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熊去氧胆酸
icon
搜索文档
Cell子刊:肠道菌群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生物世界· 2025-05-11 11:07
1型糖尿病概述 -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特征是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被免疫相关机制破坏,需要终身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2] - 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胰岛素替代疗法无法解决潜在自身免疫失调问题 [2] - 研究重点包括免疫调节方法、细胞干预措施和胰腺β细胞移植等新兴疗法,旨在实现治愈 [2] 最新研究成果 - 南京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提出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恢复肠道次级胆汁酸合成可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3] -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次级胆汁酸)参与调节宿主生理过程,其失衡可能导致代谢和免疫疾病 [5] - 次级胆汁酸(如熊去氧胆酸)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改善β细胞功能和葡萄糖代谢,人类研究中高危个体次级胆汁酸代谢失调早于胰岛自身免疫症状出现 [5]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建立1型糖尿病队列,采用洗涤微生物群移植治疗(WMT)将健康人群功能微生物群移植到患者体内 [6] - 1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有害菌多于有益菌,且次级胆汁酸代谢受损 [6] - WMT干预可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剂量、减轻炎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并促进次级胆汁酸生成,有反应者有益菌和次级胆汁酸水平升高 [6] 核心结论 -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失调,次级胆汁酸与胰岛功能相关 [7] - 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和胆汁酸谱具有1型糖尿病诊断潜力 [7] - WMT治疗提高石胆酸(LCA)和异石胆酸(isoLCA)水平,改善胰岛功能 [7] - 靶向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及次级胆汁酸代谢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潜在方法 [9]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原料药板块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关注行业供需改善
太平洋· 2025-05-08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1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行业集中度提升,板块估值修复但仍处历史低位,在建工程规模下降产能扩张放缓,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带来增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个股[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 Q1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2024年板块营收1176.77亿元,同比增6.74%,归母净利润150.46亿元,同比增27.89%,扣非净利润140.29亿元,同比增24.42%;2025年Q1营收295.46亿元,同比降0.48%,归母净利润45.62亿元,同比增20.87%,扣非净利润43.65亿元,同比增21.98% [3][16][18][20] -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毛利率38.00%,同比提升1.58pct,净利率12.79%,同比提升4.97pct;2025年Q1毛利率38.14%,同比提升1.76pct,净利率15.41%,同比上升2.63pct,环比提升7.06pct [4][24][25] 二、行业集中度提升,TOP10企业贡献七成以上收入及业绩 - 2024年TOP10企业营收占比73.33%,归母净利润占比89.03%;2025年Q1营收占比73.19%,归母净利润占比82.51%,同比提升7.93pct [31][33][34] 三、板块估值修复,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 - Q1板块估值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末PE为30.26倍,处于14%历史分位,相较医药生物行业溢价率为12.23%;2025年Q1末PE为33.97倍,处于18%历史分位,溢价率为29.43% [5][42] - Q1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产能扩张放缓:2025年一季度末在建工程163.57亿元,同比下滑4.31%,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比值为0.20,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降 [9][44][47] 四、投资建议与公司推荐 - 投资建议:2025 - 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3900亿美元,较2019 - 2024年增长124%,专利悬崖带来增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个股 [6][46][48] - 同和药业:二厂区一期产能投放,新产品法规市场有望持续放量,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8.00/9.50/11.50亿元,归母净利润1.14/1.48/1.9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51][52][54] - 奥锐特:“原料药 + 制剂”持续兑现,“多肽 + 寡核苷酸”打开成长天花板,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17.18/19.57/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4.61/5.92/7.24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56][57][59] - 共同药业:聚焦甾体药物领域,产品向下游延展打开成长空间,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17/7.41/8.89亿元,归母净利润 - 0.31/0.15/0.53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60][64][65] - 奥翔药业:原料药 + CXO业务稳健增长,制剂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9.55/11.28/13.93亿元,净利润2.80/3.32/4.11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66][67][70] - 国邦医药:医药业务回暖,动保业务弹性可期,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7.15/75.83/82.96亿元,归母净利润9.54/11.42/13.14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71][72][76] - 普洛药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加速,CDMO有望迎来新通胀时代,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130.58/143.93/159.58亿元,归母净利润11.53/13.23/15.47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77][80][82]
最新!这5家高校获批设立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
合成生物学高校专业设立情况 - 2025年4月教育部批准5家高校新增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包括长治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2] - 截至2025年国内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达11家,此前6家分别为天津大学(2020)、山西大学(2021)、南京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2022)、江南大学/湖北大学(2023) [3] 新增高校专业特点与优势 长治学院 - 2024软科排名第440位,生物科学专业获评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全国第9),化学生物学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3] 淮阴师范学院 - 2024软科排名第319位,重点学科为"材料与化工" - 拥有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能源材料/绿色合成/生物质化学 [4] - 与斯德瑞克共建"绿色化学联合实验室" [6] 武汉轻工大学 - 2023年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共建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单位) [7] - 2024年成立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聚焦天然产物合成/食品酶改造/代谢工程三大方向 [7] - 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02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 湖南文理学院 - 常德市规划以该校为主阵地建设湖南省首个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8] - 联合5家企业成立合成生物产业学院及研究院,实验室面积5000㎡,配备150余台大型设备 [8] - 研究成果包括NMN/辅酶Q10/人造香精等产品,2023年聘请德国院士张友明任名誉院长 [8] - 2024年1月获批湖南省农业合成生物学生物农药制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8] 深圳理工大学 - 合成生物学学院为首批建设学院,院长为张先恩 - 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参与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设 [9] 行业动态 - 生物制造产业交流群覆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农业等超10000名从业者 [11] - bio-basedlink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已上线 [14]
宝利化再获发明专利,为制药行业注入创新活力
贝壳财经· 2025-04-23 10:29
公司研发成果 - 宝利化制药成功获得"一种熊去氧胆酸制备纯化装置、方法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 [1] - 该专利技术优化了制备纯化装置与方法,显著提升熊去氧胆酸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 [4] - 此前公司在维生素B6注射液研发领域已成功获得专利,此次是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4] 专利技术意义 - 高纯度熊去氧胆酸样品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探索新治疗用途提供关键支持 [4] - 专利技术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加速科研进程和推动新型药物研发 [4] - 为患者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和保障 [4] 产品应用领域 - 熊去氧胆酸广泛应用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治疗,可促使结石溶解并缓解病痛 [3] - 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改善胆汁淤积状况,保护肝脏功能并延缓疾病发展 [3][4] -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能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与数字研发驱动,在专利研发方面成果丰硕 [4] - 秉持"融合全球数药科技,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使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4] - 深耕制药创新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