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
搜索文档
凝聚品牌力量 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网· 2025-11-03 06:15
品牌建设宏观趋势 - 品牌建设需把握新趋势,使产品符合社会潮流、产业潮流和人民需求变化,例如“国潮”兴起展现文化自信和全球在地文化认同与融合趋势[1] - 品牌建设需创造新技术,将新材料、新工艺、新功能作为驱动品牌生长的动力,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与品牌可持续发展[1] - 品牌建设需探索新管理,采用灵活的网络化和敏捷化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1] - 品牌建设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久久为功、精心培育[3] 河北省文旅品牌发展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具有广泛知名度,今年前9月河北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1%[3] - 品牌定位突出区位优势,实施京津游客倍增计划,主打短途游、微度假,发挥近的优势以保持京津游客量稳定增长并带动国内游客总量持续增长[3] - 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培育新业态、推出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等政策带动市场增长,并优化旅游环境[3] - 未来将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及长城、大运河等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那么美”具象化、场景化、产品化[4] 西凤酒品牌发展战略 - 品牌发展以“绿色、数智、多元”为理念,目标为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传递中国力量[5] - 坚持绿色发展,常态化开展生态保护公益行动,与高校合作研发酿酒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并布局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新赛道[6] - 融合科技,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优化生产工艺,打造“智能生产+智慧营销”的数字化产业链[7] - 沟通世界,建成文化博物馆系统梳理文化脉络,并举办“丝绸之路·品牌出海”系列活动深化贸易交流和文化交往[7] 扬子江药业集团品牌实践 - 集团深耕医药健康领域50余年,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在全国20多个地区布局80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多家工厂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生产标准化与高效化[9] - 与中医专家合作开发名方验方,构建以“扬子江”西药、“龙凤堂”中药、“护佑”大健康为骨干的品牌矩阵,推动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转型[9] - 以“健康人人 人人健康”为品牌主张,通过健康科普节目、公益活动等传播健康知识,累计在医学进步、赈灾济困等领域捐赠款物价值超过10亿元[9][10] - 拥有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10] 伊利集团品牌建设核心 - 品质是品牌生命线,集团是全球食品行业内首家通过“金标标准认证”的企业[11] - 创新是关键驱动力,在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中国乳业第一[12] - 针对健康需求推出功能性产品,如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在上市3个月内实现销售额大幅增长[12] - 秉持“厚度优于速度”等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可持续发展及“一老一小”群体[12] 润泽科技品牌价值塑造 - 品牌之“本”源于品质,企业专注于高等级智算中心园区投资建设与运营,在全国6个区域成功布局7个AIDC智算产业园区[13] - 品牌之“新”在于创新引领,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投资建设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以支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应用[13] - 品牌之“远”重在可持续发展,自主研发新一代冷板式液冷技术并结合智慧运维系统实现能效全面优化[13] - 品牌之“道”成于价值共创,全力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生态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13]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品牌特色 - 公司以“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雄安”为使命,聚焦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创新实施“片区综合开发与精准承接相结合”模式[15] - 截至目前开展疏解央企单位政策宣讲近300场,创新定制化“绿发方案”,签约绿色智能安居示范项目[16] - 打造品质安居工程,项目整合17处地块形成六大完整社区体系,采用装配式、海绵城市等绿色技术[16] - 应用数字孪生等智慧系统实现能耗全面监测,打造“零碳建筑”“零能耗建筑”双认证办公楼宇,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16] 安踏集团品牌发展愿景 - 集团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以成为“世界领先的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为愿景[17] - 将不断提升“含新量”,瞄准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以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17] - 持续深耕国内大市场,拓展市场覆盖和消费场景,让体育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17] - 坚定全球化步伐,深入拓展国际市场,以高标准方式展现中国品牌的创新实力与文化自信[17]
潮头立·大势起丨一图读懂伊利股份2025年半年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1: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创历史新高 [3] 业务板块表现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跃居中国第一 [4] - 羊奶粉市场份额34.4%,营收增速超30%,稳居全球销量与销售额双第一 [5] - 冷饮业务营收82.2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6] - 面向餐饮客户的奶酪及乳脂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96% [11][12] - 健康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伊刻活泉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13] 创新与战略布局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首创药食同源理念与乳业结合 [7] - 5款功能性产品上市后电商渠道销售显著增长 [8]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迅猛 [9] - 奶酪业务2C与2B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从"饮奶"向"吃奶"转型 [10][13] - 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响应国家生育政策 [32] 国际化进展 - 海外业务保持高增长,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显著 [16][17] - Cremo冰淇淋登陆沙特市场,销售点突破3000家,月销量近50万支 [26] - 伊利旗舰店在洛杉矶投入运营,成为在美上市产品品类最多的中国乳企 [27] - 产品销往全球347个国家和地区,研发中心覆盖6大洲 [30] 行业与品质标准 - 原奶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远超欧盟标准,重新定义中国奶业品质高度 [15] - 人均奶类消费量存在增长空间,健康意识提升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35] - 公司通过多元化战略布局构建跨产业增长曲线,聚焦健康营养主赛道 [35]
六连冠!伊利再登“2025年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内蒙古日报· 2025-08-07 15:36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伊利连续第六年位居Brand 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榜首 自2020年登顶后持续保持第一[1] - 品牌价值评估基于企业财务表现 客户评价及未来预期三大核心标准[1] - 公司蝉联凯度"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榜首 品牌渗透率 消费者触及数和年均选择次数均居中国消费市场首位[1]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攻克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 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大幅提升至90%以上[1] - 核心指标全面达标:牛奶脂肪 蛋白质总体水平满足欧盟标准 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指标远超欧盟标准[1] - 加码功能营养赛道 推出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 安糖健无乳糖牛奶 轻慕红参焕活奶粉等创新产品[1]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规模 - 全球合作伙伴超2000家 在全球设立15个研发创新中心和81个生产基地[2] - 产品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业务成为企业新增长点[2]
精准营养迎风口,乳企内卷下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5-25 21:22
乳企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 伊利推出养胃气、稳血糖、调气血等针对性产品,包括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安糖健无乳糖牛奶、轻慕红参焕活奶粉 [1][3] - 蒙牛聚焦功能定位和品牌产品结合,旗下悠瑞奶粉、三只小牛、迈胜等品牌针对银发营养、零乳糖和运动营养领域推出系列化产品 [1][3] - 飞鹤发布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HMOs)全谱系结构数据库,具备全谱系、高精度、实操性强等特点,将向行业开放 [1][4] - 妙可蓝多创新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从儿童零食产品演变为家庭餐桌、餐饮企业、全年龄段成人的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 [1][5] 乳品功能细分趋势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营养转向功能细分,如高蛋白、益生菌、低糖低脂等产品快速增长 [3] - 乳企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健身群体)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3] - 利乐公司展示撕开即食涂抹型奶酪、乳清蛋白粉、原制奶酪等乳品形态,拓展全应用场景 [4] 乳业结构性转型 - 2024年中国牛奶总产量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总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86%;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5公斤,同比下降5.6%;生鲜乳均价降至3.32元/公斤 [5] - 奶酪发展成为化解乳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向,中国年人均消费奶酪仅200克,远低于奶业发达国家的15公斤以上 [6][7] - 奶酪加工业可大量消耗原奶,国外约50%的原料奶用于生产奶酪,成为解决奶源过剩的调节器 [7] 特医食品市场格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获批特医食品214款,其中国产182款,进口32款;2024年新增50款获批产品中49款为国产 [8] - 进口品牌如雀巢、雅培、纽迪希亚在婴幼儿配方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消费者对进口品牌信任度较高 [8] - 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80亿元,复合增长率30%;成人疾病管理类产品占比45%,儿童营养补充剂占28%,老年特医食品占27% [9] 精准营养赛道前景 - 精准营养赛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8年将迎来小高峰,体量达到1000亿—1500亿元 [1][9] - 乳企加快原料深加工,为全家功能营养做准备,同时开拓to B业务,分离油脂、蛋白等成分 [9] - 植物基特医食品市场份额从2025年的3%跃升至8%,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9]
伊利液体乳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高端低温白奶销售额大增超30%
财经网· 2025-05-07 19:0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 80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 39亿元 同比增长12 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逆势双增 超出市场预期 [1] 液体乳业务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达750 03亿元 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5] - 金典品牌深化有机定位 推出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等高端产品 引领品质升级 [3] - 安慕希创新推出全球首款常温活性益生菌酸奶 推动细分市场份额提升 [3] - 舒化品牌与同仁堂合作推出多款养生牛奶 其中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3] - 优酸乳嚼柠檬和臻浓特浓牛奶通过创新口感获得市场认可 [3] - PET瓶装草莓生牛乳等产品开拓户外即饮市场 [3] 低温业务 - 畅轻谷物爆珠酸奶和宫酪缤纷凝酪酸奶等新品带动低温酸奶业务显著增长 [4] - 畅轻稳坐低温酸奶品类品牌力第一 宫酪位列低温凝固型酸奶第一 [4] - 金典鲜牛奶带动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超30% [4] - 液奶业务库存结构和渠道恢复良性 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4] 全品类表现 - 奶粉业务快速增长 冷饮业务持续领跑行业 [5] - 液体乳业务持续强化基本盘优势 [5]
规模与质量双领跑,新质生产力驱动,伊利开启新五年战略周期
第一财经· 2025-05-07 16:54
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8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净利润达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公司给出2025年利润率9%的指引目标,并宣布开启新五年战略周期,构建"五位一体"新质生产力体系 [1] - 行业最困难时刻已过,公司渠道已恢复健康状态,2024年春节后动销保持平稳 [6] - 乳制品消费远未触顶,功能性乳制品和低线城市消费是未来增长重点 [9] - 公司2025年将加码功能性营养和乳品深加工两大战略性布局 [9][10] 2024年财务表现 - 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亿元,同比增长18.9% [3] - 液体乳业务营收750亿元,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3]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 [4] - 新品收入占比超过总收入的15% [4] 业务亮点 - 常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4个百分点,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超30% [3] - "金领冠"婴幼儿奶粉营收持续双位数高增长,羊奶粉品类市场份额第一 [3] - 成人奶粉业务市场份额提升至24% [3] - 优酸乳嚼柠檬等创新产品迅速"出圈",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实现近300%增长 [4] - 奶酪2B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翻倍增长 [4] 渠道与市场恢复 - 2024年二季度开始主动调整渠道,不到半年时间恢复健康水平 [6] - 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基点,核心利润率累计提升205个基点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7] 投资者回报 - 2024年拟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 [7] - 启动不超过20亿元的回购注销计划,2024年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4% [7] 未来战略布局 - 将聚焦"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和中国品质"五大方向 [11] - 与同仁堂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功能性"黄金"赛道 [10]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10] - 功能性乳制品和乳品深加工是未来重点,对标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 [9][10] 行业前景 - 三线以下城市消费规模占总消费80%,乳制品消费仍有增量空间 [9] - 线上渠道、封闭渠道和特殊渠道成长良好,低线城市自主饮奶量持续提升 [9] - 功能性乳制品消费群体占比将随老龄化、儿童健康、健身等需求增加而扩大 [9]
“稳居第一”的伊利,轻装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5:3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基点 核心经营利润率累计提升205个基点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23个基点至3.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9% [3] 业务板块 - 液体乳2024年营收750.03亿元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超30% 安慕希稳居细分品类第一 [5]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 连续30年市占率第一 巧乐兹/甄稀引领消费潮流 [6] - 奶粉及奶制品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金领冠婴幼儿奶粉持续双位数增长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连续七年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超60% [9] - 海外业务2024年冷饮营收增长13% 婴幼儿奶粉营收增长68% [10] 战略布局 - 推出优酸乳嚼柠檬等创新产品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12] - 奶酪2B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翻倍增长 [12] - 与同仁堂战略合作布局功能性营养赛道 推进乳深加工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5]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开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即将投产 [15] 核心优势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7] - 数智化能力嵌入运营体系 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供应链效率提升 [17] - 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 启动不超过20亿元回购注销计划 [20] 行业背景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 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4]
伊利股份营收1158亿稳居亚洲第一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7.26亿元,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100.4% [10]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市场份额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3]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4] - 奶酪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20%,线下零售市场份额约19.1%,传统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26.4% [4]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翻倍增长 [4][5] 市场与产品创新 - 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3.6%,公司零售额市场份额24%,连续十年行业第一 [6]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矩阵 [7]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取得突破 [8] - 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新增135件 [9] 技术与数智化 -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8] - 建立行业首个可视化乳品减糖智能数据库 [8] - 推出乳业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和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9] 行业与战略布局 - 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 [7]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产 [7] - 上游原奶供给出清,供需格局改善,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1]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5:47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15.39亿元 [1][5]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5] - 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 [6]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个基点至3.86%,销售费用率在2025年一季度骤降152个基点 [6] 股东回报 - 分红比例达91.4%,全年分红77.26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构建"业绩增长-现金流充裕-股东回报提升-估值中枢上移"的正向循环机制 [7] 业务表现 - 液体乳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增速超30% [9][11]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奶粉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11] - 金领冠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业务稳居行业第一,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13]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领跑行业,实现营收、市场份额"双第一" [14][16] - 新品收入占比超15%,海外冷饮业务营收增长13%,婴幼儿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8% [16] 战略布局 - 实施"一横一纵"战略,横向布局功能性营养,纵向深耕乳深加工 [18] - 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实现300%月增速 [18] - 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建成投产 [19] - 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奶牛单产,AI质检系统控制产品不良率,智能分销系统实现订单快速送达 [19] 行业背景 -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形成乳企龙头、区域性乳企及地方性中小乳企并存格局 [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伊利财报折射中国乳业转型升级深层逻辑 [2] - 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蕴藏巨大增量空间 [20]
伊利股份财报中的乳业乾坤:战略锚点的乘数效应
经济观察网· 2025-05-06 14:29
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1157.8亿元,净利润增长12.2%至115.39亿元,展现经营规模与质量双领跑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1.35%),扣非净利润46.29亿元(+24.19%),呈现逆势双增 [3]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 [5] 财务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远超净利润规模 [6]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个基点至3.86%,销售费用率在2025年一季度骤降152个基点 [7] - 拟分红比例达91.4%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超过归母净利润 [9] 业务结构 - 液体乳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增速达30% [11][13]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7.53%),奶粉整体销量中国市场第一 [13]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领跑行业,市场份额双第一 [15][17] 战略布局 - 实施"一横一纵"战略:横向跨界(如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纵向延伸乳深加工产业链 [18][19]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支撑创新,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解决进口依赖问题 [19] - 数智化转型覆盖全产业链,智慧牧场、AI质检、智能分销系统显著提升效率 [19] 行业趋势 - 乳制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人均奶类消费量仍低于全球及亚洲平均水平 [1][19] - 公司新品收入占比超15%,海外业务中冷饮增长13%、婴幼儿奶粉增长68% [17] - 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成为战略重点,2025年目标经营利润率9%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