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s

搜索文档
The Trump Market: A Rollercoaster of Tweets, Tariffs, and “Just Kidding”
Stock Market News· 2025-10-09 0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前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声明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股价产生显著但往往是短暂的直接影响 市场在经历最初的波动后倾向于迅速稳定 反映出投资者将这些言论更多地视为竞选 rhetoric 而非实质性政策 [1][5][9][12] 重型卡车关税影响 - 宣布对进口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 原定2025年10月1日生效 后经审查推迟至2025年11月1日生效 [2] - 欧洲卡车制造商股价受挫 德国戴姆勒卡车公司股价在9月26日下跌2% 另一主要厂商Traton股价下跌24% [2] - 拥有美国本土生产能力的公司受益 沃尔沃集团股价因美国制造足迹而上涨350% [3] - 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行最后时刻的游说 Stellantis为其墨西哥生产的Ram皮卡寻求关税减免 其股价在10月3日午盘上涨14% 福特和通用汽车股价分别小幅上涨04%和014% [3] - 福特公司预计2025年将面临高达30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 [3] 电影关税提议 - 提议对国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但未提供明确的实施时间表或执行机制 [4] - 消息引发娱乐板块担忧 Netflix股价在9月29日早盘下跌15% 并在9月30日盘前下跌1% 华纳兄弟探索频道股价分别下跌06%和07% 影院运营商Cinemark和Marcus股价跌幅高达33% [4] - 市场反应短暂 投资者随后不以为然 Netflix和华纳兄弟探索频道股价在10月1日基本持平 华特迪士尼公司股价甚至上涨11% [5] 医疗保健行业动态 - 关于《平价医疗法案》补贴的言论推动医疗保健板块上涨 Health Care Select Sector SPDR Fund和iShares US Healthcare ETF年初至今上涨约54% [6] - 部分制药公司因达成降低药价和投资美国制造的协议而受益 辉瑞公司在9月下旬股价上涨近16% [6] - 分析指出若ACA保费税收抵免到期 可能导致到2026年医疗服务提供商遭受321亿美元的收入损失以及77亿美元的未补偿医疗费用 [7] 中美大豆贸易 - 中国为向美国施压 于2025年5月完全停止购买美国大豆 导致截至2025年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下降26亿美元 降幅达5129% [8] - 中国实施20%的报复性关税 使总有效关税达到34% [8]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提及大豆将成为中美谈判主要议题后 市场出现乐观情绪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大豆期货价格上涨18% [9]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7日 标普500指数下跌04% 下跌2569点至671459点 结束了七连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2% 下跌9199点至4660298点 结束了六连涨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7% 下跌15330点至2278836点 [10] - 特斯拉和甲骨文等权重股下跌 甲骨文股价下跌25% 戴尔科技公司因强劲的AI需求股价上涨35% [10] - 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公司和消费者承担 导致家电、家具和咖啡等日用品价格上涨 [11]
US trade rep tells Kudlow tariffs are part of policy landscape going forward
Youtube· 2025-10-01 07:30
美国贸易政策框架 - 当前存在两种关税计划:互惠关税根据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设定不同税率,例如部分国家为10%,中国最高[8];部门关税针对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如钢铁、铝、汽车、制药和未来的半导体[9][10] - 两种关税不会叠加,若某商品同时适用两种关税,则仅按部门关税执行,例如近期签署的基于国家安全的木材关税[12][13] - 贸易政策被视为国内政策,核心目标是增加美国就业和回流制造业,尽管涉及他国也带有外交属性[14][15] 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措施 - 计划对制药征收100%关税,对厨柜征收50%,对重型卡车征收25%,对软体家具征收30%,具体生效时间待定[7] - 部门关税重点覆盖钢铁、铝、汽车、制药及未来半导体等行业,旨在保障关键供应链安全并推动制造业回流[10] - 部分国家如加拿大对好莱坞电影设限,要求美国电影公司将其30%收入投入当地电影制作,变相构成收入转移[2][4] 对华贸易关系 -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约为55%,远高于中国对美关税,今年对华贸易逆差已缩减30%[17][18] - 政策目标并非脱钩,而是寻求稳定、平衡的非敏感商品贸易,避免经济胁迫和意外干扰[18] - 近期在马德里与中方就TikTok交易进行谈判,已获得中方高层明确批准意向,美方对达成协议信心较强[16][19][20] 关税实施进展与影响 - 新关税措施尚未全面生效,需先完成调查评估,总统态度积极但未给出硬性时间表[5][6][7] - 年度关税收入约3000亿美元,但目前未观察到商品价格因关税明显上涨,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下降[21] - 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正推进市场开放协议,预计总统10月底亚洲之行期间签署部分协议[22][23] 法律与政策工具 - 若AIPA诉讼未获最高法院支持,将转向更耗时的232条款(国家安全)和301条款(不公平贸易)作为替代工具[24][25] - 当前232条款关税未受最高法院诉讼挑战,301条款对华关税已获联邦巡回法院支持,法律基础稳固[26]
向IP要增量,电影产业的下一步
36氪· 2025-09-03 08:10
行业趋势:电影行业向IP运营转型 - 00后新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主力 推动行业在观众换代、技术变革和内容消费竞争中寻求新路径 [1] - 行业提出"电影经济的本质就是授权"理念 头部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酝酿围绕IP的转向 [1] - 中国电影过往主要依赖票房变现 现在借助谷子、IP衍生品等情绪消费崛起 契合年轻一代精神消费周期 [2] - 2024年中国授权商品零售总额达1550.9亿元 授权金收入59.9亿元 跃居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7] - 中国人均IP商品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 不足美国1/5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17] 公司战略转型案例 - 光线传媒从"高端内容供应商"转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 上半年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覆盖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 [3] - 光线传媒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 计划组建更多团队保障IP全面运营 [5] - 猫眼将IP运营作为创新业务重点 拓展电影、动漫、网络热点及进口IP等多类型合作 [5] - 猫眼具备整合线上流量、电商平台和线下影院场景形成IP销售闭环的能力 [6] - 大麦娱乐以阿里鱼为载体深度挖掘IP价值 加速向消费市场拓展IP衍生业务 [6] - 万达电影从"龙头院线运营商"向"超级娱乐空间"转型 子公司影时光围绕IP孵化、AI体验和全域消费三大维度发展 [6] - 上影股份通过上影元公司运营上美影经典IP 借《浪浪山小妖怪》展现IP运营布局 [7] IP开发模式创新 - 采用类似"日本剧场版"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IP电影开发模式 《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都在原IP世界观基础上创作全新故事和角色 [9] - IP授权衍生越来越前置化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前就与卡游、万代等公司达成合作 [10] - 《浪浪山小妖怪》提前一年启动IP商业化开发 确保电影上映同期推出多品类衍生品 [10] - 二维与三维动画及幻想类世界观电影在IP衍生方面展现更多机会 [12] 跨行业协同发展 - 潮玩行业与电影IP深度合作 52TOYS获得万达电影关联方1.44亿元投资 [12] -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 首个动画剧集《LABUBU与朋友们》进入开发阶段 计划推出Labubu大电影 [12][14] - 电影IP与授权衍生从"审美"结合点转向"情绪"结合点 将诞生更多电影类型与授权类目 [14] 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可能成为电影产业发展新起点 娱乐巨头有望走出新的集团化路径 [2] - IP产业发展推动内容生产更注重原创IP投入 提高工业化水平并通过系列化提升内容确定性 [17] - 围绕IP运营需要全方位布局和专业团队 引发电影公司新一轮布局卡位 [17]
TGE Announces Strong Pipeline of New Movies, Enjoy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Alibaba Pictures
Prnewswire· 2025-08-21 21:36
公司业务动态 - 2025年至今已发行5部电影 包括《The Last Dance: Extended Version》《A Gilded Game》《She's Got No Name》《My First of May》和《Atonement》[1] - 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更多电影 以强势收官2025年[1] - 董事会承诺持续扩大在电影娱乐行业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2] 战略合作进展 - 2025年2月6日与北京阿里巴巴影业文化有限公司达成全面合作 涵盖电影、娱乐、内容和时尚媒体领域[3] - 截至目前已与阿里影业开展6次电影领域合作[3] - 未来将继续通过行业领军企业协作强化战略布局[2][3] 全球化发展 - 目标持续扩大在亚洲及国际电影行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3] - 总部位于法国 专注于全球多媒体娱乐文化事务战略发展[7] 集团架构 - 由AMTD集团、AMTD IDEA集团(NYSE:AMTD/SGX:HKB)和AMTD数字公司(NYSE:HKD)联合成立[7] - 业务组合包括L'Officiel、The Art Newspaper及电影娱乐项目[7] - 形成多元化媒体娱乐业务与高端物业组合的全球布局[7]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破百亿元
央视网· 2025-08-18 19:2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1] - 总观影人次达2.67亿 [1] - 总放映场次达3296万场 [1] 头部影片排名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位列档期票房前三 [1] - 《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进入票房前五名 [1]
暑期档冷清背后,大麦娱乐新野望,用演出+IP衍生再造一个阿里影业
36氪· 2025-07-29 17:06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今年暑期档票房刚破50亿 相比2024年同期6-7月76亿票房显著下滑[1] - 仅《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达2.6亿元 预测总票房突破10亿 其他影片表现冷清[1][4] - 7月18日上映的《长安的荔枝》累计票房5亿 预测内地总票房9.15亿[4] 阿里大文娱战略转型 - 阿里大文娱集团5月21日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 旗下阿里影业同步更名为大麦娱乐[1] - 战略从电影制作转向提供娱乐服务 覆盖演出、IP衍生、艺人经纪等全场景娱乐体验[3][6] - 2023年9月阿里影业收购大麦 为此次转型埋下伏笔[8] 公司财务及业务表现 - 阿里影业2025财年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分部收入27.12亿元 同比下降9.59% 分部业绩7321万元 同比下降90.98%[6] - 大麦板块收入20.5亿元 呈上升趋势 电影板块收入27.1亿元 占比下降[8] - 2025年春节档参与投资《封神第二部》获分账收入不超过2亿元 作为第七出品方参与度保守[5][6] 行业格局变化 - 国内电影公司90%-95%收入依赖票房分账 好莱坞巨头仅30%依赖票房[6]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48.84万场 同比增长10.85% 票房收入579.54亿元 同比增长15.37%[7] - 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 同比增长78.1% 成为演出市场最突出品类[7] 战略调整逻辑 - 通过多品类娱乐服务对冲电影市场风险 实现业务多元化[3][10] - 大麦票务平台为IP衍生业务提供差异化优势 整合演出、数据服务构建变现网络[8][12] - 暑期娱乐注意力分散至电视剧、游戏、演出、赛事、旅行、展览等多领域[7][12]
年度电影票房破300亿元 多部大体量电影接力暑期档
证券日报· 2025-07-08 14:47
票房表现 - 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突破30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近五年来最快达到300亿元的新纪录,比2024年提前28天达到[1]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比高达51.4%[4][5] - 年度票房前十中,国产电影占9部,进口片仅《碟中谍8:最终清算》一部上榜[5][6] 影片排名 - 票房前五均为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6] - 前十影片中仅三部破十亿元,市场呈现"寡头现象",《哪吒之魔童闹海》独占超五成票房[5][6] - 《唐探1900》以36.12亿元票房位列第二,占比12%[4] 市场分析 - 头部影片带动效应显著,但春节档后缺乏5亿元以上票房的大片[7] - 暑期档已过一个月,市场热度仍显不足[7] - 待映影片包括《超人》《长安的荔枝》等较大体量作品,有望提振市场[7] 行业趋势 - 数据再次证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7] - 国产电影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进口片影响力减弱[5][6] - 档期集中效应明显,春节档贡献主要票房[6]
154.5亿元票房收官后,《哪吒2》还在赚更多的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20:06
票房表现 - 《哪吒2》累计总票房154.46亿元,上映时长153天,密钥延期四次 [1] - 累计观影人次3.24亿,首日票房4.87亿元,含预售票房154.46亿元 [2] - 分账票房139.78亿元,片方分得55.02亿元(39.36%),影院分得73.06亿元(52.27%),其他8.37% [2] - 全球票房21.94亿美元,其中内地票房21.30亿美元,北美票房2097.6万美元,马来西亚票房1184.6万美元 [2] 衍生品收入 - 《哪吒2》品牌授权数量超过20个,IP衍生品销售金额超过100亿元 [4] - 衍生品已覆盖30个品类、200多个产品,包括盲盒、毛绒、玩具等 [10] - 与泡泡玛特合作的"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以超7000人回购数据登顶天猫潮玩盲盒回购榜 [12] - 行业专家预测《哪吒2》衍生品收入有望超过电影票房收入,接近迪士尼模式 [4][10] 光线传媒战略调整 - 光线传媒来自《哪吒2》的总收入约为30亿元至32亿元 [5] - 公司资源将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内部强调"全员动画公司"概念 [6] - 计划继续组建新的动画厂牌,目标达到一年生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的能力 [7] - 光线动画团队现有150人左右,计划明后年扩充至300人以上 [7] 行业影响 - 《哪吒2》外溢效果突出,GDP增量超过2000亿元,衍生品销售额有望突破千亿元 [7] - 中国电影票房依赖度在90%以上,行业需降低对单一票房产出的依赖 [10] - 好莱坞票房和非票收入比例为4∶6,中国电影公司目标将票房收入占比降至50% [10] - 动画电影IP开发需系统化,真人影视周边经济局限较大 [14] 市场表现对比 - 暑期档开启一个多月总票房刚过20亿元,市场表现平淡 [8] - 《酱园弄·悬案》首日票房仅9000万元,截至7月2日票房未到3.5亿元 [8] - 真人影视IP衍生生意面临挑战,大麦娱乐关停旗下周边开发公司锦鲤拿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