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光一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产业叙事:海光信息
新财富· 2025-06-16 19:05
国产芯片突围战略 - 2013年"棱镜门"事件后,国产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光信息以市场化路径突破X86生态封锁,当时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2000亿美元,国产CPU性能落后国际巨头两代以上[1] - 2016年与AMD合作采用"双合资公司"架构,海光集成持股70%专注国产芯片设计,海光微电子持股49%持有核心IP规避美国管制,获得X86架构永久授权及Zen微架构技术支持[3] - 通过"架构微调+工艺升级+功能扩展"渐进式创新积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体系以中科院技术骨干为核心,采用"导师制+项目制"培养数百人全流程队伍[3] 技术迭代与市场突破 - 2018年首代海光一号14nm CPU量产,性能对标2012年Intel E5系列,首年即规模化商用金融、通信等领域[4] - 2020年海光二号性能接近Intel至强铂金系列,2022年海光三号32核64线程性能提升45%,2023年海光四号发布,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5] - 2016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500亿元,2020年党政机关采购国产化率从0%跃升至35%,拉动配套产业增长近100亿元[5] 算力革命与第二战场 - 2018年启动DCU研发,基于ROCm生态兼容国际主流AI框架,2021年深算一号商业化,2023年深算二号FP16性能达50TFLOPS,2025年深算三号流片[8][9] - CPU产品在金融领域市场份额达58%,通信领域超60%,与浪潮、中科曙光等构建从芯片到整机的国产化链条[10] 资本运作与生态建设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108亿元,首日市值1400亿元创半导体领域最大规模IPO,资金投向AI算力与先进制程研发[12] - 光合组织覆盖5000家成员,提供3000余项技术接口使适配周期缩短50%,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17][18] - 2025年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实现"芯片到系统垂直一体化",增强政务、通信等关键领域规模化落地能力[19] 技术范式与行业影响 - C86架构通过微架构优化和CSCA安全计算架构实现每代性能提升30%以上,集成11项安全技术达国内最高标准[16] - 公司实践验证"架构兼容性决定生态广度,安全创新性决定产业深度"的发展规律,推动行业从"可用到好用"转型[16][18]
大国算力突起:四千亿“中科系”航母破局,中国重构全球算力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0:05
全球算力竞赛与中科系整合 - 全球算力竞赛进入"系统级"对抗时代,中国算力产业正以"航母级"整合加速破局 [1]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宣布战略重组,两家市值合计超4000亿元,有望打破芯片设计与整机制造的传统产业边界 [1][5] - 此次整合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单吸收合并案例,为中国算力产业应对国际技术围堵、优化自主创新生态的关键落子 [1] 中科系算力资源重组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合并是中科院体系内算力资源的战略重组 [2] - 两家公司同根同源,2014年在中科曙光上市前夕联合设立海光信息前身 [3] - 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96% [5] - 重组有助于提升技术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生态优势 [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2024年国内服务器CPU市占率53.6%,排名第一;国内GPU市场市占率超30%,位列第二 [6][12]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2024年IT设备销售量26.54万台,2023年实现营收131.48亿元,净利润19.11亿元 [6] - 停牌前,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中科曙光总市值906亿元 [9] 整合后的协同效应 - 整合将实现产业链相互补充,促进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发展 [6] - 中科曙光系统集成能力有望增强海光信息高端芯片与计算系统间的技术和应用协同 [6] - 双方将在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资源等方面叠加发力 [6] - 重组后新主体将形成"芯片研发高估值+整机销售稳现金流"的双轮驱动模式 [10]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 - 中国计算产业曾长期依赖进口芯片和系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暴露结构性失衡 [11] - 海光信息2016年与AMD达成技术授权协议,2018年推出首款CPU"海光一号"并实现量产 [12] - 中科院在算力领域已构建起从基础芯片到超算应用的完整创新链 [13] - 2024年底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32%(90EFLOPS),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5]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英特尔、英伟达通过并购强化全栈能力 [19] - 美国市场在模型层和算力层呈现明显集中化趋势 [20] - 中国若继续依赖分散的单点突破,将难以在系统性能、能效比等关键指标上与国际领先者抗衡 [20]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合并标志着中国企业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 [21] 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8] - IDC预计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2% [27] - 华为、腾讯和阿里巴巴已成为与亚马逊、微软、谷歌并肩的主要竞争者 [30]
海光信息:事件点评: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250529
民生证券· 2025-05-29 1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可优化产业布局,汇聚产业链资源,实现“强链补链延链” [1] - 海光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能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推动国产芯片在关键行业规模化应用 [2] - 看好公司研发投入带来的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0.66/43.57/59.92亿元,对应PE为103/73/53倍 [3] 报告相关内容总结 事件情况 - 5月25日海光信息发布停牌公告,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5月26日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 [1][3] 公司情况 - 海光信息2014年10月成立,专注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2024年国内服务器CPU市占率53.6%排第一,GPU市占率超30%排第二 [1] - 中科曙光2006年3月成立,主营高端计算机、存储及云计算,2014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 [1] 业绩情况 - 海光信息2024年营业收入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 [3] - 中科曙光2024年营业收入131.48亿元,同比减少8.4%;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4.1%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62|13,822|19,341|26,294| |增长率(%)|52.4|50.9|39.9|36.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931|3,066|4,357|5,992| |增长率(%)|52.9|58.8|42.1|37.5| |每股收益(元)|0.83|1.32|1.87|2.58| |PE|164|103|73|53| |PB|15.6|13.8|11.9|10.0|[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0.86%、39.93%、35.95%;EBIT增长率分别为68.49%、41.92%、37.0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8.76%、42.11%、37.54% [8][9] - 盈利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4.01%、64.51%、64.71%;净利润率分别为22.18%、22.53%、22.79% [8][9] - 偿债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4.17、4.32、4.51;速动比率分别为2.45、2.45、2.52;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15%、20.18%、19.96% [8][9] - 经营效率:预计2025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4.59、77.08、78.02;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41.33、422.79、427.16;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5、0.53、0.59 [8][9] - 每股指标: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2、1.87、2.5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86、11.47、13.6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8、1.80、2.39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27、0.38、0.53元 [9] - 估值分析:预计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03、73、53;PB分别为13.8、11.9、10.0;EV/EBITDA分别为53.46、40.51、31.17;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20%、0.28%、0.39% [4][9]
海光信息(688041):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民生证券· 2025-05-29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二者整合将优化产业布局,汇聚产业链优质资源,实现“强链补链延链” [1] - 海光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能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推动国产芯片在关键行业规模化应用 [2] - 看好公司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优势,在国产替代和AI产业发展背景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3] 报告相关内容总结 事件情况 - 5月25日海光信息发布停牌公告,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5月26日起股票停牌,预计停牌不超10个交易日 [1][3] 公司情况 - 海光信息2014年成立,专注国产芯片设计,2024年国内服务器CPU市占率53.6%排第一,GPU市占率超30%排第二,2024年营收91.62亿元,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 [1][3] - 中科曙光2006年成立,主营高端计算机等业务,2024年营收131.48亿元,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 [1][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62|13,822|19,341|26,294| |增长率(%)|52.4|50.9|39.9|36.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931|3,066|4,357|5,992| |增长率(%)|52.9|58.8|42.1|37.5| |每股收益(元)|0.83|1.32|1.87|2.58| |PE|164|103|73|53| |PB|15.6|13.8|11.9|10.0|[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0.86%、39.93%、35.95%,EBIT增长率分别为68.49%、41.92%、37.0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8.76%、42.11%、37.54% [8][9] - 盈利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4.01%、64.51%、64.71%,净利润率分别为22.18%、22.53%、22.79% [8][9] - 偿债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4.17、4.32、4.51,速动比率分别为2.45、2.45、2.52,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15%、20.18%、19.96% [8][9] - 经营效率:预计2025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4.59、77.08、78.02,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41.33、422.79、427.16,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5、0.53、0.59 [8][9] - 每股指标: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2、1.87、2.58,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86、11.47、13.66,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8、1.80、2.39,每股股利分别为0.27、0.38、0.53 [9] - 估值分析:预计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03、73、53,PB分别为13.8、11.9、10.0,EV/EBITDA分别为53.46、40.51、31.17,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20%、0.28%、0.39% [9]
3000亿巨无霸并购900亿大股东,叫板英伟达
创业邦· 2025-05-27 18:11
「奔向AGI」 栏目聚焦AI大模型、AI agent、AI应用、芯片、机器人等前沿、热门的AI技术和商业创 新。 作者丨 薛皓皓 编辑丨 关雎 图源 丨Midjourney 5 月 25 日晚,两家重磅 A 股半导体公司宣布并购重组,涉及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前者的最新市值 超 3160 亿元,后者的最新市值超 900 亿元。 根据相关公告,海光信息将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并购中科曙光,若合并完成,将形成一家市值超 4000 亿元的半导体巨头。 海光信息是国内头部芯片设计公司,以自主研发的 CPU 和 DCU (一种 AI 算力芯片 ) 为两大产品 线,同时面向国产信创(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实现国产替代和安全可控)和 AI 算力领域, 2024 年营 收超 90 亿元,是 A 股市值最高的芯片设计公司。 被并购方中科曙光在服务器集成领域持续深耕,并在液冷技术、分布式存储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024 年营收 131 亿元。 有半导体行业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本次并购重组,海光信息将形成芯片设计、整机制造、算力服务的 全产业链布局,达成"芯片 + 整机 + 算力"的完整生态。 通过产业链上下协同,海光信息可能制造出一款系 ...
一纸公告,让算力市场变天了
投中网· 2025-05-26 11:13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杨博宇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或许是一次改变全球算力格局的并购。 作者丨 杨博宇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3000亿鲸吞900亿,A股市场一纸公告,让算力市场变天了。 昨晚,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分别发布公告称, 海光信息将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 换股吸收合 并中科曙光 ,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海光信息是国产CPU/DCU芯片研发商,市值3164亿;中科曙光是高端计算机整机制造商和云服务商,市值905亿。两家公司 合并,市场的主流评论是,算力航母诞生,中国AI的新旗舰来了。 2006年,在中科曙光成立10周年之际,公司在天津设立产业基地。2014年,公司登陆主板上市,成为我国在算力领域的龙头 企业之一。 就在中科曙光上市那一年,海光信息正式成立。它由中科曙光、天津海泰科技等公司联合设立。从诞生之初开始,中科曙光就 是海光信息的最大股东。 2016年,海光信息与AMD达成合作,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海光微电子、海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