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稀
搜索文档
不仅熬过低谷 还要“创”出未来——伊利900亿元营收背后的“抗周期”启示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10月30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1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905.64亿元,同比增长1.71%;扣 非归母净利润101.03亿元,同比增长18.73%。 "业绩超预期。"这是公告评论区投资者对企业三季报的主流看法。事实上,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产 业链上下游经营压力增加,我国奶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消费复苏不均衡的背景下,伊利的业绩韧性 源自哪里?构建行业"抗周期"能力的良方究竟是什么?带着疑问,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了这家行业龙头 企业。 盈利引擎的"质变"与"扩容" 呼和浩特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斑斓秋色中,超高速灌装机正以每小时4万包的速度静谧运转,每秒有 11包鲜奶在数智系统监控下精准灌装下线。 "这一幕高效的生产场景,就是伊利发展速度的生动写照。"伊利集团副总裁韩飞与记者分享他最近的心 得,"'抗周期'核心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盈利质量与业务结构的双重优化。" 据韩飞介绍,2025年1至9月,公司基石业务液体乳稳居行业第一,实现营收549.39亿元。其中,金典有 机乳铁蛋白牛奶等产品,成为节日礼赠市场爆款。 业务结构的"多点支撑"则让抗周期底气更足。深加工是奶业破解周期性波动难题的有效方式。 ...
钟薛高:“雪糕刺客”跌落启示录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5:11
公司核心事件与现状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相关案件将于11月5日开庭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曾凭借高端定位和营销迅速走红,首年营收破亿元,2021年销售额达10亿元 [3] - 2022年遭遇“火烧不化”和“雪糕刺客”等舆论风波后,公司陷入拖欠薪资、人员流失等困境,线上销量曾大跌60% [3][7] - 目前公司线下渠道产品近乎绝迹,微信小程序、京东旗舰店已关闭,天猫旗舰店仅剩3款产品,公司参保人数锐减至2人,21家分支机构全部注销 [3][17] - 截至9月18日,公司现存26条限制消费令、11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司法案件72件 [3] 定位与价值错位 - 公司产品价格定位与产品价值严重脱节,以售价22元的雪糕为例,产品成本不足零售价的20%,其余多为营销、物流成本和品牌溢价 [4] - 公司被爆出原料宣传不实,如宣称含“日本薮北茶”实为混合茶种,“特级红提”实为散装一级,导致消费者信任度迅速崩塌 [5] - 2021年公司营销费用高达3.2亿元,经营利润不到5000万元,净利率不足5%,相当于每卖出一支20元的雪糕,公司实际仅赚1元 [5] - 公司高端品牌形象缺乏坚实根基,错把渠道声量当成品牌溢价,而真正的高端品牌需要建立原料可追溯、工艺可感知、价值可共鸣的体系 [6] - 2024年冷饮市场调研显示,超70%消费者倾向选择5元以下产品,公司高价策略与主流市场需求脱节 [7] 资本依赖与财务失控 - 公司经历多轮融资,估值曾达40亿元,但资金链断裂成为其衰落的直接原因 [10] - Pre-A轮融资的对赌协议要求公司业绩年增速超200%,迫使企业采取激进扩张策略 [10] - A轮2亿元融资中,1.2亿元用于快速扩张2000家线下店,结果单店日均销售额仅1200元,远低于3000元盈亏线 [10] - C轮融资时估值达40亿元,市销率4倍,远超伊利、蒙牛的1.8倍、1.6倍,协议暗藏对赌条款:若2023年营收未达30亿元,创始团队需回购股份 [10] - 2023年3月公司账面现金大跌至4700万元,同比缩水八成,应付账款达1.2亿元,每月净亏280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5天拉长至92天 [11] - 2023年4月,投资方拒绝追加投资并冻结款项,要求创始人追加个人担保,启动估值折价70%的股权回购条款 [12] 供应链与渠道策略失误 - 公司曾重金投放超5万台自有冰柜,迅速覆盖全国,但渠道成本激增,便利店进场费、冷链物流成本等带来沉重现金流压力 [14] - 公司铺货策略失误,作为高端品牌却采取盲目扩张方式,损害品牌形象和渠道商利益 [15] - 公司在全国租赁23个第三方冷链仓,单仓年均租金220万元,每年多支付1800万元费用 [15] - 电商依赖物流配送,采用“-78°干冰+泡沫箱”独立包装,单箱成本25元,承诺“48小时送达”使用顺丰冷链,成本是普通物流的3倍,冷链运输成本占比高达25%,约为行业均值的3倍 [15] - 公司库存周转天数超90天,经销商库存积压率达20%—30%,远超健康水平的5%,最终引发大规模退货和渠道撤柜 [15] - 为清库存,公司在线上低价售卖,“背刺”经销商,导致经销商报复性倒货,市场价格体系崩盘 [16] 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 - 在钟薛高陷入困境时,伊利、蒙牛、和路雪等传统巨头迅速推出高端产品线(如须尽欢、甄稀等),凭借供应链和渠道优势,以10-20元区间的平价高端产品蚕食市场份额 [7] - 伊利拥有牧场近1500座,形成“两小时生态圈”的产业链优势,帮助其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17]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渠道的价格透明化加剧市场竞争,分流了钟薛高所倚重的线上和夫妻便利店渠道 [17] - 雪糕并非生活必需品,人均年消费10-12支,高端市场空间有限 [7]
“稳居第一”的伊利,轻装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5:3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基点 核心经营利润率累计提升205个基点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23个基点至3.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9% [3] 业务板块 - 液体乳2024年营收750.03亿元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超30% 安慕希稳居细分品类第一 [5]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 连续30年市占率第一 巧乐兹/甄稀引领消费潮流 [6] - 奶粉及奶制品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金领冠婴幼儿奶粉持续双位数增长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连续七年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超60% [9] - 海外业务2024年冷饮营收增长13% 婴幼儿奶粉营收增长68% [10] 战略布局 - 推出优酸乳嚼柠檬等创新产品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12] - 奶酪2B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翻倍增长 [12] - 与同仁堂战略合作布局功能性营养赛道 推进乳深加工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5]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开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即将投产 [15] 核心优势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7] - 数智化能力嵌入运营体系 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供应链效率提升 [17] - 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 启动不超过20亿元回购注销计划 [20] 行业背景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 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