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金融ETF
icon
搜索文档
ETF收评:酒ETF领涨2.20%,标普消费ETF领跌6.03%
快讯· 2025-06-20 15:02
恭喜!T+0全球交易权限现已为您开通>> ETF收盘涨跌不一,酒ETF(512690)领涨2.20%,港股非银ETF(513750)涨1.89%,港股金融ETF(513140) 涨1.78%,标普消费ETF(159529)领跌6.03%,标普500ETF(159612)跌4.41%,国证2000指数ETF(159505) 跌2.57%。 ...
南向资金猛买!“五朵金花”,为何这么红
天天基金网· 2025-06-19 13:23
港股"五朵金花"格局形成 - 近期港股医疗、科技、消费、红利、金融板块持续走高,形成"五朵金花"格局,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创近五年新低,部分龙头股H股甚至出现溢价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逾6900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量的85%,资金集中流入医疗、科技、消费、红利和金融板块 [4] - 港股医药主题ETF涨幅居前,年初至6月17日涨幅均超40%,科技和互联网ETF涨幅超25%,金融和非银ETF涨超20%,消费和红利主题ETF涨幅分别达20%和15%以上 [4] 板块表现驱动因素 - 科技和消费板块受业绩驱动实现戴维斯双击:全球AI产业爆发带动算力和应用增长,新消费产业(潮玩、美妆、贵金属)契合人口结构变迁和文化自信增强 [8] - 医疗板块受估值驱动:创新药企业进入成果转化期,政策优化和低估值推动股价上行,部分基金重仓港股创新药股票区间回报率高达98% [5][8] - 红利和金融板块以估值修复为主:因"A股映射"效应及险资配置需求,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吸引资金流入,香港交易所股价年内涨幅约40%带动相关ETF [4][8] 市场趋势与机构观点 - 港股上涨动力来自价值回归而非短期博弈,科技和消费的业绩驱动更具持续性,AI、半导体、智能驾驶等创新领域被长期看好 [10] - AH股价差收敛趋势可能延续,沪深港通机制优化和规则趋同将提升定价效率,低估值蓝筹H股价格或进一步接近A股 [11] - 中金公司指出,美元周期下行、中国基本面韧性及AI产业趋势支撑港股价值重估,当前估值仍低于全球主要市场 [11]
“新时代五朵金花”绽放大资金加速抢滩香江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58
近期,港股市场的医疗、科技、消费、红利、金融板块走高,"五朵金花"持续绽放。值得注意的是,恒 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近日一度触及近五年新低,反映出H股相对A股的折价大幅收窄。 为何上述板块近期表现亮眼?港股市场"五朵金花"成色如何?背后是价值回归还是资金博弈?未来行情 是否具有持续性?围绕这些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 ● 本报记者 王雪青 资金捧出"五朵金花"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逾6900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 年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的85%。今年以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高于A股三大指数。从细分领 域来看,港股医疗、科技、消费、红利和金融板块涨幅居前,形成"五朵金花"格局。 第三类是估值修复带来的股价上行,主要包含红利品种和金融板块。大部分红利品种与金融个股业绩并 未显著向好,股价上涨主要源于"A股映射"带来的估值修复,背后是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在权益市场选取 低波、稳定收益品种。红利品种及金融个股因业绩预期稳定、股息率较高等特点,成为这类资金的投资 首选。 内资对港股影响力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批优质公司赴港IPO,新消费、人工智能( ...
Doo Financial:如何利用美港股ETF捕捉行业轮动超额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5-27 19:41
ETF投资策略 - ETF在资本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使普通投资者能够参与行业轮动,美港股市场分化加剧,科技巨头与传统能源此消彼长,消费复苏与高端制造交替领跑 [1] - 经济周期影响ETF表现,通胀回落期利好港股消费ETF,AI技术突破时美股半导体ETF常率先起舞 [1] - 构建ETF组合建议50%资金分配给宽基ETF(如标普500ETF和恒生指数ETF),30%配置行业ETF(根据季度GDP数据切换),20%用于捕捉突发性机会(如地缘冲突升级时的国防ETF) [1] - 行业轮动的本质是资金迁徙,观察ETF资金流量比盯个股涨跌更有预见性 [1] 季节轮动模型 - 一季度侧重配置港股高股息ETF(受益于年报分红预期),二季度转向美股消费ETF(把握暑期经济活力),三季度布局港股新能源ETF(对应政策窗口期),四季度增持美股科技ETF(押注年度新品发布季) [3] - 去年数据显示,按季节轮动模型调仓的组合跑赢大盘8个百分点,但需灵活调整,如遇美联储紧急加息可切换到公用事业ETF等防御品种 [3] - 行业ETF波动率通常是宽基指数的1.5-2倍,建议设置动态止盈线(当持仓ETF相对行业平均估值溢价超20%时分批减仓) [3] - 港股金融ETF与美股区域银行ETF存在负相关性,组合搭配能平滑波动,需警惕"伪流动性"陷阱(小众行业ETF日均成交不足百万美元可能面临折价抛售压力) [3] 智能导航系统策略 - 建议通过监测美港股行业ETF的资金流入强度、相对强度指标(RSI)背离、估值分位数等三维数据精准捕捉切换时机 [5] - 当前港股医疗ETF的PEG指标已低于十年均值,美股云计算ETF的机构持仓占比正快速回升,这类信号比市场情绪更可靠 [5] - 超额收益源于对产业变迁的深刻理解与工具的高效运用,而非频繁操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