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级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给予影石创新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9 12:3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0.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58.1%,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7% [1] 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50.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2] - 销售费用率为16.1%,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主要因营销投入和薪酬费用增加 [2] - 研发费用率为14.3%,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品类扩张 [2] - 管理费用率为3.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8% [2] - 美国市场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55% [2] - 欧洲市场营收7.7亿元,同比增长31% [2] - 日韩市场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52% [2] 产品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级产品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4% [2] - 专业级产品收入0.1亿元,同比下降15% [2] - 配件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36% [2] 增长前景 - 预计在品类持续扩圈和新品类增量带动下,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6亿元、16.48亿元、21.12亿元,同比增长20.24%、37.76%、28.19% [3] - 公司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18倍、86倍、67倍 [3]
影石创新(688775):业绩符合预期,新品驱动成长
国金证券· 2025-08-29 10: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0.3% [2] - 第二季度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58.1%,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7%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6亿元、16.48亿元、21.1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24%、37.76%、28.19% [4]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为118倍、86倍、67倍 [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50.2%,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 - 销售费用率16.1%,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因营销投入和薪酬费用增加 [3] - 研发费用率14.3%,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源于新品类扩张 [3] - 管理费用率3.5%,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3] 区域与产品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8% [3] - 美国市场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55% [3] - 欧洲市场营收7.7亿元,同比增长31% [3] - 日韩市场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52% [3] - 消费级产品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4% [3] - 专业级产品收入0.1亿元,同比减少15% [3] - 配件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36%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87.18亿元,同比增长56.39% [9] - 2026年营业收入122.69亿元,同比增长40.74% [9] - 2027年营业收入162.58亿元,同比增长32.51% [9] - 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2.983元,2026年4.109元,2027年5.268元 [9]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2025年25.00%,2026年25.62%,2027年24.72% [9] 市场预期 - 历史推荐显示市场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占主导,目标价曾设定为111.00元 [11]
波长光电20250819
2025-08-19 22:44
波长光电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公司概况与业务领域**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南京,主营精密光学元器件,覆盖紫外、可见光、红外及远红外波段[3] - 业务分为三大类:激光光学(占比最高)、红外光学、消费类光学,应用领域包括PCB检验、半导体制造、消费电子(AR/VR)、工业温控等[3][4] - 具备完整产业链能力:材料生长、光学设计、加工、镀膜、装配及检测[3]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收**:2.23亿元(同比+17.8%),其中激光光学1.4亿元、红外光学6,500万元、消费类1,200万元[2][6] - 激光光学增长受益于AR产业爆发及PCB需求[2][7] - 红外光学同比翻倍(自主可控优势)[7][8] - 消费类光学AR/VR贡献800多万元(同比显著增长)[8] - **利润**:归母净利润1,400多万元(同比下降),主因人工成本+200万、库存管理费+300万、新领域推广费+100万、信用减值及固定资产投入[9] - **毛利率**:整体下降5个百分点,因海外及消费级产品占比提升(激光35%-40%、红外20%-25%、消费级15%-20%)[10][21] 3 **业务板块进展** - **激光光学**: - 激光镜头单价5-8万元/片,单设备需2片(总价10-16万元),主要用于LDI和激光钻孔设备[20] - PCB相关收入上半年2,000多万元,全年预计5,000多万元[19] - **半导体领域**: - 收入3,500万元(含镜片/镜头600-700万元),布局从IC光源到EUV技术[13][24] - 开发i线LED平行光源、参与EUV高能激光器研发(与浙大合作)[13][14] - 微纳光学实验室开发光刻机微透镜阵列、匀光DOE等,高精度元件单片价值几十万元[15][17] - **红外光学**:长波与非制冷型产品为主,全年营收预计增长20%-30%,毛利率20%-25%[28] - **消费类光学**:AR/VR收入预计全年2,000-3,000万元(同比+470%),但毛利率较低[22][32] 4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国内**:南京为总部,常州为生产基地,深圳/武汉/烟台设销售团队[5] - **海外**:新加坡子公司辐射日韩、印度及40多国,欧美市场通过展会拓展[5][30][31] - **研发合作**:与浙大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坚EUV反射镜等关键技术[2][14] - **产能规划**:半导体产能逐步扩产,设备评审中以满足未来需求[26] 5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国际贸易风险**: - 境外业务占比30%(2024年增速30%),2025H1增速放缓但美国直接影响小[30][36] - 应对策略:提升本地化服务、增加海外产能(新加坡/东南亚)、扩大欧美营销团队[31][33] - **资产减值**:应收账款按50%计提坏账准备,存货因验收延迟及小批量生产特性计提跌价[11] 6 **行业展望与未来规划** - **激光制造**:H1面板/新能源下滑,但H2 3C/锂电新项目启动,全年预计+10%增长[27] - **长期规划**: - 激光领域聚焦半导体/PCB高毛利机会[32] - 红外领域发展材料模压技术,提升毛利率[32] - 消费类寻求差异化(如AR/VR)并优化毛利率[22][25] - 生命科学领域布局精密光学需求[35] 7 **其他关键细节** - **客户需求趋势**:更多客户要求全套光学组件(8-10片玻璃图纸),而非单镜片加工[23] - **工业级vs消费级**:工业级小批量多品种(高毛利),消费级大批量(低毛利),生产分开管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