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不仅熬过低谷 还要“创”出未来——伊利900亿元营收背后的“抗周期”启示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64亿元,同比增长1.7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1.03亿元,同比增长18.73% [1] 核心业务表现 - 基石业务液体乳实现营收549.39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1] - 金典有机乳铁蛋白牛奶等产品成为节日礼赠市场爆款 [1] - 安慕希品牌稳居常温酸奶细分品类第一 [3] - 冷饮业务连续30年领跑行业,巧乐兹、甄稀等品牌占据市场核心份额,2024年实现营收与市场份额双第一 [3] 增长曲线与业务结构 - 公司奶粉业务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3] - 金领冠成为增速最快的头部婴配粉品牌 [4] - 悠滋小羊和佳贝艾特拿下全球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双第一 [4] - 公司已彻底改变依赖液体乳的单极结构,形成多元化抗风险格局 [4] 深加工与产业链价值提升 - 通过深加工将过剩原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每吨原奶产值能提升2至3倍 [3] - 呼和浩特奶酪三期乳深加工项目设计日处理鲜牛奶600吨,涵盖稀奶油、淡奶油、新鲜奶酪等多条生产线 [3] - 深加工产业使乳铁蛋白等核心原料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3] 智能化与全链创新 - 智能化改造后,牧场每头奶牛产奶量提高1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带动牧场效益提升12% [5] - 公司全国所有工厂已完成智能化布局,率先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智化升级 [6] - 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全流程自动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配方奶粉1分钟内完成20多项关键指标检测 [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中国第一 [6] 产业链协同与扶持 - 公司帮助全国合作牧场降低养殖运营成本36亿元 [8] - 在黑龙江省合作牧场平均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2元,在河北省降至1.68元 [8] - 累计为14716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1852.15亿元金融扶持 [8] - 组建1000余人技术服务团队,每年为合作牧场开展10余万次免费现场帮扶,带动合作牧场增收160亿元 [8] 跨界合作与未来布局 - 2025年5月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开发精准营养产品 [9] - 首款合作产品欣活纾糖膳底奶粉上市后,电商渠道增速超70% [9] - 安糖健无乳糖牛奶、轻慕红参焕活奶粉等功能性产品热销,2025年上半年功能性乳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5% [9] - 未来5年将重点布局乳深加工、功能性食品、健康水饮三大领域,研发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20%,力争培育3至5个百亿级新业务 [9]
从“附加题”到“必答题”,A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达46.8%
华夏时报· 2025-10-27 19:17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亮点 - 展会展示多种创意低碳产品,包括轻量化啤酒玻璃瓶、“折纸”帐篷以及利用钢渣捕集二氧化碳制作的“渣鹅”摆件,使低碳概念具体化 [2] - 参展机构多元,涵盖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在华外企,体现ESG生态建设的广泛参与性 [8] ESG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与定位 - ESG理念从“合规要求”升级为“发展引擎”,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 [2] -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ESG被视为必须面对的“必答题”而非“附加题” [5] - 链主企业牵头构建ESG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带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2][7] 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 - 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比肩国际,领先区占比达32.4% [5] - 截至2025年8月末,25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46.8%,再创新高 [5] - “先锋100”企业中,93家已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量化目标,超七成打造了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项目,两成企业编制发布绿色低碳等专项报告 [5] 企业ESG实践案例 - 华润啤酒通过轻量化玻璃瓶项目实现年减少CO₂排放约29550吨,并通过与安徽宝钢共建JIT连廊缩短运输距离80%,年减碳2000吨 [10] - 轻量化玻璃瓶应用场景正向白酒、调味品、医药等领域拓展 [10] - 首钢集团带动近百家企业在河北地区聚集,搭建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累计完成26个产品碳足迹认证,发布11款产品EPD报告 [10][11] 绿色能源发展与技术创新 - 中国新能源装机从82万千瓦增长到超过16亿千瓦,在电力装机中的比重从0.2%增长到42%,全球占比从1%提升至超过40% [6] - 未来绿色变革根本在于能源的绿色变革,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应用智能技术调节负荷侧与发电侧平衡、推进新能源在绿色燃料和化工原料领域规模化发展 [5][6] - 目标到2035年实现36亿新能源装机 [6] ESG前沿技术与人才发展 - 腾讯展示“折纸”帐篷,采用折纸可展结构技术,适用于户外运动、抗震救灾等场景,可快速部署 [13] - 市场对ESG人才需求量大,CFA协会于2025年7月推出中文版可持续投资基础证书考试,是其首款全中文资格考试 [13]
钱智民:全链创新领航,助力2035年中国新能源装机目标达成
搜狐财经· 2025-10-26 00:13
中国新能源发展成就 - 过去20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从82万千瓦增长至超过16亿千瓦 [3] - 新能源在电力装机中的比重从0.2%提升至去年底的42% [3] - 中国新能源在全球的占比从1%提升至超过40% [3] 新能源行业当前挑战 - 2024年1-8月新能源电力消纳比例同比下降2.3%且下降趋势持续 [3] - 光伏制造业从2003年接近1000亿元利润转为2023年亏损255亿元且2024年仍未好转 [3] - 光伏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约为全球需求的3倍 [3] 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 需要通过全链创新实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 [3] - 技术创新重点在于大幅度提高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3] - 应用智能技术调节负荷侧和发电侧的优化平衡以扩大新能源应用 [3] - 积极推进新能源在绿色燃料和绿色化工原料领域的规模化发展 [3]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开幕,鲸牛ESG大模型2.0发布
经济观察网· 2025-10-24 23:21
会议主旨与政策导向 - 年会主题为“全链创新领航绿色变革未来”,致力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ESG协同发展平台 [1] - 链主企业正牵头构建ESG产业生态,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资源互通带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1]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十五五”时期企业践行ESG理念指明方向 [1] - 企业ESG工作需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经济社会治理能力,以AI赋能ESG高质量发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1] 新能源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中国设定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 [2] - 2024年1月-8月,中国新能源电力消纳比去年同期下降2.3%,且下降趋势持续 [2] - 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国内总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3倍左右,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内卷”加剧 [2] - 提出以“全链创新”破局,具体路径包括技术创新提升电网消纳能力、应用智能技术调节负荷与发电侧平衡、推进新能源在绿色燃料与化工原料领域规模化发展 [2] ESG工具与研究成果发布 - 发布升级版中国ESG专业大模型“鲸牛ESG大模型2.0”,在数据和智能化方面提升 [3] - 鲸牛ESG2.0采集、清洗和标注了5000多家企业的ESG数据,构建国内首个面向全产业链的ESG数据集 [3] - 大模型提供动态更新机制和实时风险预警 [3] - 年会同步发布《2025年度ESG行动报告》、《供应链微观计划》、《2025年度ESG卓越实践报告》等一系列年度成果 [3]
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即将举行
证券日报· 2025-10-18 10:45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是全球首个聚焦中国特色ESG实践的国际博览会,该博览会有三大创新点:一是突 出本土成果与国际经验的双向交流;二是按央企、地方国企、民企、金融四大板块精准分区;三是融合 VR体验、数字化工具实操等互动形式,提升观众参与感。 据介绍,本届年会将汇聚政府、各类企业、国际组织及学术机构千余位代表参会,覆盖能源、制造、金 融、科技等数十个关键行业。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已吸引70余家机构参展,包括15家中央企业、14家地 方国企、10家民营企业、18家外资企业、1个地方政府、9家国际组织及4家公益组织,呈现出多元化、 国际化和公益化的显著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参展机构占比超过37%,展现了中国ESG实践的全球 影响力,也为中外ESG体系对接搭建了高效通道。 本报讯 (记者刘钊)10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新闻发布会上了解 到,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将于10月24日—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 会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全链创新领航绿 色变革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激发中国企业E ...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新华日报· 2025-09-17 08:18
方案核心框架 - 方案以“全链条改革、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为核心骨架,系统构建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创新体系 [2] - 方案从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产流通体系、完善采购使用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守牢安全底线6个方面,细化18项举措 [2] - 方案核心目标是为国家探制度、为江苏赋动能、为企业解难题,是一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 [1][2] 全链条改革举措 - 研发端争取仿制药立卷审查试点,加速在研、在产仿制药上市 [2] - 制造端开展分段生产,苏州企业测算可节省30%固定资产投入 [2] - 流通端拓展特殊物品监管,C类物品风险评估时限从2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 [2] - 使用端取消创新药挂网门槛,让新药更快惠及患者 [2] - 针对实验动物出口难题,方案明确携带人类基因的小鼠仅按实验动物监管,出口通关时间减少50%左右 [5] 制度型开放措施 - 外籍人才持权威国际职业资格证明到江苏自贸区工作,可直接认定相应职称,无需逐级报考国内职业资格 [3] - 境外医师可在自贸区内医疗机构短期行医,方便百姓享受境外医疗服务 [3] - 数据出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评估流程缩短30%至50%,打通研发数据跨境通道 [3] 高水平创新支持 - 聚焦基因与细胞治疗、脑科学等新赛道攻关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3] - 打造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亚洲最大基因测序矩阵等平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3] - 支持发展“AI+生物医药”,鼓励运用AI技术开展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研发,实现降本增效 [4] 产业基础与政策含金量 -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八分之一,创新药获批数占全国三分之一,均居全国首位 [2] - 方案中涉及药监领域的政策措施共13个方面34条,数量超过政策措施总量的一半,包含国家药监部门给予的一批突破性政策 [5][6] - 开展原料药分段生产试点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产业,并吸引相关企业及项目落户 [6] 实施保障机制 - 通过深化片区联动、细化清单管理、强化部门协同,推动改革举措落地 [7] - 实行“任务落地”、“诉求需求”、“复制推广”三张清单管理,实现政策精准滴灌与全面覆盖 [7] - 年内力争人类遗传资源工作站落地,推动更多企业开展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分段生产试点 [7]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得利斯受邀参加“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潍坊市食品加工产业记者见面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30 16:08
公司发展历程与理念 - 公司为扎根山东40余年的老牌食品企业 始终坚持品质高于一切的产品理念 [1] - 公司自1984年创立以来以改善大众饮食营养 攀登肉食科学高峰为企业己任 [1] 产品体系与技术创新 - 公司形成10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系列 包括低温肉制品 发酵肉制品 速冻调理食品 速冻米面制品 牛肉制品 复合型预制菜等 [1] - 通过全程可追溯体系与区块链技术保障产品安全 打造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融合的核心产品矩阵 [1] - 爆汁鲜香烤肉肠 经典老火腿等明星产品多次创下单场销售额超500万元纪录 [1] - 在山东省生产基地投入智能化生产线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链升级 实现效率与品质双跃升 [1] 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与用友合作搭建全链管理系统 实现从采购到销售全程可控 [1] - 全链管理系统帮助公司降本增效 [1] 营销网络布局 - 线上抢占流量高地 实现直播电商破圈 董事长亲自直播 个人账号粉丝近30万 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2] - 线下同步加快渠道深耕 实现资源共享与双向赋能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营销网络 [2] 国际化战略 - 2025年加快国际化布局 启动出海双引擎 积极开拓非洲市场 [2] - 同时瞄准东南亚 中东 欧洲市场 研发符合当地口味产品 [2] 行业地位与发展愿景 - 公司成长是山东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 - 将继续驱动全链创新 以数字化转型重塑消费体验 [2] - 立足山东省产业优势 依托山东好品品牌影响力 充分发挥企业示范作用 [2] - 为潍坊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山东制造优质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 [2]
伊利闪耀FBIF2025,以创新书写乳业新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5-09 20:20
行业活动与公司展示 - 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及展览在上海举行 公司作为乳业龙头携最新创新技术与成果亮相[1] - 活动汇聚全球行业精英与创新力量 被视为食品行业创新风向标[1] - 公司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消费市场活跃与发展 强调高品质供给对提振消费的关键作用[1] 公司创新理念与战略 - 公司秉持"不创新 无未来"理念 以消费者为中心推动全链创新[1] - 2024年新品收入占比超15% 2025年持续加码口感革新 功能营养突破和消费场景创新[5] - 通过精深加工技术挖掘乳制品潜在价值 如全球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保留率从10%提升至超90%[5] 全产业链创新实践 上游创新 - 从牧草品质入手 科学配比奶牛饲料 添加富含DHA的"裂壶藻粉"使每100ml牛奶含12mg DHA[3] - 运用营养调控技术开发天然功能原料奶[3] 中游创新 - 采用新工艺提取乳清蛋白 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 开发新型奶基食品[3] - 高纯度β-酪蛋白提取技术为产业化提供支撑 推动乳基原料进口替代[5] 下游创新 - 实时洞察需求 针对性开发新产品如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3][5] - 结合中医理论推出"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 开拓零食场景推出泡面芝士条等创新产品[4]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开发具有"液态咀嚼感"的优酸乳嚼柠檬等差异化产品[4] - 系列新品受到市场好评 为消费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营养解决方案[5] -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优化全品类矩阵 满足细分需求[3][5]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展示中国乳业卓越品质与创新实力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5] - 未来将持续聚焦消费者需求 携手全链合作伙伴探索发展新路径[5] -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1][5]