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外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加速应用落地 筑牢算力根基 持续培育新业态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人工智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0:09
记者 欧阳剑环 连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深入,成为推动经济增 长的重要力量。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部署了"人工智 能+"6大重点行动。 专家认为,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人工智能不仅将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引 擎,也有望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新潜力。 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AI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与"AI 大模型"面对面交流等众多前沿应用,勾勒出人工智能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的生动图景。 每日互动市场部总监王雯介绍,GAI Station预装了写作助手、会议纪要、深度搜索等AI 办公套件,能够覆盖主流办公场景。比如,深度搜索功能可以通过多轮搜索不断精确目标内 容,十分钟"读"完百万字报告,并形成万字深度研究报告,帮助办公人员快速全面了解行业 现状。 从近期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多家公司相关业务的高速增长也印证了AI落地提 速。海光信息的高端处理器产品涉及的新兴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带动上半年净利 润首次突破10亿元;二季度工业富联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
高德红外上半年净利同比暴增超9倍 加快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3: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34亿元 同比增长68.24% [1] - 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06.85% [1]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子公司智感科技新获授权技术专利32件 累计授权专利达440余件 [1] - 持续聚焦成像技术 高精度测温 技术平台 降本减重等核心领域 [1] - 与华科 武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 [4] 国防装备业务 - 多款型号产品在精确制导总体系统及关重件配套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2] - 某些重点领域市场具备独占性优势 [2] - 近期签订既有型号项目大额采购订单 [2] 智能驾驶领域布局 - 聚焦前装和特装双轮驱动 加速推进红外在汽车领域规模化应用 [3] - 助力猛士新车型817量产上市 推动一汽红旗和北汽重点项目 [3] - 海外版产品正式量产 为打开全球化市场奠定基础 [3] 产业化与制造能力 - 工研院围绕红外探测 MEMS器件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推进产业化 [4] - 建成3条SMT生产线 具备消费级 车规级 航天级PCBA制造能力 [4] - SMT车间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驱动下的高效协同生产 [4] 战略发展方向 - 推动红外技术创新成果在国防与民用领域双向转化 [1] - 通过合作研发多维感知融合方案提升复杂环境感知能力 [3] - 系统推进科研平台 产业集聚 成果转化与生态培育建设 [4]
波长光电20250819
2025-08-19 22:44
波长光电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公司概况与业务领域**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南京,主营精密光学元器件,覆盖紫外、可见光、红外及远红外波段[3] - 业务分为三大类:激光光学(占比最高)、红外光学、消费类光学,应用领域包括PCB检验、半导体制造、消费电子(AR/VR)、工业温控等[3][4] - 具备完整产业链能力:材料生长、光学设计、加工、镀膜、装配及检测[3]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收**:2.23亿元(同比+17.8%),其中激光光学1.4亿元、红外光学6,500万元、消费类1,200万元[2][6] - 激光光学增长受益于AR产业爆发及PCB需求[2][7] - 红外光学同比翻倍(自主可控优势)[7][8] - 消费类光学AR/VR贡献800多万元(同比显著增长)[8] - **利润**:归母净利润1,400多万元(同比下降),主因人工成本+200万、库存管理费+300万、新领域推广费+100万、信用减值及固定资产投入[9] - **毛利率**:整体下降5个百分点,因海外及消费级产品占比提升(激光35%-40%、红外20%-25%、消费级15%-20%)[10][21] 3 **业务板块进展** - **激光光学**: - 激光镜头单价5-8万元/片,单设备需2片(总价10-16万元),主要用于LDI和激光钻孔设备[20] - PCB相关收入上半年2,000多万元,全年预计5,000多万元[19] - **半导体领域**: - 收入3,500万元(含镜片/镜头600-700万元),布局从IC光源到EUV技术[13][24] - 开发i线LED平行光源、参与EUV高能激光器研发(与浙大合作)[13][14] - 微纳光学实验室开发光刻机微透镜阵列、匀光DOE等,高精度元件单片价值几十万元[15][17] - **红外光学**:长波与非制冷型产品为主,全年营收预计增长20%-30%,毛利率20%-25%[28] - **消费类光学**:AR/VR收入预计全年2,000-3,000万元(同比+470%),但毛利率较低[22][32] 4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国内**:南京为总部,常州为生产基地,深圳/武汉/烟台设销售团队[5] - **海外**:新加坡子公司辐射日韩、印度及40多国,欧美市场通过展会拓展[5][30][31] - **研发合作**:与浙大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坚EUV反射镜等关键技术[2][14] - **产能规划**:半导体产能逐步扩产,设备评审中以满足未来需求[26] 5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国际贸易风险**: - 境外业务占比30%(2024年增速30%),2025H1增速放缓但美国直接影响小[30][36] - 应对策略:提升本地化服务、增加海外产能(新加坡/东南亚)、扩大欧美营销团队[31][33] - **资产减值**:应收账款按50%计提坏账准备,存货因验收延迟及小批量生产特性计提跌价[11] 6 **行业展望与未来规划** - **激光制造**:H1面板/新能源下滑,但H2 3C/锂电新项目启动,全年预计+10%增长[27] - **长期规划**: - 激光领域聚焦半导体/PCB高毛利机会[32] - 红外领域发展材料模压技术,提升毛利率[32] - 消费类寻求差异化(如AR/VR)并优化毛利率[22][25] - 生命科学领域布局精密光学需求[35] 7 **其他关键细节** - **客户需求趋势**:更多客户要求全套光学组件(8-10片玻璃图纸),而非单镜片加工[23] - **工业级vs消费级**:工业级小批量多品种(高毛利),消费级大批量(低毛利),生产分开管理[22]
久之洋:产品服务于军民两领域 聚焦红外激光光学等业务
金融界· 2025-08-18 11:58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红外、激光、光学及星体跟踪器领域 [1] - 主要产品服务军民两用领域 [1] 军工信息化应用 - 公司产品是军工信息化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服务于实际应用需求 [1] - 暂无专门针对军工AI的产品 [1] 技术发展关注 - 公司持续关注军工AI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市场动态 [1] - 公司评估并寻求合适的市场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