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光DCU
icon
搜索文档
海光信息(688041):Q3营收增速70%,CPU+DCU潜力仍被低估:——海光信息(688041):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0-17 13:4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光信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海光信息“CPU+DCU”的潜力仍被低估,公司是国产高端芯片市场的领军者,将受益于AI算力产业的加速发展 [2][7][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4][5]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速显著提升至69.60%(第二季度增速为41%);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 [4][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60.10%,同比下降5.54个百分点 [6]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2.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5.64% [6] 运营与投入 - 公司加大市场与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31亿元,同比增长175.28%;研发费用为25.86亿元,同比增长42.55% [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存货为65.02亿元,同比增长66.89%,环比增长8.13%;预付款项为26.18亿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26.9%,显示出强供应链韧性 [6] 产品与市场前景 - DCU产品服务于国家智算中心及互联网等客户,其AI集群解决方案在存储性能加速、液冷系统设计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预计将受益于中国“星际之门”等AI项目及互联网巨头(如BAT)的需求释放 [7] - CPU产品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X86架构授权并实现本地化研发制造的通用CPU,生态优势显著 [8] - 近期市场动态印证需求:中国工商银行2025年度海光芯片处理器采购项目集采金额达30亿元;公司于9月13日发布高性能互联总线协议(HSL),旨在促进AI芯片等全产业链与海光CPU高效协同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8.39亿元、271.89亿元、427.3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4%、61%、57% [9][10]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4亿元、63.83亿元、114.2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2%、63%、79% [9][10] - 预测每股收益(EPS)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1.68元、2.75元、4.92元 [9][10] - 以当前股价233.01元计算,对应2026年及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84.85倍和47.39倍 [9][10]
海光信息(688041):25Q3点评:收入增势延续,HSL协议开放助力算力扩展
中泰证券· 2025-10-16 20:37
投资评级 - 对海光信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评级维持不变 [3] 核心观点 - 公司身处高景气赛道,国产高端芯片需求持续旺盛,CPU+DCU双轮驱动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 [5] - 公司x86授权具备稀缺性,掌握核心技术并具备自我迭代能力,产品性能卓越,市场竞争力领先 [5] - 行业大单验证产品力,工商银行2025年度服务器采购项目全部基于国产海光芯片路线,技术路径再获认可 [5] - HSL协议开放有助于打通产业链协同壁垒,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推动行业标准统一,加速国产算力生态建设 [5] - 考虑到下游需求充分及产品竞争力加速显现,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7/45.50/63.59亿元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环比增长31.38%;实现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 [4] - 盈利预测显示营业收入将从2023年的60.1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8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6] -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3年的12.63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63.59亿元,2025-2027年预测增长率分别为53%、54%、40% [3][6] - 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改善,预计毛利率稳定在63%左右,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6%提升至2027年的16% [3][6] 运营与需求分析 - 需求端强劲,2025年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为28.00亿元,维持在较高水平,反映下游旺盛需求 [5] - 供给端积极备产,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货为65.02亿元,环比增长4.89亿元;预付账款为26.18亿元,环比增长5.55亿元,彰显后续乐观预期 [5] - 公司坚定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5.86亿元,同比增长42.55%,研发费用率为27.24% [5] - 市场拓展力度延续,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31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49% [5]
海光信息(688041):3Q2025收入加速增长,股权激励坚定长期信心
财通证券· 2025-10-16 17:5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算力龙头地位稳固,正持续保持极高强度的研发力度加速技术迭代,并以股权激励锚定未来增长空间 [7] - 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稀缺的芯片、互联、服务器、液冷等全产业链算力航母,在国内GPU竞争格局中拥有独特优势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144.70/227.60/338.50亿元,归母净利润27.69/43.19/59.57亿元,对应PE为202.32/129.73/94.06倍 [7] 3Q2025业绩表现 - 20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7] - 3Q2025单季度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 [7] - 3Q2025公司销售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159.98%,显示公司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开拓互联网侧客户 [7] - 3Q2025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2.24亿元,同比增长53.83%,显示公司正加大研发力度以追赶海外产品水平 [7] - 截至3Q2025,公司存货65.02亿元,预付款项26.18亿元,合同负债28.00亿元,分别较2Q2025变化+4.89/+5.55/-2.91亿元 [7]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2025-2027年股权激励计划,以不低于90.25元/股的价格,授予不超过2068.43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9% [7] - 股权激励以2024年收入91.62亿元为基数,设定了触发值和目标值两档考核目标 [7] - 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触发值为50%/90%/140%,对应营业收入137.43/174.08/219.89亿元 [7] - 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为55%/125%/200%,对应营业收入142.01/206.15/274.86亿元 [7] - 上述股权激励目标仅聚焦海光CPU及DCU两款产品的营业收入,不考虑合并中科曙光带来的额外并表收入 [7] 财务预测与指标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7.93%、57.29%、48.73%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3.41%、55.95%、37.93%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19元、1.86元、2.56元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2.33%、16.68%、19.45%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将维持在60%左右 [8]
科创板首份三季报!688041 业绩大增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23:18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 [2]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与整机厂商及生态伙伴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市场版图扩展 [2] 业务与产品优势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2] - 海光CPU已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领域 [3] -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可有效兼容数百万款现有软件,DCU具有"类CUDA"计算环境,软硬件生态丰富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53.83% [4] - 研发投入用于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4]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AI算力迈入"系统级融合"时代,从单卡性能优化转向对万卡级训练集群、调度体系、能效比控制的全面要求 [3] - 公司独特的"CPU+AI加速处理器"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国产AI集群时代的全面开启 [2] - 公司正积极推动吸并中科曙光,旨在实现芯片设计与整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构建从芯片到算力服务的全栈能力 [3]
A股算力芯片龙头,三季报公布
财联社· 2025-10-15 20:22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0.26亿元,创单季度新高,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前三季度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3] - 截至第三季度末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年初大幅增长465.64% [3]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增长35.38% [4] 业务运营与市场策略 - 业绩增长源于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市场版图扩展 [3] - 高端处理器国产化率在增量空间及存量替代方面加速明显,公司计划深化合作、拓展市场并寻找新机会以抢占市场份额 [8] - 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维持28亿元高水位,预付款项增至26.18亿元,存货环比增加约5亿元,显示上游备货积极 [8] 未来增长指引与激励计划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聚焦CPU及DCU产品收入,以2024年营收91.62亿元为基数 [5] - 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目标值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5%、125%、200%,对应营收142.01亿元、206.15亿元、274.86亿元 [6] - 同期触发值营收增长率目标分别为55%、90%、140% [6] 技术生态与行业前景 - 公司于9月正式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旨在打通产业链协同堵点,提升算力效率及硬件资源利用率 [7] - HSL协议开放有助于推动行业统一标准制定,促进全栈产业生态发展 [7] - 分析师观点认为,基于HSL协议,海光CPU在“CPU+AI加速处理器”异构计算趋势下,有望类比英伟达架构,打开新市场空间并提升国内市占率 [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收涨5.91%,报241.05元/股,最新市值超过5600亿元 [9]
国泰海通:ROCm生态或加速完善 海光中标数十亿订单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4:01
AMD与OpenAI合作协议 - OpenAI与AMD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数年内部署合计6GW的AMD GPU算力,该计划将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首批1GW将基于MI450系列GPU [1] - AMD向OpenAI授予最多1.6亿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解锁与算力部署进度和AMD股价等相关 [1] - 该合作协议标志着AI算力供给仍存较大缺口,基于技术加股权合作有望加深双方在软硬件方面的协同,加速AMD ROCm生态建设 [1] - ROCm 7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普遍可用,与ROCm 6相比,其具备超过3.5倍的推理能力和3倍的训练能力 [1] 海光信息软件生态与兼容性 - 海光DCU具备完整的软件栈,包括DTK、开发工具链、模型仓库等,完全兼容ROCm生态,支持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 [2] - 海光DTK软件栈兼容ROCm生态,或将有效降低国内大模型适配成本 [2] 国内信创市场采购与渗透加速 - 工商银行2025年度海光芯片服务器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浪潮信息是中标主力,中兴通讯和联想是备选,三家服务器整机方案均基于海光芯片,该项目集采金额或高达30亿元 [3] - 中国联通集采项目中海光服务器预算金额为27.82亿元 [3] - 金融、运营商等信创体系有望率先实现全面国产化,加速海光芯片渗透 [3] 投资标的 - 推荐标的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兆易创新、盛科通信 [1] - 相关标的包括芯原股份 [1]
国产芯片厂商争相认领新版DeepSeek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23:00
模型发布与技术更新 - 深度求索公司于9月29日晚间发布DeepSeek-V3.2-Exp模型,实验性地引入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稀疏注意力机制,显著降低计算资源消耗并提升推理效率[1] - 新模型发布后,公司官方App、网页端、小程序同步更新,并全面下调API价格,降幅在50%到75%不等[1] - 新版本在V3.1-Terminus基础上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针对长文本的训练和推理效率进行探索性优化和验证,所采用机制疑似基于公司2025年2月发表论文中的原创机制[7] 国产芯片生态协同 - DeepSeek-V3.2-Exp发布几乎零时差引发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国产芯片厂商“认领”,标志着国产AI软硬件生态协同初具雏形[1] - 寒武纪在新模型发布后4分钟率先宣布适配,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vLLM-MLU源代码[1] - 华为昇腾基于vLLM/SGLang等推理框架完成适配部署,实现DeepSeek-V3.2-Exp的0day支持,并向开发者开源所有推理代码和算子实现[2] - 海光信息表示其DCU已实现对DeepSeek-V3.2-Exp的无缝适配和深度调优,新模型在海光DCU上展现出优异性能[2] 行业标准与生态建设 - DeepSeek几乎已获得国产推理模型大部分份额,成为国产开源模型标杆,由深度求索公司来定义国产芯片或组建国产芯片生态更为合适[4] - 行业专家认为顺序应该是DeepSeek先去定义国产芯片标准,让国产芯片厂商跟进,让DeepSeek定义行业,而非DeepSeek模型去适配国产芯片[5] - 深度求索公司在8月下旬发布DeepSeek-V3.1版本,明确模型将适配下一代“UE8M0”浮点格式国产芯片,为国产芯片发展指明方向[7] 技术开发与工具创新 - 深度求索模型在兼容CUDA基础上,使用高级语言“TileLang”进行快速原型开发,TileLang作为精度基线逐步使用底层语言实现更高效版本[8] - TileLang是专为AI算子开发设计的编程语言,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智团队主导开发,TileAI社区发起人王磊博士团队于2025年1月开源[9] - 公司CEO梁文锋位列相关论文作者名单,显示公司深度参与核心技术研发[8] 云计算与产业应用 - 腾讯云于9月16日宣布已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9] -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表示推动“一云多芯”战略,验证并深度适配多家国产AI芯片,将其纳入自身算力底座[9] - 相比英伟达用二十年建立生态,DeepSeek几乎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飞速完成初步生态追赶[9]
DeepSeek新模型上线,昇腾、寒武纪、海光等宣布适配
观察者网· 2025-09-30 14:16
模型发布与技术特点 - DeepSeek-V3.2-Exp模型于9月29日正式发布并开源,引入稀疏Attention架构,据称能有效降低计算资源消耗并提升模型推理效率 [1] - DeepSeek大幅下调API价格,降价幅度超过50% [1] 国产AI芯片适配进展 - 华为昇腾宣布基于vLLM/SGLang等推理框架完成DeepSeek-V3.2-Exp的0day支持适配部署,并向开发者开源所有推理代码和算子实现 [1] - 寒武纪同步实现对DeepSeek-V3.2-Exp的适配,依托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机制叠加寒武纪的极致计算效率,可大幅降低长序列场景下的训推成本 [1] - 海光信息宣布其DCU实现对DeepSeek-V3.2-Exp的无缝适配和深度调优,模型在海光DCU上展现出优异性能 [1] 市场反应与板块表现 - 受消息提振,9月30日市场早盘震荡拉升,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势,AI芯片和华为昇腾概念活跃 [2] - 截至下午1点30分,品茗科技涨超19%,铂科新材涨超14%,恒烁股份涨超11%,云天励飞-U和昆仑万维等跟涨 [2] 行业意义与发展趋势 - 业界分析指出此次软硬件“双向奔赴”的意义远超单点技术突破,标志着国产AI生态从“可用”向“好用”演进,形成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闭环 [2] - 通过芯片与模型的联合创新,自主可控的技术链条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为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大模型与生成式AI正快速从云端走向消费终端,各巨头加紧构建软硬件一体的AI生态,短期有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用户黏性 [2] - 长期看谁能率先打造出“AI+硬件”的杀手级应用,谁就能在下一波计算平台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也将成为资本市场衡量科技公司成长性的关键指标 [2]
寒武纪、华为昇腾适配DeepSeek最新模型
财联社· 2025-09-30 08:59
模型发布与技术创新 - DeepSeek-V3.2-Exp模型于9月29日在Hugging Face平台正式发布并开源[1] - 模型引入稀疏Attention架构,能够降低计算资源消耗并提升模型推理效率[1] 昇腾适配与支持 - 昇腾已快速基于vLLM/SGLang等推理框架完成适配部署,实现DeepSeek-V3.2-Exp 0day支持[1] - 面向开发者开源所有推理代码和算子实现[1] 寒武纪技术适配 - 寒武纪宣布同步实现对DeepSeek-V3.2-Exp模型的适配,并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vLLM-MLU源代码[1] - 依托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机制,叠加寒武纪的极致计算效率,可大幅降低长序列场景下的训推成本[1] 海光信息技术优势 - 海光信息DCU实现无缝适配加深度调优,做到大模型算力"零等待"部署[1] - DeepSeek-V3.2-Exp在海光DCU上展现出优异性能,验证海光DCU高通用性、高生态兼容度及自主可控的技术优势[1]
海光DCU率先支持DeepSeek-V3.2-Exp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23:41
技术发布与适配 - DeepSeek-V3.2-Exp于9月29日发布并开源 引入稀疏Attention架构 [1] - 海光DCU率先实现无缝适配和深度调优 确保大模型算力"零等待"部署 [1] 公司战略与生态建设 - 海光信息在"深算智能"战略下致力于AI软件栈生态建设 全面支持以DeepSeek为主流的全球主流开源大模型 [1] - 海光DCU快速完成对DeepSeek-V3.2-Exp的"Day0"级高效适配与优化 [1] 技术性能与优势 - DeepSeek-V3.2-Exp在海光DCU上展现出优异性能 验证了DCU高通用性、高生态兼容度及自主可控的技术优势 [1] - 基于GPGPU架构生态优势和编程开发软件栈DTK特性 海光DCU成为支撑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关键基础设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