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T1模型

搜索文档
腾讯AI元宝:微信生态下的“明日之星”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5-23 12:24
腾讯元宝AI产品市场表现 - 截至5月20日,元宝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榜排名跌至第43名,落后于豆包(榜首)和DeepSeek(第六)[1] - 腾讯财报对元宝提及较少,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回避其与微信协同的细节,称其仍处"非常早期阶段"[1] - 用户反馈元宝存在感弱,指令遵循能力差,部分功能被质疑为复制竞品[1][6] 腾讯AI战略调整与资源投入 - 2023年股东大会上马化腾强调不急于展示半成品,需夯实算法、算力、数据及场景落地[2] - 4月29日公司重组AI部门,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终结赛马机制,明确混元技术驱动的优先级[10] - 2025年2月元宝投放金额达3.03亿元(为接入DeepSeek前的10倍),3月投放近10亿元[10] 产品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 - 元宝1月从TEG转入CSIG后迭代加速,3月更新30余次,但产品完善度仍落后同行[2] - 4月16日上线微信内添加好友功能,试图降低使用门槛[4] - 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倾向通过元宝调用DeepSeek而非混元模型,导致混元训练数据积累不足[10] 行业竞争与产品力挑战 - 行业人士指出AI工具需模型与应用深度配合,但元宝与混元协同效果不理想[1] - 用户对比发现元宝的DeepSeek-R1在复杂推理时表现逊于火山引擎版本,疑为参数受限[6] - 公司承认需关注留存率,模型能力差是国内AI产品通病,微信生态承载能力存疑[11]
腾讯,重磅发布!马化腾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9:21
腾讯2024年度财报核心数据 - 全年营收达6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净利润2227亿元,同比增长41% [1] - 毛利率从2023年的48%提升至53% [1] - Q4营收1724.5亿元,同比增长11% [1] - Q4毛利和经营利润(NON-IFRS)增速分别为17%和21%,连续九个季度超越营收增长 [1] - 2025年计划回购股份规模至少800亿港元,现金红利增长32%至约410亿港元,总股东回报最少达1210亿港元 [1] AI战略投入与布局 - 重组AI团队以聚焦产品创新和模型研发,增加AI资本开支 [2] - 2024年研发投入706.9亿元,七年累计研发投入达3403亿元 [2] - 年度资本开支突破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创历史新高 [2] - 采用"核心技术自研+积极拥抱开源"的多模型策略 [5] - 自研混元大模型采用MoE架构,旗舰模型参数规模达万亿级 [6] - 推出新一代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S,即将推出擅长深度推理的混元T1模型 [6] 产品与行业应用 - C端产品(腾讯元宝、微信搜一搜、ima、地图等)和B端工具(大模型知识引擎、CloudStudio、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支持混元和DeepSeek双模调用 [7] - 腾讯云多模型行业方案已落地金融、医疗、教育等30多个行业 [7] - 提供从算力到模型部署的全链路支持,帮助企业训练行业大模型 [7] 战略方向 - 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预期通过提升广告业务效率和游戏生命周期带来回报 [2] - 大模型技术被视为智能AI应用的基础,将推进全链路自研同时拥抱开源模型 [5] - 目标是将前沿AI技术转化为实效性、温度感和可进化的智能产品 [5]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3期):中鼎战略合作众擎机器人,Figure AI机器人多模态能力升级【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2-23 23:12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2月17日-2月21日上涨5.84%,跑赢沪深300指数4.84pct,跑赢上证综合指数4.87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6.8% [1] - 核心公司表现亮眼:银轮股份周涨26.3%,双林股份周涨30.85%,斯菱股份周涨24.71%,精锻科技周涨21.42%,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71.71%(双林股份)[1][6] - 细分环节中丝杠相关企业表现突出:双林股份月内涨幅24.34%,贝斯特月内涨幅25.78%,浙江荣泰月内涨幅47.21% [6] 行业技术突破 - Figure AI推出全球首款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Helix,可同时控制35个自由度,实现基于自然语言指令的精细操作,模型包含70亿参数多模态语言模块和8000万参数动作控制模块 [7] - "天工"机器人实现视觉感知行走技术突破,可连续跨越上百级楼梯,奔跑时速提升至12km/h,并在雪地等复杂地形保持稳定 [8] - 优必选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开发多模态具身推理系统,可实现工业场景任务分解与多机器人协同,计划2025年实现工厂规模化部署 [10][11] 企业战略动态 - 蚂蚁集团通过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招聘14个具身智能岗位,正式布局具身智能产品研发 [9] - 理想汽车调整管理层分工:李想转向AI战略,马东辉主导智能汽车业务 [14]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AI投入将超过去十年总和,重点投向云计算基建、基础模型平台和业务AI转型 [15] 产业链合作与融资 - 中鼎股份与深圳众擎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聚焦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发,并计划设立全资机器人子公司 [17][28] - 华培动力切入机器人传感器赛道,布局磁编码器、MEMS压力传感器等产品,部分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28] - Figure AI洽谈C轮融资,估值或达400亿美元,较一年前增长15倍;星海图完成3亿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近1亿美元 [12][24]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工信部强调扎实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场景应用 [19] - 上海浦东召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大会,50余家上下游企业参与,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30家相关企业 [20] - 广东省高层调研广汽智能机器人并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