 - 海光信息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是高端处理器国家队领军,中科曙光直接持股27.96%(截至25Q1底),DCU有生态兼容优势,CPU供应向好 [5] - 中科曙光是AI算力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龙头,中科算源直接持股14.68%(截至25年5月8日),形成从芯片到终端的服务器全产业链国产化布局 [5] - 曙光数创牵头编制首个液冷国家标准,IDC液冷市占率第一,中科曙光持股62.07%(截至25Q1底),2023年度液冷基础设施市场份额达61.3%,连续3年蝉联榜首 [6] - 中科星图是中科院空天信息产业龙头,中科曙光直接持股15.7%(截至25年4月25日),总经理邵总履历丰富,基于空天院研发的数字地球系统产业化应用,构建十圈层数据能力 [6] - 星图测控是航天测控管理“小巨人”,核心技术团队能承担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中科星图持股33.52%(截至25Q1底),掌握卫星测控领域核心技术 [6] 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协同效应 - 对于中科星图,海光、曙光是重要算力支撑,其所处空天信息产业需超算算力,星图云平台依赖超算算力 [6] - 对于海光、曙光,下游应用爆发有望带来上游算力大规模调用,中科星图是算力直接应用出口之一,未来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将带动算力需求 [7] - 中科系公司跨学科有机结合,在新交叉领域实现协同效应,有望打开业务和市值天花板,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各公司可获不同份额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 [7]
半导体行业重大重组!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连续三日获资金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0:12
半导体芯片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0 09% 成分股富创精密上涨6 67% 至纯科技上涨5 17% 晶升股份上涨2 91% 芯源微上涨2 42% 中科飞测上涨2 09%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0 76% 最新价报1 06元 近1年累计上涨28 68% [1] - 半导体材料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最高单日净流入738 20万元 合计净流入1164 87万元 日均净流入达388 29万元 [1] 行业重大重组事件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中科曙光将重构底层芯片、液冷、计算、存储、智算集群、基础软件栈、管理平台 并与AI场景适配融合 加速智能计算服务 [2] - 海光CPU兼容国际主流x86处理器架构 面向复杂逻辑计算、多任务调度等场景 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丰富软硬件生态优势 [2] - 专家认为两家企业整合可充分利用服务器生态 产生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半导体材料ETF投资价值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 指数中半导体设备权重55 8% 半导体材料权重21 3% 合计超77% [3] - 该ETF聚焦半导体产业 覆盖光刻胶、大硅片、刻蚀机等关键赛道 直击芯片国产化刚需 捕捉产业升级红利 [3]
中国半导体突发重大并购:两大算力巨头“合体”
36氪· 2025-05-26 08:00
战略重组公告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双方自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中科曙光证券代码603019停牌,海光信息证券代码688041停牌 [3][4] 公司市值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23日,中科曙光市值905亿元(股价61.90元/股),海光信息市值3164亿元(股价136.13元/股) [5] - 海光信息2024年总资产285.59亿元(+24.7%),营收91.62亿元(+52.4%),归母净利润19.62亿元(+52.87%),研发投入占比37.61% [6] - 中科曙光2024年总资产366.17亿元(+15.82%),营收131.48亿元(-8.4%),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4.1%) [7] 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 - 海光信息前两大股东为中科曙光(27.96%)和成都国资(17%),中科曙光前两大股东为中科算源(16.36%)和历军(2.88%) [7][13][14] - 2022-2024年双方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9.12亿元、24.74亿元、36.89亿元 [7]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海光信息产品包括x86架构CPU(3000/5000/7000系列)和DCU协处理器(8000系列),支持云计算/AI大模型等场景 [9][11][12] - 中科曙光产品覆盖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云计算服务/智算中心等全栈算力基础设施 [15] 行业地位与重组影响 - 海光信息为科创板市值第一(3164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4.79% [5][6] - 重组将实现产业链互补,形成多元算力业务整合,影响国产算力格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