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车型

搜索文档
贪婪与恐惧,分歧或共识:苦价格战久矣的车圈众生相
第一财经· 2025-06-09 20:5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上游供应商被倒逼降价,利润空间压缩,部分供应商利润从15%~20%降至10%左右 [3] - 供应商回款账期延长至30~120天不等,远超过理想状态下的1个月 [3] - 下游经销商面临终端价格倒挂,2024年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全国4S店数量较2023年减少4419家 [2] - 2025年1-4月经销商总体库存增长12万辆,打破过去5年同期持续降库存惯例 [7] - 汽车制造业利润率持续下滑,2024年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9% [12] 供应链金融问题 - 车企普遍使用供应链金融平台(如比亚迪迪链、长城链等),兑付周期通常为6个月,变相延长回款周期 [4] - 上市整车企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海马汽车约206天、比亚迪约146天、吉利约117天、长安汽车约97天 [5] - 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产生手续费或利息,加深车企与上下游绑定,但将财务成本转移给供应商或经销商 [5] - 账期延长导致供应商利润降低1-2个百分点,可能引发产品质量下降风险 [4] 政策与行业反应 -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起施行,禁止强制接受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 [6] - 中汽协、工信部等多部门发声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推动行业秩序回归 [2] -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多家车企高层联合发声"反内卷",呼吁建立健康竞争环境 [13] - 行业共识认为无底线"价格战"将挤压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 [12]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面临资金流动性风险,"越卖越亏"成为常态,部分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爆雷 [7] - 上半年仅35.0%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64.9%未达目标 [9] - 主机厂政策调整(如提车奖励)导致部分经销商过度批售,恶化运营状况 [8] - 销售返点调整加剧经销商压力,部分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加重竞争 [8] 市场价格动态 - 2025年一季度共有51款车型降价,较2024年同期大幅减少但仍处较高水平 [11] - 比亚迪连续三个月降价促销,优惠幅度最高达5.3万元,引发70多款车型加入降价潮 [11] - 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零跑等推出限时优惠,最高降幅达5万元 [11] - 合资品牌降价更甚,BBA多款车型降幅超10万元,保时捷卡宴终端折扣超30% [12]
为什么比亚迪突然再打价格战?
新浪财经· 2025-05-29 18:10
比亚迪降价促销与行业价格战 - 公司于5月22日对王朝网和海洋网22款车型降价1.2万至5.3万元,为三月底以来第三次且力度最大的促销[2] - 降价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吉利银河系列跟进降价,奇瑞瑞虎系列降幅接近50%[2] - 行业利润率在2024年创历史新低至4.3%,价格战导致零售市场累计损失2000亿元[4] - 新能源车降价幅度显著高于燃油车:平均降幅9.2%(1.8万元)vs燃油车6.8%(1.3万元)[4]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销售427.22万辆,汽车业务收入6173.82亿元,单车收入14.45万元,毛利率22.31%对应单车毛利3.22万元[4] - 全年净利润402.54亿元推算单车净利不足1万元,显著低于毛利水平[4]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70%,2024年研发支出542亿元[18] - 固定资产扩张明显:2023-2024年投资额达1310亿和806亿元,同期计提折旧377亿和569亿元[18]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2025年前4个月销量138万辆,仅完成550万辆目标的25%[6] - 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微跌1%,为年内首次环比下滑[7] - 主力车型销量下滑:海鸥/海豚前4个月均销量不足4万辆(vs去年月均7万),秦系列月均销量从7.5万降至4.46万[8] - 汉系列一季度销量43158辆,较2024Q4的94675辆环比腰斩[10][11] 高端化遇阻与竞争压力 - 腾势品牌2025Q1销量3.26万辆,月均不足1.09万辆,D9占比仍超90%[13] - 新车型表现不佳:腾势Z9GT月销从3400辆降至300辆,N7连续7月销量低于400辆[13] - 方程豹5上市8个月后降价5万元,品牌月销量从1.1万回落至6400辆[15] - 竞品冲击明显:10万元级市场出现搭载激光雷达车型,汉EV周销量仅为日产N7一半[10] 债务结构与海外拓展 - 资产负债率74.64%,低于奇瑞/蔚来等但高于国际车企[16] - 经营性负债占比95%,应付账款达2416亿元,周转天数从127天升至166天[19][20] - 2025年海外销售目标80万辆,前4个月已完成29万辆[22] - 通过H股配售融资435亿港元,并要求供应链降价10%以缓解债务压力[20]
魏建军在炮轰谁?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6 21:32
今天市场讨论最火,也是跌的最惨烈的,无疑是整车板块,中国目前最大的两家民营车企, 比亚迪和吉利,在港股分别大跌8.6%、9.5% ,直接 跌麻了,要知道,上周五,比亚迪才刚刚刷新了股价的历史新高,而另外一家主机厂赛力斯还直接涨停了,结果过了一个周末,直接从KTV抬进 了ICU。 大跌的原因是这样的,我把逻辑尽量讲完整点。 上周五的时候,长城汽车的董事长, 魏建军 ,找媒体做了个专访,痛批了一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乱象,完整的视频在下面,我帮大家先贴出来。 大家没时间看的话,我简单总结一下访谈想传达的意思: 1、视频以发改委发言人,关于整治内卷式竞争、整治行业劣质低价的市场乱象的讲话开篇,魏总在这个访谈中,扮演着 行业卫道士 的角色,有那么 点"清君侧"的意思了。 2、提到的第一个乱象, 恶性的价格战 ,直接导致全行业损失超过千亿,有些车企"卖一辆亏一辆"。 3、第二个乱象,恶性的价格战背后,有几个衍生的问题,一是降价多的车型必定 偷工减量 ,损失汽车安全性;二是整车降价,压力传导到 供应链 ,严 重拖欠供应商货款,账期大幅拉长,零部件厂商也过不下去;三是持续降价,导致二手车 保值率 暴跌 ,在海外"影响中国车企形 ...
“五一”车市冷暖实探:车展仍水泄不通,试驾量明显提升
第一财经· 2025-05-05 16:56
这个五一假期,车展和外滩一样成为了上海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五一'我们有了新节目——拖家带口看车展。"假期第一天,来自上海的程先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 示。 这个五一假期,车展和外滩一样成为了上海的一张新名片。这场首次延长至五一假期的汽车盛会,累计 吸引了超百万人前来观看。同时叠加假日经济与多元化的促销活动,二季度沪市汽车消费或进一步迎来 热潮。 除了上海外,五一假期期间,第一财经记者亦走访广州、宣城、保定等城市发现,以旧换新政策和各类 新车上市是厂商拉动消费的主要抓手;而降价促销、各类补贴、保险优惠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为消费者带 来了实惠,也为汽车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海:车展叠加补贴政策,拉动汽车消费回暖 5月2日,上海车展最后一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场馆内依旧人头攒动,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以及海外 观众触目皆是,热门车型被围得水泄不通,需要排队才能体验。上海车展这个绝佳平台也成为了拉动上 海汽车消费的一大引擎。一位车企内部人士称,即使在车展最后闭幕当天场馆熄灯之后,也有很多消费 者仍在谈价和签单。 为了紧抓这轮假日汽车消费热潮,车企和上海各区都推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这是两年以来最大的优惠。"车展上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