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巧乐兹
icon
搜索文档
梦龙、哈根达斯们得了星巴克的病
36氪· 2025-07-08 18:28
行业格局与市场表现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2024年营收83亿欧元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0%为全球行业领头羊[1] - 梦龙公司旗下品牌(梦龙、和路雪、可爱多等)2019-2023年零售价值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与哈根达斯并列第一[1] - 中国市场中联合利华冰淇淋等非食品板块2024年出现中个位数下滑被挤出全球TOP5市场(美国、土耳其、德国、英国、墨西哥)[2]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2025年6月缩减至385家较半年前减少近20家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业务[4][6] 高端品牌困境 - 茅台冰淇淋2024年下半年热度消退2025年多地门店关闭线上平台产品下架[6] - 钟薛高2025年6月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被执行金额超8296万元创始人被限高[8][9] - 高端冰淇淋在中国市场遇冷主因消费周期转向价格敏感2024年奢侈品销售额下滑18%-20%[14][15] 平价化趋势崛起 - 2025年商超渠道中1-15元平价冰淇淋占据主导10元以上产品显著减少(成都、南京、济南案例)[6] - 雪莲等老国货品牌翻红2022年7月销量环比暴涨199%2025年618期间3元以下雪糕占电商平台70%订单[16] -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6月3-10元平价雪糕订单同比增速超150%[16]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2025年18-35岁消费者占比70%驱动口味多样化(桂花酒酿、芝麻汤圆等创新)梦龙新品数量同比增50%[19] - 健康型冰淇淋需求上升2025年低糖低脂产品销售额占比预计达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19] - 消费场景从夏季消暑延伸至职场下午茶、冬季限定等推动冰淇淋向"四季消费品"转型[20] 跨行业竞争影响 - 咖啡茶饮价格战(瑞幸9.9元/杯)对高价冰淇淋形成替代效应[21][22] - 2024年伊利/蒙牛冰淇淋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8.41%和14.12%[22] - 现制冰饮外卖优惠冲击传统冰淇淋零售渠道[22] 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预计2030年达2334亿元CAGR5%-10%[17]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3.1kg显著低于全球6升平均水平新西兰达28.4升[12][13]
长红30多年,全球第一的冰淇淋公司要IPO
创业邦· 2025-07-07 18:27
梦龙冰淇淋公司独立与IPO计划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完成剥离,新成立梦龙冰淇淋公司,以梦龙为品牌名并融合和路雪心形logo[5][6]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达20%,体量相当于2个雀巢、5个通用磨坊、10个伊利[5] - 计划2025年Q4在阿姆斯特丹IPO,并谋划伦敦、纽约二次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冰淇淋IPO[8]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持续增长[18] - 市场前三公司为伊利、联合利华、蒙牛,前三品牌为巧乐兹、伊利、可爱多[16] - 2025年新注册冰淇淋企业2204家,现存企业达4.12万家,竞争激烈[21] 梦龙在中国的渠道与品牌策略 - 90年代通过免费投放6万台红色冰柜抢占终端,建立高端品牌形象(梦龙定价7元/根)[10][12][14] - 2021年因"双标用料"事件品牌受损,市场份额被伊利、蒙牛挤压[16] - 2025年推出31款新品,数量同比增50%,包括梦龙首款甜品类产品[19] 新老品牌竞争动态 - 钟薛高曾以线上渠道突围,2023年成第四大销售商,但2025年因债务问题申请破产清算[23][25] - 区域品牌如东北大板、马迭尔等借助冷链升级走向全国[25] - 茶咖品牌跨界竞争:蜜雪冰城子品牌极拉图将gelato价格降至5-6元,甜啦啦等品牌加入10元以内冰淇淋市场[29][31]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渠道崛起,冰淇淋即时零售增速达65%,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630亿元[34] - 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至下午茶、聚会、户外等,需建立"条件反射"式消费联想[34] - 仿真冰淇淋等创新产品复购率低,口味创新难再现爆款[27][29]
研判2025!中国冰淇淋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冷链建设及电商平台发展持续为冰淇淋市场增长提供支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6 07:50
行业概况 - 冰淇淋是以饮用水、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等为原辅料,经混合、灭菌、均质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食品 [2] - 根据软硬度可分为硬冰淇淋(膨胀率30%-60%)和软冰淇淋(膨胀率80%-100%)[4] - 根据主料可分为奶油冰淇淋、酸奶冰淇淋、果蔬冰淇淋、圣代等 [4] - 根据配料可分为水果味、蔬菜植物味、果仁味及其他类型 [4]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中游为生产与品牌运营,下游为销售流通渠道 [4] 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较2015年的839亿元显著增长 [6] - 高端冰淇淋市场受青睐,为行业注入活力 [6] - 中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为2.9千克,高于亚太地区(2.1千克)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5千克),市场潜力巨大 [8] - 70.9%消费者接受3-10元单价,12.3%接受10-15元,超过20元的接受度极低 [10] - 水果草本口味(64.29%)和坚果香料口味(47.61%)是消费者最期待的新口味 [12] 企业格局 - 伊利(19%)、和路雪(15%)、蒙牛(9%)、雀巢(8%)占据线下市场主要份额 [14] - 区域品牌如德氏、宏宝莱、天淇利用地域优势形成竞争力 [14] - 新消费品牌(钟雪高、Oatly)和老品牌(德芙、茅台、海天味业)跨界进入冰淇淋市场 [14] - 三元股份2024年冰淇淋及其他产品收入14.99亿元,同比下降11.65% [16] - 伊利股份2024年营收1153.93亿元,同比下降8.24%,冰淇淋业务推出多款新品 [18] 发展趋势 - 健康化趋势显著,低糖、低脂、无添加、功能性冰淇淋(益生菌、胶原蛋白)受青睐 [20] - 口味与形态多样化,结合中式食材、咖啡、茶饮、酒类等风味元素 [21] - 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电商和直播带货成为新模式 [22][23]
新消费快讯|奇巧与F1合作拓展全球市场;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新消费智库· 2025-06-27 21:28
新消费行业动态 - 巧乐兹联名哈利波特推出两款限定口味雪糕 包括苹果凤梨味和抹茶海盐柠檬味 灵感源自霍格沃茨四大学院[2][3] - 海底捞广州首家鲜切牛肉主题店落地 设有明档厨房区供顾客现场挑选和观看现切牛肉过程[2][5] - 乐源饮品推出早午水系列新品 包含苹果黄芪水和桑叶薄荷水两款功能性饮品[5] - 洽洽推出瓜子仁冰淇淋系列新品 包含香草巧克力味 焦糖海盐味和山核桃咖啡味三种口味[6] - 阿登特磨坊推出以小麦为基础的可可替代品 应对可可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不稳定问题[6] 投融资与上市 - 脂代科技完成A轮超亿元融资 由深创投领投 资金将用于研发基地和量产工厂建设[6] - Oakley Capital收购Fornasetti控股公司60%股权 该意大利设计品牌迎来重大转折[6] - 老乡鸡将于7月9日启动香港上市NDR 此前传交易规模约1.5亿美元[7] -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招股结束 录得2572.9亿港元孖展认购 超购2220倍[9] - 极智嘉更新招股书冲刺港交所 有望成为全球仓储AMR第一股[9] 品牌合作与扩张 - 奇巧与F1合作将在今年落地拉美市场 2026年拓展至全球 将推出限量版产品等[10] - 日本高尔夫服饰品牌马克洛娜中国首店在北京国贸商城开业[10][12] - 耐克推迟推出与Skims合作的新品牌NikeSkims 原计划2025年春季在美国首发[12] - Meta与Oakley Prada联合发布AI运动眼镜Supernova 2[12] - 饿了么 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相关高管向蒋凡汇报[12]
“稳居第一”的伊利,轻装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5:3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基点 核心经营利润率累计提升205个基点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23个基点至3.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9% [3] 业务板块 - 液体乳2024年营收750.03亿元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超30% 安慕希稳居细分品类第一 [5]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 连续30年市占率第一 巧乐兹/甄稀引领消费潮流 [6] - 奶粉及奶制品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金领冠婴幼儿奶粉持续双位数增长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连续七年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超60% [9] - 海外业务2024年冷饮营收增长13% 婴幼儿奶粉营收增长68% [10] 战略布局 - 推出优酸乳嚼柠檬等创新产品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12] - 奶酪2B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翻倍增长 [12] - 与同仁堂战略合作布局功能性营养赛道 推进乳深加工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5]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开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即将投产 [15] 核心优势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7] - 数智化能力嵌入运营体系 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供应链效率提升 [17] - 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 启动不超过20亿元回购注销计划 [20] 行业背景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 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4]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5:47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15.39亿元 [1][5]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5] - 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 [6]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个基点至3.86%,销售费用率在2025年一季度骤降152个基点 [6] 股东回报 - 分红比例达91.4%,全年分红77.26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构建"业绩增长-现金流充裕-股东回报提升-估值中枢上移"的正向循环机制 [7] 业务表现 - 液体乳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增速超30% [9][11]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奶粉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11] - 金领冠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业务稳居行业第一,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13]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领跑行业,实现营收、市场份额"双第一" [14][16] - 新品收入占比超15%,海外冷饮业务营收增长13%,婴幼儿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8% [16] 战略布局 - 实施"一横一纵"战略,横向布局功能性营养,纵向深耕乳深加工 [18] - 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实现300%月增速 [18] - 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建成投产 [19] - 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奶牛单产,AI质检系统控制产品不良率,智能分销系统实现订单快速送达 [19] 行业背景 -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形成乳企龙头、区域性乳企及地方性中小乳企并存格局 [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伊利财报折射中国乳业转型升级深层逻辑 [2] - 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蕴藏巨大增量空间 [20]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经济观察网· 2025-05-06 14:29
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1157.8亿元,净利润增长12.2%至115.39亿元,展现经营规模与质量双领跑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1.35%),扣非净利润46.29亿元(+24.19%),呈现逆势双增 [3]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 [5] 财务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远超净利润规模 [6]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个基点至3.86%,销售费用率在2025年一季度骤降152个基点 [7] - 拟分红比例达91.4%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超过归母净利润 [9] 业务结构 - 液体乳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增速达30% [11][13]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7.53%),奶粉整体销量中国市场第一 [13]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领跑行业,市场份额双第一 [15][17] 战略布局 - 实施"一横一纵"战略:横向跨界(如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纵向延伸乳深加工产业链 [18][19]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支撑创新,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解决进口依赖问题 [19] - 数智化转型覆盖全产业链,智慧牧场、AI质检、智能分销系统显著提升效率 [19] 行业趋势 - 乳制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人均奶类消费量仍低于全球及亚洲平均水平 [1][19] - 公司新品收入占比超15%,海外业务中冷饮增长13%、婴幼儿奶粉增长68% [17] - 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成为战略重点,2025年目标经营利润率9%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